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

时间:2016-10-20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篇一:《江苏省盐城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A.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 B.“礼崩乐坏”的局面开始出现

C.诸侯之间通过盟约来维系和平 D.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2.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3.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4.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云:“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内则会极门,俱有号簿,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通过“密揭”,获得决策权

C.对其它中央机构有一定牵制 D.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5.1912年初,孙中山、黄兴等为筹措南京临时政府运转经费,积极尝试与日本合办汉冶萍公司和轮船招商局以获得资金,这一举措遭到立宪派张謇、同盟会元老章太炎等人的坚决反对,其理由除国权受损外,更强调此事未交参议院议决,显悖《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这充分说明

A.张謇、章太炎比孙中山更具民主意识 B.临时政府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妥协的产物

C.临时政府在政治上具有不成熟的一面 D.临时政府由于内部分歧,最终被迫解散

6.右图是1913年,南阳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国”

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右侧文字为,“中国人,中

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

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西洋烟草在华销售锐减

B.南洋公司注重营销策略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涌动

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7.20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

高三历史试卷 第1页(共6页)

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道地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

A.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 C.西方的生活方式都到普遍认同 D.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8.蒋介石在1937年10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 B.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开始转变

C.表达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 D.台儿庄战役增强了抗战信心

9.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

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C.“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10.路遥《平凡的世界》:“(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材料中“社员”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 D.农民互助合作社

11.我国现行宪法历经多次修订。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条款。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反映出我国

①思想解放不断深入 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 ④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2015年7月10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坚持“上海精神”,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1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其各篇目的标题如下表。据此,对《十二铜表

C.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D.强调维护平民利益

14.当时(1580年前),一艘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还有荷兰的亚麻布。(任学安《大国崛起·葡萄牙西班牙》)

高三历史试卷 第2页(共6页)

材料不能反映出当时

A.葡萄牙海外贸易发达 B.意英荷等国手工业较为发达

C.商业革命蓬勃开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5.右为近代西方某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

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帝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于一身

B.议会受皇帝主宰,故无立法权

C.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D.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16.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这一做法

A.给苏俄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不利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较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为苏联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在20世纪60年代的突出表现是

A.西德和东德的建立 B.柏林墙的修建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越南战争爆发

18.1981年2月18日,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两院提出长达300页的“经济复兴计划”。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概括地说,就是“三砍一稳”,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少开支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

A.体现了货币学派的经济观念 B.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具有合理性

C.凸显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D.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生产关系

19.“由于他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盛行。”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突出贡献是

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B.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C.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D.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

20.“它向传统的理性观念发起挑战,在文学作品中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在艺术上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它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的表现,而志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沉情感,以冷峻严肃的笔调达到心理深处的客观真实。”下列文学作品中符合这种风格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三历史试卷 第3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

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3分)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

材料三 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5分)

22.(13分)100年前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教

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因此,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当下“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 自《新青年》创刊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潮、学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可以说,《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青年》的创刊以及由此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历史进程。……《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新青年》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据材料二,指出其为什么以“青年”

为刊物的名号?(4分)

(2)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通过哪些措施

来实现这种“解放”的?(5分)

高三历史试卷 第4页(共6页)

(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新青年》创刊及新文化运动兴起,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社会影响。

(4分)

23.(14分)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内在结构的外

在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 美、日、西欧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

材料三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打破了二、三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向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格局,2l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美国为构建这种经济体系而采取的相应措施。(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国际力量对比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的主

题。(10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中国古代改革家,重法者不在少数,他们所描绘和实

践的“法治中国”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高三历史试卷 第5页(共6页)

篇二:《淮安市2015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 含答案》

淮安市2015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

历 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

24题,共4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

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

其它位置

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

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

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

他最有可能主张

A.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 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2.《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

诸生试家法(

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

http://m.gbppp.com/jy/280443/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