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靠什么

时间:2018-05-28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浙江经济靠什么 第一篇_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县市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区域差距

也迅速扩大,沿海与非沿海、沿海内部区域差异都构成了浙江省区

域差异的主要内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

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

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

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

素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浙

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区域差异 agdp 发展不平衡 面板数据

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浙江经济在原有区域经济水平静态不平衡

的基础上,经过动态不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广泛的

新增长极,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经历了先有所扩大又逐步收敛的

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

总值27100亿元,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浙江省20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

gdp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dp列各

省之首。但浙江是地域小省、人口小省、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

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

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1997

年消灭了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

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2009年杭

州市的人均gdp达到74924元,而温州市的泰顺县只有9554元,

前者竟是后者的7.6倍之多。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

距将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对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

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然后对影响nich的因素(历史基础、中心

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

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进行

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

要影响因素。

1 浙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描述分析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

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

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

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这两种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

研究同等重要,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不一样,不可能相互替代。因此,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同时重视绝对与相对差异的研究。为了能全

面、正确地反映出浙江区域经济差异的情况,本文采用了极值差率、

标准差、相对发展率。

1.1 各地区经济差距

随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变化,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发生

变化。这里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根据浙江省

11个地区的agdp值,我们计算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差系数,结果见

表1。

表1 浙江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从表1中不难得知,浙江省的agdp极值差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

势,2000年agdp值最高的杭州和最低的丽水之比为4.05,2003年

缩小为3.71,到2006年缩小为3.68,最后到2009年为3.54,浙

江省内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但是,由于极值差率反映的仅限于最

好最差两个地区,代表性不够。我们采用最能反映总体差距水平的

标准差系数,其变动情况呈现先增后缩的趋势,但总体差异不大。

1.2 沿海地区的相对发展率

相对发展率能较好地测度各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大区域的发展

速度,反映相对增长量的指标,表示各区域在某一时间段内人均gdp

的变化与该时期内整个区域的人均gdp的变化的关系。其计算公式

为:

式中,y2i、y1i分别表示第i个区域在时间1和时间2的人均gdp,

y2y1、分别代表整个区域在时间1和时间2内的人均gdp。这里我【浙江经济靠什么】

们的第i个区域指沿海地区,而整个区域则指浙江省。

从表2可知,沿海地区的nich值约为2.5和1.84,也就是说,沿

海四市远远高于浙江省总体发展水平,其中温州市发展尤其迅速。

而非沿海四市除了杭、嘉、绍三个杭州湾地区,也就是以杭州为中

心的城市区的nich值较高外,其余金、衢、丽、湖四市发展缓慢。

这表明沿海与非沿海浙江城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表2

2 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子分析

2.1 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

(1)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

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是否丰富、交通

是否便利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总体格局。自然资源丰富、开发难

度低的地区,投资所获效益就大,区域整体开发水平就高,反之亦

然。例如,浙西南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技术和人才匮乏,生

产和生活环境较差,因而影响到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

【浙江经济靠什么】

为经济优势。而以杭州为中心的浙北城市群毗邻上海,属于长三角

核心经济区,这些城市(杭、甬、越、禾、湖等)受上海的影响,

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温台地区位于沿海,海陆交通十分便利,港口

优势十分明显,经济起步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是这两个城市

的部分县域经济仍十分落后,这也是导致这两个城市经济至今与

杭、甬等城市有一定差距的主要原因。

(2)产业结构。

库兹涅斯等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由

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即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过

渡到以第二、三产业为主。我国经济学家在研究各地区产业结构变

化时也发现类似的规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温、台、越

等地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幅度都较大;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丽、衢、

舟等地,不仅第一产业比重极高,而且降幅极小或反而上升,这表

明第一产业比重过高已制约着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3)观念和体制因素。

相对发达地区人的思想观念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比较容易接受

新鲜事物,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较强,政府的政策相应地较为开放;

而在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

较浓,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政府部门也较为保守。因此,导致发达

的地区更加开放,落后的地区更加闭塞。台、温和金华地区原为比

较落后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开放,民营企业迅速

崛起,其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

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4)社会投资。

投资的多少会深深影响着地区经济。为何浙江省经济如此繁荣?

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浙江省位于沿海地区,有利于吸收海外的投

浙江经济靠什么 第二篇_浙江省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基础课程论文

浙 江 省 经 济 发 展 阶 段 分 析

专业:09经济学

学号:0956105025

姓名:张和立

完成日期:2011/12/15

浙江省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 摘 要 】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仍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对于浙江,则是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继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五年;将是浙江在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基础上,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加速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关键的五年;将是妥善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与挑战的五年;将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全面深入、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的五年;将是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五年。

【Abstract】"25" periods that will soon get into is still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y of our country to expect, the opportunity i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also unprecedented, the opportunity is bigger than a challenge.For Zhejiang, then carry out 17 completely the development greatly putting forward lately to request, continue for five years of thorough fulfillment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Will be Zhejiang the overall middle-class family foundation is at the basic realization up, Be finished completely Hui and all save the people's middle-class family society and acceleration to in advance basic realization modernization the target move forward for decisive five years;Will be five years that carefully should influence to global economy decline and develop environment graveness variety and challenge at home and abroad;Will be new to industrialize, new urbanization, information-base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market turn overall thorough, the economy transformation get stripe speed push forward of five years;Will develop the key that the way change,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s for five years.

【关 键 词】 浙江省 经济阶段 产业结构

【Key words】Zhejiang province Economic stage Industrial structure

【选题背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浙江面临着国际国内宏观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临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文献回顾】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历来受到各国经济学家们的重视。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沿用了希腊罗马时期对人类经济生活“狩猎、游

牧和农耕”的划分,用以说明市民社会以前的人类经济发展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序言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依次经历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五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以及最后农工商业时期。

二战之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各类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争奇斗艳,西方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也日趋走向现代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比如,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0 年出版的《经济成长阶段》中,从投资和社会特征的角度出发,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后来,他又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又补充了第六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霍夫曼则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寻求划分经济阶段的依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论将经济发展归结为两个阶段:传统农业占主体的阶段和现代工业为主导的阶段;Dong-Sung Cho 和Chang Moon从总量增长和质量变化两方面入手,并加入了政府的因素(factor),认为一国会经历欠发达阶段、发展中阶段、半发达阶段以及发达阶段,而在发展中阶段,由于自然资源的丰富度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型式——基于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的型式(Resource-based Development Country)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型式(Communist Country)。

一、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1978年-2008年)

1、人均GDP和GDP

2008 年,浙江人均GDP 为42214 元,按照国家公布的2008年平均汇率来换算,浙江的人均GDP 达到了6078 美元,标志着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对浙江发展的成败非常关键。如果我们能够成功逾越,则可顺利完成工业化,迅速跻身发达国家与地区行列。但不少国家在这一阶段因战略策略失误,遭遇严重社会经济问题,结果不进反退。其他先发国家与地区尤其是与浙江发展环境较为相像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经历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这对浙江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近年来人均GDP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1: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1978199019952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图2: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来近10年来GDP增速保持在10%的速度,GDP从1978年的123.72亿元到2008年的21486.92亿元,人均GDP和GDP的增长量相当大从图1中就能发现.

2、 GDP结构

图3:浙江省GDP结构变化表:(1978-2008)

60

50

40

30

20

10

19781995200420062008

从图三看出,浙江省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年下滑,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大,第一产业比重在2008年只有5.1%,,第二产业比重相当较大,第三产业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

3、就业结构

图4:浙江省就业结构变化表(1990-2008)

19901995200020042005200620072008从图中可以发现浙江省第一产业人员从1978年的50%到2008年不足20%从事农业工作人口减少显著,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最多,第三产业呈不断增长趋势.

4。、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1995-2008)

图5:浙江省消费结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浙江经济靠什么 第三篇_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

推动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

2012年01月14日 06:08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应建勇

字号:T|T

0人参与00条评论0打印 转发

本报杭州1月13日讯 (记者 应建勇) 今天下午,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参加省政协港澳台侨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他希望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互动,为促进浙江发展,为维护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和促进祖国统一作出新的贡献。省政协副主席斯鑫良等参加讨论。

讨论会上,政协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踊跃发言,为我省加快实施三大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金融创新、发展教育和慈善事业、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城市交通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浙江人经济作用等献计献策。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夏宝龙说,刚才各位委员在发言中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我们一定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夏宝龙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浙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这是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的结果,也是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各位委员表示衷心感谢。

夏宝龙指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总体来看,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严峻复杂。我们要清醒认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努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希望各位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人脉资源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在海外积极宣传、推介浙江三大国家战略;积极为浙江引进海外人才牵线搭桥;在现代海洋产业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方面帮助开展招商引资,推动浙江加快落实三大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拓展浙江与港澳台合作新领域,帮助浙江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升浙江对外开放水平。

夏宝龙指出,过去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广大浙商,今后浙江发展要继续走在前列还是要依靠广大浙商。各位港澳台同胞、侨胞是浙商的重要力量,希望你们抓住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踊跃回乡创业,回馈浙江,造福桑梓。同时希望大家积极牵线搭桥,推动海外浙商回乡创业发展,集聚天下浙商巨大能量,推动浙江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为促进“浙

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动发展,开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经济靠什么 第四篇_浙江块状经济

读懂“块状经济”——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块状经济”,是近年来提得比较多的一个词,也是各地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而在浙江省,这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一般来说,“块状经济”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产业上高度关联集聚;空间上高度集中。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在对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块状经济”与特色产业及及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

“块状经济”这一概念,是费孝通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来的。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诱发了“块状经济”在某地萌芽,依托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结构的产业组织,“块状经济”不断创新和集聚生产要素,逐步发育壮大。“块状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为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大推力和产业基础。为了读懂“块状经济”,我们对“块状经济”本身及与它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作一些认识上的思考。

一、“块状经济”的认识问题

(一)何为“块状经济”。在认识“块状经济”之前,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产业及产业集群。所谓“产业”,本来意义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有时也专指工业。后来随着“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则推而广之,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等的企业或组织。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首先由美国迈克尔.波特教授1990年提出,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分析和描述这种现象时常常用“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产业集群侧重于观察分析集群中的纵横交织的行业联系,揭示了相关产业联系和合作,从而获得产业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

我们已经知道,产业集群指的是,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地区的产业成长现象。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产业集群,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

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与此同时,国内的产业集群也发展得相当快。中小企业集群通常是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中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某一区域集聚的现象。从意大利的中北部地区、美国的加州硅谷到我国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专业镇以及浙江的快状经济,中小企业集群都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和强大的竞争优势。

目前,对什么“块状经济”的说法很多,认同度比较大的说法是:“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投资主体明确、产品趋同、地域相对集中、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企业群体,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因此也称之为区域特色经济。块状经济,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的一些叫法,诸如“集聚综合体”、“柔性生产体”、“企业群落”、“专业化产业区”、“特色产业区”、“区域生产综合体”、“地方性产业集群”等,内涵大体相同。

对于“块状经济”的概念,长期研究浙江“块状经济”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认为,“块状经济”在浙江星罗棋布。它指的是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构成“浙江模式”的“块状经济”均成为省内县市或乡镇的经济支柱。支撑这些“块状经济”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

到底何为“块状经济”,这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我们认为,所谓“块状经济”,是指以集聚化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主体,立足于特定的地域和资源,面向市场,实行专业规模生产的经济组织形式。“块状经济”,应是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工业集聚地域的经济。“块状经济”应是局部地区规模较小的以生产专业化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即围绕某一产业而生产及由此衍生的各类市场在空间表现形态上集中化的经济。“块状经济”的实质是类似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即同类企业或由此产生的实体在地理上集中。“块状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形式,我们认为它是空间规模上小于区域经济的经济形式;“块状经济”是一种产业组织形态:生产销售规模化、专业化。“块状经济”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说特殊状态,按照波特(Poter)的观点,产业集群有刚开始诞生的集群、幼小的集群、已经形成的集群和正在衰落的集群,所以说,“块状经济”应是其中表现集群特征的形式。

(二)“块状经济”的特点。“块状经济”有别于“低小散”经济,其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通常是当地的经济增长极。有两个基本特征:布局地理集中度高,同类企业集聚发展。从主要载体上看,“块状经济”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从立足产业来看,一般多立足于当地的特色资源型产业,主要表现为小、特、尖;从组织模式来看,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从空间

布局来看,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

浙江的“块状经济”是区域集群性经济(技术、资金、品牌的集聚),它以家庭工业为核心,其最大的特色是以小搏大,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浙江的“块状经济”除了表现在各种产业都在地域上高度集中外,还体现在,这种高度集聚的产业都独具特色。在浙江省,其“块状经济”的突出特色是产业链分工特别细、特别专、特别全;另外,它还表现为是走出去的经济,浙江的“块状经济”不仅面向浙江,而且面向全国和世界;商会作用突出;生产与市场相结合:一边重视办工厂,一边重视跑市场。

二、“块状经济”与特色产业

(一)对特色产业的理解。特色产业,即立足于本地区的既有的丰富的独特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对资源进行专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和组织。特色产业首先强调其“特”,“特”可以是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也可以是独特的市场环境,如专业市场,光彩大市场;其次它强调必须是产业,即“特”已经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特色产业的发展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一种差异化比较优势,促进地方工业的兴起、发展和振兴。

(二)特色产业当成为“块状经济”的支柱。特色产业应当也可以成为“块状经济”的支柱。“块状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形式即载体,特色产业无疑是最好的载体。特色产业本身具有优势,而“块状经济”又能很好的组织产业发展,产生更多的优势。两者的结合发展无疑是优势衔接,优势互补,达到资源与经济形式组合的最优化。研究认为,依托区域的历史文化和产业基础,发展专业化的特色产业,然后通过企业集群,构筑价值链,开展增值活动,可以形成地方生产系统,取得竞争优势。

(三)浙江“块状经济”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从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块状经济”与特色产业天生相融,相互促进:特色产业块状化,“块状经济”特色化。这主要表现在“一镇一品,一县一业”。

浙江“块状经济”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是因为浙江特色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产品优势,其产品虽小但却好却新,其产品无论在制造工艺上,还是创新性上都超越全国同类产品的制造水平,使其牢固的占据了全国市场。还有浙江特色产业的高度集聚在其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产业集聚区独特的竞争环境,群体规模优势的体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高度紧密,区域信誉和品牌效应的溢出都为其特色产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另外,政府的积极引导、为特色块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浙江以特色产业为支柱的“块状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支柱:据统计局统计,2005年【浙江经济靠什么】

浙江30个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10%以上的产业共有17个,这表明浙江这部分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和区域分工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浙江有23个围绕一个产业发展的地块产值达到100亿~200亿元。块状经济典型代表有:温州的服装鞋业,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纺织,台州的水泵阀门,湖州的童装,萧山的化纤,嘉山的木业,乐清的电工电器,海宁的皮革等。

“块状经济”是“浙江现象”的一个重要表象特征,也是破解“浙江现象”的一把钥匙,而在浙江的各个地市中又以温州的特色产业更具特色。全国经济看浙江,浙江经济看温州,改革开放20多年来,温州经济之所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一镇一品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温州形成了以市场交换为纽带、优势互补的特色企业群体规模,发挥了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优势,成为温州驶入市场经济海洋的“航空母舰”。在温州全市11个县(市、区)中,特色产业(产品)产值超过10亿元的就达30多个,经济总量占全市的60%以上。温州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区域为轴心,以市场为依托,以生产特色产品的,强势企业为龙头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

浙江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主要是指:在社会化分工协作基础上整合的态势;产品结构动态调整的态势;企业的科技素质不断提高的态势;市场开拓从国内向国外拓展的态势。浙江的战略立足点,将重在优化市、县特色产业布局,强化特色“块状经济”的辐射力,实施“产业升级计划”,形成要素定向集聚、区域形象共创的系列产业群,推进合理布局、有机组合的特色“块状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三、“块状经济”与县域经济

(一)对县域经济的理解。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以县级区内的国土为载体,以县域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在全县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依托本地的自然资源、地理区位、社会人文特定资源,形成地域特色;在地理上属于县级政权领导,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它在参与县域间分工之外,还应融入更大的区域合作中。当前的县域经济应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二)“块状经济”当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撑。县域经济可以有许多的发展依托形式,但工

业应当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而“块状经济”又是工业经济的最优秀组织形式。基于这一点认识,我们认为“块状经济”应当也可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撑。县域经济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特色化、多样化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依托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位,立足于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块状经济”作为一种产业组织模式,他立足于某些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强调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群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建立在与之相应的资源优势条件之上,即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较低的企业运营成本)和产业交易成本低和良好的外部性优势。二者在依靠点、支持主体及发展目标上可以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县域经济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有竞争力,必须立足于本区域内部,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集群化的“块状经济”。具体来说,要将县域建设工业园区与“块状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将招商引资与当地发展“块状经济”结合起来;将民营经济发展与“块状经济”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将城镇化建设与培育“块状经济”结合起来。

(三)浙江“块状经济”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在浙江省,“块状经济”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良性互动。浙江目前甚至出现县强于市,农村强于城市的局面。而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块状经济的发展,“块状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中小企业是“块状经济”的主体,专业市场与特色制造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是浙江县域“块状经济”的鲜明特点,形成了“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产业大规模”。

较发达的“块状经济”造就了较发达的县域经济。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的“块状经济”,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产生了地方经济的繁荣效应。目前,县域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全省的60%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2003年和2004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浙江均有30个县(市)入围,所占比重在各省市区中遥遥领先。

2003年,浙江县域行政区域占全省87.6%,县域生产总值6296亿元,占全省的63.1%,县域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依次为9.8:57.7:32.5。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651.13亿元,占全省的44.3%,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为305.7亿元,占全省的43.3%。全年出口总额202.62亿美元,占全省的48.7%。浙江县域经济的强,实际上强在乡镇经济上。浙江共有88个县(市),目前自己形成“块状”的乡镇经济就有85个。乡镇块状经济的总产值已经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发展县域经济,浙江选准了一个突破口——发展乡镇经济。最新统计显示,浙江省现有各类所有制乡镇企业100多万家,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已从两年前的42.83%上升到2006年初的45.65%,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已占人均年纯收入的

浙江经济靠什么 第五篇_浙江经济

经 济

生产总值

和人均生

产总值 全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1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为37128元(相当于4883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65元,分别比上年

实际增长8.4%和8.2%。

2007年浙江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5:54.1:40.4。全省产业结构以轻型工

业为主,区域特色经济发达,轻纺、机械、电子、食品、皮革、纺织、工艺

三大产业

占生产总

值比重 品、服装等行业在国内甚至国外市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目前,浙江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民营经济的第一大省,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70%以上。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入围202 家。浙江有“市场

大省”之称。商品市场成交额已连续16 年居全国榜首。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浙江人还在境内外兴办了

一批“浙江商城”、“温州街”和其它市场。

2007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99.5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7%。全年粮食

播种面积和单产分别比上年减少2.2%和2.5%,粮食总产量为842.62万吨(见

表2),比上年减少4.7%,其中晚稻总产量587.31万吨,比上年减少6.7%。

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9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

工业增加

和增长率 业增加值7028亿元,增长17.9%,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4%和19.2%(见表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5152亿元,增长24.1%。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

货值9184亿元,增长20.8%。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6.1%,比上

年下降0.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 2007年财政总收入3240亿元(相当于426.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6.2%。

200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扣除价格因

素,实际增长12.4%。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国内贸易 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096.8亿元,增长16.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

易业零售额5437.8亿元,增长16.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717.4亿元,增长【浙江经济靠什么】

17.6% ;其他行业零售额58.9亿元,增长3.7%。

浙江开放型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进出口总额176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1%,其中出口1283亿美元,增长27.2%。合同外资204亿美元,实际利用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外贸状况

外资103.7亿美元,分别增长6.8%和16.6%。境外投资总投资额6.6亿美元,增长69.2%。在境外设立企业和机构累计3039家,居各省首位。

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919个,比上年减少18.5%,合同外资和实际到位外资分别为204和103.7亿美元,分别增长6.8%和16.6%。第三产业利用

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合同外资68.6亿美元,实际外资29.8亿美元,分

外资利用

状况 别增长43.2%和52.2%,分别占外资总额的33.6%和28.8%,比重分别提高8.5和6.7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

完成营业额2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批准境外投资项目420个,总投资6.6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6.1亿美元,总投资和中方投资分别增长69.2%和1倍。

200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030.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6.8%。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939.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3.7%。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1381.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4%。 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年末全省主要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41.97亿元,比年初减少24.1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2%,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

截至2007年末,全省全年新增上市公司31家(其中境内首发上市20家,境

金融、证券

和保险 内买壳上市3家,境外上市8家),新增融资额406.63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阿里巴巴公司筹资131.3亿元,刷新了我省上市公司首发融资额最高

纪录。目前,全省共有上市公司154家,累计融资1001.08亿元。A、B股上市公司120家,累计融资585.89亿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43家,占全

国20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21.5%,全国排名第一。境外上市公司34家,累计融资415.19亿元。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4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9.4%;人身险保费收入266.47亿元,增长17.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73.66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73.1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0.31亿元;财产险赔款90.19亿元。

浙江经济靠什么 第六篇_浙江商人的特点

浙江商人经商赚钱的七大特点

一、最宜经商

市场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惟思路创新才有出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思维定式在今天已是举步维艰,成功的喜悦总是属于那些思路创新、不落俗套的人们。例如,一堆木料,用作燃料,几乎分文不值;将它卖掉,价值几十元;如果做成家具,价值几百元;如果做成高级屏风,价值几千元。浙江商人有很专业、很独特的经商技巧。

一是经商理念独特。理发,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事,但北方和南方的理发师却有不同的经营理念:北方人求快,内容单一,认为理得快就赚得多。以浙江人为代表的南方人尽量地磨你的时间,理发的同时伴随着配套服务,在精心细致的服务中,提高收费,赚到的钱比北方人更多。

二是经商思路独特。思路决定出路,决定命运。候车室里,两个人分别要到北京和上海打工,听到人们议论:北京人厚道,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准备去上海的人想,北京人好,挣不到钱也不会饿死;准备去北京的人想,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于是去北京的人改道去上海,去上海的人改道去北京。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银行大厅的矿泉水可以白喝、大商场里还有欢迎品尝免费的点心,捡破烂还能挣钱。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城市,带路、看厕所、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居然能赚钱。他敏锐地观察到上海人喜欢养

浙江经济靠什么

http://m.gbppp.com/jy/448994/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