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大纲的作者_国史大纲读后感

时间:2019-07-30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国史大纲读后感,这是一本简单通俗的书,却也是值得一看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国史大纲读后感,欢迎阅读!
  国史大纲读后感【1】
  一九三九年,中国久未从西学东渐的浪潮里反应过来,战事又吃紧,外敌侵略的欺辱才刚刚开始作用于国人身上,要谈“文化自信”,实在不太现实。
  钱穆先生显然在做一件很不合时宜的事。
  他试图从文化源头开始追溯民族基业,重塑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于北温带黄河两岸之大平原,以农业为主要之生活,因此其文化特别具有‘着实’与‘团结’与‘和平’之三要素,(柏杨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他说中国人喜欢“窝里斗”,永不能团结,然而永不能团结如何抟成统一的民族?此处钱老比柏杨之论要更为通顺合理。)不如印度之耽于玄想,亦不如波斯、希腊、罗马之趋于‘流动’与‘斗争’与‘分裂’。
  吾人若一游西安、洛阳、安阳、商丘以及济南、曲阜诸平野,溯大河,历黄土,茫茫乎,苍苍乎,徘徊俯仰之间,必能想像我民族先民伟大创基之精神于依稀仿佛中也。”特别是最后一句,读来温情满溢。
  民国二十二年前后,诸地已不可游,成书时没有将其删改,亦为哀其意。
  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其延续的正当性,质疑颇多。
  大略原因有二,一说夏朝筑于黄河上游,商朝筑于黄河下游,而周灭殷,承殷之基业。
  夏商周非一脉相承之文化,反倒是异族相吞,有文化断层。
  说法很不妥,然而据事实看似乎无过。

  钱穆没有太着意于这个“正当性”的问题,也没有回避什么,我只看到他字里行间满是赞赏。
  “若以殷代文化与周初相较,则颇见其有一脉相承之迹。……盖古代此黄河东、西两隅之交通,早已殷繁,故于商人中亦时见舜、禹故事之流传。夏、殷两代文化已见交融,更何论于后起之殷、周。”对王朝更迭的思想合理性也有解释:“(董仲舒公羊春秋一派)大抵主张天人相应,政治教化亦须随时变革,并不认有万世统一之王朝,亦不认有历古不变之政治。”可看出钱穆先生不但赞赏民族之起源,而且赞赏儒家求变之思想。
  换句话说,钱老认为正是因为中华民族起源之特殊,才有了儒学新思想,才有了先进的文明。
  这比所谓万世不变的王位继承要优越、稳定得多。
  国人的文化自信都主要来自儒家传统(即所谓国学),但之后清朝一完蛋,儒学高高在上的地位没有了,孔子名声急转直下,文化自信已近消磨殆尽。
  此时再论说儒家,无异于对牛弹琴。
  钱穆先生换了个角度,迸出些新奇之论:
  “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故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孔子实已超出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
  在今人视之,孔子只在中国境界内活动。
  在孔子当时,则实为对整个人类之文化世界而服务也。”
  听过王赓武先生的系列讲座。
  他说“天下”,说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天下”变迁。
  先生仅凭自身多年的学识便描绘出一幅精彩的文化地图,让人印象深刻。
  一次讲座临毕,听众问他,您觉得世界的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先生回答,我觉得现在就像春秋战国,无所谓好与不好,只希望中国的“天下”观念会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更多帮助吧。
  “先秦思想趋向前者,以人类全体之福利为对象,以天下太平为向往之境界,超国家,反战争。
  ……皆就全人类着眼,而发挥其平等观念之深义者也。
  ……教育主于启发与自由,政治主于德感与平等,对异民族主于我同化于和平,处处表示其‘大同’之怀抱。”相隔八十年,两人的观点居然这般相似。
  如今的世界形势,钱穆借史实猜得精准。
  又有钱老于《齐桓晋文之霸业》中的描述:“参加联盟诸国,在内可保持政府之安宁,乱臣贼子有所顾忌,不敢轻行篡弑。
  在外可保国际之平衡,相互间不得轻启衅端,有事付之仲裁,以和平为职志。
  是为联盟国应得之权利。
  其义务则如国际间之服役,一国有寇患,各国在霸主领导下会师戍守,或助城筑,及共同作战。
  每逢盟主出师,例得向同盟国乞师。
  平时则需对盟主纳相当之贡币。”这简直是古代版联合国,模式、效用几近一致。
  我老觉得《国史大纲》有种类似于预言或者说愿景的味道。
  钱穆当然没明说,究其字面,钱老更希望国人把“温情与敬意”落实于读史即可,无其它过分要求。
  然而我猜想他或有更深的用意在,欲以古事鉴今事,鉴出些亲切,鉴出些真理来。
  此乃史学研究的最为要紧的目标之一,钱老想从中连一条线。
  “荀子分人为四等:一、大儒,知通伦类,明百王之道贯,为天子、三公,惟此可以‘法先王’。
  此如今云‘先知先觉’。
  二、小儒,奉法守法,为诸侯、大夫、士,此仅当‘法后王’。
  此如今云‘后知后觉’。
  三、众人,为工、农、商、贾,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
  此如今云‘不知不觉’。
  四、奸人,才行反时,杀无赦。
  此如今云‘反动分子’。”妙哉。
  钱穆几次提到“反动”这个词。
  战国晚年之学术,特别是老、荀、韩三人的学术思想,他认为乃“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说到西汉初年的学术,竟说“文学之与商贾、游侠,同样为统一政府之反动。”“反动”一词应是贬词,于现时用,贬义更甚。
  钱老用之而不时时贬之,实让人费解。
  《道德经》有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时反道之事,一概可称为反动。
  于是,钱老曰“反动分子”,是为后来之反革命;曰“反动思想”,即不同于战国早期承春秋时代贵族学的儒墨两家“皆针对贵族阶级”,亦不同于战国中期“多偏重于学术界如何对付政治界之问题”,而是逆道而行,“为政治界应如何对付学术界之问题”;曰“统一政府之反动”,是云因汉室初期崇尚黄老无为不重学术,使得文学退步,违反大势,走了破坏统一的道路。
  “反动”的古今词义一相较,追本溯源,线不经意间就连起来了。
  用心之良苦,于此可窥见一斑。
  国史大纲读后感【2】
  高考前初识钱穆大名。
  当时目的单纯,每半个月匆匆买一本《读者》当作文素材用。
  然后知钱穆之《国史大纲》,知其在东学西渐的时代为国学招魂,知其对国史充盈的感性:
  “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我毫不迟疑地在接下来的作文中将钱穆先生的故事当素材用了。
  素材所占篇幅过长,被老师批论述过多,详略不当;然而我写得是兴高采烈感觉良好。
  我隐隐发觉这一口气写下来不顾逻辑不顾篇幅还洋洋自得背后的原因,也许是这简单的一点“温情与敬意”,轻触了我心里那根紧绷的琴弦,使它不可遏止地要蹦出些杂乱的音符来。
  由此我觉得,先生写的《国史大纲》,必定也满溢着历史的温存。
  即使不认得钱穆先生,我对民国时代的学者也常怀着些特殊的感情。
  我不知恣情任性是否更适用于政治混乱战火纷飞的年代,然而民国时代的他们的确表现得更为明显,大笑,大骂,爱憎分明,穷尽一生的气力倾注到他们的信念上。
  可敬,可亲,坦率淋漓。
  而现今的学问家倒是离我远之又远,除了范曾那句“这幅画里有冷意”把我惊了一下之外——后来发觉只是“冷意”刺激了感受器官,也非触手可及。
  后来信奉李敖,觉得他骂得狠,骂得爽快,学问水平不低,但是骂着骂着流俗地痞气多了,越发出离,成了大众娱乐品。
  这才明白“学者”不是轻易能承担的名号,既然不是学者,姑且称其为行为艺术家罢。
  钱穆先生不是行为艺术家。
  他有真性情。
  《国史大纲》开头的引论让我很是震撼。
  洋洋洒洒三十多页的“引论”,先生心绪皆藏在里,极为不平静。
  他列举种种乱象,指出史学之传统派、革新派和科学派的偏颇之处,逐一批驳,不止一次在论述末尾道:“若不复明国史真相,妄肆破坏,轻言改革,则又必有其所应食之恶果在矣。”后来《书成自记》中先生收敛许多,又补充:“然此书虽草略,其所以为此书之意,则颇有当为国人告者,因别为引论一篇。
  辞繁不杀,读者哀其意可也。”言至微,而我泪已盈眶。
  先生费心劳力守住国史剩下的那点纯净,执拗地辩驳了几十页,仅仅是为了读此书者能“哀其意”而已。
  一丝企望,道尽悲凉。
  先生的史纲里常有起落盛衰。
  西学认定这是历史规律,熟视无睹,把历史起因带入分析框架就算完,研究手法里颇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意思。
  然而这就无法做到温情与敬意了——但汉刚起之时,钱老点评道:“农民政府之好处在真朴,坏处在无礼貌;可爱处在皇帝、宰相如家人,其弊处则皇帝待宰相如奴仆。”像是在说一个小孩子,听得出有怜爱和担心的口气。
  汉盛时又讲:“此等处可见学术指导政治,政治转移社会。当时中国史,实自向一种理想而演进。”这样的点评,绝对是有感情的——恰如他自己也处于此时代一般亲切的感情,凡事带着良好的企望,佳即褒扬,坏即谴责。
  真性情也。
  也因此,从第一眼看到《国史大纲》起,我几乎时时铭记钱老先生“温情与敬意”的告诫去看史,然而渐发现很难做到。
  有些史实让我几乎无法抱着这样的态度去看待,仅举一例说明,如一次夏商周考古课上我看到商代墓里的人殉与人祭,看到诸多皇室贵族的大型墓里发现骨架的庞大数目,看到课件里的示意图,我真不敢想像那个时候出现过多少次这样的惨剧,有多少人为了墓葬而死于非命。
  这种情形还如何温情,还如何敬意?此种疑惑定然不少,文明和野蛮总是并行。
  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几千年前的文明进程,接受不了的事情会多出想象。
  这当是问题所在了:当代我辈看国史,常不自觉地将国史与当今之事割裂开来,不论是从朝代记起还是从公元纪年算起,对几千年文明史也仅限于知晓、记诵与猎奇的程度,引以为鉴以至于抱感情看待者寥寥无几;若不割裂,看到国史中各种异事,又不免惊诧难受,恨其后果,恨其发展的缺憾,以致造成今日种种荒唐异象奇观。
  这种情况下,国人最正常的反应就是骂。
  破口大骂,从古到今地骂,变着法地骂,骂得挺痛快的,嘴上骂不说,写到书上,继续骂。
  近现代中国一点都不缺这样的骂将,美其名曰“愤青”“爱国人士”“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国人跟着骂和挨骂,越挨越骂越觉得痛快。
  柏杨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即恨不得把国人劣根性一一刨挖而出,咬牙切齿,详细布列,直到把“丑陋”二字都用上,才稍可以消解。
  这一点矛盾,我想钱穆先生自己也深有体会,他极力批驳的时代乱象,无疑可以由史根究起。
  然而他最终还是平抑住了,以大字在成书首页标出:“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然后提“温情与敬意”,说“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谈何容易。
  国史大纲读后感【3】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
  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
  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
  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
  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
  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
  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
  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
  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
  这点让我敬佩不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
  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
  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
  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
  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
  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
  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
  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
  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
  《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
  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
  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
  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
  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
  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
  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
  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
  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
  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
  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
  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
  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
  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
  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
  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
  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
  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
  一是用词概念。
  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
  二是基本立场。
  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化一点。
  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
  (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化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
  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
  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
  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
  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
  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
  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温情与敬意,带着能够鉴古而知今的心态去学习本国历史,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报效祖国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
  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国史大纲的作者_国史大纲读后感

http://m.gbppp.com/jy/594130/

推荐访问:国史大纲读后感1000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