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活动

时间:2018-08-22    来源:活动策划    点击:

什么是艺术活动 第一篇_艺术活动的构成

艺术活动的构成

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 客体世界

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 艺术创作与制作

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

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 艺术作品

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 艺术传播与接受

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

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

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总之,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艺术活动的发展

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①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结构中,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政治、制度机思想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艺术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性。

②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等各方面的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

④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①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

③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④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于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艺术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

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什么是艺术活动,】

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艺术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会受到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

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艺术与科学

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质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艺术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活动,】

(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活动的功能

1. 艺术活动的功能

(1) 审美认知功能

(2) 审美教育功能

(3) 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4.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5.从本质上讲,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因此,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

绘画

(1)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2)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形式的变幻;②瞬间的凝固;③丰富的意味。

雕塑

(1)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的空间(三度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2)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与技艺的统一;②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摄影

(1)摄影是指采用摄影手段塑造可视的画面来反映生活、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摄影特别注重纪实性,画面构图、光线和影调是它的独特的造型手段。

摄影艺术包括新闻摄影、人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生活摄影、舞台摄影等。

(2)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特定的时空;②营造的真实;③光影的结合。

书法

(1)书法是以线条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有主要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线条与组合;②具象与抽象;③情感与象征。

建筑

(1)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艺术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建筑根据社会需要可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根据人们的审美需要可分为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3)建筑的基本特征:

①造型的形式美追求;②环境的人格化体现;③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园林

(1)园林是指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创造的景观,它利用技术和艺术,凭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成为实体形象。园林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

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3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2)园林的基本特征:

①浓缩的自然;②综合的形式;③意境的追求。

工艺与设计艺术

(1)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是工业革命后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产品设计,②环境设计,③视觉设计。

(3)工艺与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实用与审美;②物质与精神;③技能与创造。

音乐

(1)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

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声乐可分为男声、女声和童声,以及高音、中音和低音;从歌曲角度可分为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进行曲等。器乐可分为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等。器乐作品可分为序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在演奏(唱)方式上有独奏(唱)、合奏(唱)、重奏(唱)、齐奏(唱)等。

(2)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情感的涌流;②想象的自由;③象征的意味。

舞蹈

(1)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

舞蹈的品种有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按出场人物的数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

(2)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动作与姿态;②抒情与表现;③节奏与韵律。

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等

文学是以语言或文字符号作为物化手段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文学语言是指加工提炼了的人民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主体通过对于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情。

(2)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间接性;②广阔性;③情感性。

戏剧与戏曲

(1)戏剧是指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样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戏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唱、念、做、打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审美特征,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

戏剧的分类,按其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其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独幕剧;按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种

什么是艺术活动 第二篇_艺术活动计划

兴华小学艺术活动月计划

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活跃校园气氛,体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学校办学思想,展示学生健康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特举办艺术活动月,让精彩的校园文明展翅飞翔。

一、总体目标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具有“怡情与育人”之美的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和评价美的能力,精心培养“文明与进取”之美的学生群体。

2、深化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用心打造具有“严谨与博学”之美的艺术教师团队,真心构建具有“平等与开放”之美的艺术课堂,将艺术审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3、引导学生自愿选择,积极参与,做到活动时间有保障,活动有成效。

二、活动主题:快乐参与 和谐发展

三、活动要求

1、师生人人参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个性发展。

2、各位老师协调合作,确保活动质量。

3、加强安全教育,确保艺术活动能安全有序地进行。【什么是艺术活动,】

什么是艺术活动 第三篇_什么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什么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艺术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的过程。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它是联结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中心环节,是艺术生产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过程伴随着强烈的心理活动,遵循着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

艺术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 艺术创作过程一般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三个阶段相互交织。

(1)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它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生活是创作的起点,我们要获得好的灵感,必须深入生活,不断观察和体验。所以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早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和创作目的的指导下,围绕着从生活的暗示中初步形成的主题意向,运用与此有关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进而在头脑中孕育成一个全新的艺术胎儿,即完整的艺术意象。艺术构思的过程就是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艺术形象不是生活的陈列和照搬,而是通过提炼与概括,实现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转化。艺术构思具体的方法有简化、夸张、变形、综合等。

(3)艺术传达。艺术传达活动是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艺术的传达活动是艺术家经过一番构思活动,在头脑中形成了审美意象,接下来就必须借助艺术语言和艺术媒介等将其物态化,成为可供人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从而完成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艺术传达活动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同时还离不开一定的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把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什么是艺术活动 第四篇_大班艺术活动

(大班)艺术活动:蓝色印花坊

一、设计意图:

国庆节后,有小朋友出去旅游回来,穿了一身蓝印花布做的衣服到幼儿园,其他小朋友都围着看,围着摸,对那身衣服都很感兴趣,孩子们一直追问衣服上的花纹是画出来的吗?我就告诉他们是印出来的。“是怎么印出来的呢?”孩子们继续追问,然后我借机告诉小朋友这衣服是用蓝印花布做的,蓝印花布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可孩子们对这些却很陌生,几乎一无所知。《纲要》中说“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蓝印花布出现最多的是江南水乡地方,那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也了解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树立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设计了此次美术活动。旨在和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一起欣赏蓝印花布的美,探讨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并尝试印染蓝印花布。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蓝印花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印染方法。

2、尝试自己设计花纹,用简单的方法印染制作蓝印花布。

3、知道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民间艺术有初步的欣赏能力;

2、物质材料准备:白布、蓝色墨水、白色蜡笔、勾线笔、废旧报纸、课件《服装秀》以及蓝印花布做的老虎、鱼、布兜、帽子;

3、艺术环境准备:活动室挂上蓝印花布做的吊饰、江南古筝音乐

四、活动过程:【什么是艺术活动,】

(一)开始部分:

(在活动室挂满蓝印花布的吊饰,让幼儿在古筝音乐的背景下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走进活动室,看见这些吊饰的时候,你们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

(二)基本部分:

1、情景式观察蓝色印花布

(1)情景一:欣赏服装展(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并讨论)

师:刚才欣赏的服装展好看吗?看了她们的衣服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幼:好看,感觉很大方自然,有种古典美!

师:那她们穿的衣服都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都是蓝色和白色相间的!

师:对,这种蓝白相配的布就叫蓝印花布,它们看上去素雅大方,有一种古朴典雅的美。

(2)情景二:走进旅游特产店(从装饰的方法上体现中国特色)

师:喜欢这些用蓝印花布做的饰品吗?告诉我,你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 幼:喜欢,它们看起来很好看很好玩。

师:蓝印花布不仅可以做成衣服,还可以做成各种好看又好玩的东西,受到游客的欢迎,并且蓝印花布只有中国才有,很多国外的游客都非常喜欢它们,因为它体现的是中国特色。

(3)情景三:参观染布坊(从图案多、排列方式来引导幼儿欣赏)

师:从这块布中,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样的花纹?

(引导幼儿欣赏蓝印花布的图案、花纹、线条,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帮助其累积图形纹样,寻找其中的规律)

教师小结:蓝印花布颜色只有两种,它的图案有的来自于大自然,有的是人们创造和想象的,代表人们心中美好愿望的吉祥物,有的是规则排列,有的是不规则排列,这样的蓝印花布素雅宁静又耐看,让人越看越喜欢。

2、教师与幼儿讨论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并重点示范

(1)师:这么漂亮的蓝印花布你们知道是怎么印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材料并作讲解,然后重点示范:

①先用勾线笔在白布上设计出漂亮的花纹,并全部用白蜡笔涂上颜色; ②把设计好花纹的白布浸入蓝色墨水里;

③等白色花纹完全显出后取出,放在报纸上晾干。

3、幼儿操作:

(1)教师提醒幼儿:画花纹的时候要用力些,将花纹画清楚,可以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花纹;浸完颜色后拿出来放在报纸上晾干。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三)结束部分:

幼儿互相欣赏并交流作品。

五、活动延伸:

将作品装裱,然后装饰活动室

大班艺术《蓝色印花坊》活动反思:【什么是艺术活动,】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教法要符合幼儿的学法,孩子们怎么学,教师就怎么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我是这样体现的: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我注意调动幼儿审美积极性和情感体验。在活动开始时,我并不急于讲解分析,而是让幼儿在古筝音乐伴奏下,让幼儿一开始就走进一个蓝印花布的世界,从而来吸引幼儿的眼球,让他们进入到感知蓝印花布美的情感,因为急于讲解极易影响幼儿主动的感知和体验。在基本部分环

节,我引导幼儿欣赏蓝印花布的图案和色彩时也不做过多的讲解分析,而是让幼儿主动去探索、观察和发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对幼儿加以引导,使幼儿积极感受、思考、想象,用语言描述,提高审美能力。

在整个活动中,有这样几个问题贯穿整个欣赏过程:1、看到她们的衣服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进行主动的审美体验。2、你们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幼儿欣赏内容。3、它有什么样的花纹?——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线条等观察。以上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中顺着老师的引导进行着审美欣赏,达到活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体现着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充分调动了幼儿欣赏的积极性。在欣赏蓝印花布的图案时,我利用课件让孩子清晰的看见其图案,然后让幼儿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当看到“狮子”图案时,有幼儿说:“狮子在抛绣花球”。当看到“喜”字纹样时,有幼儿说:“我觉得中间的图案跟别人结婚时贴的喜字一样,做这个布的人应该很高兴吧!”当看到圆形图案时,有幼儿说:“它们像向日葵,很漂亮。”

通过前面的欣赏,在孩子自己操的时候,孩子们都能自己设计图案,在古筝音乐的背景下,孩子们自由设计图案,气氛非常舒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动静交替,有张有弛。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提高了认知水平和欣赏能力,调动了幼儿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内在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活动中我也发现自己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如何去提升幼儿的经验还有待继续提高,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加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并且在活动中我还应该缩短示范的时间,以免让孩子消极等待,应该利用更加简单的示范方法,让孩子明白其制作过程,给孩子留出更多自己操作的时间。

什么是艺术活动 第五篇_艺术活动教案:蝉

大班第14周活动设计:

艺术:蝉

主备人:王二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对折纸符号的理解。尝试看图独立折叠完成作品。

2.学习两种不同的方法折纸蝉,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3.愿意将自己的探索经验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看步骤图纸的经验。

2、幼儿用书。

3、步骤图。

4、蜡光纸和勾线笔等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1.能认识折叠符号,看制作图用两种折叠方法独立折叠蝉。

2.大胆地在活动中进行探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夏天到了我们会经常听到什么在叫呢?(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折蝉。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折纸《蝉》的步骤图),进一步理解折叠符号。

教师:

(1)这是什么?(折纸)猜猜折的是什么?(蝉)

(2)图上有哪些折叠符号?(几种不同的箭头)你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意思吗?

(3)虚线是什么意思?(按虚线折)

(4)箭头是什么意思?(折叠的方向。)弯曲的箭头是什么意思?(折向反面。)

2、分享折叠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有谁折好了?告诉大家你是按哪一种方法折的?是怎么折的?折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分别让幼儿讲述两种折纸的方法。)

4、互相帮助,调整完善作品。

(1)教师:没有折好的小朋友,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有谁知道怎么办?

(2)同组的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三、结束部分

评价与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什么是艺术活动 第六篇_艺术活动·我是中班小朋友

艺术活动: 我是中班小朋友(歌唱)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并记忆歌词内容,能在教师与伴奏的帮助下完成演唱。

2.体验并尝试表现升入中班后的光荣感。

活动准备:

1.对幼儿进行升班教育,激发作为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2.简笔画:天空中太阳咪咪笑,小鸟喳喳叫,地面上小朋友正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大门。

3.录音带一盘

重点:熟悉理解歌曲

难点:记忆歌词

流程:复习律动――新授歌曲――音乐游戏

活动过程:

1.复习部分:建议复习律动《小手拍拍》。

2.新授歌曲《我们是中班小朋友》。

(1)介绍歌曲。教师:新的一学年开始了,我们升入了中班,成为光荣的中班小朋友,心里非常自豪。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新歌《我们是中班小朋友》。

(2)教师范唱,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教师: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唱这首新歌。 告诉老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3)教师再次完整范唱,并运用简笔画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提示歌词。 出示简笔画后,教师边指图边问:歌里到底唱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再仔细听一次,这次要边看图边听。

【什么是艺术活动,】

(4)结合简笔画,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按图序学歌词。

教师:这首歌的第一句唱了什么?第二句呢?我们一起来念一遍„„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大家有了哪些进步?变得怎么样了?

(5)幼儿学唱歌曲。教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跟老师轻轻地唱。

(6)幼儿较难掌握和易忽视的句子要单独练习。

a.第一节既要唱出音的变化又要注意连贯,不能遗漏“4”。

b.(17)―(24)小节为不完全重复,歌词虽同为“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了”,但这两句在旋律上有差异。教师可用平稳和向上扬的手势提醒幼儿唱准旋律。

3、音游:一群小鱼游来了

要求:游动时小碎步的动作正确。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我们要注重全面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和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给幼儿创造宽松的音乐环境,放开幼儿的手脚,让每个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对音乐的感受之中。本活动结合幼儿从小班刚升入小班的教育,将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形式,使幼儿对于歌曲的情感较易体会,再加上简笔画的出示,便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含义,有利于记忆。因为幼儿刚上了中班,为自己成为一名中班小朋友而自豪,所以,在演唱歌曲时也显得特别有劲,声音也是干净、利落,活动效果良好。活动的开始先复习《拍手歌》,然后再引入本课题。活动过程中,在幼儿学会整曲歌曲后,采用多种形式如:全班唱、小组唱、个别范唱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熟练演唱。幼儿对能单独表演唱特别自豪。

什么是艺术活动 第七篇_第四节 艺术活动的功能

第四节 艺术活动的功能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一、艺术活动的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

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孔子“《诗》可以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 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名称】 韩熙载夜宴图 【类别】 设色画 【年代】 五代(原迹已佚

失,今版本为宋人临摹本) 【作者】顾闳中 【文物现状】 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2、 艺术对自然现象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欣赏科学教育片的散文诗《烟波太湖》

(二)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活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1、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来自于对生活本质特征的揭示,来自于渗透其中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

⑴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欣赏柴可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⑵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

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艺术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⑶寓教于乐 借助艺术的魅力,施教于人。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1、艺术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欣赏傣族舞蹈《孔雀舞》

什么是艺术活动

http://m.gbppp.com/fw/473743/

推荐访问:幼儿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策划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