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时间:2017-12-25    来源:七夕节专题    点击:

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第一篇_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知识梳理: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 )千米。赤道周长是( 4万)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海边看船。

2.地球的运动:

(2)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日的特点:

2. 地球仪:

(1)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2)0°纬线叫做( 赤道 );0°经线叫做( 本初子午线 )。北纬用( N )表示,南纬用( S ) 表示;东经用( E )表示,西经用( W )表示。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通海位于24°N,属于( 低 )纬度地区。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西经 20度 )和( 东经160 度 )组成的经线圈。

(4).北回归线:北纬23.5°,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南纬23.5°,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北纬66.5°,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南纬66.5°,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5)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

热带——有阳光直射,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6)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极洲位于(南寒带);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二、重点识图:

1.地球公转示意图:初一下册第69页。

2.五带的划分图:初一下册第70页。

3.常见的经纬网。

专题二:地图

一、知识梳理

(一)地图的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 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比例尺有三种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比例尺的选择:

地图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 详细 ),选用的比例尺越( 大 )。

地图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 简略 ),选用的比例尺越( 小 )。

3. 方向的判读:

(1)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来确定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北方 )。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注意: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从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北。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两个方向;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两个方向。

(4)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 北)、背朝( 南)。

3.图例和注记:常见的图例详见初一上册课本第10页。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上某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一般用( 高)海拔减去( 低 )海拔。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坡度越( 缓 )。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弯曲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连接部分表示( 鞍部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 陡崖 )。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川。

5.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 高原 )、(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类型。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是( 盆地 )。

6.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原是( 巴西高原)。最大 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雄伟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4米);陆地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是( 死海),海拔是( -400米)。

7.在海底地形中,海水较浅,人类活动较频繁的部分是( 大陆架 ),海水深度一般在200米以内。

二、重点识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三: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 知识梳理:

(一)海陆分布

1.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 71% ),陆地面积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北冰洋;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洲。

3. 世界最大的洲是( 亚洲 );最小的洲是( 大洋洲)。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 北冰洋)。最大的大陆是( 亚欧大陆)。形状呈“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

4.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多的洋是(北冰洋)。

5.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北美洲)和(南美洲)。赤道横穿大陆的大洲是( 南美洲)和(非洲)。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 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白令海峡 )。

(二)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引起变化的力量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如:高山的形成,火山喷发,地震等。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如风、流水、冰川等对地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比如:平原、河口三角洲、风蚀城堡、阿尔卑斯山的峰峦的形成。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

3.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2)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发火山和地震现象。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3)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红海面积会扩大是因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张裂拉伸,地中海面积会缩小是因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在碰撞挤压。

二、重点识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的轮廓、板块构造示意图

专题四:世界的气候

一、 知识梳理: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时间短,多变。气候时间长,少变。

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云雨区)。常用的天气符号见课本。

3.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的高低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

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人类活动,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的烟尘等。

5.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递减 )。

6.通常一年中,陆地气温的最高值,北半球出现在( 七 )月,南半球出现在( 一 )

月。最低温北半球出现在( 一 )月,南半球出现在( 七 )月。

7.气温的年较差=月均温最高值 — 最低值。

8.根据成因,降水分为三种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赤道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地形雨)。

9.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人类活动等。能举例说明,注意灵活运用。

11.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2.沿海地区温差小,降水多;内陆地区温差大,降水多。

13.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人口众多的城市中心,以上升气流为主,雾和低云多;温度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

14.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

(2)温差小,全年降水均匀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典型。

(3)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4)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以非洲分布最广。

(5)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0℃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0℃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东部最典型。

(6)全年高温少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

15.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 亚洲 )。海洋性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 欧洲)。热带草原气候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16.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民居:南半球的房屋坐南朝北,因为北面朝阳。北半球的房屋坐北朝南,因为南面朝阳。

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第二篇_2015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15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01、中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0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0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0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0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0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0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0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09、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8、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0、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山脉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21、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

三大丘陵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2、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梯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2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4、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5、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26、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27、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29、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5、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36、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37、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38、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

39、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

40、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4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43、我国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4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2

46、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47、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只占2.5%

48、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49、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50、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5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52、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方法)

53、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54、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5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5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5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5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3

6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6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6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6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6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65、●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66、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01)1月份0℃等温线 (0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03)年降水量800 mm等降水量线 (0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0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0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4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一、地理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记住所跨纬度经度东 西长南北长要会画中国图)

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优越: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为热带,没 有寒带。 2、海陆位置优越: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内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 兼备的国家。

三、国土辽阔 1、面积:960 万 k ㎡,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20000 多千米,陆上邻 国 14 个;海岸线:18000 多千米,海上邻国 6 个

2、我国的海洋(从北到南)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是内海)

四、省级行政分区 1、划分级别: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名族 乡、镇) 。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共有 34 个,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会画各省市的形状以及各省市的简称) 注:面积最大:新疆 纬度位置最高:黑龙江 跨经度最多:内蒙古

五、结合图 1.7“中国政区图”识记以下内容: 1、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形状(包括:简称、行政中心、主要居住民族) 重点关注省市及其记忆方法:(1)轮廓有特色的,如:如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山东省、甘肃省、河北省。 (2)边疆地带的,如: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的西藏自治区、云南省、 东北的黑龙江省。 (3)以山河为特征的:山西、山东(太行山) ;河北、河南(黄河) ;湖北、湖 南(洞庭湖) (4)北京市、四川省、重庆市、台湾省、海南省 2、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位置 3、邻国:海上——韩国、日本、菲律宾、 陆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越南、缅甸、老挝

六、众多的人口 1、人口现状、人口政策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为界,东部人 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七、多民族大家庭 1、我国民族组成状况:汉族占 92%,少数民族占 8%.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哪 个民族?壮族 2、民族习俗: 3、民族分布:汉族遍布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4、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5

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第三篇_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 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 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

(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

(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碘液染色。

(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16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202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22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第三单元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满江红。

28、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30、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1、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2、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了解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植物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33、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双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35 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36、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温。

37、光合作用:

①条件:光能、叶绿体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

光能

②公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③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①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② 公式: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储存能量)

③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④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保存蔬果: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充气;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 第四单元

39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水:约占体重60%-70%

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 牛奶

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动物肝脏、菠菜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碘盐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鱼肝油、动物肝脏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 桔子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牛奶等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胃腺——胃蛋白酶 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 初步产物 氨基酸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46①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②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③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第四篇_2014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会考复习资料

http://m.gbppp.com/hts/404489/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