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时间:2018-06-14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第一篇_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

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2电子科技大学A+ 3东南大学A+

4北京邮电大学A+ 5复旦大学A+ 6清华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 8北京大学A 9西北工业大学A 10南京大学A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2重庆大学A 13天津大学A 14浙江大学A 15上海交通大学A

16西安交通大学A 17安徽大学A 18华南理工大学A

B+等(28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燕山大学、宁波大学、东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学科研究范围

根据国内需要及本学科在国际发展趋势,具体研究方向可归纳为:电路与系统理论,语、声和图像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电路设计,网络与滤波器理论及技术,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信息与通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功率电子学,非线性电路与系统,自动测试系统与故障论断,优化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

培养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数字、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及技术,电路与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信息与通信网络的理论与技术;在本研究方向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术;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在科研单位、生产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电路理论及其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2.DSP与信号实时编码技术

3.嵌入式系统

4.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5.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6.智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7.信息网络与编码技术

0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一、学科概况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 应具有模式识别、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及有关数学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前沿领域有深入了解;能独立开展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有关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学风严谨;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2.硕士学位 应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具有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第二篇_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02.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析、DSP(数字信号处理)的开发和设计、信号控制技术。信号的采集、压缩编码、传输、交互和控制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多人协同工作方式研究,从而实现在DSP和互联网上的视音频、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实时交互和协同工作。

(3)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该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理论上主要开展基础研究,以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应用上主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应用需求,开发各种传感与检测系统。

(5)智能信息处理主要侧重于研究将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现实的各类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中。为企业培养掌握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开发各类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人才。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数字图象处理、视频信息的检测、分析、传输、存储、压缩、重建以及模式识别与协同信息处理;视觉计算与机器视觉、智能语音处理与理解、智能文本分类与信息检索、智能信息隐藏与识别。

(7)现代电子系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使用当今最流行的电子系统设计工具,如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DSP系统等实现诸如信

息家电、通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设计方法。

(8)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DSP、ARM等在智能测量仪表、交通管理、信息家电、家庭智能管理系统、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该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着重研究这些理论和技术在实际系统、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解决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智能化信号处理、图像型非图像型目标识别,人工种经元网络、模糊信息处理、统计信号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信号的超高速多通道采集与实时处理技术等。

03.电子与通信工程

三、领域范围

由于工程硕士是直接为企业培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行业来看覆盖面为:通信系统与通信网及其设备,广播电视系统与设备,电子仪器仪表,集成电路与微电子系统,电子、光子及光电子元器件,电真空器件,家用电器,微波器件、设备与系统,电子材料与纳米材料等。

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本领域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技术,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宽带通信与宽带通信网,多媒体通信,语音处理及人机交互,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与测量系统的电路技术,微波技术及其应用,微波传

输、辐射及散射,微波电路,微波元器件,微波工程,光电子学与光纤通信工程,信息光电子工程,电子束、离子束及显示工程,真空电子工程,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微电子系统设计与制备,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课程设置

基础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外语、矩阵理论、随机过程与排队论、高等代数、应用泛函分析、数值分析等。

技术基础课:应用信息论基础、统计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系统通信网理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导波原理与方法、微波电路理论、高等模拟集成电路、高等电磁场理论、导波光学、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电路的优化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VLSI系统设计基础、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技术、软件技术基础等。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第三篇_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趋势分析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趋势分析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深入的专业知识、较全面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电子信息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研制、人才培养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社会需求分析

2.1 区域需求

从全国总体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华北地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多,虽然这些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多,但大部分公司都要求应聘者要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很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再加上这些地区的高校众多,每年的毕业生也很多,就业数量上依然供大于求,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除成都、西安、重庆等经济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地区外,很多企业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虽然西部地区电子信息的人才需求也很大,但由于发展机会和待遇等方面不如东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高。

2.2 行业需求

1)互联网和软件行业,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互联网和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一般要求为计算机、信息类相关专业。目前,社会上关于JAVA、C++、.NET、数据库这些技术要求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另外,熟悉Windows、Linux应用平台和内核的开发是在应聘时的一个优势。对于软件开发人员,熟悉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软件工程思想是很必需的。

2)硬件方面的行业。由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制造业疲软,社会对硬件方面的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十分旺盛。当然,也有很多的大型企业需要硬件方面的人才,要求求职者需要具备比较高端的硬件开发技术,如嵌入式系统、DSP、FPGA等。由于硬件方面的需求不大,且要求较高,很多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且硬件方面职位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经验越丰富的应聘者就越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应届毕业生硬件调试经验偏弱,很难得到招聘单位的赏识。企业还是希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

3)通讯行业。通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是对求职者的要求也比较高。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 设计、 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但是通信领域的很多高新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中并没有涉及,相关的技术人员还比较少,如果毕业生能够自学相关技术,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相关技术,就业很是很有优势的。在一些比较大型的通讯技术公司当中任职会有宽阔的前景。

3 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的就业方向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本专业的课程中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化的课程都有涉及,学生就业可从事的领域非常

广泛,其中主要的方向有:

1)数字电路方向。从事单片机、CPLD或FPGA、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单片机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复杂的要涉及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移植。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监控等方面。

2)计算机方向。从事网络、数据库、前端等的开发和测试等工作,包括的范围很广,也可以从事Android和iOS的开发,游戏开发等互联网相关的工作。

3)信号处理。这里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这需要些数学知识,主要是矩阵代数、概率和随即过程、傅立叶分析。从如同乱麻的一群信号中取出我们感兴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人脸、指纹识别等等。

4)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要懂7号信令,各种通信相关协议,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

此外还有射频、微波、微电子、多媒体、汽车电子等很多方向可以选择,这里不一一陈述。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特长和兴趣来进行选择。

4 招聘岗位的能力要求和素质

互联网和软件相关的岗位要求:要求学生精通一门计算机语言和和技术,最好有项目开发的经历,或经过相关的培训。而硬件的相关岗位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电路的设计和制作能力,最好参加过电子设计、智能车等竞赛,或有实验室经历。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如英语水平、沟通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也是重要的加法项。而在小学习成绩,相关实习经验也很重要。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或更高的证书,也会成为企业的参考标准,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有这些证书的人还是会比较有优势。

5 本人还有哪些欠缺

在看了企业相关岗位对毕业生技术的要求和其他素质的要求之后,我感觉自己目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技术方面没有某项过人之处,虽然自己也学过C语言和C++,但自己对这些编程语言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完成简单的代码和应付考试上,自己并没有把它们应用与项目开发练习和开发中,自己的所学和实际的工作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硬件方面,自己电路的课程学得还可以,焊接能力也还可以,自学过单片机,但是自己没有设计过实际的电路,也没有参加过电子设计等竞赛。在硬件方面自己也没有什么优势。所以说不论从事什么领域,自己的能力还很欠缺,需要靠自学或参加项目实践来提高。

6 下一步的打算

由于自己技术水平一般,目前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直接就业的话可能无法进入理想的公司也无法达到我对收入的预期。我目前也不急于就业,想继续学习和深造,所以我打算先考研,进入到理想的大学读研之后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技术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再加上有一个更高的平台,我想会更有利于我以后的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第四篇_电子信息工程方向和专业及其考研相关

电子信息工程方向和专业及其考研相关

首先您要明白,物理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都是大专业,一

个人穷毕生精力也难以全部掌握,想想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工作。

如果从工程师和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来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方向大概有

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

单片机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复杂的要涉及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VxWorks,uC-OS,WindowsCE等等)的开发、移植。

大部分搞电子技术的人都是从事这一方向,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监控等方面。

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要懂7号信令,各种通信相关协议,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

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mpeg2、mpeg4、h.264、h.263,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

4)电源。电源属于模拟电路,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等。电源是任何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5)射频、微波电路。也就是无线电电子线路。包括天线、微波固态电路等等,属于高频模拟电路。是各种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

6)信号处理。这里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这需要些数学知识,主要是矩阵代数、概率和随即过程、傅立叶分析。从如同乱麻的一群信号中取出我们感兴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等。 7)微电子方向。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分成前端和后端,前端侧重功能设计,FPGA(CPLD)开发也可以算作前端设计,后端侧重于物理版图的实现。

8)还有很多方向,比如音响电路、电力电子线路、汽车飞机等的控制电路和协议。。。 物理专业从事电子技术的人,一般都偏向应用物理较多的方向,这样更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比如模拟电路、射频电路、电源乃至集成电路设计。

您要是有一定物理基础,又爱动手,应该考虑这些比较难的方向。它们虽然入门不易,但是都是非常专业的东东,5年以上经验的基本都月入1万以上(安捷伦在北京招的射频工程师月入4000

美元),而且这些专业对外行人来说都是天书,做这些行业是越老越吃香。

但是,这些专业需要您最好读一下该专业的研究生。 如果想找工作容易,就去学学单片机、ARM、FPGA,这种工作很多,几年经验的人收入在6000元以上。

如果不畏惧编程、不怕数学和算法,信号处理、DSP也是很好的选择,能够承担项目的人收入在8千~1万/月左右。 视考研的方向和报考学校不同,考的科目也会有所不同. 电路与系统方向一般考模拟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电磁场与电磁波方向一般会考 电磁场与电磁波 信号与信息处理一般会考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一般会考 通信原理 信号与系统等 另外你此专业 还可报考其它一些相关方向. 以上是专业课,公共课考数学一 英语 政治.

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是本专业最好的学校了,

北京邮电大学虽然比清华差些,但是就业好,非常热,也不好考,

还有985的北航、北理工、上海交大等等,都很好都很难考, 如果你学习非常好,又是211学校的,那我没话说,随你选,推荐中科院电子所,待遇非常好,不是学校能比的,

如果成绩较好,考虑211学校中不太出名的理工科学校, 成绩一般,考虑一般理工科院校,象沈阳航空学院什么的,

数学一、英语、政治(哲学、毛思想、邓论、政经)是国家统考,

初试专业课一般是电子电路(模拟、数字)和信号与系统, 复试看研究方向,信号处理方向一般考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方向一般考通信原理,射频方向一般考电磁场微波技术。。。等等,

北京邮电,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学校的电子专业都很好。分也是偏高的。

除了考数学,英语,政治外,还要考专业课,那么专业课具体考哪门就要看你报考的学校了,每个学校要求考的专业课不一样。一般都是考信号与系统。有的要考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

既然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出来后当然干电子方面的本行好啊,这个方向面很广,看个人实际动手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第五篇_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方向及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方向及就业前景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当今信息学科中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它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电子类专业有: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语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另外电子类学生也有很多选择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本科专业里电子与通信专业相差不大。

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矩阵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电路设计自动化、电路优化设计、数字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值理论、导波原理与方法、导波光学、微波电路理论、高等电磁场理论、应用信息论基础、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安全导论、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就业前景

说起来,这也是一个老专业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以前的“无线电”。现在,一般的理工院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并不惜财力重点扶持,名字也都与“电子”、“信息”挂上了钩,可谓“老树开新花”。

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信息产业必然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而电子信息工程就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除了有很高的保研和考研几率之外,在人才市场上也显示出强大的竞争潜力。由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还属于起步阶段,“人才饱和”、“走下坡路”似乎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所以同学们毕业后既可以到电子系统行业从事系统整理、分析及部件的设计、分析、研究与开发,也可以到邮电、能源、交通、金融、公安、国防、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和技术管理工作。

从近几年各地人才招聘会上传出的信息表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持续增长,但用人单位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该专业本科毕业后考研仍会是许多同学的首选。

就业目标

工程技术人员:到各类应用电子技术的企业从事引进、开发、运行、维修等工作;软件工程师:在计算机行业从事各种软件开发工作。

院校推荐(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重点高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安徽大学、东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疆大学。

一般高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中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深圳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五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合肥学院、梧州学院。

记者调查发现,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本科高校开设这一专业,甚至包括一些农、林、医学院校;但另一方面,随着动画产业急速发展,高素质人才又供不应求。一些无法与产业对接的学院新一轮的专业调整在所难免。

动画专业连续三年被亮就业“黄牌”

“从小就梦想做手冢治虫这样的动画大师,结果毕业的时候发现连从事动画工作都不太可能了。”长春市某综合性本科大学动画专业学生王涛去年在找工作时发现,竟然没有一家动画公司到学校招聘,他只能跑到其他动画院校去“蹭招聘会”。毕业之后,没有固定工作的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北漂一族。

这所大学动画专业系主任表示,王涛的专业每年有30名毕业生,从事动画行业的不超过六成。“没有正规的用人合同、也没有正当的劳动保障,只能给动画制作室当临时工,打黑工,这部分学生选择漂在北上广,他们的这种‘就业’无法进入教育部的统计中,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国内资深动画制作人郝博表示,虽然动画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然而能够进入这一行业的人只是金字塔尖,在日本,有千千万万的动画人才出现一个宫崎骏,所以这一行业的竞争实际非常激烈。

日前,教育部对全国15个难就业专业亮出“黄牌”。动画专业名列其中。据教育部学生信息网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动画专业毕业生规模1.4-1.6万人,全国共有本科专业506种,在全国1166所本科高校中,有348所本科高校开设动画专业,即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本科高校开设这一专业。在所有学科中,动画专业已经连续三年被亮“黄牌”。

农林医学院校也设动画专业

吉林动画学院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动画本科院校,2000年成立之初,200名毕业生可以用“供不应求”来形容,毕业后也都进入国内动画的领军企业中。

然而2004年成了动画行业的转折点,在这一年,政府出台政策推进动画产业发展,中国的动画产业呈井喷式增长。

国内一批动画频道和少儿栏目开播,当年广电总局宣布收到全国60余家动画制作单位报送的申请立项剧目共191部、1.6万集,动画长度加起来共有20万分钟。

面对这样的市场前景,很多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据吉林动画学院动画分院副院长赵滨回忆,“其后几年中,就连很多农业、林业、医学院校都成立了动画专业。”

据业内人士分析,众多非艺术院校成立动画专业,一是出于自身招生困难考虑,动画专业属于艺术类,录取分数较低,报考学生的认可度高,因此开设这一专业可以完成很多招生指标。二是动画专业的收费较高,每年接近两万元的学费达到了物价部门规定的最高限

度。通过大量招生,每年可以收取不菲的学费。赵滨表示,对于这些学校来说,一是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二是没有相应的硬件投入。

上手快、基础好的学生永远稀缺

好景不长,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动画市场趋于饱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动画公司逐渐被淘汰掉。就业市场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面临就业压力。吉林动画学院就业办主任王晓岩介绍,对于全国八大美院及专业动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并不是难题;从目前动画产业的市场来看,动画专业的人才也远远没有饱和。“每年我们动画分院的毕业生达到上千人,其中20%的学生能够进入到领军企业,其他也能进入到动画工作室,从事相关工作。但对于一些非专业院校来说这一压力就非常明显。”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与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相比,我国动画产值占GDP比重还很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近些年原创动画的兴起,还将需要更多的动漫人才。

网易公司视频部总监史天赫表示,“动画行业人才永远不会饱和,但堪称人才的却很少,上手快,基础好的学生永远稀缺。”

“近些年,为适应市场需求,我们进行了教学调整,不光只培养会做动画的学生,还向更广泛、更细分的领域拓展,例如农业动画、建筑动画、医学动画等。让动画与更多的领域交叉,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吉林动画学院动画分院院长武立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第六篇_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我现在在上研一,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每个学校的学习重点都不太一样,我们学校在这个专业的强项不是太明显,但这个专业总是有些很有用的东西可以学到的。因为这个专业范围比较广,有硬件知识也有软件知识,我认为在大学的四年里应该选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东西重点学习,这样不管以后是工作还是上研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倒是有些在本科学习中的一些建议,第一,电子信息工程有几门基础课一定要学好,高数,模电,数电,微机原理,C语言,EDA,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这几门课是以后这个专业肯定要用的知识所以一定要学好。(山东科技大学)

出去了还是跟电子关系比较大,我在读研,工作的同学大多弄个电子工程师之类的称号 研发 质检 还有销售的 我同学有在 美的 ,海尔,台达,三星,西门子 富士康 .大多是电子公司 (长春理工)

谈不上请教。我当初选这个实际上就是看中电信软硬件都可以发展才选的。给你解释一下:一般计算机信息学院都有电子信息工程(电信)、计算机、电子科学技术(电科)、通信工程等专业组成(有的还有自动化专业)。其中电科基本上做硬件比较多。计算机则是纯软的,通信和电信差不多,但是电信顾名思义电子和通信都能发展。 其实现在在本科阶段有种大融合的趋势,即所有专业课程基本一样,也就是常说的淡化专业。选哪个并不重

要,重要的是自己肯学和自己感兴趣。还还有啊,你看我现在来中科院读研,我所在的是化学研究所,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跨度那么大是吧。其实我是这里唯一一个不搞化学的,我的方向是嵌入式研发、信号采集处理、通信研发,具体的体现就是在仪器研发上。到是要接项目就要有新的仪器跟上,这就是我的工作,所以更别说本科的专业了…(河海大学)

其实就目前来看学这门专业找工作的前景还是不错的,但最终还是看他们学得怎么样 学得好的话以后出来能搞搞研发什么的,反正我们现在同学出去的有挣2000多的 也有挣6000多的 这才是第一年(长春理工)

我专业就是电子信息工程 这个专业比较宽泛 分为电子和信息两个方向 个人觉得这个专业还是比较有前景 虽然电子工业已经发展很成熟 但这个行业所涉及的产业之广 是其他专业所不及的 再IT行业 电子制造行业 甚至互联网行业OK (安徽理工)

电子专业本科毕业后的就业很广的,我是选择读研,研究生毕业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公司,也可以进普通高校当老师。我的同学一部分进公司里了,当然并不一定是进电子公司,与电脑或信息方面相关的都有,例如:移动、电信、电台,还有不少同学进入与专业无关的单位。有不少同学进入学校里当老师了,有教初高中的,也有进职业学校教与电子和计算机有关的课程。这专业在广东那边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大学学习给我的感受时:

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广西师范大学)

这个专业其实很热门,IT业有很多的大企业,象国有的垄断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百度,腾讯QQ等;外企就更牛了,微软,google等...总体说来,就业形势非常不错,但是比较难学,课程又多又难, (华中科大)

这个专业将来:

1.如果读完研究生出来,就有可能去大的电子公司(如NEC)或网络公司(如华为)搞开发

2.如果是名校本科毕业,有可能去大的电子公司或网络公司搞辅助开发或技术支持

3.如果是非名校的本科毕业,工作也不会很难找,像我的同学大部分就去了苏州,在那些大公司下属的生产基地里工作。(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我读研了,感觉趁自己年轻先武装一下。研究生学的东西就比较具体了,会接触实际的项目,我是搞硬件设计的,感觉只要有兴趣就行。我的师兄师姐们找的工作都不错。我本科时的同学工作的比较多,很多人工作比较累。我觉得我读研是比较正确的选择。(北京化工大学)

很高兴你问这个问题,电子信息工程这专业现在在南方主要是做硬件为主,其次是设备维护和设备维护,在有就是制造和电路设计.我们专业一共有114人大概有20%从事本专业,主要去向

是广州东莞,天津,浙江和江苏,在北方的有7个人,有2个做销售4个做电气工程我做无线电监测,在北方学电子很难找工作,在南方还可以,剩下的都改行了,做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比较多,还有一小部分能有5%在家待业,械制造相关的专业最好了,工作不用愁. (佳木斯大学)

主要做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软件硬件都涉及的那种。比如我自己就在开发三维图形软件,我班同学60人考研的占1/4,国防生1/4,剩下一半好点的进了海尔、LG、中海油、海信、网通,差点的在各种软件园,除了几个子基本都算有着落。起步都不容易,我想你也知道。 电子专业整体竞争力还行,以后发展机会多些,我妹妹也读高三了,不过分数到不了海大。我也正在考虑给她寻个学校和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

- 我上学的时候是很不成器的那种 所以没有继续搞电子信息了 现在做的是软件开发 其实如果大学里真的学习好了(主要是单片机) 以后可以做的就多了,比如底层开发了,嵌入式系统开发了什么的 电子工程师了,电路工程师了 反正能做的事情多了 我一同学现在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但是大多数都不是高手, 其实,电子信息工程很有前途,但是前提是必须学好 什么是学好呢,就是掌握了大量的硬件知识,因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就是学硬件的 学好之后呢,你就厉害了,你的专业就可以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了 毕业之后可以从事工业软件开发 就是所谓的软硬件结合 学软件的再去学软件要比学硬件转软件容易很多的

如果你同时掌握了软硬件,那么你就没什么做不了的了 但是你要是上学的时候没有学好 那么毕业之后,只好一切重头开始 历尽辛苦去探求那并不一定适合你的工作之路 因为你什么都不会,什么对于你来说都是新的(山东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很宽泛的专业阿,通信和计算机的课程都涉及一些,以后出来可以往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发展。虽然因为所学的知识面广而导致不精,可是大学本科并不能够很精深的学到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知识面的宽泛还是很重要的。 (北京化工大学)

虽然我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但我现在从事的是java开发,因此我想告诉你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很重要。无任你现在所学的是什么专业,这不能决定你以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惑将来考研的专业是什么!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上大学选专业时其实都不知道电子信息工程是干什么的,那时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所以就看当时热门的专业是什么,然后就糊里糊涂的报了!到了大学对自己也没有一个很好的 定位和规划,一开始两年基本上就是瞎混(在不挂科的基础上),到了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因为开始接触了些就业信息,就感觉到很多压力(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到),然后就开始静下来想,从就业方面来说,你必须有拿的出手的技能,这很重要,对于一些什么证书来说很多企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第七篇_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适合的考研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2电子科技大学A+ 3东南大学A+

4北京邮电大学A+ 5复旦大学A+ 6清华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

8北京大学A 9西北工业大学A 10南京大学A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2重庆大学A 13天津大学A 14浙江大学A 15上海交通大学A

16西安交通大学A 17安徽大学A 18华南理工大学A

B+等(28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燕山大学、宁波大学、东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前景

http://m.gbppp.com/jd/453799/

推荐访问: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科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