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商业重疾险,得了重疾,真的不能靠社保,看完让你

时间:2015-01-29    来源:题目解答    点击: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商业重疾险,得了重疾,真的不能靠社保,看完让你(一):关于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几个疑问的解答

关于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几个疑问的解答

1、年纪轻轻,身体也好,有必要买重大疾病保险吗?

答:这个问题换一个问法就是,什么时候买重大疾病保险合适?曾经有个25岁的女孩子仔细研究了好多重大疾病的资料,得出一个结论:重大疾病一般都是40岁以后的人才得,所以应该40岁以后再买。那我们要告诉她的是,如果买太平人寿的重大疾病保险,应该是患病前90天买最合适,因为刚一过观察期就用上了,资金运用效率最高。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会说,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得病呀?道理就在这里,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算命的例外),所以越早买越合适(安全)。年轻时费率低,负担轻,对于分红保险来说,资金运用时间长,增值也大。

另外,我们要回到“为什么要买保险”这个话题来思考这个问题。有风险才有保险。买不买保险,就是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风险是否存在,二是生命与金钱哪个更重要的问题。风险是存在的这个问题没人能够否认(中国人目前的死亡率大概7‰,即13.7亿人口中每年有959万人死亡),但具体到个人许多人都会有侥幸心理(会是我吗?那应该问,那会是谁呢?)既然风险存在达成共识,那就必须承认“不做风险管理,就做危机处理”的必然逻辑。保险最准确的定义,应该是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所谓的用保险做风险管理,就是以有限的财务支出(每年支付的保险费),来避免不可控的财务损失(疾病或者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如果我们在平时舍不得支付一定的保险费,但如果有一天罹患重大疾病,就需要支付庞大的医疗费(几十万之巨),这就叫危机处理。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观念。第一不要把保险仅仅当成保险,保险本质上就是钱的一种存在状态,它和黄金、股票、房产一样,都是钱的一种存储,不过它的激活条件是保险事故(重大疾病保险一般以约定的重大疾病为给付条件,一般同时含有身故责任)。同时也不要把重大疾病保险硬要跟疾病联系起来,它只是激活条件跟疾病有关系,但给付的金钱如何使用,和疾病没有任何关系,这和一般的补偿性医疗保险不一样。

问题是一直都存在的,也必须解决的,买保险需要解决每年几千元的问题(保费),不买保险必须解决某天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问题(医疗费),健康人生从规划开始,用有限的金钱创造无限的生机,这就是保险。

2、有一种说法,一般来说,罹患了重大疾病险保的疾病,就等于判了死刑,重疾其实是保死不保大病,那是不是意味着有了寿险就不用购买重疾保险了?

答:先提供以下的一组数据:75%的人在一生中会罹患癌症、心脏病或者脑中风(脑卒中)。约三分之一的人会患癌症,十二分之一的女性会患乳腺癌,50%会存活5年以上 。约30%的人会患心脏病,三分之二的心脏病存活者无法完全

康复,其中77%会存活5年,58%会存活10年,47%会存活13年(这一数据在不断提高)。10%的人会患脑中风,70%的中风患者会存活下来,其中31%的人需要别人部分协助才能生活,27%的人需要别人协助才能行走,16%的必须进专门的看护机构。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中三分之一是直接费用,三分之二是间接费用 。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重大疾病患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但医疗费用也十分昂贵。比如心脏的搭桥手术后的存活率,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等的治愈率都是比较高。有抗癌人士说,癌症患者70%是吓死的,20%是治死的,10%是病死的。为什么癌症会吓死人,主要是巨大的医疗费用。而买足重大疾病保险,就不会有恐惧,这更加有助于康复。

人们需要保险的原因不但是因为人们将会死亡,更是因为人们要活下去。重大疾病保险的根本目的是向罹患重疾的被保险人提供经济帮助,以降低重疾对个人或家庭财务造成的巨大伤害。人这一生,最好是健康地活着,即使病了也要争取活着,即使活不成了,也要让家人好好活着,这就是责任,靠什么,重大疾病保险。

买重大疾病保险,首先是争取存活的机会,其次是减少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所以说即使死亡之后的保险赔付对家庭也是至关重要的。

3、有人说,买重疾,不如趁着自己身体健康,存钱或者投资来储备医疗费用,这个观点你怎么看?(相较其他抵御重疾风险的方式重疾保险的优势)

答:存钱应急或者投资赚钱应急,这是国人长期习惯的方法,这也是长期没有保险制度的必然结果。但有了商业保险制度之后,必须要考虑这种更加科学的应急方法。丘吉尔说:“人寿保险是唯一的经济工具,能够保证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有一笔可知的金钱。”保险最核心的优势,就是保证。

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不买保险,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有人存银行应急,有人买保险应急,有人靠证券投资应急,有人把希望放在家人身上,有人依靠朋友帮助。人生是做选择的过程,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是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所以每一个都有理由认为自己的选择最好,但未必客观。

面对未来的医疗需求,有三种人,一种是“宁可人遭罪,不叫钱遭罪(太困难)”;第二种是“宁可钱遭罪,不叫人遭罪(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第三种是“即使生病,也是享受(经济完全自由的人)”。

面对未来的医疗费用,有三种储备方法:

1一次存30万定期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2每年存1.5万,必须坚持20年;

3每年存1万多,也存20年,但从第一年开始就可以有条件支配30万甚至更多。

哪个更科学呢?当然是第三种。这就是保险的方法。保险的方法的科学性就在于“分段治事,不疾而速”。分段治事,就是分期缴费,你每年只需要34800元,分20次付完,就可以在任何关键时刻拥有至少100万的应急现金。不疾而速,就是即使你只在保险公司缴纳了一笔保费,患了重大疾病马上就可以动用至少100万。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平时交保费就如同在银行存钱一样,一年一个台阶提高储蓄额度,这就如同走楼梯,银行储蓄和保险区别不大,但如果一旦罹患重大疾病(或者说发生保险事故),马上就变成至少100万的可支配现金,这如同迅速坐上了高速电梯。

平时如同走楼梯,关键时刻坐电梯,这就是保险的魅力。【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商业重疾险,得了重疾,真的不能靠社保,看完让你】

4、是不是只要罹患重疾都能够得到理赔呢?重大疾病保险,是不是保障的疾病越多越好呢?目前重大疾病保险所保障的疾病种类有多有少,有没有国家的基本标准?

答:不是罹患了任何重大疾病就能得到理赔,这要符合所购买的产品中所定义的重大疾病。但如果像太平无忧这样包含疾病终末期状态责任的,就能够得到理赔。另外,含有身故责任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最终都可以得到理赔,家人可以通过别的渠道筹措资金,身故后的给付可以偿还债务。

保的病种越多越好,这是个误区,适度最好。这就如同我们买黄金一样,6个9的就很好了,你一定要买9个9的,价格就贵好多,并没有价值。目前保监会统一定义了25种重大疾病,各家公司产品的种类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疾病种类越多,价格也会越贵。

5、我有医保了,还要自己买商业重疾险么?会不会出两份钱?能够得到两次

赔偿吗?

答:这个问题要回到“为什么要买保险”这个问题来讨论。因为有风险,所以才需要买保险。有了社保(医保),并不等于没有风险。一个单位福利好,这是好事情。如果一个人罹患了重大疾病保险,单位全部报销了医疗费,这和重大疾病的给付没有任何矛盾,因为重大疾病保险是约定给付,买多少保额,就赔多少,不需要发票。有社保,没了医疗费的风险,不等于没有债务风险,后面还有身故带来的收入灭失风险。重大疾病保险金可以用来做康复费用,甚至偿还债务,让康复更轻松。如果存活期不长,可以作为家人的生活费用。换个角度来看,就是说,单位福利好,如果生病之后医疗费全部报销,但如果有债务(比如房贷),保险金可以用来偿还,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如果没有债务,可以

弥补收入的损失,如果收入没有损失,可以用来储备孩子的教育费,家人的生活费。

简单说,重大疾病保险就是让一个人在遭遇疾病打击(伤害身体健康)的同时,让金钱变多,减少对经济健康和精神健康的伤害。

让钱变多,这没人拒绝。

强调一下,买重大疾病保险,买多少赔多少,各份合同都得赔,各家公司都得赔。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身体和生命定价的唯一选择。

6、 选择重大疾病保险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第一,越早买越好。第二,只要不影响生活质量,尽量多买。第三,家庭成员,人人都应该买足。第四,给子女买保险要低保费高保障,一般家庭可以选择长期缴费(比如交到60岁,父子接力),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买足自己的保障,保额要远超过孩子保险要缴纳的保费,或者附加豁免功能。

关于豁免,多说一句,就是买保险不能创造新的风险。买保险是为了对冲人生的风险,不同保险产品之间要实现风险对冲。

关于万一不得重大疾病怎么办的问题,要这样来理解。买保险的结果就是“没事是好事,有事也没事”。如果一辈子不得重大疾病,那是天大的好事,我们不遭罪,有机会赚好多钱,家人没有痛苦,还可以领好多社保养老金。如果得病了,因为金钱充足,及时治疗,或许还有活的机会,这就是有事也没事。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商业重疾险,得了重疾,真的不能靠社保,看完让你(二):重疾险是人生中最不能缺少的一份保障!

更专业的香港保险测评门户 /retype/zoom/73f4220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5b?pn=1&x=0&y=1406&raww=893&rawh=284&o=png_6_0_0_0_0_0_0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152.65397536394178&md5sum=38a287f2a8d8852a3202ccfab5716b60&sign=5aaed3c982&zoom=&png=0-65441&jpg=0-111780" target="_blank">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商业重疾险,得了重疾,真的不能靠社保,看完让你(三):2015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以上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商业重疾险,得了重疾,真的不能靠社保,看完让你(四):2015我的大学生活规划

第1篇:我的大学生活我规划

清华大学曾经盛传着这样一段话:“曾经有一段很好的大学生活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虚度后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次再上大学的机会,我会对大学生活说三个字:“规划它!”如果一定要在这个规划上加上一个时间,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现在!”

这话看似搞笑,实际上却是一则饱含着无奈的哲理。曾几何时,高中时代,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劝说着:“同学们,再忍耐一下,高中辛苦三年,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而待到毕业时,老师们却纷纷推翻了自己的言论:“孩子们,高中才是最美好的时光啊!进了大学,你就一只脚踏上了社会,你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大学生活,你怎能荒废?!”

亲爱的老师们,感谢你们澄清了之前灌下的“迷魂汤”,我充分的相信你们的修正,因为直到现在,我已经听到了很多学长说出了这样的话:“假若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大学生活如此度过……要是我能从大一重新来过就好了……”话语中透着重重的遗憾与丝丝的无奈。时光流逝,怎能重来?我不想让人生留下缺憾。所以,只能抓住现在,来规划我刚刚起步的大学生活。

大学是理想启航的地方,既然已经具备了规划意识,不抓紧着手规划,还在等什么呢?【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商业重疾险,得了重疾,真的不能靠社保,看完让你】

大一:探索生活

大学一年级是我们作为新生在大学生活的适应期。我决定要在探索中学习,发展。

我认为,初来乍到的我们,一定要多向学长们请教,多多投入精力与学长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避免因自己盲目蛮干而走了弯路。在我看来,我们的助导便是此时最好的向导,他们都是那么的热心,负责,耐心的向我们解释着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新情况,并帮助我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进入大学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突然多出了好多的课余时间,这让我有了更多可以自由发展的机会。此时,学校中的各种学生组织、社团等便给我提供了发展自我的空间。因此,在大一时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学生组织、社团并争取加入,能很好的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并且,一旦你投入了扎实肯干的精神和百倍的信心与热情,更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正可谓一举多得!

图书馆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我从小就十分喜欢阅读,而我校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更是给我创造了博览群书的机会!因此,我一入校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继续在书海遨游了,并且,用这种方式来点缀大一生活,不是很好吗?

大二:自我定位

一旦进入大学二年级,便不能再像大一那般放松散漫了。大二是一个重要时期,这时的我们,必须要完全融入大学生活。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完全的转为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明确地提醒自己:我已经是大人了,要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真正进入当代大学生的角色。

大学生也是学生,是学生就要以学业为重。相信通过大一一年的磨练,我应该已经理解了大学学习的规律,英语、数学、计算机、普通话……一样都不能落!经历了高三的拼搏,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大学中更加努力的学习!

学习之余,娱乐并非全部。我认为,在自己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勤工俭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做兼职、当家教……既能争取经济上的独立,为父母减轻负担。同是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理财能力、增加社会经验的绝好途径!

因此,我要用努力学习与充实自我作为大二生活的主线。

大三:眺望未来

来到大三,就相当于来到了大学与社会的交汇点,此时的我们,要开始更多地面向社会了。学习依然不能放,社会也要多多关注。估计那时的我难免会忙得团团转。到那时,我会选择适当放弃一些社团活动。毕竟,社团只是兴趣,而大学与人生是一种责任!

就业是人生的重头戏。大三,临近毕业,此时的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才华勇敢地展现出来,给导师,给社会展现自己的实力。

到时,我要积极的表现自己,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找机会参加和我们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与实践活动,并与同学们交流求职心得,联系校友、学长、导师等前辈,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以及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学习制作简历,为今后自己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三是忙碌的一年,我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来让自己能够得心应手的处理到时候可能遇到的问题!

大四:走向未来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荏苒四年,我正逐步走完……

即将走过美好的大学生活,即将告别美丽的大学校园。

同学们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一切看似变得支离破碎,可正是这样的状况,要求我们更要打起精神,不能再犹豫不决,要更加坚定地向着自己心目中的人生蓝图进发!

大四,学业即将结束,那熟悉却又陌生的社会就这样站在了我们的眼前……从某种角度来看,大四的我们可能会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此时的我们更要平稳心态,不要被看似虚无缥缈的未来所吓倒。要积极的暗示自己,经过了大学四年的拼搏与努力,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人生最精彩!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可以先对自己在前三年大学生活中所作的就业准备做一个总结,来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以及之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着手准备毕业后工作的申请事宜,积极参加人才交流、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有机会的话,可以参加一些面试,来增长一下相关的经验。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部门为我们提供的用人公司的资料信息。并不断的总结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锻练,尽可能地为正式的求职做一个充分的准备。

尽管大四在现在看来还比较遥远,我也不能以此为由把各种实际问题置之一旁。经验是积累而来的,我要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大四、为人生做好准备!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由此,事前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尽管我现在所作的大学规划会有一些幼稚,或许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但我仍认为自己现在所做这份大学生活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人生,最起码的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光阴似箭,一去不返。待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岂不是太可悲了吗?!

因此,我要在起点处规划好全程,在人生的跑道上自由驰骋!年轻是我们的资本,知识是我们的财富,我相信,只要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美好的大学生活便能更加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大学的绚丽舞台上,我们将展示与众不同的个性,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有人曾说:“梦想总是很诱人,但大部分梦想永远停留在梦想阶段。只有那些勇敢行为者,才能梦想成真。”大学生活规划做好了,接下来,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既然规划了自己的人生,我就要踏踏实实的行动,真正成为圆梦的“勇敢行为者”!相信当我离开大学校园这片热土,回望这个培养了我四年的地方,回忆这段难忘的岁月时,一定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的大学,充满激情;我的青春,无憾无悔!

第2篇:如何规划我的大学生活

对于我现在就读的四川稳产院,我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里面。它是我无奈之下的选择,当时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急得团团转,没有办法选择,又因为我若是不走美术就走旅游的想法也诱使我选择它。所以,我对它是很矛盾的。

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主要是要和这个学校建立起感情,这是第一个大问题。首先,我不能太过于在物质生活上过于苛求。因为我发现,许多的同龄人甚至是许多的80,90后的年轻人虚荣心太强,这是个很泛滥也很严重的社会现象。所以,我要在这个环境中时刻警醒自己,人的一生不是只有物质的追求。立足现实,虽然我们学校的客观环境并不是很理想,经常断电断水的,跟其他有些学校相比,确实相差甚远。既然这么不理想,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学校,还不是自己的原因。古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然而我这里的“安之”,并不是让自己安于现状,而是安心在这不可乐的环境中摸索前进,找准方向,时刻激励自己发奋。就因为现实如此不堪,就更要积极向上,爬得更高,走得更远。既然选择安心学习,就说明差不多接受了这里的大部分硬件设施。逐渐形成“这是我的学校”的想法,而不是一再挑剔它的不好。要有“它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变得更加辉煌的”荣誉感。其次,大学的老师不同于初高中老师的按部就班。因为大学本就是一个学习如何做人的地方,这里的知识不局限于书本上,更多的是靠自己平时的积累,留心观察,感受细微。这就要求自己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式,多与老师互动,而不是完全的听重点,记笔记。有些老师虽然年轻,这未尝不是件好事:a,跟我们的代沟更小;b,但比我们的阅历丰富得多;c,使命感比老教师更强烈些;d,更有活力。虽然我不知道总结得对不对,但我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就更能促使我自己跟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至于我为什么要说成是“合作关系”,是因为我认为我们和老师在某些方面是处于同等地位的,我更愿意把他们当朋友看,只不过是“大朋友”!再就是,处理好室友,同学的关系(

找准方向,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很重要。周遭很多人都对未来很迷茫,包括我自己也在内。直到现在,我知道自己没能合理安排很多的空余时间。面对大量的闲暇,没有很好的自控力,做到充分利用它。没真正明白我必须干什么或是想做什么吧!所以第二就是,树立大目标,再建立小目标。我的理想是成为知名的服装设计师,而去追寻它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and独到的见地,这个就来源于我选择的这个专业了。旅游也是我喜欢的,因为我的性格是活泼开朗中带一点小心谨慎,所以我有信心做好它。要想做好它,就必须学好专业,培养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平时把课本上的知识弄懂之余还要准备考各种证。包括:考导游证,过英语三级(这是我现定的英语考级目标也是我最苦恼的),过普通话(还不晓得分好多级哦,我还要把n和l分清楚)。谁叫我们是实用型人才啊,考证是必须的啊!而且,我的想法不仅仅局限于专科,我的目标是三年下来一同升本。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并不难,只是难在我必须很好地控制我自己。因为我发现我们学校许多同学都喜欢玩,自私的想法是:只要我这几年都坚持下来了,那我一定比有些人混得好。

大学是个小社会,这是很多过来人给我说的啊。用句俗语:“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必须要做到能正确认清自己。不能盲目跟风,没有主见地听人谣言更不能道听途说。可能就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给别人带来困扰或是引起别人的误会就不好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好,别太张扬也别太懦弱就行。这是个强者食弱的社会,什么都要靠实力说话。小人不去和他计较就行,不能对每个人都太善良,只对善良的人善良,只尊重该尊重的人!在人才较多的地方,尽量地展示自己别浮夸。因为当你付出真心时,别人是看得到的。别总认为自己很渺小,也别总认为自己很不凡,那样对自己没好处。要恰到好处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会是金子的!

Final,用真心去交换另一颗真心。在这个人情逐渐淡薄的社会,真心无疑会触动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地方,因为我一直这样坚信着,并希望一直保持下去!

第3篇:我​的​大​学​生​活​规​划

经历高考的洗涤,走过漫长的求学路,我如愿迈入了大学的门槛。带着对异乡的好奇和对大学的憧憬盼望之情,我载笑载言踏上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这片孕育无限生机的土地。宏伟威严的大门在夕阳的映照下是如此的绚丽与高大,藏蓝色的警服吸引了我多少羡慕崇敬的目光,激昂振奋的口号与整齐刚劲的步伐唤醒了我曾几何时的梦想,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无悔的信念: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播撒我腾飞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商业重疾险,得了重疾,真的不能靠社保,看完让你

http://m.gbppp.com/jy/99040/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