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抱怨

时间:2015-12-11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故事,抱怨(一):经典故事-抱怨不如改变

编者按: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我们每天疲于应付各项事务,有时却从来没有去认真思考过做事的方式和方法,也不愿改变既成的习惯和做法。其实,改变很简单,只要我们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感悟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为此,特摘录一些经典故事发给大家,希望能给你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请各室、作业区将学习资料传达至每名员工。

抱怨不如改变

抱怨,在你我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一个有5000多人参与的调查中,关于“为何要抱怨”,有74.7%的人表示为了发泄内心的苦闷;36.2%的人则希望那些听自己抱怨的人,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23.9%的人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抱怨,还有21.1%的人抱怨的目的是给自己找个逃避的借口。【故事,抱怨】

看来抱怨的理由,大多是希望通过抱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是解决困扰的问题。但是,是否真能如愿呢?

调查中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所有受访者中,有45.3%的人表示,当有人向自己抱怨时,自己也会想向对方抱怨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说,原本想要发泄糟糕的情绪,结果却接收到被人更多的消极感受;希望对方能够帮忙解决问题,最后却增添了更多困扰,真是得不偿失。

其实在抱怨的背后,是一些隐藏的心理成因,导致了最终的杀伤力。

习惯抱怨的人,几乎都拥有同一个“白日梦”:认为自己应该顺风顺水,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享受美好生活。所以,当他们发现现实并不如自己所愿,或者曾经付出的一些努力并没有收获时,开始变得怨天尤人,没有自信。而抱怨,就成了他们逃避残酷

现实、企图找回自我价值的工具。

借由抱怨来逃避现实的人,往往只对寻找外界的不利因素感兴趣,认为不顺利都是由这些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所以不会去设法改变现状。这种习惯性的自我保护,使他们失去了责任感和行动力。习惯抱怨的人,过度关注负面的食物和感受,不断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强化自己的负面心态,把自己关入“悲惨”的牢笼,无法逃脱。然而,如果思绪总是围绕着痛苦、孤单、倒霉……来展开,那么,强大的“负面能量”就会引向不好的结果。

知道了抱怨的杀伤力,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变身“不抱怨”的人呢?

首先,对自己的抱怨行为进行反思。有意识地记录自己每天抱怨的次数,思考自己抱怨的事情真的如此严重吗?关于这件事情,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那么就能够督促自己用更好的方法来应对。

其次,处理负面情绪,讨论解决方案。避免抱怨的另一高情商做法:化抱怨为改变。专家发现,一旦有人开始抱怨,会引发更多人加入抱怨的行列;相反的,当有人提出解决方案时,其他人也会热烈响应。所以,当自己工作状况不理想时,不妨先平复失望情绪,然后寻找可以提供建议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更好的解决方案。

【故事,抱怨】

【点评】

抱怨就像传染病,会将不满的情绪传给别人;抱怨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要根治这一“顽疾”,改变自身适应环境无疑是一味治本的“良药”,而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则是增强药效的“药引”。

日记里诞生的操作法

股份公司能源动力总厂氧气分厂空分一作业区共有三台35000 m/h制氧机,承担着该厂50%的生产任务。几年来,围绕着这些“大家伙”,作业长何玉君先后总结出《35000 m/h制氧机增加氮气产量降低氮压机能耗操作法》、《35000m/h制氧机热状态下的快速启动操作法》三项操作法,每年可创效477万元,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操作法。当人们追问他创造操作发的秘诀是,他神秘地说:写日记。

操作法的诞生跟操作技能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空分一作业区成立于2002年3月,当时何玉君主要负责3号、4号35000 m/h制氧机工程管理。他学的事液体机械专业,与制氧工艺有些距离,为了能够尽快熟悉制氧工艺流程,从工程建设开始,他坚持每天记工作日记,并养成了习惯。内容主要是工况波动、设备故障发生时的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处理效果、开车时关键参数的调整和自己在操作中产生的新想法,以及这些新的想法在下一次开车操作中的实践效果。在翻阅日记中,何玉君发现35000 m/h制氧机机组在恢复粗氩塔过程中会造成氧纯度波动,经过多次摸索验证,他找出氧气纯度波动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形成《冷状态开车减少氧气纯度波动、快速恢复粗氩塔的操作方法》、氧气送出时间提前2小时,液氩送出时间提前3小时,年创效111.2万元。

现场存在很多需要在操作中不断改进、完善、攻关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的过程,而随着经验的丰富和技能的提高,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就形成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在实际操作中,何玉君总是善33333

于发现问题,并努力找出答案。

一次在研究自己的工作日记是,何玉君发现,如果在主冷液较低时启动液氧流程泵,不仅有利于主冷安全运行,而且利用液氧气化时吸收大量潜热来增加高压空气液化量,降低中部温度,加快液体积累速度,增加入塔空气量,加快精馏,可以有效缩短启动时间。经过几次县城的探索实践,《35000 m/h制氧机热状态下的快速启动操作法》应运而生,氧、氮的送出时间提前12小时,液氩的送出时间提前16小时,一次热启动节能创效45.6万元。

在何玉君的日记中,记录了他对创造操作法的认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动手,多动脑,多积累,在操作中养成总结的习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放过每一次小事故、小问题,从生产实际入手,反复实践,就会积累出丰富的操作经验,培养高超的操作技能,好的操作法也就应运而生。 3

【故事,抱怨】

【点评】

其实发明创造的方法很简单,不停的发现和思考就可以了。人的一生是一个不停学习的过程,只有在不停的学习中,才能接近完美。人的成就和灵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习,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

故事,抱怨(二):爱抱怨的徒弟和盐的故事

爱抱怨的徒弟和盐的故事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

去取一些盐回来。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

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

边。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

在你喝点湖水。”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说:“没有。”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故事,抱怨】

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

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

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寓意: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

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

水,而是一个湖。

【故事,抱怨】

简单的故事却蕴涵哲理,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当痛苦来临时,学会用宽松的心去

对待,一切都会释然!【故事,抱怨】

这则小故事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它的寓意很深邃。老和尚的那个爱抱怨的徒弟在老师的

教导下,明白个真理,同样是一包盐,当溶于一杯水的时候,尝一口咸得十分难受。可是当其溶于

一湖水的时候,却丝毫感觉不到咸的滋味,由此我们得出一个有关人生的道理,生活中固然有

不少烦恼和痛苦,把以前认为特别严重的事情看淡,把过去无法放下的困忧逐渐解脱,我们的

心境便会出现奇迹的改变。当心量拓展到了相当宽广的时候,我们就会摆脱烦恼。那么忧愁

的生命状态,就能转变为幸福、喜乐的无悔人生。

故事,抱怨

http://m.gbppp.com/lz/190055/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