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

时间:2017-02-11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一):关于雪的抒情作文

大地母亲子女众多,它们性格各异,喜好不同,却都有一颗懂得报恩的心。顽皮的风儿虽然老是去玩弄树姐姐的翠发,老是跑到湖阿姨那儿捣乱,弄得她生气地皱起眉头来。虽然贪玩儿,但它始终不忘当母亲身上落了灰尘时,它定赶来把灰尘吹跑。惆怅的雨也把母亲紧记心底,每当母亲受到伤害,她总是用难过的泪水帮母亲擦洗……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风雨对自己母亲的情意已经很重了,可直至我见到了雪,才真正理解了子女对母亲的最真挚的爱。下雪了,雪儿迫不及待地从天上跑下来,快乐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安逸地睡着。可人们还是无情地打扰了这温馨的画面,人需要通过,雪要被铲走。踩在雪地上,不时可以听到清脆的断裂声,就像是身体里的脊髓被生生压折,雪用这声音宣告着自己的存在。我于心不忍,小心捧起它,体会着它那特有的体温。可短短几秒,它就在我的掌心消逝。这样说来,雪该是很脆弱的。可和母亲在一起,它必须坚强。于是,它形成冰,紧紧地扒住地面,忍受着人们一次又一次的侵袭。在自己连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尽时,终于,它们管不住自己的身体,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堆起、装车、拉走。它们放弃了,泪熔化了它们,真不知何时它们才能再见到自己的母亲。雪见到大地母亲的机会是稀少的,而母亲是那么慈爱,它永远不会嫌弃怨恨自己的子女,会永远爱护它们。我们的母亲不也是如此吗?她们把自己全部的爱都投注在了我们身上。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用甘甜的乳汁将我们养大?是谁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的成长?是谁在我们生病时不分昼夜地守候在床边?是母亲,是我们那伟大而有无私的母亲啊!在我们长大后,很可能会离开母亲。也许现在有的人已经离开母亲。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好好地去孝敬自己的母亲吧!你只需献出雪爱母亲的十分之一,你的母亲就会满足了。也只有这样,你也才不会后悔。

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二):有关“雪”的文章

雪,终于以久违的姿态飘飘来临。

飘飘扬扬的,一夜的世界在你睁开眼帘的时候突变,白光耀目。宁静,仿佛世界在瞬间人迹消失在这个早晨,连不怕冷的麻雀们也窝在梦里不愿起来。

世界终于在还在细细纷纷的柳絮般的纷扬中安静了下来。多么难得的这个早晨的这会儿的宁静。你的思绪在这一刻,一如这些小小的雪花而轻扬,轻的没有任何负担,忘了昨天的烦恼,忘了昨夜的梦境,忘了自己是一个在雪地上行走的什么样的动物,小小的一个动物,于天地的苍茫之中,而且越来越难得的苍茫之中。【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

雪,下的越来越小了,这些年来,虽然也还下着,但是却越来越难给人留下洁白而纷扬的深刻了。这不仅是雪越来越少了,越下越小了,而且常常下的不是时候。气候的变暖,难为了那些飘扬的小雪花儿,她们已经很难脱颖而出,有时来了,又在冬季的前期,那便被这个太过嘈杂的世界所消融,被车辆的轮碾和热气所糟蹋的水渍渍的污兮兮的。她们太过渺小,分量太轻啊。

象今天这样的一夜之间洁白的留存的,不仅是她的纷扬,还有她来临的时机。她赶在了这个三九寒冬的季节,在这个不冷也得冷的季节。她来了,来了,来的悄无声息,来的你毫无防备,悄悄地潜入你的梦你的空,落在你的岁月的枝头,落在你的情感的梅蕊上。当你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你已经拥了她在怀中,而这一时刻,她让你感到你拥有了整个天、整个地和整个世界,整个来世和前生,让你感觉着什么是迷茫,什么是永远和永永远远。

感谢天与地,在这一刻安宁,让轻灵的她这么轻舞飞扬,这么柔柔漫漫地舞进你的眼帘深处,你的血液深处,你的灵魂深处??

回想起来,刚来到青岛,在学校的一天折腾的要疯掉但还是不想就这么去睡觉了单说来了很多次都不想来了,我也知道这里很久没有什么变化不是没时间也不是懒吧但总是在打开撰写新日志的窗口以后大脑一片空白。

入冬以来一直就只下了2场雪,却在放年假的那一天又纷纷扬扬了一把雪,也不知道是小还是大,反正感觉还是依旧的小只能够薄薄的铺一层地面这里的冬天真的很小气小气到让我都不敢再满怀希望下雪对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似乎越发的重视不能说是自己多么热爱冬天的不喜欢那种紧缩的寒冷那种感觉有时候会让心脏剧烈的抽动随之伴随清晰的疼痛紧张恐惧喜欢的也不是雪本身冰凉的触觉或神奇的棱角那是一种物质的属性固定而统一的东西是不会带有感情或灵性的真正喜欢着期盼着的是下雪是无数雪花下落不包括风不包括温度不包括它所覆盖的东西总在心里千百次的重复那种浩繁的场景我无数次的提起却又无数次的词穷真的难以描述我心中那场浩荡的盛宴是怎样的一副景象依然是那两句话它安静的仿佛在耳边响起巨大的轰鸣恍惚间会有失重的错觉是的失重它需要连续不断的垂直下坠的大的巨大的??

它不是我的想像在家乡在我曾经的年少岁月中我曾经很多很多次的遇见它无意间的震

撼深刻的烙在我的记忆中以至于在很久以后的某一时刻那一瞬间的感觉清晰的重叠??那一刻并没有雪没有寒冷甚至没有冬天可是我肯定它们是一样的带给我的??于是习惯了去储存那一刻的场景习惯了期待一片落满纷纷扬扬大雪的天空习惯了在看到雪花落下的时候轻轻地沉默。【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

这一点点的雪带来更多的究竟是希望还是落寞呢?

觉得朋友的短信真的挺适合这样的瞬时: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会让你莫名其妙的想起来呢呵呵冬天都已经要过去了还没有看到一场像样的雪这样的夜晚是不是有些暧昧,而且还是在火车上”??

看到短信时的我眼前是彩灯闪烁车水马龙欢快人群寒冷黑暗的空气都被挤在了角落只一愣神却有铺天雪花将我覆盖有恍然的痛

是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竟然会在一瞬间占据满满的思绪一个人和一个人的想起肯定是不一样的可那个人那些人必定是可以和此时的某些触觉相通的吧一直被我和那浩繁雪景储存在一起的究竟是占据了哪一点的相似才得以如此肆虐然后轻易把我KZ呢

每天走在深冬寒冷的空气中仰起头眯着眼睛看昏昏沉沉没有光芒没有温度的太阳看着天气预报一个又一个的晴天完全没有不满和抱怨似乎只要静静的等待就好甚至可以不用指望它真正出现这是一种潜入内心却不自知的习惯还是已经明白在这个干燥的中原终究出现的可能太小因而潜意识中已经放弃了呢!

可以肯定的期待依然满满记忆依然在目感觉依然清晰却可以没有任何焦急和怪怨是已经习惯还是一种放弃?它们那么相似??可结果却可以把我颠覆若是放弃那这种微微的期许便是我可以珍藏的点点美好继续将记忆的图片镶嵌但若是习惯??当它被撕开的那一天我会轻易地残废完全不可挣扎万劫不复我说过习惯是多么可怕的东西??在你身上它体现的如此残忍凶狠那么在我身上同样也会是最最可怕而致命的桎梏。

雪本是单纯通透的东西轻的不能被感知和衡量,真的抱歉却被强加那么沉重的意象,这本身又成就了一份沉重??

有那么多的东西难以表述原谅我的笨拙??

有那么多的东西仍然被暗暗期许哪怕带着落寞或是已被释怀??

有那么多的那么多又怎么能说的清呢??

请化作一片片的雪花吧无声的落下粒粒干脆片片执著义无反顾??

请在看到它们的时候将我记得

以此惦念

足矣。

冬姑娘悄悄的来到了人间,人间突然变得寒冷起来。

这六角的瑰丽的奇花,是多么的可爱美丽呀!

刚开始,天上洒下的是珍珠一般的雪粒子,如小雨点一般落在脸上,痒酥酥的。犹如调皮的小不点,直往你头发里,衣领里边钻。我刚想把它捉住,可它攸的就不见了,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只留下斑斑湿点。接着,薄薄的雪花像可爱的小精灵从空中直扑下来。有的化了,有的在枯枝上蹦几下,好像在炫耀“瞧,我多美呀!”。然后,小小的雪花才纷纷扬扬悄然而降,如烟一样轻,如柳一般柔,像仙女一般飘飘忽忽,袅袅挪挪,来到人间,来到我心

爱的校园。

一节课后,洁白的雪越下越大,像蒲公英一样漫天飞舞。雪落在对面的屋顶上,屋顶上蒙了一条闪着银光的纱巾,美丽极了。雪落在树上,树上像缀满了银色的小花,雪落在操场上,操场上变得像铺满棉花一样的白茫茫的一片。我张开嘴,伸出舌头尝了尝:像白糖,却不甜;像味精,却不鲜;像盐末,却不咸。我们在可爱的校园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

在我们的欢呼声中,飞舞的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银花满天的景象特别吸引女孩子,大姐姐说是天女散花,小妹妹说是群仙起舞。紧接着,成团成团的雪夹在风中,飞泻而下,千变万化的雪花,有时候像片片花瓣飘飘荡荡,有时候像缕缕柳絮轻歌曼舞,有时候又像朵朵杨花前拥后挤,在天地之间,为我们挂起了雪帘。

过了几天,雪渐渐地停了,太阳公公从云中露出了笑脸,金灿灿的阳光映着白茫茫的雪地,照得人睁不开眼,银光耀眼的大地和万物融为一体,让人感到像是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美妙世界??

一群群孩子在雪地上快乐地玩,他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开心极了,大人们也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交谈着,欣赏着这雪后的美景。人们都沉浸在这白雪的世界里,被那美丽迷人的雪景所陶醉了。透过着洁白晶体,我仿佛看到了家乡枣强明年又是丰收年,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脸??【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

雪(散文)

窗外,雪在纷纷扬扬的下着.不是大片的,如鹅毛般的雪,而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鲁迅<雪>).在东北风的裹挟下,不一会儿,它就将地面铺白了.树干上,树枝上,那几片枯黄的树叶上,都堆满了雪.几只调皮的麻雀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仿佛也在享受着雪带给它们的快乐.

整个世界变得寂静起来,只是隐约传来卖豆腐的有节奏的梆梆声,是从远处的小巷中传来得吧!恍惚中仿佛回到了江南古老的小村中去了.

远处,田野里雪白一片.我最喜欢这样的景象:空旷但决不失优美,一种纯洁的美.每当这时,我便穿上外套,出去走一走.任雪花落在头上,身上甚至脖子里.看着这雪国,听着脚下"咯吱,咯吱"声,我感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在这纯白的,无杂质的世界里,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可以想,任思绪飞扬,此时,仿佛全世界只有我一人,太妙了!

极远处的山,静默着,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只能依稀看到它的轮廓,淡黑色的,象水墨画中的一角.

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三):2015鲁迅雪教学反思

反思一:鲁迅雪教学反思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同时被选进了人教版、江苏版的语文教科书,这并不奇怪。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同样依据新课标,而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的版本却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编排体例。下面试做一些说明。

一、散文诗《雪》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人教版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丰富而深厚的内涵,品味文章清新而优美的语言。二是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三是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逻辑,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重点是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教学难点是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苏教版教学目标也有三点:一是读懂《雪》的文字,了解写作年代和背景。二是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三是背诵课文有关段落。教学重点是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教学难点是品味在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人教版的教学要求与过去大纲版的教学要求一脉相承。强调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文章深意。而江苏版的教学要求,则强调了解作品的写作年代和背景,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独特感悟。

二、散文诗《雪》编排体例的差异性

人教版把《雪》一文编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为一篇讲读课文,放在散文诗单元之首。单元要求学生在文中捕捉作家的情感律动,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

苏教版把《雪》一文编在九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之首。作为这个单元进行文学鉴赏而用来解剖的一只麻雀。这个单元其他的课文都是对这篇课文的评论。

从编排体例的角度来看,《雪》一文的教学也同样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值得执教者认真对待。

三、散文诗《雪》(人教版)课堂教学实践

鲁迅的文章历来不容易读懂,《雪》一文尤其如此。执教这篇课文,我是颇费心思的。通过反复思考,我找到了两条途径:

其一、从浅显的容易把握的地方入手。我引导学生首先是分析了“冬花雪野”图。从这一处优美的景物描写着手,为本文的学习创设情境。然后分析了“塑雪罗汉”的这个场面描写,进一步地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其二、从文章的情感逻辑线索入手。作者在文中写了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运用了铺垫、比衬的手法。如果引导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探寻下去,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应该是很清楚的。具体的某一个句子放到这个线索中去,也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通过我的努力,散文诗《雪》一课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四、对照苏教版《雪》一文的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教学苏教版《雪》一文,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一篇文学性文章进行评论,教学设计与人教版必然是完全不同的。比较两个版本的不同教学设计,我得到的启示如下:

(一)课文只是文本。对文本的开发,是每一位教师的自由。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可以根据班级的学情,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独特感悟,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出一些具体的决定。教师要把每篇课文都看成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文本。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时,课堂教学必须确立的一个观点。

(二)课堂教学既要预设也要生成。课文都在一定的编排体例中,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编排体例中,具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如上面所说的《雪》一文,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散文诗这种文学样式的阅读能力。在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能力。我们的语文书中还有许多课文搬家的现象。如《藤野先生》一文,过去是第六册的课文。现在是第四册的课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确实要从预设、生成的角度来考虑怎么教的问题。这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必须确立的又一个观点。

(三)课堂教学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根本。自由与集中是相统一的。教材不考课内的白话文,一时间似乎使执教者迷失了方向。到底教师应该在什么地方下力气,这好像一下子成了问题。还以《雪》一文的教学为例,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万兽之王,一切都要服从于它。因此,新课程标准是现行课堂教学必须确立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

以上是我对散文诗《雪》一文的课后教学反思,很粗糙、很浅陋。只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同仁对教学反思这一新事物的重视。希望我们能在相互研讨中相互促进。

【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

反思二:鲁迅雪教学反思

一、因材施教定目标 鲁迅的文章一向以晦涩难懂而让学生望而却步,因而在设计《雪》这堂课的时候,我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降低对文章背景内涵的解读,而更多的注重从文本本身出发,更倾向于学生对文本“语文”味的解读——通过语言的品析来解读作者的情感。 因此,《雪》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于此:

1、熟读课文,赏析雪景特点

2、精读课文,品析作者情感

二、四环节教学主旋律 四环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但关注小组活动,也更加倾向于学生的个体学习。我这节课结合了小组合作与个人检测两种形式,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文章主体,结合当堂练习检测学习成果。一课一练,一堂一过关,更加贴合我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基于此种情况,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明确目标,激情导入

以本册书中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导入,引导学生走进雪的世界。

2、设臵情境,自主学习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对文本的解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读”课文。因而我首先让学生“问读”——即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因而我设臵了两个主要问题:(1)文章的题目是《雪》,在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雪?(2)我读出了江南的(朔方)雪具有____特点,表现在:____(语言) 学生可以采用自由朗读,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赏析,来初步解读鲁迅笔下的雪具有什么特点。

3、学生通过展示学习成果来达到学习共享、提高的目的。学生通过分析文本语言从而把握课文内容,这种能力的训练也将对今后现代文的阅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点评学生的过程中,我又生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占用两个自然段的篇幅来描写雪景。从而激发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解读。

4、当堂检测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掌握,因而我设计的当堂检测的题目不但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关涉的是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当堂检测的题目设臵如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字词

2、在作者的笔下,这两幅雪景图都很美,你觉得作者更喜欢哪一幅雪景图?你从文中哪些文字中可以看出来,作者为什么会喜欢这一幅图?

问题2的设臵仍然立足于文本语言而深入至作者情感,可以说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赏析文章。

课后作业的设臵则针对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通过积累有关雪的名句达到知识与美的共享,阅读与写作的交融。

三、教学相长促提升

1、在设计本课时,我的初衷是通过对语言的品析来达到对文章整体把握的目的,然而由于对四环节课型的生疏,我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学生的自我能力的检测上,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语言点。如“滋润美艳”的解读,如色彩的分析。这都是江南雪的重要特点,也是鲁迅语言的丰富之处,我都做了轻处理,而没有重点解读。

2、本节课的除了学生自主学习之外,当堂检测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课文本身的晦涩以及课堂内容的安排,导致学生的当堂检测并没有很好的完成,多数学生只昨晚了问题1,而问题2只是简单的思考了一下,没有形成个人的意见,更没有进行当堂点评。而四环节课型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亮点本身正是当堂练当堂讲,使学生可以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通过当堂检测来达到一个能力的提升。因而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更应该合理安排时间,解读教材,以重点促学习,以练习促提升。

反思三:鲁迅雪教学反思

《雪》这篇课文,比较短。没想到的是,越备课就越觉得难。

一、对课堂深度的把握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这本体现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小册子也因此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说宽度,有学者甚至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说深度,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初二上的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自画像”这种解读。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

二、对课堂环节的设计 对语文教学,我也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言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于是又确定了本课从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的思路。整个教学设计则定位在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文本探究上,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其中通过对一些修辞、字词的品味把握雪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精神的感悟都要以此为基点。

紧扣文字进行“细读”,也许有点老学究,但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方面却是最实在最需要的。

三、对课堂呈现的反思

本着以上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展示的效果看,应该说已经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高兴。文章虽然难,但是因为起点设得低,大家都觉得有话说,有话想说。随着和“雪”的对话的逐层深入,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了鲁迅那在孤独中向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独中依然奋进的精神。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们在今后重读《雪》时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那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不是现在一堂课所能够涵盖的。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师激情有所欠缺,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平淡。这绝对是我的硬伤,虽然可以找借口说是性格原因,但即使“秉性难移”,也不是说就完全“不能移”,我一定要把它作为必须克服的问题来对待。

2、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对朔方的雪的分析不够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分析之前没有好好读一读。在我的设想中是打算在分析完“江南的雪”之后先读一读描写“朔方的雪”的内容再深入品味语言,没想到写完板书一转身就看到已经有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如果这时要求他们放下手去,很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是,缺少了朗读这一必要的过渡,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江南的雪的“美好”上,从而造成对朔方的雪的理解也惯性地滑向“美好”这个方面;二是在“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一句上纠缠太久,没有及时引导,因而耽误了时间,使得对朔方的雪理解还不透彻就匆匆进入了下一环节。

3、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同一个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但是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和文本的脱离,这也使得在第三个环节提升到鲁迅的精神前的铺垫不够到位,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较为生硬。虽然对鲁迅精神的把握是源自文本,但在课堂呈现时却显得有些割裂。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

和雪有关的抒情文章

http://m.gbppp.com/lz/313248/

推荐访问:抒情文章大全 抒情文章摘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