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时间:2018-09-20    来源:励志创业    点击:

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第一篇_创业管理结业材料—万通六君子案例分析

创业管理课程结业材料

班级:工

学号:

姓名: 万 通 六 君 子 案 例 分 析 商1 1 0 2 2 0 1 1 2 0 3 0 蒙 荣 禄

讨论题

1.万通六君子是一个创业团队吗?为什么?

创业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彼此通过分享认知和合作行动以共同承担创建新企业责任的,处在新创企业高层主管位置的人共同组建形成的有效工作群体。

结合案例可知,在第一次界定合伙人利益关系时,冯仑等人采用的是水泊梁山的模式——“座有序,利无别”。大家虽然职务有差别,但利益是平均分配的。后来,万通六君子在确定股权时采取了平均分配的办法。由于是平均分配,大家说话的权利是一样的,万通成立了一个常务董事会,重大的决策都是6个人来定。所以,万通六君子是一个创业团队。

4.互补性和冲突是创业团队在组建时一般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对万通六君子这个团队的互补性和冲突进行认真分析,并提供客观的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创业团队在组建时一般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互补性和冲突。关于互补性,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在理念、价值观等方面要高度相似,即所谓的志同道合,这一点“万通六君子”做得不错,这也是该团队能够

维持的重要原因。在突出志同道合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在技能、经历、经验等方面要体现互补,要有差异性,这样才有助于创新,才能做到资源整合。

从案例信息看,“万通六君子”在这方面似乎体现得不够好,更多的还是相似性。这也是团队在运行中尽管总能够克制情感性的冲突(论人不论事的冲突),但并不意味着情感性冲突不存在,怨言和投票表决等就已经说明这一点。从案例信息看,“万通六君子”似乎缺乏富有建设性的认知性冲突(简单地说是论事不论人的冲突),这显然与创业团队组建更多地突出了相似性有关。

当然,上述问题的存在也是客观的,甚至带有必然性。因为创业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需要承担风险,团队组建偏重相似性也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在运行中予以弥补,即对创业团队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是很难的工作,而在实践中则需要创业者特别注意。美国企业家老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建立在商业基础上的友谊永远比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商业更重要。”

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更多的是注意友谊,万通采取“梁山泊模式”的“座有序,利无别”就很典型。在创业阶段,因为不确定性等因素,创业团队往往习惯于用道义凝聚成员,但这缺乏持续性,也不稳定,最后还是需要依靠商业规则和制度的力量来妥善地解决。 团队是当今时代倍受推崇的名词。与群体相比,优秀的团队其成员是互补的,缺了谁都不行,因此更具有战斗力;一般的群体,其成员往往是互替的,离开谁也都无伤大局。但团队毕竟不能等同于组织,

企业和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要靠组织的力量,需要培育出组织能力。

也就是说创业者要把创业团队引导发展成组织,在组织的框架中仍然可以允许甚至有必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此需要构建必要的管理机制,尽管可以不太成熟和规范。对此,万通的创业者们似乎做得并不够。

7.你从这个案例中学习到了什么?

在本案例中我学习到尽管核心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很突出,媒体报道也经常突出个人作用,但团队创业还是比较普遍的。创业是在资源高度约束下对机会的追寻与开发,组建创业团队本身就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因此,创业团队组建及其动态演化是创业研究关注的重要课题。 不同的人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存在巨大差异,以冯仑、潘石屹为代表的一批创业者,充满着以创新、冒险为特征的企业家精神,他们在创业机会面前,属于先知先觉派。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万通六君子”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团队创业模式。

形成富有创业精神的团队应当坚持互补性和相似性的统一。具体地说,互补性表现在团队成员在知识、能力和经验方面,相似性表现在创业动机上。“万通六君子”之所以能够形成相对稳定且充满企业家

精神的团队,是因为他们具有青年知识分子那种不安于现状、立志实业报国的相似情怀。

冲突在团队中并不总是有害的。认知性冲突是指创业团队成员围绕经营领域、管理模式、发展路径等重大问题的讨论所产生的分歧,这种分歧在特定的场合是鼓励的,高管层应当加以有效引导,并注意利用冲突过程形成高质量的决策。事实上,高管团队内部的认知性冲突有利于强化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无论是对于创业机会的开发或者利用,还是对于创业资源的获取和整合来说都有是有益的。但是,情感性冲突应当加以防范和遏制,这类冲突的最大特点是,分歧焦点并不在于就事论事或者就事论理,而是带有一种个人偏见,是对其他成员人格上的不容忍性。不管其他成员的观点是否有合理之处,一概加以拒绝和排斥。这种情感性冲突始终是有害的,类似于“窝里斗”的现象如果日积月累,只能导致团队成员的分崩离析,导致团队创业精神的褪化。

创业难,守业更难。前者可以通过强化团队创业精神来加以克服,小企业在创业之初,团队成员可以不去计较个人经济收益多少和投入产生之间的关系,大家靠的正是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集体创新、协作进取和共担风险精神,确保了小企业进入成长的快速轨道。相反,之所以会陷入“守业更难”的窘困,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小企业成长,高管层不但没有对团队创业精神加以巩固或者强化,反而任由团队创业精神不断褪化、泯灭甚至消失殆尽。

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第二篇_创业管理学案例分析

创业管理学案例分析

第九组

陈文浩1438310110

黄习文1438310118

谢佳余1438310125

韦灿1438310139

李军建1438310142

张茗1438310156

韦旭升 1438960213

讨论时间:2016年4月16日 讨论地点:图书馆

1. 万通六君子是一个创业团队吗?为什么?

答:创业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彼此间通过分享认知和合作行动以共同承担创建新企业责任的,处在新创企业高层主管位置的人共同组建形成的有效工作群体。所以说,万通六君子是一个创业团队。

2. 结合本章团队成员角色描述,这六君子在团队中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的角色有什么变化?

答:创业开始的时候,王功权是贯彻者,冯仑是资源探索者和栽培者,易小迪是资源探索者和协调者,潘石屹是完成者,王启富和刘军都是协调者与完成者。另外,这六个人都是团队工作者。在成立常务董事会平分股权后,企业发展壮大,大家对发展方向与投资产生分歧,栽培者和贯彻着都存在并且闹得不可开交,虽然大家都是团队工作者,但很多意见不能统一。以致后来大家分开了。冯仑、王功权和潘石屹增加了专家的角色。

3. 这个团队中有没有核心成员?若有,核心成员是谁?

答:没有,冯仑提出观点:按照历史的过程来看,缺了谁都不行,每个人的作用都是百分之百,他在,就是百分之百;他不在,就是零。另外六人对重大决策都是通过董事会决定,并

且六人平分利益

4. 互补性和冲突是创业团队在组建时一般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对

万通六君子这个团队的互补性和冲突进行认真分析,并提供客观的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答:互补性,创业团队中宽泛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有利于新企业。如果一个团队成员所缺少的东西可以由另一个或者更多其他成员提供,那么,整体的确大于各部分之和。不要屈从于只和那些背景、教育、经历状况与你自己相似的人一起工作的诱惑。强调互补性可以提供给新企业一种强有力的和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基础。在万通还未成立时,冯仑作为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的负责人,招聘人员时提出招聘的人至少要学过两个专业,单一专业背景的人知识面和能力比较狭隘,不大有发展。冲突,冲突分为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认知冲突是指团队成员对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与问题相关的意见、观点和看法所形成的不一致行。这种大多是有益的,能提高决策质量,增强团队责任感,特点是论事不论人。万通六人经常会产生认知冲突,但他们都能较好的协商。另外是情感冲突,情感冲突是极其有害的,创业团队内引发团队成员间产生个人仇恨时,冲突将极大降低决策质量,影响成员投入程度和对决策成功执行的必要性理解,特点是论人不论事。他们六人有共同的价值观,都上过大学而且志同道合,他们之间有较好的情感基础,团队在运行中总能够克制情感性的冲突。万通公司的团队是优秀的团队,无论是在团队互补性,相似性和冲突方面都做的很好,因此他们是成功的。

5.万通六君子这个团队是如何处理和解决冲突的?他们的方法有效吗?为什么?如果改进的话,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或者说要注意什么?

答:出现冲突万通采取“梁山泊模式”的“座有序,利无别”模式。在创业阶段,因为不确定性等因素,创业团队往往习惯于用道义凝聚成员,但这缺乏持续性,也不稳定,最后还是需要依靠商业规则和制度的力量来妥善地解决。1995年起,万通的业务开始分布到北京、上海、长春等地,六兄弟分布在不同省份,负责各地的业务。由于当时沟通不便,造成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六个人性格不同、地域和管理企业的情况不同,不可避免的,大家在一些事情上形成了分歧,相互之间越来越不容易协调。在经济上六个人都没有计较,但大家对生意的看法和理解出现了分歧。另一方面,六个人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也产生了分歧。解决方法王功权说他是法人代表,要承担责任,得他定,但是为了大家不起冲突,多数时候他都会妥协。关于战略方面的分歧,面对进退维谷的形势,冯仑试图通过学习来解决。1995年,王功权去了美国管理分公司,在美国吸收了很多商务、财务安排的方法以及产权划分的理论; 1992年,张维迎把《披荆斩棘,共赴未来》这篇文章带到了英国,张欣看到这篇文章后很兴奋,决定回国,张维迎就把张欣介绍给了冯仑。王功权和潘石屹都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开始劝说冯仑。冯仑开始不同意,但后来去了一趟美国,见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两人聊得很投机,冯仑讲了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周其仁讲了“退出机制”和“出价原则”,给冯仑以很大启发。于是,六个人中的三个人接受了新的游戏规则。回国后,冯仑提出“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潘石屹也曾回忆道:“我非常珍惜和怀念我们曾经一起创业的那段历史,但每一个人都太有自己的主见了。”“以商人方式退出”的万通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团队创业精神的扩散效应。万通六君子好聚好散的团队解体经历,既可以使曾经拥有“同甘苦,共患难”的团队创业精神成为各自续写精彩人生的宝贵财富,又让万通集团有效地通过经营业务整合、组织结构转型、重塑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再造等活动在新起点上实现可持续性成长。如果改进我认为六人分开是注定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太有主见了,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不止二虎呢?所以与其整天争吵不如分开发展,至于改进的话,不如弄个名誉董事会,专门

用来六个人合作咨询决策也是可以的。另外好在他们分开的时候没有因为财产而争吵,这也是和平退出的典范。

6.“江湖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是对此案例非常好的概括。创业团队必然有动态演化甚至解散的过程。如果说把进入方式转变为“商人方式进入,江湖方式退出”或“商人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为什么?有没有其他进入和退出方式?

答:对于万通六君子来说那必是“江湖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最为贴切,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很落后,根本不懂什么叫公司,因此六君子必是江湖方式进入,到后来万通发展壮大,而中国也在迅速的发展,六君子的解散也必是和平的商人方式退出。另外对于当今的创业团队来说我认为是“商人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为好,在确定好创业团队成员之后,创业者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决策成员之间的工作与所有权分配方案,以商业方式进入,将使创业过程较为有序,有助于长期维持团队的稳定和新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把蛋糕做大,避免发生在蛋糕没有做大之前就吵着要怎么分家。其他方式,父亲死后,儿子继承公司,这是种继承,是种进入。另据说微软的比尔说他死后公司将不由子女继承,这是种退出。还有就是公司的并购收购也是一种进入,向公司直接交辞呈也是一种退出。

7.你从这个案例中学习到了什么?

答:(1)创业必须有一定的激情,理想,信念,追求。这样才有可能战胜那些在创业期间面临的那些挑战

(2)团队创业比个人创业更容易成功,在寻找创业合伙人时找那些有相同志向并且在能力上能互补的队友。

(3)在创业成功后及时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有关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体制和相关的权利分配体制。

( 4)创业队员经常的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如今企业的发展情况是否能够同步,并要通过学习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 5)保持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掌握信息的一致性可以减少一部分的分歧。当矛盾产生时要积极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当矛盾不可调和时能找到最好的分手方式。

( 6)一个团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成员之间要各有所长,相互配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决策者在关键时刻作出决定,成员要有自己在团队的中的定位,只有这样一个团队才能长久的合作生存下去。

( 7)这个案例不仅仅讲了万通的六君子,也是讲述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史,要与时俱进,学会创新,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让团队保持年轻有活力。

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第三篇_创业管理学案例分析

创业管理学案例分析

第八组

陈文浩1438310110

黄习文 1438310118 谢佳余 1438310125 韦灿 1438310139 李军建 1438310142 张茗 1438310156 韦旭升 1438960213

讨论时间:2016年4月22日 讨论地点:宿舍【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P87-92)案例分析:创业者黄正衍的三次创业之路

1. 你认为黄正衍怎么评价创业机会的价值?你是否同意他的做法?

答:不同意,(1)市场前景广阔,全国拥有100000多家眼镜店,随便卖都可以赚钱,开发的软件不愁卖。(2)有较多的顾客群,眼镜店装修简单,利用有效的方式,怎么会赔呢。

2. 从黄正衍的经历看,你认为决定创业者识别机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先前因素,(2)认知因素,(3)社会关系网络(4)创造性【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3. 你认为黄正衍前两次创业遇阻,今天看来是可以避免的吗?如果可以,如何避免? 答:我认为可以避免。在第一次创业中,处理好团队间的关系,同时正确评价自身的能

力,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而在第二次创业中,要努力学习装修设计相关知识,同时注意考察合作者,注重对顾客的诚信问题。(1)广泛的市场调研(2)正确科学分析机会的价值和市场的潜力(3)分析市场的威胁和解决问题(4)分析自身与机会的匹配程度。

4. 你认为黄正衍的第三次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

答:我认为前两次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第三次是客观存在和自己创造出来的。

5. 你认为识别创业机会时除了看机会的市场前景外,还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答:(1)创业者的个体特征:创业警觉性,性格特征,先前经验(2)创业者与机会的匹配程度(3)市场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创新,政治制度变革,产业结构变化(4)创业计划的竞争优势

6. 你认为黄正衍的三次创业机会哪个更具有创新性?

答:我认为第三次创业更具有创新性,所谓的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第三次创业根据高校学生需求,将市场锁定为高校市场,提出走专业化道路,做专业的美式验光。同时,黄正衍在第三次创业中一直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不断追求新的经营模式。

7. 总结一下你的答案,你认为识别机会是否有内在规律可以遵循?如果有,它们是什么?

答:(1)准备阶段(2)孵化阶段(3)洞察阶段(4)评价阶段(5)阐述阶段

(P117-120)案例分析:炼狱重生

一、金正的危机是因为经营出了问题吗?

1.不成功的转型:曾经因为率先推出DVD碟机而让金正赚得了“第一桶金”,但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碟机利润普遍下滑,跨国公司索要的高额专利费更让金正这些本已不堪重负的碟机企业雪上加霜。重新选择自己,金正选择了转型,进入手机、LCOS背投、空调等领域,但早已是强手如林的国内市场并没有格外照顾金正的热情。金正手机在国内市场表现平平,而金正液晶电视则只在美国有少量销售,金正空调也只在国内极少数二、三级市场有销售。万平要花费5年时间实现整个企业向多元化转型的豪言壮语还未被媒体炒热,金正就滑进了悲哀的沼泽。

2.资金紧缺造成的问题:如其他碟机行业企业一样,金正自身的资金运作也存在着问题,并不能正常回款给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而只是支付小部分,大部分原料回款要在销售资金回笼后大约一个季度内才能进行,而销售环节的经销商又会压部分资金。正无钱可使的金正同时面临着渠道危机。复产的一再推迟以及金正在部分市场的断货令金正对手蠢蠢欲动,欲趁火打劫偷袭金正的营销渠道。

造成资金紧缺的原因:权力斗争。从小霸王到步步高再到金正,围绕在金正高层之间的内部权力之争似乎就没有停歇过,金正资金链危机的背后掩藏着的正是企业内部权力的制衡危机,而错综复杂的权力纷争又直接导致了万平事件的发生,并引发资金链危机的爆发。 3. 折断民营企业的软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正的危机在其一成立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种子。还没有积累足够殷实的家底,就开始了走钢丝绳式的快速发展。当危机爆发,才明显感到自己缺乏足够的储备资金来应付。同时,民营企业简单的合作缺乏绝对权威的领导和有向心力的团队始终是造成不安定的隐患。(1)“强”与“大”的迷失。(2)融资渠道的迷失。

二、田家俊开始如何应对大量的讨债者?

1.面对一个又一个上门讨债的供应商,田家俊使出浑身解数一一应对。一天,一个供应商在电话中直接了当地威胁他。田家俊说,“当时对方说,今天不给钱肯定就不行,这一只胳膊少说也值300万。” “我当时就乐了,我在电话里头说,你先别这么厉害,我这条命值几个钱?如果能值两个亿,我跟你走,我把债还了。”

2.为了保证珠海金正不被供应商一哄而起,五马分尸,田家俊主动出击,会同银行、法院,将公司的部分不动产、非流动库存进行保护性查封。公司是保住了,但是,供应商的债务总要还,手中没有钱的田家俊决定召开全体供应商大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田家俊为什么要召开供应商大会?为什么要成立供应商管理委员会?

供应商的债务总要还,手中没有钱的田家俊决定召开全体供应商大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会议上,田家俊讲了2小时40分钟,坦诚以待,实话实说,不藏着夹着,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和公司管理层担心的不同,这次供应商大会非常成功,没人闹事,供应商代表非常安静地开完会。金正公司终于有人出来说话,终于听到金正高层的态度和建议,这一点是金正公司需要的,也是供应商需要的。

供应商管理委员会代表300家债权人,和金正公司协调,进行债务处理。供应商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企业进行生产,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同时,供应商的欠款也逐步得到偿还。如果没有这个监督管理委员会,供应商天天催债,生产无法进行,那还不是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次大会和会后的监督管理委员会让供应商和珠海金正化敌为友,空前团结。

四、毛绪兵为什么要再借钱给田家俊?单纯是相信田家俊的为人吗?毛绪兵信任田家俊吗?田家俊信任毛绪兵吗?毛绪兵为什么要加入金正?为什么要主管采购?

不全是因为信任田家俊,还有是因为他对金正形势的判断。毛绪兵回忆说,当时他考虑最多的是,资金再投进去有没有风险。但是,经不住田家俊三寸不烂之舌的诱导。毛绪兵认为,当时金正公司出问题,既不是网络上销售出问题,也不是品质出问题,也不是资金盲目扩张出问题了,金正的问题基本上是人的问题,内部之间股东的问题。毛绪兵说,“田总跟我们谈了几次,开会谈了几次,跟他交往觉得他这个人说话还是比较贴心。 ” 实际上,毛绪兵很清楚金正陷入危机的真正原因,而且田家俊的借钱方案听起来合情合理,充分地考虑到了供应商的权利,再加上对田家俊本人的信任。

毛绪兵认为金正陷入危机很大部分是因为人的问题,故他投资了金正,作为一个股东,他要加入金正是出于他对金正的监督和一部分由于对田家俊的信任,赌金正还有翻身机会。毛绪兵是供应商,他主管采购是因为他对这一领域熟悉,并且掌握了采购,对自己的资金投入和是用有更直观的监督。

五、田家俊搞品牌输出为什么要把几乎全部的人马都拉出去?

田家俊说,“是我把儿子派出去了,不是把儿子送出去了,我这儿子派出去干啥呢?是担负

着历史使命的,第一个任务稳定市场,第二个任务帮人家打工还债。当这两个任务完成的时候,他就应该归队。这就是父子兵齐上阵,就是要把这个企业真正地恢复起来,让消费者、让世人都看看金正是活着的,并没有死,而且它是有前途的一个民族企业,就是证明了这一点,再往下就走着瞧。”

金正公司不能生产,就叫别人来生产,由别的厂商替金正加工,金正给他们品牌承包。董事长田家俊为了大力推行“品牌经营”,寻找生产质量过关、实力较强的生产企业来作为合作伙伴和贴牌商,输出金正品牌,避免由金正公司来承担相应的生产风险和成本,而自身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品牌和质量管理。把所有的人马拉出去,进行品牌和质量管理,主打经营。

六、田家俊盘活全局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田家俊盘活全局的根本原因的是:1、他从金正和供应商之间的根本利益出发,协调双方的利益,解决讨债危机,并且能从供应商中拿到资金。2、他从金正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品牌经营”战略,避开不足,恢复生产。

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第四篇_阿里巴巴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1 引言 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领先、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目前已经成功融合了B2B、C2C、搜索引擎和门户,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公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思维、最有创新激情的一个群体。”因此,近几年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提高我国的经济收入。创业的意思应该是创造新的行业或者单纯的创新并且取得市场,但不可忽视的是创业本身充满了风险性,在此我们通过分析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的创业过程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2 在路上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这首歌充分的阐述了创业的动机,由此可知,人们之所以选择自主创业,至少基于五个理由:个人满足感、独立、利润、工作安全感、社会地位和灵活性。

2.1 个人满足感

马云曾说过:“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就掉头;但如果你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从马云的话中可得知:创业有时就是需要一时的激情,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让自己心中的想法得以实现,有一种实现自我满足感。

2.2 独立

马云在刚刚步入而立之年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马云还是放弃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决定自主创业。

2.3利润

1995年,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并为自己的翻译社做了网上广告,他在上午10点把广告发送到网上,中午12点钱就收到六分email。从此事马云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回国后马云找了一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不到三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的利润。 后来,马云说:“2004年,我们要实现每天利润100万元;2005年,我们要每天纳税100万元。”

3 阿里巴巴的创立 1999年3月,马云和他的团队回到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在一家民房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至此,马云已经有了两次创业的经历,同时他发现了互联网发展的前景很好,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一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中国中小型企业的出路一定在电子商务上面,电子商务一定能够帮助中国的中小型企业。

3.1 互联网发展的初期

在1995年的时候,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在互联网刚刚发展的初期,马云抓住时机创立自己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 这些为马云以后创立阿里巴巴网站提供了基础。

3.2 丰富的工作经历

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译社。1995年,马云和他的妻子外加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元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成立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1997年,在国家外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贸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网站。这段经历对马云来说很重要,他曾经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了。” 4 阿里巴巴的发展

“良好的定位,科学的管理,优秀的服务,出色的盈利模式”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家拥有210万商人的电子商务网站,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被大家评为“最受欢迎的B2B网站”。

4.1 良好的定位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的大企业服务。但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型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打拼出来的,深知中小【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型企业的困境,所以他决定放弃15%的大企业而选择85%的小企业。马云觉得大企业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有巨额的广告费,小企业什么也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 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型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 “中小型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水泥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就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4.2 科学的管理

对于一个处于创业期的企业来讲,此时的创业管理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管理形式也多样化,同时,创业家在不断地尝试各种管理方式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本企业以后生存和发展的全面的管理模式。创业初期的企业通常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控制、营销管理等。企业领导人在创业初期要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公司,才能确保新创企业能进入正常的运行状态,顺利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4.2.1 创业期的人力资源管理

创业初期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要研究恰当的招聘渠道。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将自己的决策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而且要让员工自己的发展和切身利益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让每个员工知道经营管理者在想什么、最希望什么。 “阿里巴巴”的管理层,绝对可以算得上超豪华阵容。孙正义和前世贸组织总干事萨瑟兰是它的顾问;这里聚集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精英,而且,越来越多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的优秀人才正涌向阿里巴巴。而尤为令人惊讶的是,创业5年,“阿里巴巴”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要走,公司最初的18个创业者,现在一个都不少。别的公司出3倍的工资,员工也不动心。马云还说风凉话:“同志们,3倍我看算了,如果5倍还可以考虑一下。” 对其中的奥妙,马云说得很简单,“在'阿里巴巴'工作3年就等于上了3年研究生,他将要带走的是脑袋而不是口袋。”

4.2.2创业期的财务管理

新创企业和小公司成败的关键之一,就是正确、严格的财务控制。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应该关注现金流量,其次,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于处于成才期的公司来说,需要大量的运营资本来应付快速增长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举债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突起之一。

阿里巴巴网站注册成立一个月后,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立即到账。1999年,马云得到孙正义的赏识,在两人进行3分钟的单独谈判后,获得3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0年,阿里巴巴与全球首屈一指的互联网投资者—软库携手,引进软库的2000万美元投资,2003年,阿里巴巴投资1亿元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2004年7月,又追加投资3.5亿人民币,2005年10月,再次追加投资10亿人民币 。

2003 年 10 月,阿里巴巴创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正式进军电子支付领域,目前,支付宝已经和国内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国际的 VISA 国际组织 等各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2005年8月,阿里巴巴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兼并雅虎在中国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4.3 优秀的服务

“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的需求”是阿里巴巴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调查显示:阿里巴巴的网上会员近五成是通过口碑相传得知阿里巴巴并使用阿里巴巴;各行业会员通过阿里巴巴商务平台双方达成合作者占总会员比率近五成。

在阿里巴巴创立初期,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挖空心思赚客户钱的时候我们的想法是挖空心思反正我们赚不到钱,所以挖空心思帮助客户成功,这是我们当时的出发点。所以服务的意识在2001年,2002年深入的放到阿里巴巴的脑子里面,直到今天为止我们阿里巴巴的六大价值观第一条就是客户第一。客户第一表现一个重要的形式,我们公司组织结构图倒过来。一般是正三角形,上面是CEO,下面是副总经理,然后是部门经理,然后是员工,然后是客户。

4.4出色的盈利模式

阿里巴巴的营运模式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抓住基础的,然后再实施过程中不断捕捉新出现的收入机会,从最基础的替企业架设站点,到随之而来的网站推广,以及对在线贸易资信的辅助服务,交易本身的订单管理不断延伸。其出色的盈利模式具有强有力、可持续、可拓展的特点。

4.4.1 架设企业站点

阿里巴巴是一个很大的商业社区站点,这就是说它有许多潜在顾客频繁接触的机会。阿里巴巴的目标受众每年都要参加许多类似广交会之类的展销会议,这时候阿里巴巴的工作人

地搜集商业机会。

4.4.2 站点推广 第5页 共7页 员就出现了,进行一些低成本的推广活动。实践证明,网上与网下营业推广的结合,能有效

在阿里巴巴今天的收入中,站点推广的收入占了一半还多。阿里巴巴有一个系统服务的思维,除了在网站上的页面设置,还可以通过“商情传递”邮件杂志,检索上的优先顺序,至少能证明付费的顾客要比免费的客户有更多的机会。

4.4.3 诚信通

网络是虚拟的,但贸易必须是真实的。“诚信通”作为一项服务,用户可以在“诚信通”上出示第三方对其的评价,企业在阿里巴巴上的交易记录也有据可查。

4.4.4贸易通

贸易通是阿里巴巴新推出的一项服务,它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项:和百万商人安全、可靠地进行及时在线沟通、互助;结识、管理自己的商业伙伴,开展一对一的在线营销;强大的商务搜索引擎;“服务热线”为诚信通会员及时解答网络贸易疑问。 5 创业风险

风险是在一定的失控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复杂性和变动性的影响,使实际结果与预测发生背离而导致利益损失的可能性。

5.1 机会风险

创业者选择创业也就放弃了自己原先所从事的职业。一个人只能做一件事,选择创业就丧失了其他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风险。

马云在刚刚步入而立之年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马云还是放弃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决定自主创业。但现在看来,马云抓住了绝佳的商业机会,并取得成功。他被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未来领袖”、被美国亚洲商业协会选为“商业领袖”,是 50 年来第一位成为《福布斯》封面人物的中国企业家,并曾多次应邀为全球著名高等学府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讲学。2002 年 5 月他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日经》杂志高度评价阿里巴巴在中日贸易领域里的贡献。

5.2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是指因资金不能适时供应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依托高科技产品创业,需要的创业资金有两个特点:一是资金规模较大,二是融资渠道少。

1999年,马云以50万元人民币在一家民房里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开始第二次创业。

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第五篇_创业管理试卷(综合版本)

创业管理试卷

单选:

1. 我国的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

2. 当一个创业者看好一个市场或商品领域并确定要进入该市场后,创业者主要选择哪种市

场进入模式不包括:组建战略联盟

3. 债券性资金的特点:到期从企业收回

4. 关于创业计划下列正确的是:创业计划应基于详细而真实的调查完成

5. 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企业成长的资源限制:创业元老的数量

判断题:

1.创业者是创办企业的领导人(错)

2.大多数人都能看到并把握创业机会(错)

3.没有团队的创业也许不一定会失败,但要创建一个没有团队而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却极其

困难(对)

4.股权性资金不承担企业的风险(错)

5.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投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

债务承担责任(对)

6.企业选址与企业成败关系不大(错)

7.编制创业计划书的目的是吸引投资者的注意(错)

8.创业过程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因此战略规划没有实质意义(错)

9.与其他投资相比,天使投资是最早介入的外部投资(对)

10.企业既有事业是创业企业成长的根源,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应该改变(错)

名词解释:

创业机会:书本21页

创业团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彼此间通过分享认知和合作行动以

共同承担创建新企业责任的,处在新创企业高层主管位置的人共同组建形成的有效工作群

体。狭义的创业团队是指有着共同目的、共享创业收益、共担创业风险的一群创建新企业的

人;广义的创业团你队则不仅包括狭义创业团队,还包括与创业过程有关的各种利益相关者,

如风险投资家、专家顾问等等。

特许经营:P98

【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生存性创业:生存型创业是指那些由于没有其他就业选择或对其他就业选择不满意而从事创

业的创业活动。从行业分布来看,生存型创业的行业多为零售、汽车、租赁、个人服务等行

业,而这些行业大多为个体私营经济所处的行业。

私募股权基金:P135

简答题:

1. 创业计划书有什么作用?P145

2.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写出你可能的融资渠道?P113

3. 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创业的决定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的因素包括创业者的个性特点、个人环境、

相关的商业环境、个人目标和可行的商业计划。另一方面,创业者将预期的结果同自己的心

理期望相比较。此外,创业者还关心创业中付出的努力与可能的收获之间的关系。

4. 创业过程包括哪些活动?

创业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大体来说,创业过程包括了识别机会、开发

机会、实现机会价值三个大的阶段,具体来说,包括产生创业动机/决定成为创业者、识别

创业机会、整合资源、创建新企业或是新事业、管理新企业、收获回报等主要活动。

五.论述题

试分析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潜在风险?如何避免?

P200

六.案例分析

《创业管理》考试试卷 A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题号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面与创业融资难没有关系的是: ( )

A. 创业企业的融资规模相对较小

B. 创业企业几乎没有可以提供抵押的资产

C. 创业企业的失败率较高

D. 创业融资需求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2.关于信用担保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创业管理,创业管理案例,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http://m.gbppp.com/lz/482147/

推荐访问:创新创业案例分析 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