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祭日

时间:2018-11-28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第一篇:我国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国家公祭日——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经典素材】

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十二月十三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十二月十三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二0一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公祭仪式在南京市首次举行。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人们对战争灾难的痛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将南京大屠杀这起人类历史上最灭绝人性、最惨无人道的侵略者的暴行的发生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事实上早已是中国人的心中所盼,更是在这场人类浩劫中幸存者的和遇难者的后代的夙愿。这个决定令全体中国人为之动容,更令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77年来,我们曾以无数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以无数方式探讨这场屠杀带来的思考: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和平的共识、战争的伦理、人性的自觉与人道的尊严。现在,我们终于设立和迎接来了国家公祭日,以肃穆的仪式来悼念历史,让澎湃的感情集中表达,必将促使民族历史记 公祭日,展示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锻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是每个民族的朝圣之地。当波兰人为奥斯维辛纪念馆献上鲜花,当德国人在大屠杀纪念碑林中默哀,也让我们重回77年前那座血与火的城市,阅读写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种紧紧挽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情与民族精神。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近70年,我们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醒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思战争、检省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余孽,但不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如果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天是否会忘记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国家公祭日提供的庄严感,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庄严,特别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判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提供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审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判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还原历史真相,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大屠杀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时间不能抚平所有的悲伤,记忆依旧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庄重的仪式,祭奠逝者,抚慰生者,来凝聚勇气直面历史,把悲伤化作前行的动力。以国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悼念死难同胞,恰好契合了民众的意愿。在这一天,我们感念逝者,还生命以尊严。唯其不可忘却,他们才能在民族记忆和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之所以不能忘,不敢忘,是因为它给我们以教训和启迪。落地位和成就。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我们要牢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也要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热爱和平,更要努力维护和平。

感念逝者,激励后人。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让我们凝聚起更强劲的力量,大步前行。

【多向解读】

思维点击: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人们对战争灾难的痛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将南京大屠杀这起人类历史上最灭绝人性、最惨无人道的侵略者的暴行的发生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事实上早已是中国人的

心中所盼,更是在这场人类浩劫中幸存者的和遇难者的后代的夙愿。以国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悼念死难同胞,恰好契合了民众的意愿。在这一天,我们感念逝者,还生命以尊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能忘却,南京在哭泣,中华在哭泣;我们不能忘却,在惨绝人寰的屠戮中失去的30万鲜活生命;我们不能忘却,失去的民族的尊严„„这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深深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提醒着我们曾经所承受的屈辱与不公。这样一个庄重的仪式,祭奠逝者,抚慰生者,来凝聚勇气直面历史,把悲伤化作前行的动力。

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惟有自立自强。中华民族经历了种种苦难挫折,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和成就。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我们要牢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也要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热爱和平,更要努力维护和平。

适用角度:悼念 直面真相 不忘历史 维护和平

动脑想一想:该材料还适用于哪些立意角度? 。

【论证实例】

例1.历史不能忘记

南京每一段弹痕累累的城垣,每一寸埋骨葬魂的土地,每一条曾流血浮尸的江河,都在诉说这座古城的苦难过往。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日本的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一样,南京大屠杀理应成为世界共同的记忆,对这场历史悲剧的祭奠应成为封存未来人道主义灾难的仪式。国家公祭日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因为这份纪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大深重的悲痛,铭刻着中华民族最刻骨铭心的耻辱。以国家名义公祭不但是让逝者安息,让全体中国人铭记耻辱,也是在向全世界呐喊,请不要刻意忽视这段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史真相需得到还原、尊重、保护,任何歪曲、美化南京大屠杀罪行的言行都是泯灭有类良知的犯罪。 例2.敬畏生命维护和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尽管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在中华民族英勇抗争下还是取得战争的胜利。岁月流逝,曾经的苦难渐行渐远;年轮更迭,曾经的硝烟渐渐消散。历史虽然属于过去,但同样可以昭示未来。只有铭记历史才能不让前人的鲜血白流,只有铭记历史才能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才不会重蹈覆辙,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我们祈愿和平,祈愿就要珍惜,更要捍卫!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动手写一写:用该素材写一作文片段,要求用上一两种修辞,体现观点,有文采。 。

第二篇:我国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国家公祭日国旗下演讲(一)

同学们:

今天是12月13日,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2014年2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两项草案,决定将9月3号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号设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大家了解这段历史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军一手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它被称为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出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蛮和凶残,也反映出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欺凌和宰割的深重苦难。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占领上海、苏州、杭州等地之后,又攻陷南京。在南京城里,杀人成性的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大屠杀。他们首先对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中国守军成批、成批地进行枪杀,接着在全城进行疯狂的大搜捕,枪杀了无数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杀人杀红了眼的日本侵略者,甚至冲进国际委员会为救助难民而申请划定的“安全区”,对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难民进行残忍杀戮。

日本侵略者的杀人手段惨绝人寰,令人发指。他们把大批大批的俘虏和难民集中到一起,或用刺刀乱捅,或用机枪扫射,或赶进土坑活埋,或用汽油浇淋后焚烧……丧心病狂的侵略者,还把残杀中国人当作取乐消遣。他们把汽油浇在被害者身上,再开枪射击,使之中弹着火遍体燃烧,被害者痛苦奔窜,而那些杀人狂则在一旁哈哈大笑,以为娱乐。他们还有的则先将难民

的眼珠挖掉,或割掉耳朵,然后再将之击毙。他们甚至把中国人当作活靶子进行射击和刺杀演练。在这场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们居然举行所谓“斩杀百人竞赛”,以杀人多寡来决定比赛胜负。有两个日军暴徒分别连续枪杀了105人和106人,另一个日军头目,一个人就杀了300多人。此外,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兽性大发,疯狂强奸、迫害中国妇女,有的日军将被他们强奸后受害者剖腹,或用刺刀捅死。连老弱病残者,甚至婴幼儿他们也不放过,疯狂的杀戮,使南京城里尸横遍地,街道上无法通行。

据1946年远东国际法庭不完全统计,六周内,中国军民被集体射杀、火烧、活埋达19万人,零星屠杀15万人,被杀害者人数达30万人以上。 今天,国家领导人将在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为死难者默哀。

我们郸城三高的学生都要铭记这段历史,现在,让我们为死难者默哀一分钟,请全体肃立。默哀!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二战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历史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早有定论,但如今日本有些人至今仍然要为历史翻案,仍然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去膜拜那些二战甲级战犯的幽灵。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吸取历史教训;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铭记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好好学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

第三篇:我国公祭日

设立国家公祭日-教案

形势与政策专题:

设立国家公祭日

传播和平正能量

主要内容:

一、公祭日的设立:为了从未忘却的纪念

二、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三、从设立国家公祭日看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

四、“公祭日”不为记住仇恨 而是要传播和平

2014年12月13日,我国将迎来第一次大型的国家公祭活动——南京大屠

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之前的9月3日,全国各地也隆重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

国家公祭日是如何设立的?有什么意义?它对未来中国的外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从本专题中寻找答案。

一、公祭日的设立:为了从未忘却的纪念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2014年2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抗战中,中国各族人民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3500万人。制定本纪念

日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中,日本投降从而战争结束的日期及其后每年的纪念日。1945年9月3日清晨(当地时间),日本在停泊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与盟国签订《降伏文书》;由于时差关系,美国的“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2日。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9月3日。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国

民政府并通过决议,规定从次年开始,每年的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台湾当局为了统一各军种节日,于1955年起将对日抗

战胜利日作为陆海空三军的军人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

中国在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

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近年来为何淡化

抗日战争结束后,众所周知,中国很快陷入内战,所以这个日子的喜庆气氛

被冲淡了许多。

【我国公祭日】

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每年都进行庆祝,只是在“逢十”的年份举办一些活

动。那么,为什么法定的胜利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呢?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教授认为,宣布9月3日这个日子为纪念日的是国民党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对这个事情不愿意多说,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多提。现在,我们越来越承认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的一次抗战,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抗战,但不可忽视中国共产党起到的重要作用。正如汤教授所言,“有个过程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过程应该越短越好。”

现在国家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从一定意义上也说明越来越正视历史,显

示出执政自信。

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 -日军侵华历史事件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2014年6月10日,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一些珍贵历史档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我国公祭日】

制定该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近几年的反映日本入侵南京的电影:《南京 南京》、《金陵十三钗》等。

3、日官员设立对中国国家公祭日的反应及中国回应 对于中国设立公祭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月26日上午举行的记者会上,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草案一事表示:“虽然日方对‘为何在战后69年才’抱有疑问,但因是中国内部问题,所以日本方面不予评论。”

日本《朝日新闻》2月26日指出,在中日历史问题上,中方发布法律设立国家纪念日是十分少见的异例。中方此举是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和历史认识问题在国家层面上的批判行为。其目的是把安倍政权历史认识问题推向国际社会。

针对日本政要的言论,国防部回应中国设国家公祭日:日本无权说三道四 2014年02月27日记者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有评论称,此举是中日博弈下的战术亮剑。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称对中方二战结束 69年后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感到疑惑。请问中方对此作何评论?

中方:真正让我们感到疑惑的是,二战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历史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早有定论,为什么日本有些人至今仍然要为历史翻案,仍然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去膜拜那些二战甲级战犯的幽灵。我们敦促日方正视和反省战争责任,以实际行动取信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而不是去对战争受害国的正常纪念和悼念活动说三道四。

二、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1、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背景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中日关系史上既有2000多年的中日两国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友好交往史,也有甲午海战、侵华战争等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付出沉重代价的不幸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希望重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然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控制下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1952年4月,在美国的促压下,日本吉田茂政府同台湾当局缔结了所谓的“和平条约”,宣布建立所谓“外交关系”,公然对新中国进行挑衅,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直到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的一页。

近些年来,中日关系虽然总体上保持了接触与发展的方面,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史问题,日本否认侵华的部分史实,篡改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称“关于侵略的定义,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国际上都尚无定论”。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今年2月3日在东京街头的公开演讲中声称,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杀,一时间,各种各样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甚嚣尘上。而安倍政府频繁参拜靖国神社。一些别有用心的日本右翼分子幻想复活军国主义,严重地伤害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感情。

二是领土和海洋争端问题。自安倍政权上台后,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展开的中日争执不断升级,从而导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安倍政权将中国视为“假想敌”,

发表了一系列“中国威胁论”,在外交、军事等各方面展开攻势,联合越南,菲律宾等国,围堵中国。

材料:

2013年12月,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收到日本10艘巡逻艇;

2014年8月1日,日本与越南达成协议,将向越南赠送6艘二手海上巡逻船和海上保安装备,以提高越南‚海上执法能力‛。

由于当下正值日本右翼势力活跃,中日摩擦不断。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设立国家公祭日。这确实是对不肯认罪、否决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回 击。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对于抗日战争纪念日,存在着一些争议:在某些学者和民间人士看来,“八一五”、“九一八”和“七七”更值得纪念。这使得本来没有争议的事情发生了分歧。

同时,虽然南京方面每年在12月13日,都举行一些纪念活动,但由于是地方性的,影响力亦有限。

近些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又多次提案,民间呼声也愈来愈高涨。不仅中国如此,从全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定国家公祭日,或者纪念日,或者哀悼日,以举办最为庄严隆重的仪式,缅怀逝者。

因此,通过国家法定形式确定“双日”,也能够更好的教育生者,警示今人,建构个人与国家、公民与社会、民众与政府之间共同的民族信仰与价值追求。

以上设立的国际国内背景。

2、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多重意义

抗战早已胜利结束,但硝烟并未散去。值此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安倍政权的仇华倾向日益显著之际,由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当其时。

(1)表明中国人民缅怀抗战英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为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此次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形式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在抗战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立场。

资料: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我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共300名。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牺牲,但目前全国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级《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

民政部公告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后期,民政部还将分批公布牺牲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名录中的许多英烈,其名字和事迹许多都已被广泛传颂,甚至耳熟能详,如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以及狼牙山五壮士等。外籍牺牲英烈人员中,则有加美援华医疗队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等。

对牺牲内涵有很大拓展

记者注意到,民政部此次公布的抗日英烈名录,既有共产党军官,也有国民党军官,还包含多位外籍人士。这些牺牲的英烈以军队官员较多,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国民革命军牺牲官兵,同时也包括教授、作家、医生、记者等。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介绍,此次公布的英烈名录,对牺牲的内涵有很大的拓展,‚以前我们说的牺牲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里的牺牲者,但这次公布的名录里还有外国人、抗日联军军官、国民党军官。‛

公方彬说,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崛起,所有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的牺牲者都值得祭奠,也都可以祭奠。

为什么首批公布这些抗日英烈?公方彬表示,这次公布的英烈关注度更高,总体上来说都是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事迹比较鲜明的英烈,可以更好地引领公众。

(2)把这个全中华民族的灾难纪念日上升为国家最高层面,既体现国家的重视,不能忘记历史,也是正告日本右翼势力,妄图抹掉历史“不可能”。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为二战甲级战犯张目,企图挑战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对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决不允许。可以认为,至设立“双日”,中方就安倍政权精心设计并顺序打出的“组合拳”已悉数亮相。这场斗争进行得有理有节、有章有法,充分调动了国内国际舆论,将道理和公义完全置于中方一边,陷安倍政权于被动,沉重打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

【我国公祭日】

每当从日本传来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时,我国外交部都会及时予以回应,但对方往往不予理会;近几年的12月13日,南京各界都会集中在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前举行公祭,但因为是地方性纪念行为,其影响尚不能跨越国界。现在,全国人大将这两天法定为国家公祭日,到时,国家领导人将与全国各地民众一道公祭死难者,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死难同胞,同时正告日本当局,企图借否认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伎俩注定落空,其影响必将波及国内外。

(3)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不仅是为了回击日本当局的需要,也是为了教育本国公民的需要。

由于某种原因,自1949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名词极少被各方面提起,说起南京和大屠杀,只知道雨花台,不知有南京大屠杀。及至1982年,在日本篡改教科书的刺激下,中国学者才想到“要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研究”。然后,才有1985年建成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馆馆长朱成山曾感慨:“没有日本否定历史,还没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国人常以“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的名言告诫自己,要正视历史,但如果我们自身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斥责别人健忘或有意抹杀历史呢?

现在,中国终于有了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其设立不仅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永远记得30多万死难同胞,也表明我们冲破了观念的束缚,具有了还原抗战历史真相的勇气和胸怀。

材料:9月6日晚,网名为"泰山摄影学校"的网友在某论坛发布网贴称,当天在泰山举行的第二十八届泰山国际登山节上,一名据说自天津的30岁左右的

第四篇:我国公祭日

2015高考政治最后押题三 国家公祭日

中国国家公祭日仪式

一、【背景材料】

为了悼念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4年12月13日10时我国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77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中国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血腥屠杀30多万中国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从2005年开始,陆续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议设立国家公祭日。

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今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点,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一万名各界代表同佩白花,共同出席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共同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习近平主席强调,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理论分析】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设置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的目的,就是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把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活动升格为国家公祭,有利于在中日之间积累正能量。处理好中日关系需要双方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政策。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乃至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近年日益抬头的日本军国主义,我们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把处理好周边关系作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近年来,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罔顾历史事实,以篡改教科书、污蔑幸存者等方式,妄图达到美化侵略战争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坚决抵制军国主义的复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家公

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塑造人生。

(3)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我国公祭日】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

(2)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让人们铭记这段血凝的历史,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与加害史实的言行具有重要意义。

(3)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纪念日的形式,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等。

三、【跟踪试题】

习近平谈到设置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的目的,就是要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据此回答1~3题。

1.中国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

C.我国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D.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合作与冲突

2.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从根本上说,这是为了:

A.促进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B.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顺应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历史潮流

3.处理好中日关系,必须:

①尊重各自国家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②遵守对外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通过协商谈判妥善解决彼此的分歧 ④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把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活动升格为国家公祭,是对南京大屠杀史的第三次固化,公祭的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死难的30万同胞,还包括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据此回答4~5题。

4.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乃至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近年日益抬头的日本军国主义,我国要:

①坚定地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②把处理好周边关系作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我国公祭日】

5.中日要积累正能量,需要双方:

A.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加快世界多极化形成进程

B.我国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的各种活动

C.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2014年是抗战胜利69周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77周年,更是“9·3”和“12·13”两个纪念日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后的第一年。今年年初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就此建言献策。其中,在南京设公祭主会场、国家领导人出席,降半旗志哀,停止娱乐活动、素色着装等,成为被提及最多的建议。据此回答6~7题。

6.中日关系问题是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

A.人民政协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B.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7.代表们的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说明:

A.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C.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8.近年来,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罔顾历史事实,以篡改教科书、污蔑幸存者、纠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数字等方式,妄图达到抹杀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目的。这启示我们: ①必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 ②当今时代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④更好地行使国家自卫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10.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让人们铭记这段血凝的历史,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与加害史实的言行具有重要意义。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纪念日的形式,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

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说明: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12.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与上述纪念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将使南京大屠杀成为世界人民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的重要历史资源。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④共性在个性之外独立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有助于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让全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弘扬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2.C 3.A 4.A 5.C 6.D 7.C 8.D 9.B 10.C 11.C 12.A

13.(1)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自身的素质。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塑造人生。

(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每一次社会变革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第五篇:我国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2014-12-13)

今天,我国上至国家元首习近平,下至南京各界平民代表,包括曾经饱受日本侵害的东亚各国驻华使节,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场面庄严肃穆,气氛低沉凝重,防空警报彻空鸣响,腥风血雨的往日在这一时刻如磐石般压在国人的心头。历史不能忘却,忘却就意味着背叛。

日本的政党领袖,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的余孽,不顾国际和平力量的反对,特别是饱受日本侵害的东亚各国的强烈抗议,依然定期参拜靖国神社。我们中国每次都提出强烈抗议,每次都呼吁国际社会给予关注和支持。但是,这么多年来,日本诸鬼依然故我。

今天,我们举行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从国家层面,发动各界群众,团结国际力量,悼念无辜的死难者,谴责灭绝人性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声讨他们的反人类的滔天大罪。惟有这样,才是对日本诸鬼的最有力的回应。日本诸鬼对那些反人类的战犯顶礼膜拜,我们就发动国内、国际力量对他们进行正义的声讨、审判,诸鬼无道,为人类不齿。

我偌大中华,想想,从古到今,在某个历史阶段,日本曾是我们的学生,承认我们是他们的老师。但是,从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特别是近现代政治科技经济发展进程来看,日本人从没有承认我们是强者。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在武力上征服过他们,打败过他们,让他们俯首听命。相反,倒是这个弹丸小国,在历史上多次侵扰过我们。如明朝的东南沿海倭寇之患。我们可以再看看美国大兵,苏联老毛子,

都狠狠教训过小日本。美国人可以在日本占地驻军,俄罗斯现在还占着北方四岛,日本人不也认着吗?

实力是基础,精神是支柱。贫穷的中国,抗击过诸多列强侵略,屹立东方而不倒。脊柱时刻不能弯,才能不被人打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凭的是手里拿人的玩意;“勇者不仁”,说的是在关键时刻要敢出狠手。退一步说,只要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手里拿着烧火棍,也能把天捅个大窟窿。凭的就是这口豪气、霸气。

我国公祭日

http://m.gbppp.com/lz/500412/

推荐访问: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ppt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