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

时间:2016-03-11    来源:诗歌随笔    点击:

关于华兹华斯的一切
华兹华斯 第一篇

William•Wordsworth

❤诗歌中文版

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

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我没有人类的恐惧;她漠然于尘世岁月的相侵,仿佛感觉已失去。 如今她不动,没有力气,什么也不听不看,每天与岩石和树木一起,随地球循环旋转。

她住在无人迹的小路旁

她住在无人迹的小路旁,在鸽子溪边住家,那儿无人赞颂这位姑娘,也难得有人会爱她。 她像不为人见的紫罗兰被披青苔的岩石半掩!她美丽如同一颗寒星孤独地闪烁在天边。 她不为人知地活着,也几乎无人知她何时死去;但如今露西已躺进坟墓,对于我呀,世界已非往昔。

我有过奇异的心血来潮

我有过奇异的心血来潮,我也敢坦然诉说(不过,只能让情人听到)我这儿发生过什么。 那时,我情人容光焕发,像六月玫瑰的颜色;晚间.在淡淡月光之下我走向她那座茅舍。 我目不转睛,向明月注视,走过辽阔的平芜;我的马儿加快了步子,踏上我心爱的小路。 我们来到了果园,接着又登上一片山岭,这时,月亮正徐徐坠落,临近露西的屋顶。 我沉入一个温柔的美梦——造化所赐的珍品!我两眼始终牢牢望定缓缓下坠的月轮。 我的马儿呵,不肯停蹄,一步步奔跃向前:只见那一轮明月,蓦地沉落到茅屋后边。

什么怪念头,又痴又糊涂,会溜入情人的头脑!“天哪!”我向我自己惊呼,“万一露西会死掉!”

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

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在那遥远的海外;英格兰!那时,我才懂得我对你多么挚爱。 终于过去了,那忧伤的梦境!我再不离开你远游;我心中对你的一片真情时间愈久煜深厚。 在你的山岳中,我终于获得向往已久的安恬;我心爱的人儿摇着纺车,坐在英国的炉边。你晨光展现的.你夜幕遮掩的是露西游憩的林园;露西,她最后一眼望见的是你那青碧的草原。

我们是七个

我碰见一个乡村小姑娘:她说才八岁开外;浓密的发丝一卷卷从四方包裹着她的小脑袋。 她带了山林野地的风味,衣着也带了土气:她的眼睛很美,非常美;她的美叫我欢喜。 “小姑娘,你们一共是几个,你们姊妹弟兄?”“几个?一共是七个,”她说,看着我象有点不懂。

“他们在哪儿?请给我讲讲。”“我们是七个,”她回答,“两个老远的跑去了海上,两个在康威住家。

“还有我的小姐姐、小弟弟,两个都躺在坟园,我就位在坟园的小屋里,跟母亲,离他们不远。”

“你既说两个跑去了海上,两个在康威住家,可还说是七个!——请给我讲讲,好姑娘,这怎么说法。”

“我们一共是七个女和男,”小姑娘马上就回答,里头有两个躺在坟园在那棵坟树底下。” “你跑来跑去,我的小姑娘,你的手脚都灵活;既然有两个埋进了坟坑,你们就只剩了五个。” 小姑娘回答说,“他们的坟头看得见一片青青,十二步就到母亲的门口,他们俩靠得更近。

“我常到那儿去织我的毛袜,给我的手绢缝边;我常到那儿的地上去坐下,唱歌给他们消遣。 “到太阳落山了,刚近黄昏,要是天气好,黑得晚,我常把小汤碗带上一份,上那儿吃我的晚饭。

“先走的一个是金妮姐姐,她躺在床上哭叫,老天爷把她的痛苦解了结,她就悄悄的走掉。 “所以她就在坟园里安顿;我们要出去游戏,草不湿,就绕着她的坟墩——我和约翰小弟弟。 “地上盖满了白雪的时候,我可以滑溜坡面,约翰小弟弟可又得一走,他就躺到了她旁边。” 我就说,“既然他们俩升了天,你们剩几个了,那么?”小姑娘马上又回答一遍:“先生,我们是七个。”

❤豆瓣里网友的评论

威廉·华兹华斯他以表现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反映他个人与自然的交流,以及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闻名于世。

华兹华斯领悟到我们应在自然面前保持一种“明智的消极”,对自然虚怀以待,积极回应,避免过度的理性干预,这样才可能领会到自然的真谛。

华兹华斯领悟到了自然是一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这一最为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并将它通过诗歌传达给读者。在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中,自然是神性、理性和人性的结合;儿童是成人(人类)重返自然的中介;自然是拯救人类社会的良药。

他的到自然中去不是一种逃遁或逍遥,而是一种救赎。

人生最好的年华都是来自于大自然影响的结果。

华兹华斯由此而追求天人合一的优美境界,保持对自然敏感、虔诚的童心是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少了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纯爱,它们恐怕只能是湖边一撮不起眼的花。所以真的要感谢上帝将华兹华斯赐予人间,至少,失落的自然之美我们还能在诗歌中细细品味。

❤华兹华斯其人

华兹华斯(1770~1850)Wordsworth,William英国诗人。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8岁丧母。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

华兹华斯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实

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曲》。1802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因此重新皈依宗教。同时,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1807年。随着声誉逐渐上升,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到了1830年,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有一些诗人聚集,其诗作多描写湖区,故称他们为“湖畔派”。

早期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然而,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他为《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他的作品还有《不朽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游》两部分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岁丧母,13岁丧父,少年时

期一直在几家亲戚的监护之下,住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姐妹们分开生活。五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主要是对一位贵族的8500镑的债权。但这贵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愿偿还这笔钱,可以说,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区的美丽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华斯的对早年的回忆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写诗。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

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熟读了希腊拉丁文学,学习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感到失望。1795年,他和妹妹多萝茜以及诗人柯勒律治居住在北部山地的湖区,并在此消磨了一生。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1800年这部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序言。

《抒情歌谣集》出版时,华兹华斯并未受到重视,《序言》出版后,更遭到批评家的反对。1807年他的两卷集出版时仍受到批评界的攻击。但从19世纪初叶起,他在诗歌上的成就逐渐得到承认,激进派诗人如利·亨特也称他为颂扬大自然的新型诗歌的开创者和领袖,说他的诗取代了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人们认为《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在艺术上华兹华斯对雪莱、拜伦和济慈都有影响。

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为宫廷写了不少应景诗,艺术成就大不如前。

1850年4月23日去世。

华兹华斯 诗歌赏析 两篇
华兹华斯 第二篇

The Daffodils

Written by William Wordsworth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华兹华斯】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华兹华斯】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华兹华斯】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水仙花

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见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赏析:

《水仙花》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口语化的语言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一大特点。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这首诗歌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回忆的重要性。

诗歌前两节描写了诗人看到的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三节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觉:欢乐,平和。他把自己比作一朵浮云,在这一片水仙花上俯视着它们。诗人还运用拟人手法(personifies)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The cloud wandered,the waves danced,但其重点还是放在水仙花上。他把它们写成“a crowd”,“a host”,“a company”,“They dance and toss their heads”,它们还会表达欢乐愉快(“glee”,“jocund”)的心情呢!

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强调了回忆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当他处于空虚黯然的心情(in vacant or pensive mood),这一簇簇美丽的水仙花就会出现在他的回忆中(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诗歌中的“inward eye”就是指他的回忆。它们帮助他度过了生命中的困难时期。当我们处在孤独与无助时,我们也可以回忆我们曾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UPON WESTMINSTER BRIDGE威斯敏斯特桥上

【华兹华斯】

--William Wordsworth华兹华斯

译/猎人hunter560(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Earth has not anything to show more fair:

Bull would he be of soul who could pass by

A sight so touching in its majesty:

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The beauty of the morning: silent, bare,

Ships, towers, domes, theatres, and temples lie

Open unto the fields, and to the sky;

All bright and glittering in the smokeless air.

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

In his first splendour, valley, rock, or hill;

Ne’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l so deep!

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Notes:

This poem is written in sonnet form by William Wordsworth describing London, viewed from one of the bridges over the Thames泰晤士河, in the early morning.This poe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he first eight lines (octave) and the next six (sestet). Between these two is a break called a volta which emphasises the traditional change in mood or subject between the octave and sestet. In the first eight, he describes early morning London in detail, and then goes on in the final six to compare the city in that moment to natural wonders. The rhyme scheme is ABBAABBA CDCDCD

The dominating theme in the poem is Nature. London is described with natural scenery.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beauty of the city as the towers, the cathedrals(church), and the temples. Wordsworth personifies拟人化 the city along with the earth and the sun. This repeated his conviction坚定的信仰 that the city, at this particular point of day, does not clash 不协调with nature but becomes a part of it.The poet describes the calm and the tranquillity乡村的宁静 of the

city. There are neither sounds or noises, there is only silence.

clash 不协调 look bad whenthey are together 大地风光鲜有如此漂亮:

谁对壮丽景色不能欣赏,

那就与公牛的灵魂一样:

这座城市穿上华丽衣裳,

安谧的清晨伴五彩霞光,

船舶、高塔、拱顶、剧场、教堂,

直冲天穹向着田野开放;

在纯净空气里熠熠闪光。

阳光从未如此绚丽辉煌,

沐浴山谷、岩石、山坡之上;

如此召唤以前从未深感,

泰晤士河流淌随心所愿:

上帝啊!千家万户梦正酣;

这颗强大的心沉睡安然!

威廉 华兹华斯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华兹华斯 第三篇

威廉 华兹华斯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1770~1850)【华兹华斯】

Wordsworth,William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8岁丧母。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曲》。1802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因此重新皈依宗教。同时,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1807年。随着声誉逐渐上升,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到了1830年,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有一些诗人聚集,其诗作多描写湖区,故称他们为“湖畔派”。

早期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然而,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他为《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他的作品还有《不朽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游》两部分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岁丧母,13岁丧父,少年时期一直在几家亲戚的监护之下,住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姐妹们分开生活。五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主要是对一位贵族的8500镑的债权。但这贵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愿偿还这笔钱,可以说,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区的美丽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华斯的对早年的回忆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写诗。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

--------------------------------------------------------------------------------

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

华兹华斯

http://m.gbppp.com/mw/216283/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