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练习

时间:2018-02-01    来源:散文随笔    点击:

散文练习 第一篇_初中散文阅读训练

初中散文阅读训练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

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

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

,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释: (1)[旖旎(yǐnǐ)]柔和美丽。(2)[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 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2分)

2.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

和目的两方面回答。)(3分)

3. 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2分)

4. 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

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5分)

二、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住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

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喷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住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原载《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hú( )疑 mò( )生

2.小佳前天碰上了什么倒霉事?他为什么会被唤到教务处谈话?(2分)

3.小佳今天为什么“眼泪越流越多”?(2分)

4,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5.爸爸为什么虚构10元与100元的故事?你认为这样做是不是欺骗小佳?为什么?(4分)

三、长大

①曾经多么迫切地盼望长大。不知不觉,你的肌体强壮了,你的思维敏捷了,你开始忙活着自己的事情。这时,你会感到年轻真好,青春时光真好。青春的时光如一块块砖石,垒起人的四堵墙———

②你的健康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力量,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风采。青春因此而充满活力,你可以努力去开创你钟爱的事业。这世界很大,你可以把目光投向远处,然后执著地踏上跋涉的征程。

③你的勇气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激情,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动力。世界对你而言是一片空白,你可以用自己行动的画笔,重重地去描绘。你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你有能力直面困难并战胜困难,同时要会总结经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④你的年龄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优势,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资本。只有在此刻,一个人才能够做出人生事业的多项选择。尤其是,此时你有能力承受失败和挫折,你有机会脱颖而出,你有时间从头再来。

⑤你的单纯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个性,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品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你都应品尝一下。你不需要所谓的成熟,你没必要在乎别人如何评价你。因为单纯,青春才会留下美好的回忆。珍惜单纯的心境,会使你的人生充满睿智的思考。

⑥四堵墙,支撑住你青春的大厦。可是,请别忘记:青春短暂。如果有那么一天,你羡慕他人的成就超出自己,你感悟到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出色,那时,你就浪费了人生中一段宝贵的时光。青春岁月里,金钱我们可以不要,享受我们可以舍弃,惟有宝贵的时光不可丢弃。我们脚下原本是遍地荆棘,没有我们辛勤

的开垦,就绝不会花团锦簇。当每一个日子忙忙碌碌又不露痕迹地逝去,你要想,我们青春的每一个刻度都弥足宝贵,自己生命中的这块砖,是否坚实地砌在了青春的大厦上。为了无愧于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让我们珍惜时光,珍惜青春这沉甸甸的日子,让我们的生命更充实更辉煌。

1.作者认为“年轻真好,青春时光真好”,因为青春拥有、、和。(4分)

2.从全文看,作者告诫我们的是。(3分)

3.请联系你的生命体验,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语句“你的单纯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个性,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品质”的理解。(4分)

4.你认为“支撑住你青春的大厦”的,除了文中这“四堵墙”还有什么?请选择一个方面简述你的见解。(4分)

四、秃的梧桐

⑪——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⑫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⑬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⑭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⑮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⑯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⑰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⑱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⑲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⑳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 cuì (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ɡɡ 1ónɡɡ( )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11)——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15)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16)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17)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选自苏雪林《绿天》)

1.请根据拼音写出第⑥段中应填的词语。(2分)

2.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3.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3分)

4.文中第(11)(12)段写了其它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4分)

5.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6.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五、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①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到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②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③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下有一块瓜地。________(A. 热烈 B. 酷烈 C. 和暖)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④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⑤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⑥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⑦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

散文练习 第二篇_散文阅读方法指导与练习

第三章 散文阅读

一、文体知识

1、散文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泛指除韵文、骈文以外的一切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

品,在现代,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我们这里所说的

散文,是种狭义的散文,即将新闻文学、历史文学、科普文学、杂文等排出在外

的一般散文。

2、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神聚”。所谓“形散”,就是从表面看,结构比较松

散,未必有完整的情节和紧凑的故事,人物形象也未必丰满;但不管如何凌乱,

材料必须串于一条线上,这条线便是主题,或说是中心思想,也就是说形散的材

料必须集中地为主题服务,这就是所谓的神聚。据此,散文的一般特点可概括为

如下四点:

取材广泛,可大可小。

一般来说,散文的写作素材是极其广泛的,花鸟鱼虫、古今中外,海外奇谈,

名人轶事,可信手拈来,经过精心构思,表达深邃的思想,抒发真挚的情谊。但

须切记,紧扣主题,切不可以方构圆,背离文章的宗旨。

题材多样,灵活机变。

可以是熔知识与文学与一炉的科学小品;也可以是寄情趣于景观的风物游

记,还可以是记述言行观感的日记;或是倾吐心事的书信;甚至那些信手拈来的

随笔札记,录写见闻的参观访问记写,也都可归之于散文一类。除在题材形式上

可以灵活机变外,在结构章法上也不拘一格,便于作者发挥自己在某方面的专长。

手法不一,富于变化。

在散文的写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运用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

表现手法。总的来说,在散文中,要注意这几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在作品中

绝对单一地运用某种手法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在散文的

写作中应更多地练习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散文练习】

文笔隽永,洗练流畅。

散文体彩的多样性、手法的多变性决定了文笔的丰富性和非单一性。就是说,

散文的语言风格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种模式的,它应该根据具体体裁的实际需

要而定。但无论怎样变,都应具备散文的基本特点:深刻隽永、洗练流畅。

3、散文的分类

按散文表达方式及表现内容,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记叙散文。其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其中又可分为写人、叙事等几种。

抒情散文。这类散文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为主,但抒情散文中也少不了写人

叙事、写景状物。比如《白杨礼赞》,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北方抗战军民的赞赏之

情,而这种感情绝不能凭空而来,它是作者看到黄土高原上巍然屹立的白杨树,

进而通过对白杨树的赞颂,抒发了作者对抗战军民的赞叹之情。

议论散文,侧重于对事理的议论,从而表明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钢构的故乡 刘醒龙

⑴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正如最白的那朵云与天空离散了。

⑵因此‘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最生涩的血液,最无解的思绪,

最沉静的呼唤。说到底,就是任凭长风吹旷野,短雨洗芭蕉,空有万分想念,千

般记惦,百倍牵肠挂肚,依然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

⑶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

⑷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又总是记得不母乳的模样。

⑸因为故乡的孕育,记忆中就有一个忽隐忽现的名为团风的地方。

⑹书上说,团风是1949年春天那场叫渡江战役的最上游的曲击地。书上又

说,团风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两支本该同仇敌忾的军队,却同室操戈 时常火

并咱々必争之地。书上更说,团风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赤色政党中两位创党元

老的深情故土、痴情故地。

⑺著书卷,立学说,想来至少不使后来者多费猜度。就像宋时苏轼,诗意地

说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竟然变成多少年后惹是生非的源头。苏轼当然不

知后来世上会有团风之地,却断断不会不知鸟林之所在。苏轼时期的鸟林,在后

苏轼时期,改名换姓成为团风。作为赤壁大战关键所在,如果此鸟林一直成为鸟

林,上溯长江几百公里,那个也叫鸟林的去处,就没有机会将自己想象成孔明先

生借来东风,助周公瑾大战曹盂德的英雄际会场所了。

⑻书上那些文字,在我心里是惶惑的。

⑼童年的我,无法认识童年的自己。认识的只有从承载这些文字的土地上,

走向他乡的长辈。比如父亲,那位在一个叫刘下垸的小地方,学会操纵最原始的

织布机的男人;比如爷爷,那位在一个叫林家大垸的小地方,替一户后来声名显

赫的林姓人家织了8年土布和洋布的男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得到一些小命运和

小小命运,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位早早为了生计而少能认字的壮年男人,和另

一位对生计艰难有着更深体会而累得脊背畸形的老年男人,同那些辉煌于历史的

大事伟人,作某种关联。

⑽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

⑾首先是母亲。在母亲第九十九次讲述她的故事时,我曾经有机会在她所说

的团风街上徘徊很久,也问过不少人,既没有找到,也没有听到,在那条街的某

个地方,有过某座祠堂。虽 然旧的痕迹消失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生命初期的

孤独凄苦。当年那些风雨飘摇的夜晚,母亲搂着她的两个加起来不到三岁的孩子,

陪着那些被族人用私刑冤毙的游魂。一盏彻夜不灭的油灯,成了并非英雄母亲的

虎胆,夜复一夜地盼到天亮,将害怕潜伏者抢劫的阴森祠堂,苏醒成为翻身农民

供应生活物资的供销社。

⑿其次是父亲。父亲的故事,父亲本人只说过一次。后来就不再说了。他的

那个1948年在汉口街上贴一张革命传单,要躲好几条街的故事,更是从1967

年 的大字报上读到的。那一年,第一次跟在父亲身后,走在幻梦中出现过的小

路上,听那些过分陌生的人冲着父亲表达过分的热情,这才相信那个早已成为了

历史的故事。相信父亲为躲避“文革”斗争,只身逃回故乡,那些追逐而来的狂

热青年,如何被父亲童年时的伙伴,一声大吼,喝退几百里。

⒀还有一个故事,它是属于我的。那一年,父亲在芭茅草丛生的田野上,找

到一处荒芜土丘,惊天动地地跪下去,冲着深深的土地大声呼唤自己的母亲。我晓得,这便是在我出生前很多年就已经离开的奶奶。接下来,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所以,再往后,当父亲和母亲,一回回地要求,替他们在

故乡找块安度往生的地!我亦能够伤情地理解,故乡是使有限人生重新诞生为永

生的最可靠的地方。

⒁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⒂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⒃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

1、文中第②段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感受。

2、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3、请品味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

4、文中说“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请你结合全文,具体写出

三方面“难以置信”的事,以及这些事所表达出的作者的感情。

难以置信的事: 作者的感情:

5、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总盼望走出故乡,而“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

1、思念故乡。

2、引出下文。

3、“我”的一跪,找到了亲情,灵魂受到了洗礼,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

4、难以置信的事:母亲在祠堂里带着两个孩子孤独凄苦地坚守到解放;父亲参加革命解救故乡的人,他们也在危难时刻保护父亲;“我”在奶奶坟前深情一跪。 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父母以及所有亲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5、人在少年的时候,都非常看重功名利禄,为了身份地位是不将故乡,不将亲情放在眼里的,到了中年的时候,或者成功地求到了功名,或者在名利场中失败,这时,他们极为需要亲情的慰藉、故乡的温暖,所以,会非常想念故乡。

【解题方法】

1、思路提点: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我们需要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后再结合具体的段落分析具体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与语句,另外,描写性语句需要我们结合生活体验与相关积累推断相应的情感。文段②中“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和“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两句话解释了该段表达的感情是漂泊、无根。

2、思路提点:此题要求指出段落作用。关于段落的作用,先弄清楚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此段在文中,通常有以下作用: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⑵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⑶照应上文;⑷领起下文。在本文的作用显然是领起下文。答题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3、思路提点: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有:⑴从关键词语入手分析句子含义,关键词语的含义搞明白了,句子的含义即可明了;⑵结合修辞手法理解句意,作者为了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常常借助些修辞手法;⑶从写作意图、全文内容和文章主旨入手理解句子,人们写文章,总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欲褒欲贬,欲扬欲抑,还是欲作一般说明等等;⑷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有些文章是在一定背景下写的,它的内容与背景有密切关系。背景通常分为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两种;⑸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本题可从⑴⑶入手分析句意。“重新诞生”在文中指的是作者从漂泊无依到回归故乡,心中有了根。

4、思路提点:此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对文中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提取信息题通常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我们首先把准题干的要求,然后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可以提取“故乡悠久澎湃的历史”、“母亲在祠堂里带着两个孩子孤独凄苦地坚守到解放”、“父亲参加革命解救故乡的人,他们也在危难时刻保护父亲”等信息作答。第二问考查揣摩作者感情的能力。我们需要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后再结合具体的段落分析具体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与语句,另外,描写性语句需要我们结合生活体验与相关积累推断相应的情感。【散文练习】

5、思路提点:此题考查学生的拓展延伸能力。回答此题,只要注意联系文章的主旨,且观点正确,表述合理,语言顺畅即可。解答这道题,应分别理解人年少时想走出去,成年了越喜欢故乡的原因。解答时一定要联系文中父亲的一生,以他为例提取相应原因,二要防止偏重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答题不全。

【实战演练】

携一身轻盈

⑴你见过玉兰花吗?

⑵那天,一夜风雨过后的早晨,我走进院子,在一株玉兰树前伫立凝视。 ⑶玉兰亭亭玉立在我面前,她挺然而带温情,洁白而不雕琢。一树冰清玉洁、灿然欲笑的玉兰花,有几分清香,有一缕情魂。

⑷突然,嚓的一声!这一声极其细微,如天籁之音,不易觉察;这声音又极其干脆,没有一点犹豫,没有一点余音。

⑸就这么一声,一片雪白的玉兰花瓣,刹那间离开了枝头,携一身轻盈,在晨风中轻轻坠落,失离芳魂。【散文练习】

⑹这一切,从听到响声,到花瓣落地,也仅仅是几秒钟时间。这一过程,竟是那么平和,那么从容。就在这凝定的瞬间,那一地坠落的玉兰,像静静睡去的倩女,似湛湛一笑的淡然。难怪有人感叹说,玉兰是青春的缩影——短暂,但又无限美好!

⑺面对这一景象,我说不出我此时此刻的心境,是伤感吗?是淡然吗?是略有所思吗?

⑻古人说,落花是凄美的,“满地落花,似点点有情泪。”我却不以为如此,我所感慨的,是这一神奇的造化。

⑼那年,我应友人邀约,去一处桃园观光。可是我们来晚了,错过了“一夜春风过,万树桃花开”的季节。只见细细碎碎的桃花,铺满了园林小路,此时的桃花已形色俱非,容态全无了。果园是冷落的,寂静的,除了我们,再也没有赏花的游客了,这一情景,不免令人嘘吁!

⑽陪同我们的果园主人,却满面春风,他说,落花以后,成果就快了,到时,欢迎你们来品尝。我走近枝头细看,果然不错,那一根根新抽出的枝条上,也就是落花处,一粒粒绿茸茸的、黄豆般大小的果子,正露出脑袋张望着,微笑着。是呵,花落了,果子很快就长成了。

⑾花开花落,这正是生命的运转之象。芳华过去了,灿烂过去了,即使残花萎地,也会自有其韵吧。

⑿很多时候,我们不如玉兰,该落下时不能从容地落下,总留恋着某一刻的繁华。原来,我们有太多的顾忌,有太多的背负。我们的身子早已不再轻盈了。于是,我们忘记了蓝天白云,忘记了好山好水,忘记了生活中原本的美好和诗意。

⒀我凝视坠落的玉兰,仍洁白如玉,素净清芬,不染纤尘。我俯身捡起一捧,又让它从手指间滑落,如玉蝶纷飞。

⒁我会记住,在这样一个早晨,在这样一个寂静之地,我看到,玉兰携一身轻盈而来,又携一身轻盈而去。

1.清分条概述玉兰花坠落过程中的三个特点。

散文练习 第三篇_散文阅读攻略及练习

散文专题训练

有效解读文本是做好阅读题目的前提

——散文原阅读方法

一、散文的文体特性:

“写景状物”“哲理” 等几种类型。

二、散文原阅读的方法:

(一)解读标题信息(可用关键词在题目旁批注) 一般散文标题提供如下信息: ⒈概括文章内容(写作对象),如《老王》《致大雁》《我看见一条河》; 2.揭示文章主题,如《焦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春天是一点点化开的》; 3.标题的语言特点和结构作用:

⑪ 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如《最温暖的一片阳光》;⑫全文线索,一线串珠,文章浑然一

体,如《背影》;⑬一语双关,如《爸爸的花儿落了》; ⑭运用象征手法,如《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二)根据叙事或表达方式,用合并类段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执笔圈画读文章) 1.使用双竖线“//”合并同类段,理清文章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2.使用“ ”标画文中能表达作者情感的抒情、议论的语句,体味作者情感。 胸有成竹——熟知散文一般考点

概括文章内容1分 题目语言特点或手法1分 表达文章主题1分

分析作用1分

(答题思路图示)

【典型例题】2015济南中考《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题干】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1分),表达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1分)。题目运用象征手法(1分),用“最温暖的一片阳光”象征母亲、母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1分)。

【典型例题】2015济南中考《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题干】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3分)

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 .

【答案】洗,是“冲洗”的意思(1分),文中表现了母亲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变老(1分),巧用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岁月的无情以及“我”的伤感。(情感1分)

(1)修辞角度:八大修辞的作用——使用修辞为的是突出情感

(2)人物描写角度——运用人物描写为的是突出人物性格、品质

(答题思路图示)

(答题思路图示)

【典型例题1】修辞类:2012济南中考《致大雁》

【题干】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⒂段画线句。

当春风再度吹绿江南柳丝的时候,你们威严的阵容,便又会出现在辽阔的天幕上,向北,向北……

【答案】画线句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连用两个“向北”,突出了大雁北飞的决心(1分),表达了作

者对大雁执著追 求精神的赞美(1分)。

【典型例题2】人物描写类:2015济南中考《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题干】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1分),写出了母亲着急赶来给“我”送蒸菜时的样子(1分),表现了母

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1分)。

(答题思路图示)

【典型例题】2015济南中考《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题干】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4分) 【答案】只要有母亲在,就会有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发生(理解句子隐含意义1分)。文中是指母亲不顾年

老体衰,克服重重困难,采摘野菜并做好美味的蒸菜给“我”送来,令“我”震撼的事情(结合叙事背景1分)。这句话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语句表达作者情感2分)。

【典型例题】2015济南中考《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题干】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 【答案1】运用对比的写法(1分)。文章开篇写母亲主动给“我”打电话和结尾“我”主动给母亲打电话形成对比

(1分),更好地突出了“我”对母爱的理解与赞美,以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分)。

【答案2】运用插叙的写法(1分)。文章插叙了母亲过去的生活经历(1分),使文章内容充实,使人物形象丰满(1

分),突出母亲一生的艰辛和作者的感激之情(1分)。

(一)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 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散文练习

http://m.gbppp.com/mw/415414/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