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几级

时间:2018-05-03    来源:汽车知识    点击:

汶川大地震几级 第一篇_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触动了我的心灵

盐池五小 五(6)班 贾雲杉

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使千万人失去了生命,使千万人家庭遭到破坏,这次地震是新中国建设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

这天,我放学回到家。写完作业。准备打开电视看电视剧,当我打开电视时,我看到一个场景:“楼屋塌陷,大树栽倒,汽车被压,场面一片混乱,这时,在屏幕下方,出现了一行字:“汶川昨天下午14:00,发生8.0级地震”这时,记者说:“现在地震发生到现在已经30小时了,我们的救援人员,已经在一线救援了。然后,把镜头转向了一所学校,这时。一个人救援人员从废墟里救出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满面鲜血,一个昏迷不醒,又把镜头转向了操场,天啊!怎么会…..操场上躺了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戴着红领巾,却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们,我连说话得勇气都没有了。忽然,有两个消防员把一个消防员从废墟里往出拉。那个消防员说:“快放开我,我发现了孩子,让我去救他们,”那两个消防员说:“不行,这个楼层有可能发生二次塌陷,队长下的死命令,你不得不听!”那个消防员泪流满面跪在队长面前说:“队长,就让我再救一个,就一个,求你了!”这时,还没等到队长回答,楼层发生第二次塌陷,那个消防员发疯似的冲向废墟……我哭了,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拿出我攒的钱,走向红十字会。

第二天,我打开电视,电视上说:“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使地震灾区的儿童,妇女、老人,都喝上了热乎乎的小米稀饭,我看了,心里很高兴,并祈福他们平安。

而昨天的那位消防员的举动,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是啊!多救一个是一个,我并不讨厌他的队长,如果真的那位消防员正在救人,楼层发生塌陷,说不定他也会有生命危险,这样我们就少了一位救人英雄。

我决定,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出一份力。 指导老师:刘冬梅

汶川大地震几级 第二篇_汶川大地震

名称: 5·12汶川地震 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震中心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其次为北

地理位

川,都江堰市西21km,崇州市西北48km,大

置:

邑县西北48km,成都市西北75km

震中经

北纬30.986°,东经 103.364°

纬度:

震源

14km 深度:

里氏震级8.0级,震级:

矩震级7.9级 震中

最大11度 烈度:

69227人遇难,伤亡

374643人受伤,失人数:

踪17923人 地震

构造地震

类型:

地震成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km,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km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km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km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震源深度为10~20km,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烈度: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

则衰减相对较缓。同时,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南北也不对称:8度区和7度区范围向四周扩大,呈现为北东向的不规则椭圆形,且相同烈度的区域在北部比南部大,进入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显示出断层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最大余震发生在断层北部。 各地伤亡汇总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有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人数为17923人。

震灾造成遇难2人,受伤8人。

震后北川县城

专家详析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地震研究及地质灾害研究专家今天分析了汶川地震破坏性强于唐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冯梅做客国土资源部门户网时分析指出,汶川地震破坏性强于唐山地震。

首先,从震级上可以看出,汶川地震稍强。唐山地震国际上公认的是7.8级,汶川地震是8.0级。

其次,从地缘机制断层错动上看,唐山地震是拉张性的,是上盘往下掉。汶川地震是上盘往上升,要比唐山地震影响大。

第三,唐山地震的断层错动时间是12.9秒,汶川地震是22.2秒,错动时间越长,人们感受到强震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汶川地震建筑物的摆幅持续时间比唐山地震要强。

第四,从地震张量的指数上看,唐山地震是7.2级,汶川地震是9.4级,差别很大。

第五,汶川地震波及的面积、造成的受灾面积比唐山地震大。冯梅说,这主要是由于断层错动的原因,汶川地震是挤压断裂,错动方向是北东方向,也就是说汶川的北东方向受影响比较大,但是它的西部情况就会好一些。

汶川地震波及面积大,据称几乎整个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都有震感。“主要是因为汶川地震错动时间特别长,比唐山地震还长,这就是为什么唐山地震虽然死亡人数多,但是实际上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如汶川地震大。”冯梅说,因为汶川灾情分布比较广。

第六,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比唐山地震大得多。国土资源部高级咨询研究中心教授岑嘉法分析说,因为唐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汶川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都不太一样,汶川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比较大的崩塌、滚石加上滑坡等,比唐山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要严重得多。另外,因

汶川大地震几级 第三篇_汶川地震损失究竟是多少

汶川地震损失究竟是多少?

“8451.4亿”难以承载我们全部的痛,然而——

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汶川大地震几级】

赵亚辉

“经济损失是最难确定的数据,地方报上来的总数超过1万亿,我们经过仔细的再三核实,最终确定了这个数字——8451.4亿元。”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著名灾害评估专家史培军教授对我说,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这只是直接经济损失,是地震直接毁坏的、有形的、物质财产的损失,不包括不可计价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

其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失确实很大,占到了总损失的7成。【汶川大地震几级】

死亡和失踪共8.7万多人

失踪者生还希望渺茫

9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映秀表示,汶川地震遇难者人数已超过8万人。史培军教授解释说,温家宝总理说的数据是遇难人数和失踪人数加起来。

“根据国家标准,对任何一次灾害后,人员的伤亡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遇难的人数,第二类是现在确定不了他是不是遇难了,把它定义为失踪人数。”史培军说,因为地震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我们认为,因地震造成的那些现在还失踪的人数生还的希望已经很小,把死亡的6.9万多人和失踪的1.8万多人,加在一起是8.7万多人。

史培军说,评估鉴定的时间是7月中旬,直接的遇难人数是69,197人,失踪的人数是18,341人。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一直都在很快地更新这些数据,还会持续公布最新的结果。

他还特别指出,其他灾害和汶川地震的伤亡一定要分开,比如说这次公布攀枝花地震遇难人数已经达到了38人,这就不是汶川地震的事。

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占总损失七成

“经济损失是最难确定的数据,地方报上来的总数超过1万亿,我们经过仔细的再三核实,最终确定了这个数字——8451.4亿元。”专家委员会中负责灾情评估的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

校长史培军教授说。

“关于地震灾情的评估,我们经过长时期的调查,并利用了遥感资料,以及地方政府的统计资料,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表格,分成了13大类、25个指标、229项统计要素进行统计。 最终获得了直接经济损失的数据是8451.4亿元人民币,其中四川的损失是最严重的,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其他各省的损失之和不到20亿元。

“在这些损失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失确实很大,占到了总损失的7成。”史培军说,按照比例排序,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最大,占总损失的27.4%。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为其次,占到总损失的21.9%,包括学校、医院在内的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为第三,占总损失的20.4%。

这三项之后,损失排序依次为工业占7.7%,服务业4.9%,农业4.5%,居民财产4。4%,土地资源3.3%,社会事业3.2%,文化遗产1.1%,矿山资源0.7%,自然保护区0.6%等。

不可计价和间接损失不计其数

文物损失、档案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未入统计

“这次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地震直接毁坏的、有形的、物质财产的损失,不包括不可计价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史培军告诉记者。

比如,损失的文物,有很多是无形的价值,就是没法计算的,很难进行准确经济损失评估,所以没有列入直接经济损失;再比如失去的档案、文件,地震生态环境的破坏,灾区人民的心灵伤害等等方面,都属于不可计价的损失,没法进行评估,也不能列入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中。

对于那些地震造成的间接损失,比如工厂停产、道路停运,等等,都不再统计之列。 有专家告诉我,如果算上这部分未统计的损失,可能会是是真正的天文数字。

航拍北川大滑坡(赵亚辉摄)

地质灾害发生1.2万多处

北川老县城西最大滑坡致死1600人

介绍地质灾害评估时董树文研究员指出,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我国有史以来一次性灾变事件爆发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经过初步判断,整个汶川地震的损失中约有三分之一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而是次生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 马宗晋院士说,根据初步统计,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地震发生之后,地震、地质、水利等多学科专家对此次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对灾害的防治以及堰塞湖的治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董树文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引发如此多的地质灾害和危害,主要是由于龙门山脉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地势梯度带上,在50-70km直线距离内高程落差达到3500-4000m,山高壑深,峡窄坡陡,在8级地震引发下发生世界罕见的地质灾害。

与其它地震灾害明显不同的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非常惨重,至今仍难以获得完整确切的数据,可以推断目前大部分失踪人员多数被滑坡等地质灾害所掩埋。根据部分现场调查,死亡人数大于30人的地震滑坡、崩塌灾害约22处,其中,

【汶川大地震几级】

死亡人数最高的为北川老县城的城西滑坡,高达1600人,直接摧毁了近半数老县城建筑;从映秀到汶川的20公里路段为成都—九寨沟的环线要道,由于被340多处滑坡、崩塌严重毁坏。

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初步弄清

主要是“印度板块惹的祸”

搞清楚汶川地震发生的机理也是此次调查评估的重要内容。马宗晋院士介绍说,这次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的主断裂上,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从区域构造背景上看,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中,两侧边缘带构造应力长期积累。初步推断,在印度板块总体向北东方向的作用下,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并受到四川盆地的推挡,促使巨大的能量在龙门山映秀-北川

地带突然释放,暴发了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的主震发生在具有右旋性质的仰冲型断层带上,震源深度为15公里左右。通过现场地震地质构造的考察及多种观测资料的分析,现已初步认定,于中生代早期已开始逐步形成的北东向龙门山已伴生了三条近于平行的断裂,位于龙门山的映秀-北川断裂即是汶川地震的发震主断裂。从龙门山及其外围地区多年连续观测的地球物理资料来看,此次地震之

前尚未能认定有显著的异常,因此也未能给出短期和临震预报。

董树文研究员进一步解释说,有人说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惹的祸,表面如此,实际上是印度板块惹的祸。根据全球大地变形测量(GPS),印度板块每年向北运动量达到40-50mm,因为板块是刚性体,所以向北运动的量须分配到不同的断裂的位移中去达到平衡,根据这种理论,青藏高原向东运动分配在龙门山的年运动量有4mm,而过了四川盆地测出的向东运动量为2mm,就是说龙门山吸收或积累了2mm的运动量,从而成为地震的动力源。汶川地震给科学家上了一课,过去往往关注那些位移量大的地区,如鲜水河断裂等,每年位移量是龙门山的好几倍,地震也频繁,可是位移量由大变小的地区,即使位移量不大,应当高度关注,因为应力和应变正在聚集之中,可能爆发大地震,汶川就是如此。所以,大自然永远是

科学家的老师。

汶川大地震几级 第四篇_汶川大地震拷问建筑物抗震等级

汶川大地震拷问建筑物抗震等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梁燕军/北京报道

截至5月30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858人遇难,366586人受伤,18618人失踪,五百万受灾群众流离失所。

为什么在地震中,有如此多的建筑物倒塌?未来我们又将如何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损害,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安全。

建筑物安全与震级无关,与防烈度有关

本次汶川地震震级为8级,是否就导致了建筑物大量垮塌呢?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五家设计院之一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综合设计所所长叶永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首先澄清了这个概念。

他指出,“对于民众来说,普遍有个误导——建筑物的安全与震级有关。实际上,建筑物的抗震性,不是由震级来控制的,而是由地震烈度来控制。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对应无数个烈度,烈度才真正决定了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程度。汶川地震最大烈度为11度,场地条件不同,时间长短不同,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不同。”

叶永强为《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国家对于每个城市的建筑都有明确的防烈度系数规定。如果地震烈度超过了该系数,那么,建筑物倒塌或者受损,就不予追究责任。消费者购房时,虽然拥有70年产权,但其正常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只是50年。超过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需进行专业的评估和鉴定。”

据记者了解,国家在建筑物抗震设计当中,明确提出三个标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地震防烈度7度以下(含7度)为小震;8度为中震;9度以上(含9度)为大震。目前,北京地区建筑物的地震防烈度为8度。也就是说,在北京,假如地震烈度为7度以下(含7度),建筑物不坏;地震烈度为8度,建筑物可修;地震烈度为9度以上(含9度),建筑物不倒。

记者同时了解到,一些重大建筑工程、纪念性建筑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以及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核电站、医院门诊楼、大型公共建筑和大型桥梁等,设防标准要高于本地区的设防烈度,在出现灾情的时候要求还能正常运转。

“汶川地震烈度高达11度,震源很深,从理论上讲,换作是北京的建筑也基

【汶川大地震几级】

本上都倒了。”叶永强告诉记者。

建筑物安全第一,不要过于追求标新立异

建筑物是要美观还是要安全?从设计来说,越复杂似乎越好看;但从抗震来说,则不尽然。

叶正强所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建筑方来讲,总想把外立面做得很美观,显得特别复杂;但从抗震角度讲,外观越复杂的,恰恰就越不抗震。外观设计中,尽量不要有凸面,一般来说,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外观,建筑抗震效果比较好。否则,必须要经过超限检查,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采取一些相应的加强措施。”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综合设计所副所长张成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不能说某个建筑是否安全,只是有些建筑为了保证安全要花多少钱。我们现在的建筑水平还不能保证都和鸟巢比肩,要保证这种新奇设计的安全,就需要很大的财力。一般来说,建筑不要过于追求标新立异。”

“另外,在设计和施工当中要考虑次生灾害。譬如,目前大量的建筑整个幕墙直接落到底,一旦发生地震,幕墙坠落,极有可能威胁到人的生命,所以建筑物不能一味追求好看,还是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建筑物要在经济与安全间寻求平衡

据记者了解,建筑设计有一整套规范,而建筑法规是强制性要求,国家颁布了一个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了不同地区的防烈度,先后颁布了三个版本。2000年前后颁布了几百个规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综合设计所所长、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叶正强告诉记者:“目前建筑设计规范统称为00版建筑规范”。如果真正按照国家标准去设计、施工,多次的震害调查表明,建筑物是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预估大震不倒”的要求的。

对于北京来说,很多人认为高层建筑不安全,这种说法不成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成戈认为,高层建筑并非不安全,而要看实际的工程质量和设计水准。有些建筑沙子质量不好,不清洁,配出来的不是合格的混凝土。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可以保证建筑质量,但有些施工采用熔化处理过的废钢材,根本达不到水平,这样的建筑非常危险。

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经济落后,很多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现在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抗震设防标准也有很大提高。例如,近年来,我国钢结构建筑不断增多,一些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建筑等,都采用钢结构。从实例来看,像北京的银泰大厦和国贸采用了钢结构,这样的建筑安全度比较高。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吴耀辉指出,现在不能说某个建筑是不是安全的,只是有些建筑为了保证安全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所以要在经济和安全之间找一个平衡,平衡点在哪,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经过这次汶川地震,今后,在建筑方面要把防止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除了地震以外,在沿海地区,抗风也很重要。

新农村建设,应关注农村住房安全标准

在汶川地震中,很多瞬间倒塌的房屋都是一些城镇住宅和农村住宅,死伤人数不少也集中在城镇和农村。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吴耀辉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现在的抗震设计主要是在城市,远远没有达到城镇、农村。目前,农村相当数量房屋属于自建住房,没有一定的设计标准和建筑标准,遇到自然灾害很难躲避。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住房质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至少要具备一定的抗震设计,保证高烈度地区农村人员的安全。”

除了农村住房外,目前我国城市住房有一部分也需要关注。吴耀辉指出,“1990年后,国家对抗震结构要求越来越高。从这次地震也可以看到,许多新小区,并没有瞬间发生倒塌。而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老房子发生跨塌或者损毁,造成了人员伤亡。”

于凌罡:1000亿元可解决

500万受灾群众住房重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梁燕军/北京报道

在灾后重建中,解决灾区500万老百姓住房问题凸显重要。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合作蓝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资建房的倡导者于凌罡先生,他提出了“两分法”方案。

首先,解决5%的最困难受灾群众(主要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也就是25万人的实际生活问题。具体操作流程建议如下:

⒈在成都郊区县乡村做动员,寻找符合条件的25块土地(每块宽400米,长600米),也就是建成25个社区。免收出让金,捐地乡得到360个免费就学名

额(至本科毕业),免费就学名额由各校捐赠。

⒉政府从赈灾款中出资,招标具有良知和资质的建筑企业,限期承建优质建筑,建议工期为:50天内完成市政基础设施验收,50天内全部建筑竣工验收,20天内完成精装修。

⒊成立专家小组驻场办公,负责工程管理、质量监理、收支审批公示和验收工作。

⒋施工期间,设立项目专户,进场人员工资,进场材料和设备监督、验收,均应由专家小组负责,并在每周一按照专家小组提供的支出单,由银行直接转账付款,不得使用现金。

⒌中标价与工程实际开销之间的价差,应为中标企业的结算利润,中标企业必须依法纳税。

⒍项目竣工验收后,自愿用灾区原有不动产(房屋和土地使用权)置换安居房的灾民,可以排队申请,政府按照生活自理程度,为最困难的25万灾民,按每人一套的标准,发放安居房产权证,提供救济。在项目操作期间,每周网上公示账目收支及房屋分配明细。

如果每个社区成本不到6.6亿,总计165亿元(6.6×25=165)。

其次,解决剩余大约95%,也就是475万人的住所问题。

按照每人给予6.8万元,5年期贷款贴息的标准,由政府设立专门的银行资金机构,提供总额约3236.8亿的专项,限制用于灾后房屋重建。每个受灾群众只要在之后五年每年归还1.36万元,压力不大,是可以实现较高的贷款回收的。

政府应为受灾群众选择定居点,并应特事特办,由政府出面协议购买土地,并组织受灾群众确定重建方案,对于无息贷款以外的成本,应由受灾群众自行筹集。

对于每笔6.8万元贷款,按照8%计算年息,五年依次为5440元(6.8万×8%=5440元)、4352元(68000-13600=54400元,54400元×8%=4352元)、3264元、2176元和1088元,利息合计16320元,相当于政府在五年内,为每个受灾群众提供了16320元的贴息。按照476万受灾群众计算,政府需要负担的贴息总额为776.832亿(476万×16320=776.832亿),加上165亿最困户补贴,只需要1000亿元即可。

汶川大地震几级 第五篇_汶川8.0级地震

1. 汶川8.0级特大地震

原因分析:

结论一

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结论二

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结论三

是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概况: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

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自从三峡建成后发生了很多地质灾害

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一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 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

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2. .cn/newshtml/20101120/20101120150507452.html深圳地震 与深圳

断裂带有关,该断裂带活动性向海外增加,向内陆减弱。

3. 唐山【汶川大地震几级】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属于地质作用的内力作用

地震现场的七大谜团

唐山大地震后,李泰来和其弟弟考察了一个星期,两人发现很多奇怪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用传统地震学理论根本无法解释!

当时唐山地震烈度为11度,唐山市的厂房和住宅几乎全被破坏。就在这样一个断壁残垣的现场,有一些建筑却站立不倒,完好如初。例如唐山市内65米高的微波转播塔巍然屹立于大片废墟之中,而且震后两个微波塔之间仍可直接、准确传递电视信号,不需任何调试。又如唐山的人防坑道除个别有小裂纹外,其他均未受到破坏。开滦煤矿井下坑道和地面相比破坏极轻。当地吕家坨矿在地震时井下有600多名工人在工作,震后全部安全返回地面。再如:唐山启新水泥厂的一栋三层库房,一楼二楼基本完好,三楼的所有窗柱却全部断裂,而且旋转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现存旋转角度最大的一个右旋达40度,旋转角度更大的当即已脱落。

所有这一切现象都使李泰来给传统的地震学理论打上个大大的问号。他又先后两次赴唐山考察并开始认真收集相关资料。3年过后,这些谜团一一解开。

解开谜团

过去的地震学理论认为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两种,地震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可是,李泰来发现如此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在唐山地震现场发生的种种现象。理由一:根据横波破坏原理,高的建筑物(重心较重)在地震破坏对象中首当其冲。可是在唐山地震中,前面提到的电线杆、树干、微波塔、烟囱基本上安然无恙。理由二:在地震现场考察中发现地震断裂均具有旋转性,而纵波、横波的振动是上下左右方向,是没有旋转性的。理由三: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它们的传播是连续的,强度是渐变的,从震中向外逐渐衰减。因此,在此同一震区内,同样的建筑物受破坏程度大致相当。可是在唐山地震中出现的现象并非如此。

根据对震波的应变分析,李泰来发现扭波才是地震破坏的元凶。1979年,在南京地震学会年会上,李泰来发表了《扭波与抗震》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一阵轰动。在1996年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主题的书面发言也引起了代表们的注意。所谓扭波,与纵波和横波乃一

母所生的“同卵三胞胎”,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其次为横波,最后为扭波。纵波使物体产生上下振动,横波使物体前后摆动,两者的破坏都不大。但是,扭波一到,则把物体从内部扭散扭断,随即垂直坠落,造成巨大破坏。有了扭波,在唐山地震现场发现的怪异现象全部迎刃而解了。李泰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扭波的。这个理论在世界上,仍处在领先地位。

扭波理论有待重视

在研究出地震扭波理论后,李泰来趁热打铁进行了抗震理论的研究。因为扭波不能通过流体和柔性物体,他提出了“轮胎”理论,即采用柔性材料如橡胶作为建筑体的“轮胎”,阻止扭波进入建筑体,从而达到了防震的作用。

在对扭波的研究中李泰来还吃惊地发现:中国的很多古典建筑如宫殿、庙宇、木塔等全部具有除“地下”以外的七种抗震性能,它们都是世界上抗震性能最强的地上建筑物(位于山西的应天塔就是一个典型)!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又一次让他叹为观止。

但是,让李泰来觉得遗憾的是,自从1979年发现扭波理论后,该理论长期以来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

4.印度洋特大地震 8.7

这次地震发生在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接或复合部位,地震造成板块位移达30米。专家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将造成整个地球的旋转速率变化,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据报导,26日印度洋特大地震引起的震动引发我国重庆地区产生同震效应,该市有些水库水面出现大幅波动。地震后,广东一眼地震观测井发生井喷长达6日以上。我市肥东路口地震观测井在地震发生时也记录到地震水波,最大振幅达45毫米。

主要灾情【汶川大地震几级】

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向印度洋四周扩展,海啸主要波及亚洲、非洲等十几个国家,海啸甚至还波及到俄罗斯远东地区,该地区太平洋海域海浪在地震发生后较正常情况高出29厘米。

5. 智利

因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且在太平洋板块地带,,所以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容易发生地震., 智利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南极洲三个板块的中间地带,所以只要发生地震,震级就会非常大。所以智利发生地震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地震

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这里火山不断喷发,地震连连发生,海啸频频出现,灾难时常降临。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一般它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等原因引起的。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巨流,汹涌澎湃,犹如奔腾的骏马,锐不可当;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起伏陡峻,俨如峭壁,又好似悬崖峭壁的崩塌,一泻而下。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而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近百年地震一览:

或者/zt/rdzt2010/qhdizhen/pinfa/201004/t20100414_1670002.shtml

一 地震知识:

1.地球内部结构如何?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什么是地震?

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3.什么是震源?

答: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4.什么叫震中?什么叫震中距?

答: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什么是震源深度?何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答: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

6.世界上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有多深?那些地方深源地震多?

答:1934年6月9日的印尼苏拉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公里

深源地震在环太平洋深海沟地区最多,我国东北部有深源地震、台湾以东海域有中深源地震活动。

7.根据成因可将地震分为几种?

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三类。人工地震有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水库蓄水引起的地震等。

8.何为构造地震?有何特点?

构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导致岩层断裂而引起的天然地震,与地质构造体系关系密切,多分布于地下5-30公里的地壳内。其特点是地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并且有重复性。构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

9.何谓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天然地震,火山地震的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震源深度不超过10公里。

10.何谓陷落地震?

天然原因形成的地下岩洞顶盖支撑不住岩层的重压崩塌形成的地震。

11.何谓地方震、近震、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为近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

12.震级为尺度,何谓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震级小于3级的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大地震。

13.什么是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3倍。

14.何谓地震烈度?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那些?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样,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地址构造,地面建

筑物抗震性能等因素有关。

15.中国地震烈度表表述的各烈度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16.何谓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于地球内部的弹性波,是地震释放能量的方式。

17.地震波的种类?有何特点?

地震波有体波和面波,体波有分为纵波和横波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在地面上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地面上反映了上下跳动(颠、簸)的振动。二者相比,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地震发生后感觉到上下跳动,其次才是左右摇晃。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18.震级和烈度的含义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力多少有关,而烈度反映是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处不同,烈度不仅同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震中距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19.一年中地球上发生多少次地震,破坏性地震有多少?

全球每年有五百多万次,其中破坏性地震一千多次,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十几次。

20.世界那些地方地震多?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经我国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达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

21.地震带发源于多深的地方?

世界上大多数地震的震源多分布在地下5---30公里这一带。

22.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那一次?

目前记录到最大的地震还没有超过8.9级地震,,1960年5月22日南美智利发生的8.9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尔----哥仑比亚边界附近近海中和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曾发生8.9级地震。

23.我国发生过多少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试举三例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现有资料统计发生8级以上地震17次,1679年9月发生在河北省三河的8级地震;1920年12月发生在海源的8.5级大地震;1927年5月发生在甘肃省古浪的8级地震;1950年8月发生在西藏察隅的8.5级地震,1972年1月发生在台湾东边海中的8级地震。

24.我省发生过几次7级以上的地震,举出四例

共发生过5次。1679年发生在三河的8级地震;1830年发生在磁县的7.5级地震;1966年发生在邢台的7.2级地震;1976年发生在唐山的7.8级地震;1976年发生在滦县的7.1级地震.

25.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地震带?

我国东部的主要地震带有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等;西部有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中部为南北地震带,贯穿中国;另外还有台湾地震带,它是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汶川大地震几级

http://m.gbppp.com/sh/441830/

推荐访问:汶川大地震视频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