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蹙非蹙

时间:2018-08-29    来源:音乐知识    点击:

似蹙非蹙 第一篇_美的历程:美学导论超星尔雅满分答案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1.1我们为何对美视而不见

一.单选题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

A、贾宝玉

B、薛宝钗

C、林黛玉

D、王熙凤

正确答案:C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A、约翰·斯特劳斯

B、约翰·凯奇

C、尼古拉斯·凯奇

D、皮埃尔·布列兹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

1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正确答案:√

1.2审美需求与高峰体验

一.单选题

1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

A、佛洛依德

B、荣格

C、马斯洛

D、拉康

正确答案:C

2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正确答案:D

二.判断题

1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正确答案:√

2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正确答案:×

1.3从养眼,养心到养神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

A、《英雄》

B、《红高粱》

C、《活着》

D、《卧虎藏龙》

正确答案:D

2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A、养心

B、养身

C、养眼

D、养神

正确答案:D

3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A、味觉

B、触觉

C、视听

D、动觉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1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正确答案:×

2.1美食的味觉享受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

A、中国菜系

B、法国菜系

C、土耳其菜系

D、泰国菜系

正确答案:D

2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美的日常用语分类?()

A、美人

B、美食

C、美丽

D、美德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1

《美食家》是当代作家陆文夫的著名小说。()

正确答案:√

2.2美德的道德品鉴

一.单选题

1

玉龙是哪个地区文化的遗物?()

A、仰韶文化

B、红山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正确答案:B

2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句话出自()。

A、《老子》

B、《诗经》

C、《论语》

D、《庄子》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是指梅、兰、荷、菊。()

正确答案:×

2

“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不德”,这句话出自帛书《五行篇》。()正确答案:√

2.3身心的审美鉴赏

一.单选题

1

在中国古典美学当中,下列不属于比“美”高级的范畴是()。

A、美丽

B、神韵

C、气韵

D、意境

正确答案:A

2

《浮士德》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A、雨果

B、黑格尔

C、勃朗特

D、歌德

正确答案:D

3

下面哪个不属于西方经典的美学范畴?()

A、崇高

B、美

C、梦幻

D、如画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1

《茶馆》是齐白石的作品。()

正确答案:×

2.4美学与语用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位哲学家特别关注到了“美的”这些语汇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的?()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维特根斯坦

D、奥古斯丁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1

法庭辩论最重要的特点首先是语言上的辩驳。()

正确答案:√

3.1美的三个用法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汉语中“美”的发展阶段?()

A、感官阶段

B、伦理阶段

C、审美阶段

D、真理阶段

正确答案:D

2

下面哪个词语不是用来形容美丽的衣裳?()

A、美裘

B、美珥

C、黼黻之美

D、霓裳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

1

“美”的第二层级语用含义是指美几乎成为了“善”的代名词。() 正确答案:√

3.2羊大则美,羊人为美

一.单选题

1

下面哪个词被现代汉语沿用了下来?()

A、黼黻之美

B、美珥

C、美酒

D、车席之美

正确答案:C

2

下面哪个字与《说文解字》里面论“美”的词源无关?()

A、大

B、甘

C、天

D、善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1

《文字源流浅说》为当代古文字学家康殷所著。()

正确答案:√

2

“两性成美”与“羊大为美”一样属于巫术观。()

正确答案:×

3.3美的“家族相似”

一.单选题

1

“语言说人”的思想是哪位哲学家提出来的?()

A、维特根斯坦

B、黑格尔

似蹙非蹙 第二篇_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似蹙非蹙,】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习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 (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 (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 (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 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似蹙非蹙,】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似蹙非蹙 第三篇_咬文嚼字2014

咬文嚼字

(一)导语设计

歇后语:小老鼠看书——(打一成语)咬文嚼字 (P1)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这是一个贬义词,朱光潜先生以此为题做文章一篇,并在文中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P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P3)

1、什么是(朱光潜先生要说的)“咬文嚼字”?

(P4)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P5)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P6)明确:①郭沫若改字 ② 王若虚改句

③贾岛“推敲” 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明确:这些例子都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调整思想和情感的,一方面是有关词的联想意义运用的;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们平时写作文也要向朱先生学习,多方面、多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充实而有说服力。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全班分四大组,每组负责一个例子,讨论分析,体会朱先生的“咬文嚼字”。(P7)5分钟

A、郭沫若改字(P8)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明确:朱先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当具体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B、王若虚改句(P9)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鏃,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鏃。视之,石也。”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丢失了生动。古人有“用墨如拨”和“惜墨如金”两种笔法。惜墨如金追求言简意丰,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用墨如泼,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细致入微,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也在所不惜。

(P10)对比阅读:(齐读)

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了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巴金《鸟的天堂》

远处有一带青山,斗大的太阳正向着山边慢慢地落下去。它的平时的射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金色光芒也已经渐渐失去了,变成了一面红得像丹一般的大圆镜。它愈走下去愈红,而它所放出的红光,更扩大起来。蓝天已被染红了一角,青山的顶也带了灿烂的红光。离太阳不远的几片紫色和淡墨色的云被日光烘托起,成了特别的颜色,还镶上一道宽的金边。太阳只剩下了一半,却是更大更红,到后来终于完全落下去。霎时间万边金色霞光渲染了半边天。山哪、树哪、云哪、霞哪,都打成金色的一片。 ——巴金《灭亡》

明确:两段文字都在写落日,但两段文字在描写力度上明显不同。A文字相对精炼,但我们读下来还是觉得有神韵,特别是最后一句“只留下了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会带给人无限的遐想。B文字把太阳落山的过程写得极有层次,抽丝剥茧,不惜笔墨力求细致入微。

看来,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

C、贾岛“推敲”(P11)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但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关联想意义的使用:

中国的汉字的奇妙在于它不仅有字面的直接意义,还具有人为的联想意义。就像,当你看到“月”字,想到的不仅有天上的明月,还会联想到人间的团圆;当你看到“雁”字,想到的不仅有南飞北返的雁群,还会联想到远方的故乡、亲人的音信。当你读到苏轼的“小团月”想到了什么呢?

D、苏轼《惠》诗(P12)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苏轼的用词可谓精妙绝伦,茶的珍贵、泡茶人的清雅,意境尽出。如果让你来描绘一个美貌的女子,你会怎样遣词造句呢?(P13)

对比阅读:

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唇红齿白,柳腰桃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赛西施。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明确: “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缺乏真切的形象。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5、阅读与写作:(P14)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因联想意义产生的诗歌意象,你研究过它们么?下面我们就借助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来了解“木叶”的形象。

阅读《说木叶》思考:“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意味的不同。(可以从出现的季节、外在的特征、内在的涵义等方面考虑)。并选其一,给它们写一段介绍词。

例子:时而它是一个绿色的精灵,骄阳的烈火在它这儿也无可奈何。时而它又变成了一个柔美的舞者,伴着清风的节拍翩翩起舞。——树叶

6、(P15)总结全文结构,(P16)引出结论“怎么办”——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P17)正如福楼拜对莫泊桑所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结语:(P18)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老先生说: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先生修身治学精神的体现,也是他一生性情的风标。希望我们都能改掉好高骛远、推脱塞责的毛病,在此身、此时、此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似蹙非蹙 第四篇_2015年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满分答案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1.1已完成

【似蹙非蹙,】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 

 A、贾宝玉 B、薛宝钗 C、林黛玉 D、王熙凤

我的答案:C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 A、约翰·斯特劳斯 B、约翰·凯奇 C、尼古拉斯·凯奇 D、皮埃尔·布列兹

我的答案:B 3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我的答案:√

1.2已完成 1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  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我的答案:D

2

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 

 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我的答案:D 3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 

 A、佛洛依德 B、荣格 C、马斯洛 D、拉康

我的答案:C 4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 5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

1.3已完成

似蹙非蹙 第五篇_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1.1已完成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 

 A、贾宝玉 B、薛宝钗 C、林黛玉 D、王熙凤

我的答案:C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 A、约翰·斯特劳斯 B、约翰·凯奇 C、尼古拉斯·凯奇 D、皮埃尔·布列兹

我的答案:B 3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 我的答案:√

1.2已完成 1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

 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我的答案:D

2

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

 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我的答案:D 3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

【似蹙非蹙,】

 A、佛洛依德 B、荣格 C、马斯洛 D、拉康

我的答案:C 4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 5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

1.3已完成

1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 A、养心 B、养身 C、养眼

 D、养神

我的答案:D

2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 A、味觉 B、触觉 C、视听 D、动觉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

 A、《英雄》 B、《红高粱》 C、《活着》 D、《卧虎藏龙》

我的答案:D 4

《美学散步》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文集。()

我的答案:√

5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

2.1已完成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

 A、中国菜系

 B、法国菜系 C、土耳其菜系 D、泰国菜系

我的答案:D

2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美的日常用语分类?()

 A、美人 B、美食 C、美丽 D、美德

我的答案:C 3

《美食家》是当代作家陆文夫的著名小说。()

我的答案:√

2.2已完成 1

玉龙是哪个地区文化的遗物?()【似蹙非蹙,】

 A、仰韶文化 B、红山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我的答案:B

2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句话出自()。

似蹙非蹙

http://m.gbppp.com/xq/475749/

推荐访问: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弯似蹙非蹙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