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时间:2018-12-01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第一篇: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有感

4月17日,“二〇一三和平区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班”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学员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参观烈士陵园。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

站在纪念碑下,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在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下,是他们,挺起了胸膛,不畏枪林弹雨,冒死冲锋在战争的最前线,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在内忧外患之际,是他们,果断出击,置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啊!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让我们钦佩不已。

回顾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数先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忠贞不渝、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要学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烈士陵园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始终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目的。时代在变化,我们更是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陵园寄托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

要起到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的作用,要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以及对先贤先烈风范的缅怀和景仰。

胡总书记强调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纪念先烈,就是要缅怀英雄的业绩,从烈士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把英雄们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实现他们所追求的理想。

苍松劲柏,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它们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也告诉我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观过烈士陵园以后,我感到淡淡的惋惜与深深的自豪。是这些革命先烈为现在美好的生活,抛头颅、撒热血。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的幸福,换来了新的中华民族!这次活动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让我更加明确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 “伟大”,也激励了我勤奋学习、善于创新、自觉地服务祖国、奉献社会。

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先人已逝,精神犹在。让我们追寻革命先烈们的足迹,感受他们执著的信仰和澎湃的爱国热情,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冲锋陷阵、奋勇向前、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高尚情操!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走出陵园大门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身上的重担,也清晰地看见了未来的路。我下定决心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发扬光大革命传统,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参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有感

和平区西塔街第一小学

常 蕊

第二篇: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参观烈士陵园观后感

参观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一:参观烈士陵园>观后感

八年级(2)班刘美

参观完烈士陵园的观后感

2012年3月31日,在清明来临的前夕,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在骆校长和王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乘车来到了万埠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祭扫教育活动。

进入陵园内,仰目可以看到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立于陵园中心的高峰之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我们集体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景仰之情。并宣誓好好读书,长大后要报效祖国。随即又来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着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们是不可侵犯和战胜的。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的事迹,他们仿佛在给我们讲诉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多次立下战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发生了特大洪水,上级任命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三位同志为同机组人员执行抗洪救灾任务。为了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抗洪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坚决完成抗洪救灾的飞行任务。6月17日上午,在飞往安义县途经高安县时,因天气突变,浓雾弥漫,造成飞机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格去描绘未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和谐。

篇二:参观郑州烈士陵园有感

4月1日下午,我们7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郑州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学们表情肃穆,没有人说笑——在这场合,谁会笑呢?因为我们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走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大字,我想,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存在我们心中!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蓝、同学代表讲话、老师讲话、宣誓、默哀„„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平常在学校的升旗仪式程序,除了献花蓝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想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才明白: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正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接着,我们来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鸿昌烈士的墓。墓碑后有吉鸿昌烈士的生平简介。原来吉鸿昌烈士是我们河南人啊!他坚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东北杀害。吉鸿昌烈士在牺牲时丝毫未动摇抗日的决心,英勇就义。我们又瞻仰了焦裕禄烈士的墓、王远芬烈士的墓、贾心斋烈士的墓„„还有许多无名烈士的墓,我们每到一个烈士墓前,都要敬队礼和鞠躬,表达我们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无名烈士,真的是他们没有名字吗?不,他们曾经有过名字,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姓名无法为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们的名字,我们会永远记住的!

返回学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他们,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们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使中国更加强盛。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也是回报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我们在烈士陵前的誓词,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

篇三:龙华烈士陵园观后感

前几天学校党章学习小组组织我们去参观了龙华烈士陵园,今天才想起要写观后感哦„„

龙华烈士陵园东临名刹龙华寺,前身为血华公园,辟建于1928年,为阵亡烈士陵园,名血华园。1952年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接管整修,1952年5月1日对外开放,改名龙华公园。1964年,对公园进行扩建整修。

龙华烈士陵园包括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三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社会各界祭扫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

走进烈士陵园,就可以看到开阔的纪念广场。广场的中央是红色的花岗石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江泽民同志题的词“丹心碧血为人民”,它的后面即是巍峨壮观的龙华烈士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用它的现代科技技术、照片、文字讲解和幸存下来的珍贵文物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上海地区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业而献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我们走过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来到了当时用来关押烈士的监牢。监牢分为男牢和女牢,每一个牢房都非常的简陋,而且里面还很昏暗,我们走进去

都感觉阴森森的。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这些人如果还能活到现在,那么他们现在住的地方一定会比这里好一千、一万倍,只是他们为了祖国付出了那么多,却只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牺牲。

纪念雕塑群是陵园的一大艺术景观,与纪念建筑交相辉映。星罗棋布,散列满园的10座(组)纪念雕塑,皆出自国内当代名家之手;内容皆取自上海百多年来的重大历史题材。雕塑大师们以石破天惊的艺术手法,讴歌了上海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雕塑写实,寄情,形神兼备;所用材质,或青铜,或花岗石、或汉白石,把相应的历史内容表现得浑厚、凝重而恢弘。雕塑群除了主题雕塑外,还有很多,比如《五卅惨案》、《四一二殉难者》等等。《五卅惨案》的雕塑主体圆雕人物高5.6米,弧型人物浮雕墙高3米,宽7米。主要为纪念1925年在上海南京路反帝爱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它以高度概括、凝练的写实手法,塑造了一个在南京路惨案中勇猛斗争、不幸中弹牺牲的爱国者的典型形象。在其背后衬托着反映席卷全国的轰轰烈烈五卅爱国运动的历史画卷的浮雕墙,以加强这一纪念雕塑的牺牲主题。《四一二殉难者》的雕塑是由两块高浮雕墙组成,最高点7.2米,高浮雕人物等采用铸铜,墙面为浅色花岗石贴面。塑以三组生动的造型群体概括地表现了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上海工人纠察队和群众,以及上海工人阶级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

这次参观龙华烈士陵园,让我从中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为我们中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多学习学习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现在的许多人都会被权利、金钱、美色所迷惑,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就应该要学学革命先烈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时时以这种精神来鞭策自己,提醒自己,才能更好的为祖国作贡献,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篇四:参观石家庄烈士陵园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来到石家庄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那些埋葬在这里的英雄们,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这天,石家庄烈士陵园内人山人海,肃穆非凡,花海如潮。因为,我们缅怀所有为了民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前来祭奠英雄们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生还有很多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少先队员。

首先我们参观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和柯棣华大夫,我们知道他们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远离家乡,克服重重困难,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在他们的事迹中,有很多可歌可泣感人的故事,比如给伤病员做手术、输血„„最后,我们把我们每个人手中的纸花献给了他的烈士墓前。我们还参观了“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墓,了解了他的事迹。还祭奠了许许多多的烈士们。

我深深的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以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志向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我们要牢记那段历史,不忘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与耻辱,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五: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观后感

3月29日(星期六)上午,天气清爽,春风吹拂。在学院团委的组织下,我们怀着崇敬感恩的心情参观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在那里,我们瞻仰了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早上7点半开始集合,浩浩荡荡的队伍乘坐地铁来到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坐落在中山三路东较场北面的红花岗上,于195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30周年纪念日落成。在正门门楼处,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赫然显目。穿过典雅端庄的朱漆金端大铁栅门,呈现在眼前的是直冲云霄的广州起义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建于1987年,高达45米,三座大山上手握枪杆的造型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上面刻有邓小平的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

虽然这时候是早上9点多钟,但陆陆续续地很多人也来了,学生、公司员工、官兵、市民。在纪念碑前,一双双眼睛深情地瞻仰着„„

作为共青团员,在团委副书记的带头下,我们在纪念碑前宣读了共青团誓言。这时,每人手中的黄菊花像极了因激动而怒放的心灵,它们将被献给敬爱的长眠于此的先烈们。纪念碑四周的浮雕栩栩如生,将人们拉回到当年那惊心动魄、枪林弹雨的黑暗的黎明前夜。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沉重打击,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阶级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意志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此时此刻,我们怎能忘记那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热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远去的背影?无论是在风雨如晦还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是在气吞山河、发奋图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是在波澜壮阔、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无数英烈前仆后继、无畏牺牲,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依然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温。

瞻仰完先烈之后,我们在鸟语轻鸣的大树下进行了简短的演讲,4位演讲的同学激情澎湃,精彩的演说博得了听众一次次的掌声。

这是感恩之旅,这是历史的嘱托,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迈进了新世纪的青少年,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六:龙华烈士陵园观后感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上海,有着诸多革命旧址。这些看似普通的老房子,无不写下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奋斗篇章,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与壮大的光辉足迹。

今天,我就很有幸的参观了期中一处,那就是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位于龙华路2591号和2577号内以及2501弄1号地位。总占地285亩,建有纪念、瞻仰、碑苑、遗址、烈士墓、就义地及地下通道、青少年教育活动和游憩等区域。

早在1916年,这里就是军阀囚禁和杀害革命党人的场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被关押和残杀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数以千计。1983年这里辟建为烈士纪念场所———龙华烈士陵园。

走进陵园,迎面而来的就是开阔的纪念广场。和一座巨大的纪念碑,碑阳镌刻着江泽民题词“丹心碧血为人民”;碑阴镌刻着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署名的碑文。广场的两侧,耸立着《独立、民主、解放、建设》两座主题雕塑。虽然我不认识那些雕像上的人,但看到这高大的威严的雕像,让我在心地里产生了一种敬仰。来到纪念堂,里面存放这500余位烈士的骨灰,后面是“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碑,里面有21位烈士图照和介绍,串行在他们的照片和介绍之中,我的心里不由的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伤感,从图像看烈士们个个年轻英俊,再看史料中的记载,个个都是丰功伟绩,为了国家壮烈牺牲的人,而且他们的普遍年龄都在二十几岁,最小的只有仅十六岁,他们这个年龄我们现在有的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如果没有他们的英勇献身,能有我们今天富裕的生活吗?。

站在这些烈士的碑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我们只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却忘记了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又有谁时常记住过这些不知名的烈士,看到为实现革命的最终胜利而献出了青春宝贵的生命,我们又有多少人会为他们会悼念他们呢?看着这些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让我想起了这首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也彻底的明白这首诗的意义,这些烈士为了和平,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敌人顽强作战,而现在他们还在用他们那英勇,不怕牺牲的精神感染这我们,感染这每一位来到龙华烈士陵园的人们。

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毛主席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体现了我们的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中,不受自然的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难道长征的开始,是我们红军愿意走的吗?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胜利的步伐正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的。他们的灵魂,永存在于我们的心间,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华阳)1005班凤玉龙

第三篇: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实践报告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实践报告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宜昌市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时期的展览,再一次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

【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但着幸福来之不易,我永远铭记,着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应该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紧记先辈们的辛劳,一定要认真学习现代科学,立志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我们民族必将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我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为身为一个团员而自豪,为能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而高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我们拥有最年轻的笑颜,革命先辈们绘制了蓝图,积蓄了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为每一双与时俱进的脚步导航,形成了世界上最坎坷的民族今天最矫健的身影!

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回回经历辉煌!沿着港澳回归的足印、顺着三代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走进西部大开发飞腾的黄土地、跨上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平台,展望2008年的缤纷五彩、预见未来20年的灿烂辉煌,我们会情不自禁的为祖国喝采。

中华民族又一次向伟大复兴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历经风雨沧桑的中国共产党,仍有一颗年青的心脏,她让我们青年一代凭添几分热情,再增几分希望!我们不由得要为自己加油、定向。未来13年,我们将同时代一起赛跑,赛跑在中华民族最崭新的跑道。

历史如镜,可以鉴往知今,悠悠的五千年文明已经在新时代淀积为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岁月如山,可以登高远望,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使曾经的星星之火已变成无数人心中不灭的火炬!

站在世纪初启的历史时刻,无论是回眸厚重的历史,还是俯瞰当今世界,抑或是展望未来。

回望着身后的烈士陵园,我感到非常激动与自豪,激动的是能够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学习3年时光,感到非常荣幸;自豪的是革命烈士用鲜血、用壮丽、用光荣而短暂的一生,换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后来人都应该向先辈们学习,学习他们至死不渝、顽强不息的革命斗志,学习他们战胜重重困难,夺取最后胜利的伟大精神。

我们会自觉地自重自律、自奋自强,让自己融入集体,顺应时代,这是历史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召唤,这是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厚望。因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恰如大江东流。我们的爱国之情、集体之心、报恩之愿、自强之志,只有顺应发展的时代大潮,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有利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才能无愧于长亲,无悔于本心,我们的青春才能绽放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价值永恒!

第四篇: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社会实践心得之参观烈士陵园及纪念馆

社会实践心得

今天,我们怀着敬畏,庄严的心情来到了被列为爱国教育基地的**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随后我们参观了**革命纪念馆,追寻中国革命的足迹,最会我们倾听了馆内工作人员的讲解,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不平凡的风雨历程。在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接受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厄运,战火摧残,割地赔款等等,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洪流中。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九一八事变到八年抗战,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在党的领导下一个又一个英雄涌现出来,“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英雄洒碧血,化为红杜鹃。丈夫一死而,羞杀狗汉奸”.为了打击日寇伪军,争取民族独立复兴;为了推翻蒋家王朝,争取中国的全面解放;为了打击土豪劣绅;争取农民翻身做主人,无数革命战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抛头颅,洒热血,最后长眠于此。先辈们历尽千难万险,默默地奉献着青春,乃至生命,这是对祖国深沉的热爱,是对人民的无限深情,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是对共产党必胜的决心。

青山有幸埋忠骨,碧血丹心映日红。烈士陵园座落于一片郁郁葱葱的丛林中,这里一片静谧,祥和,正是英雄安眠的地方。雄伟壮观的门前建筑,金黄色的镏金大字显得气势磅礴;穿过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排高大挺拔的的松柏,像两排威风凛凛的战士;正对面是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道路南侧是二百零六名烈士的墓碑,它们整齐的排列着像一支整装待发的钢铁之师,像一支等待检阅的人民军队。处于墓碑中间的是排级以上干部,两侧则是普通的士兵。英烈们来自五湖四海,张景明烈士家在遥远的吉林省松原市,董兴桐来自山西省长治市,来自天津的李家倜牺牲十一年后,噩耗才传回家乡,有的战士为解放家乡而倒下了,有的墓碑上是空白的,因为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姓名,面对这些无名烈士我肃然起敬。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默默地伫立在墓碑前,寄托哀思,为他们祈祷。在烈士墓前,我不禁想到了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情景,无数革命烈士在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的猛烈攻击下,以血肉之躯奋勇向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正因如此,烈士们甘愿奉献出他们最珍贵的生命来换取人民的自由,下一代的幸福生活。正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光明一样,中国共产党要给人民带来光明和幸福,于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中涌现出无数普罗米修斯。

在烈士墓碑的对面是革命纪念馆,纪念馆的牌匾成红旗形状,上面用象征鲜红色作为底色,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威严庄重。馆内陈列着500多件革命文物,文献和200多幅照片,有战士们曾经用过的东西如驳壳枪,机枪,步枪,皮带,军装,勋

章,电台,油灯等,纪念馆的墙壁上是一些年代已久的老照片,还有部分烈士的生平简介。一些简易的旧的生活用品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让我想到战士们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困难,他们的生活条件多么艰苦,然而就是在那种状况下战士们依就信仰坚定,作战顽强,即使在现在优越的生活中这种革命优良传统依然值得我们保留,学习,发扬光大。一件件革命历史文物,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随着讲解员娓娓的话语,身处纪念馆中直面历史物证,了解历史事件,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当年那段悲壮的历史,从中获得教育和启迪。

参观结束时讲解员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 我们在这里不只是用好奇的心态去参观这些物件,而是要深入到到革命战士们的生活中,用心去感受他们,然后把你学到的东西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你一定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英雄先烈的光辉事迹,深化了我对党史党情的认识。千秋伟业,继往开来。我们应该懂得现在生活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多了解国家大事,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党的理论,了解党的历史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对待学习一丝不苟,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人才。生活中与同学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并把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发扬广大。每时每刻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积极进取,向着更高的要求而努力。

第五篇: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烈士陵园实践报告 【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缅怀英烈,传扬精神;锻炼成才,服务老区 ——*************学生会

“踏红色足迹 扬革命精神”小分队社会实践实践报告

【摘要】

暑期我们院学生会秘书处“踏红色足迹 扬革命精神”实践小分队组织了一次意义深刻的

红色之旅——察哈尔烈士陵园之旅。我在革命先驱的墓碑下庄严的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终身,我也献上自己手中的鲜花为这些为中国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表达我的悲痛之情和敬

佩之意,并清扫陵园卫生,在烈士陵园我还进行进行社会调查与游人进行交流,来弘扬民族

精神。

【关键词】红色之旅,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交流调查

【实践背景】

察哈尔烈士陵园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陵园路,1951年落成,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而建。陵园占地约1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骨灰堂、

牌坊等。纪念塔高 31米,塔身正面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纪念塔正厅内安放着

一尊一米多高的银质革命烈士纪念鼎。在墙壁上记录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

争中英勇牺牲的 6703名烈士的英名。紧紧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响应院团委组织全院青年

学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系列活动的号召,组织探寻红色遗迹活动,

【实践目的】

引导青年学子走进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 教育,结合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在活动过程中开展各种志愿服务。

通过组织亲身体验,提升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

信念。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学习并弘扬民族精神。

【实践主题】传扬民族精神,服务革命老区

【实践内容】 我这次社会实践的内容是:(1)游览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激励自我。(2)

清扫陵园内的卫生,为烈士扫墓,(3)同老革命老前辈进行交流,学习民族精神。(4)和游

览陵园的游客交流,调查游陵园人的想法。

【详细实践过程】

庄严而气氛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就像是烈士们的情感一般,对待我们中

国的亲人柔情似水,对待敌人坚强不屈。我缓缓而进,脚步轻而迟缓,因为怕打扰到这里安

息的英魂,因为感染到了这里沉重的气息。 我手持鲜花,在碑前默哀三分钟,之后献上我的花,以表达我心中的哀思之情和崇敬之

意。我在这里宣誓,我的精神饱满而充实,我的誓词掷地有声,我的宣誓是那么的坚定而勇【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往直前。步入墓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缅怀死难的烈士们。一位位烈士的图像出现在我的面

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斗争过程。为了人民他们抛头胪洒热血勇往直前。为了祖国,他们

舍弃小家为大家,才换来了今天人民的安宁。 历史举起如椽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抗敌御侮、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书写下许

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块英雄的土地,凝聚着先烈们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和爱国情

怀。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生活在和平、民主、安逸的社会主义环境中,我没有理由不去捍

卫千千万万英雄节兵们用鲜血拼下的国土;我没有理由不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尽自己应尽的责

任;我更没有理由忘记我们伟大的建国先驱。 在瞻仰了烈士墓后我开始清扫园内卫生,主要工作是去清理园内的杂草和废纸果皮等垃

圾。在炎炎烈日下汗水很快湿透了我的衣服,但我没有喊累,也没有因为炎热的天气而停下

手中的活。因为在这样神圣的土地上,我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动力。长眠于此的烈士们,是

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只是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做点什么。

实践中我有幸遇到了几位老党员老干部,和他们进行了交流。老人兴致勃勃的为我讲述

了自己的抗战经历,并为我讲起来耳熟能详的董存瑞炸碉堡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老前

辈们那里学到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的

革命、改革和建设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我愿意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区人民送

去爱心、送去温暖,表达我的爱戴和无限崇敬。其中还有一位是咱建院退休的老师,虽然年

过七旬还是精神抖擞地为我介绍了烈士陵园。 随后我又开展了我的小调查活动,通过和游客们的交谈来传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同时

对游客的想法进行调查。不仅服务了广大游客,为他们讲解有关先烈们的事迹和历史,得到

了广大游客的好评,而且为陵园的建设收集了不少宝贵意见。 结束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站在新的历史平台,通过此行我切身感受到新时

代脉搏的图腾,感受到我们党今天所取得的丰功伟业真是来之不易。然而,我在感慨前人的

功绩之时,不能一味的只回忆过去,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应该以实际行动来为

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民做贡献!然而,我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我需要一个始终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来领导我,给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而这个政党就是我们伟大

的中国共产党。踏红色足迹,我寻到的是先烈们永垂不朽的精神;扬革命精神,我看到的是

祖国光辉灿烂的明天!篇二: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实践报告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实践报告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宜昌市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

放战争等各时期的展览,再一次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

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但着幸福来之不易,我永远铭记,着是无数

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应该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

斗的精神,时刻紧记先辈们的辛劳,一定要认真学习现代科学,立志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

大,我们民族必将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我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为身为一个团员而自豪,

为能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而高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我们拥有最年轻的笑颜,

革命先辈们绘制了蓝图,积蓄了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为每一双与时俱进的脚步导航,形

成了世界上最坎坷的民族今天最矫健的身影! 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回回经历辉煌!沿着港澳回归的足印、顺着

三代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走进西部大开发飞腾的黄土地、跨上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平

台,展望2008年的缤纷五彩、预见未来20年的灿烂辉煌,我们会情不自禁的为祖国喝采。 中华民族又一次向伟大复兴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历经风雨沧桑的中国共产党,仍有一颗年青的心脏,她让我们青年一代凭添几分热情,

再增几分希望!我们不由得要为自己加油、定向。未来13年,我们将同时代一起赛跑,赛跑

在中华民族最崭新的跑道。 历史如镜,可以鉴往知今,悠悠的五千年文明已经在新时代淀积为勤奋勇敢、自强不息

的伟大民族精神;岁月如山,可以登高远望,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使曾经的星星

之火已变成无数人心中不灭的火炬! 站在世纪初启的历史时刻,无论是回眸厚重的历史,还是俯瞰当今世界,抑或是展望未

来。

回望着身后的烈士陵园,我感到非常激动与自豪,激动的是能够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学

习3年时光,感到非常荣幸;自豪的是革命烈士用鲜血、用壮丽、用光荣而短暂的一生,换

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后来人都应该向先辈们学习,学习他

们至死不渝、顽强不息的革命斗志,学习他们战胜重重困难,夺取最后胜利的伟大精神。 我们会自觉地自重自律、自奋自强,让自己融入集体,顺应时代,这是历史对我们青年

一代的召唤,这是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厚望。因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恰如大江东流。我们的

爱国之情、集体之心、报恩之愿、自强之志,只有顺应发展的时代大潮,我们的所作所为才

能有利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才能无愧于长亲,无悔于本心,我们的青春才能绽放光彩,我

们的生命才会价值永恒!篇三:烈士陵园实践活动总结 参观烈士陵园实践活动总结 系名称:会计系

实践地点:广州烈士陵园 参加人员:党课小组成员 实践时间:

10 年10月31日早上10点到11点30分 实践报告正文:

1 、实践目的:

广州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

性公园。

2、实践内容

当日早上八点半小组成员在校门口集合,经过一个钟又20分钟的车程到达烈士陵园。或

许是恐怕从正门进,勾起大家太过伤感的情绪,大家都不自觉的从东门进入。我们在门口举

起党旗,拍完集体照,大家以班为单位,自由参观。 我们来到了“中朝人民血谊亭”、 “中苏人民血谊亭”亭前的两块石碑上印着中朝、中

苏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的字样,在这里我们了解到:1927年12月11日,广州工人

阶级和革命士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朝鲜人民高举义旗,

与中国战友并肩作战,英勇就义,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命英雄气概。革命战士永垂不朽,革命友谊万古长青。 迈向广州公社烈士墓,脚步不觉越发沉重,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屏息了数秒,默默为我们

的英雄默哀。那一个个英勇就义的热血性命,那一群群不曾模糊的背影,他们泽波今世,启

【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明后人无论是在风雨如晦,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是在汹涌澎湃,开辟创还新的改革开放

大潮中,还是在气贯长虹,蹈厉奋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有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就义,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感 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温。看到如斯肃静的陵墓后,深深感受到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军队是

何等的高峻!他们为了抵挡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毒害和搏斗,不怕风险,不苟且偷生。固然

他们就义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为了广州战争而献身的事迹鼓舞着我们,他们是咱们广州

起义中勇敢就义的义士。若是没有这些革命烈士我们就不会如此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走过一段距离,浮现在面前的是直冲云霄的广州起义纪念碑。大山上握枪的手握枪杆直

冲云霄的造型意味着枪杆子里出政权,大手遒劲如山,枪杆子直指天穹。碑体上刻有邓小平

同志的题词:广州起义义士永垂不朽”, 金字闪闪发光。 在松杉包抄的一个鸟语轻鸣的角落,在古朴肃静严厉的四烈士墓的后背是广州起义领导

者之一的叶剑英元帅的纪念碑。纪念碑用自然花岗石砥砺而成,下面有叶剑英同道的半身浮

雕像,碑前的红褐色卧碑上刻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文。遐想昔时,叶元帅不畏

强敌,英勇斗争。挥迄方遒,率领国民无畏地争夺正义战争成功。他鼓舞着我们,我们更加

坚定了成为党员的信念。

一路上看到很多老人,有晨练的,散步的。让我们不禁驻足的是一群热情高涨,在合唱

革命歌曲的老人们。

最后我们回到东门,大家一致表示此行意义深刻。

3、实践结果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参观,此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大家都深有感触,意犹未尽,表示参

观广州烈士陵园,给我们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一个半小时的,无声的,意义深刻的爱国主

义教育课。

4、实践总结体会

仰望用鲜血浇铸历史丰碑,我们感觉到无尚的自豪与关荣。渴望入党的我们刹时明显地

感到肩上的重量,而破釜沉舟的决心,坚定不移的背影,昭示着我们将架起历史的巨轮,继

续远航!

另外,我发现观园的大多数是老人,很少看到青少年的身影。中国在当代国际政治,军

事以及文化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我倡导组织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来,了解先烈

伟绩,承继历史使命。 作为新时期的建设者与接棒人,我们要乘先烈之志,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正

式的党员。篇四:大学生参观烈士公园的社会实践报告 “探访历史遗存,追寻先辈足迹,彰显革命传统”活动 参 观烈士公园的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时间: 2012年10月27 星期六 活动地点:湖南省长沙市烈士公园 活动目的: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了解战争年代伟大的共产主义,加强爱国主意情感教

育、民族精神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学习英雄先烈们的不怕牺牲、勇于

拼搏、奋斗的伟大精神。 活动内容: 2012年10月27日我和班级同学来到湖南省烈士公园。在公交车徐行的路上,我们的心

就开始澎湃,这是去经历很神圣庄严的事情。上次去岳麓山和韶山, 思绪就犹如洪水决堤,好多感慨一下子涌上心来,这次选择去烈士公园,不仅值此党的

十八大的重大日子,更是为了在探访历史遗存的过程中,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的优良传

统,彰显我们的爱国情怀。根据介绍,我们了解到湖南烈士公园,是长沙市最大的公园,位

于长沙市区东北,西临东风广场,东滨浏阳河和湖迹渡,南起陈家山庙山,北抵丝茅冲。原

为荒凉冢山。始建于1951年,1953年正式开园,是全国大型公园之一,面积153.3公顷,

迄今为湖南省最大的集纪念与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首先看到的是公园纪念区内矗立着高达58.7米的烈士纪念塔,塔上镌刻着由毛泽东同志

亲笔提写的碑铭: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面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

高举着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追把。此时此刻,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塔内,里面是

纪念堂,塔内陈列着90余位烈士的遗像和10多万湖南先烈的名录,这些烈士为了世界 和平,为了中国人民今天的生活,与敌人顽强战斗,用他们的可贵生命换来了今天人民

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是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我们的心是那么激动,即使经常看关于中

国解放的历史记录片,但我们一直以为自己离这些中国的奋斗史很远。可是看着眼前这些曾

经为解放而奋斗不息的人们,看着他们留下的足迹,我们就觉得原来他们离我们这么近,我

们想,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把他们植根在脑海里、心灵上。堂内气氛庄严肃穆,我们认真地浏

览着这些照片和文字,看着陈列在塔内的蔡和森、夏明翰、杨开慧等90多位烈士的照片、简【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历和部分遗物,我们们思绪万千,我们的心变得沉重。停步,疑神,思索。湖南烈士公园纪

念碑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东风路东侧烈士公园南门和西门中轴线交汇的山阜

上。1959年建成,占地1080平方米。纪念碑为塔堂合一 的现代建筑物,通高38.6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纪念馆,平面呈八方形,塔身南向正

面嵌汉白玉碑心,镌毛泽东题书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手迹。下部纪念堂,平面为不等边八边

形,出抱厦,堂四角有壁龛,后设祭堂,竖白玉石奠基碑一通,碑文:近百年来特别是近三

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永垂不朽,堂顶用斗拱、藻井。

东西两厢为纪念陈列厅,陈列有郭亮、夏明翰、杨开慧等近百名湖南著名烈士的遗物、遗像

以及全省7600多位烈士名册。塔堂均有明显收分,以示崇高。塔顶为朱色斗拱承八角绿琉璃

攒尖宝顶,其余平顶,女墙上用绿琉璃镂空花脊。塔堂利用山势作台基,全部花岗石贴面。

堂前石级两侧各置一石鼎,整块花岗石琢成。除西、北、东为多层石级外,南向为月台,外

以石栏、墀首壁龛和双篇五: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实践报告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游记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我和我的父亲来到了这个陵园。走进陵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高大雄伟的纪念碑,“为国捐躯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闪闪发光。纪念碑坐落在可容纳万人的悼

念广场中央,广场东侧为革命文物厅,西侧为影视厅。走在陵园中,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

是会说话的,它们在向我诉说着那个年代的英雄事迹,仿佛闭上眼就可以看到烈士们奋勇厮

杀的身影,还可以听到他们浴血奋战的呐喊。 穿过广场,我来到了烈士纪念馆。因为我去的时候不是很凑巧,有些场馆在装修维护不

让进,所以我只去到了烈士纪念馆。进入烈士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一面雕刻着烈士们名字的

墙。左右两个展厅中有烈士的名字、生平,看着那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我仿佛就看到烈士们在

我眼前一样,展厅中还有烈士们用过的东西穿过的鞋等物品,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漫步在陵园中,这里没有人喧哗,所有人都是庄严肃穆的。看着奔跑的孩子与闲坐的老

人,我的心变得好平静。 在陵园的后面部分是烈士墓群,最一开始我是有些抵触的有些害怕的,可是当我看到好

多人都是在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后我突然开始反省自己,他们在自己二十岁时是在为国奋斗,

而我在干什么。

从陵园出来,我想了很多,我想到了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我不能再荒废自己了。

第六篇: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参观烈士陵园感悟

参观桂子山烈士陵园思想报告

2011年11月20日上午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桂子山烈士陵园,缅怀无数在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

桂子山烈士陵园位于六合区八百桥镇桂子山西侧。陵园安葬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三团在桂子山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为纪念在桂子山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1956年六合县人民政府在桂子山修建烈士墓碑。碑的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的背面刻有“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三团抗日阵亡烈士墓”。碑后建有三座坟茔,将当时散葬的烈士遗骸迁殓坟茔内。1983年,六合县人民政府重新扩建,更名为“桂子山烈士陵园”。重修后的墓区总面积1.8万平方米,墓区内用花岗铸成一座高10米的烈士塔。塔正面镌刻原南京军区政委杜平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塔的顶端屹立着一位手持步枪、腰挎手榴弹、脚穿草鞋、身背斗笠的新四军战士塑像。陵园内修建一条10米宽的大道,道路两旁青松挺拔、郁郁葱葱。塔前为悼念广场,塔后为烈士墓园,中间一座墓合葬着120位烈士的遗骸,其左右分别安葬着副团长陈宗胜和政治处副主任李秉初烈士的忠骨。每逢清明节,各界人士前往桂子山烈士陵园凭吊。这里现已成为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在这次参观中,我受益匪浅,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思想觉悟也提高了一个层次。下面就让我向大家说说我的思想收获。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烈士陵园,一座气势雄伟的烈士纪念杯映入眼帘。看前辈们的光荣事迹,生活在幸福当下的我们感到无比惭愧。一个个英雄事迹,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许多年前起义军浴血奋战的场面。那刻,我的心体会到血与火的惨烈,乾坤扭转的激情,我深深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生活在当下,要好好珍惜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日子。

站在陵园的红土地,我的心起伏不定,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革命前辈,在当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多么的伟大!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那种浩然正气如同青松永远挺拔向上在中华的土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未祖国美好未来努力着。

作为21世纪的我们,活在科学技术日益先进的当下,虽然不要我去抛头颅洒热血,但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情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来勇敢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做贡献。参观烈士陵园后,使我对以后的道路有了更明确

的指向,更加坚定。生命只有一次,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我们演绎着悲欢离合,我们经理,我们感受,我们反思,反思我们的生命价值。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历史史册上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

第七篇: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阶段的党课学习,我在理论上对党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了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有一个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学有所用,我们学部老师安排我们去广西烈士陵园参观实践,我们小组一行人来到了烈士陵园,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献花来表达我们的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

庄重而气氛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有柔情的绿水、坚硬提拔的青松在旁,这些就像是烈士们的情感一般,对待我们中国的亲人柔情似水,对待敌人坚强不屈。我们胸前佩戴者白花,缓缓而进,大家的脚步轻而迟缓,因为怕打搅到这里安息的英魂,因为感染到了这里沉重的气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走到这座为纪念抗日战争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下,是他们,挺起了胸膛,不畏枪林弹雨,冒死冲锋在战争的最前线,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在内忧外患之际,是他们,果断出击,置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啊!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让我们钦佩不已。

烈士陵园之行,感受中华崛起之艰辛!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就惨遭西方列强的践踏,如此血腥,如此无情!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却不能屈服!虎门销烟让世界震惊,三元里战斗让侵略者胆寒!在中华民族觉醒之际,我们的先烈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勇敢冲出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在黑暗中不倦的摸索着前进。多少仁人志士跌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敌人暗杀在枪口之下„„念此,在英雄前深深地鞠躬!

在革命的年代,每一天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先烈们还能时刻胸怀祖国,不忘报效祖国,或许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这份爱国的精神,这份爱国的品质,震撼着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如果没有他们英勇卓绝的战斗,会有我们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么?如果没有他们无私的对国奉献,会有我们今天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么?在以前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先辈们都能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不求回报,但是

在今天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社会里,依然存在着不少虚度光阴、颓废的自私自利份子,难道这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么?

陵园里每一处,都显得格外神圣,每一捧空气,都弥漫着光辉人性的气息。在陵园里,我们遇到了一群和蔼的老人,他们高声唱着歌曲,并热情地邀我们共唱。或许是因为年代相隔得久远吧,我并不能学会歌曲。在我看来,历经风霜的老人,在守护着陵园文化,而对于我们这些年少气盛的青年人来说,最好的爱国教育莫过于亲身感悟烈士们的爱国精神品质。

我们拾级而上,感受到我们离英雄越来越近,革命烈士永垂不巧,几个大字,深刻而刺眼的映入眼帘里,石碑上的一连串的图像,经真实的那一幕幕似乎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份历史痕迹虽然保持沉默不语,却不能不刺痛我们的心。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纪念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位孤胆英雄,一人将一个连的敌人俘虏,多次立下战功。在一次战役中,他掩护最后一批战士撤退的时候,自己的腹部受伤,与冲上来的敌人抱在一起拉响了手榴弹的英雄故事。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回顾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数先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忠贞不渝、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要学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2014年10月24日

烈士陵园参观纪录

http://m.gbppp.com/hd/506979/

推荐访问: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烈士陵园新闻稿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