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知青网

时间:2018-09-26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北大荒知青网 第一篇_北大荒二师十四团老知青“家园”一日游记实20130805

北大荒二师十四团老知青

“家园”一日游纪实

昨晚便接到“家园”执行会长田永清老师短信通知,今天(8月5日)原二师十四团老知青一行近20人要来“家园”参观游玩。让我们到天通苑地铁站接站并把贵客带领到我们“家园”来。

我们按预定时间9:30准时来到天通苑地铁站。刚刚站稳,就看见远处一群健硕的老年人聚在一起聊天。凭我们跟老知青的多次接触,一眼便认定他们就是我们要接的人。于是,我们举起手里“知青爱心家园”的接站牌朝那群老人们径直走过去。果不其然,有眼尖的看到牌子就急切地向我们招手示意。当我们的眼神交汇到一起的时候,相互虽未谋过面,却有着胜似亲人般的热切。

我们的领队于秀全阿姨很快确认好了人数,随即安排大家分乘3辆车赶往“家园”所在地。

一路上老知青跟我们亲切的交谈着,询问着“家园”的有关情况,工程进度、接待能力、娱乐项目等。当知道“家园”正在召集知青志愿者时,好多人立刻透露出想加入的意向。大家对家园即将开工建设的知青养老院更是齐声叫好;对卞总为知青所做的一切啧啧称赞;为知青有这样的二代感到自豪!

北京的道路虽然拥堵,但大家在热切的交谈中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绿树掩映下的“知青爱心家园”。由于昨夜的一场大雨,把天空洗刷的特别透亮,罕见的蓝天白云尽收眼底。恭候多时的知青志愿者于清池叔叔早已急得不时翘首以望,一看见我们的车就赶快拥了过来,带领大家进入“家园”。于叔叔现在是“知青爱心家园”网站论坛

——“家园建设”板块的版主,见了大家分外热情。只见他一会和多年未见老朋友端详着、感慨着;一会又和初次认识的新朋友寒暄着;一会举起照相机抓拍着感动的瞬间;一会又给大家沏茶倒水。于叔叔早把“爱心家园”当做自己的家,对知青朋友更是突显他主人的身份,在那张因为“知青蔬菜大棚”整日劳作被太阳晒的黝黑的脸上始终挂着亲人般和蔼可爱的笑容。

简单的交谈之后,大家纷纷在“家园”标志物“知青文化苑”的假山前合影留念。稍作休息,于清池叔叔带队参观了主要由他自己打理的“知青蔬菜大棚”

还没走到蔬菜大棚,一大群鹅和鸡便欢快地叫个不停,用它们特有的方式欢迎着贵客。鸡舍、鹅舍旁就是蔬菜大棚,看到那些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水果,这些已是爷爷奶奶辈分的人个个都像个孩子似的,不顾昨夜的大雨泥泞,不顾今日的烈日当头,纷纷穿梭在菜地里。黄

瓜、西红柿、香瓜、茄子,芹菜,甜玉米,甚至地里的野菜,都被他们当做宝,喜滋滋地采摘着,哪样都难以割舍。看着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分享,于清池叔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一个劲的嘱咐大家:多摘点,这是绿色无污染的!有的人已经迫不及待把刚摘下来的黄瓜、香瓜随便擦了擦就吃了起来,还边吃边说真甜!真香!吃一个不过瘾,又来一个!

在体会了“汗滴禾下土”的成果之后,大家都又回到“家园”,开始享用丰盛的绿色大餐!因为现在“家园”志愿者还不多,卞总母亲冯阿姨听到这个消息,知道今天有知青来“家园”参观,昨晚就赶到家园,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儿子的爱心事业。无论是洗菜,洗碗,还是打扫卫生,收拾会场,只要力所能及,冯阿姨都抢着去做。冯阿姨的行动感动着前来参观的老知青,更让我们这些晚辈汗颜。

为了让前来参观的老知青吃到可口的饭菜,知青志愿者提前一天就做好了准备工作——耗时费力但入口即化的焖酥鲫鱼,味道纯厚的卤蛋,秘制黄瓜小菜,自产并亲手腌制的鹅蛋、软糯的煮玉米,香甜的贴饼子,还有冰凉清爽的红豆汤,样样都是用心烹调,味道极佳。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分别看着我们“知青爱心家园”的报纸、简介,还有由华夏杂志社出版,华夏杂志社北京通联处和我们知青爱心家园联合主办的国内唯一以知青为题材的《华夏知青时代》杂志。

就在快要结束此行的时候,“家园”执行会长田永清从天津赶回来跟大家见面,并转达了卞总对大家的关心和问候。

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大家带着自己采摘的蔬菜水果,带着“家园”满满的爱心暂时离开了。我们依

依不舍地送别,邀约着何时再来。“家园”的大门永远为他们,为老知青们敞开着!

2013年8月5日

北大荒知青网 第二篇_知青聚会致辞4篇

67团哈尔滨知青朋友们、各位来宾:

大家好!首先让我们在坐的各位,向付朋等原67团老干部、向郭进书记等查哈阳农场三位领导、向50团兵团战友刘连英、55团战友郝志宏、向远道来北京知青王纯翔等,来参加我们下乡40周年联谊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其次,我代表查哈阳知青网网站联谊会的全体同仁向在坐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67团全体哈尔滨知青表示亲切的问候!

朋友们,40年前,我们还是楞头小子、黄毛丫头,40年前的今天,我们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打起背包,远离亲朋好友,告别大城市,奔赴北大荒——查哈阳。在广阔无垠的黑土地上,我们在同一块田地里耕耘,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与大自然斗争和社会实践中,我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我们走过比他人更为艰难的崎岖道路。所以,无论如何评价“知青上山下乡”这段历史,我们仍无怨无悔地说:我们曾为理想拼搏过,我们曾浇灌过北大荒的黑土地,艰苦的生活和劳动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练了我们的精神和意志,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返城后,我们不屈不挠从头再来,打拼于职场,操劳于家庭,瞻养老人,教育子女。如今都到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龄。

回首往事,有人曾经风光过,有人也许落魄过。但不论你现在是地位显赫还是平民百姓,不论你是腰缠万贯还是生活并不富裕。这一切都已经是不重要了。

朋友们:要问人世间什么最珍贵?我道是知青间纯真友情。美好青春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了那一起走过的日子,回忆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知青情怀是一片真诚的心灵花瓣,是一种千金难买的情缘。四十年的相识,四十年的牵挂,四十年的翘首企盼终于汇成了今天的欢声笑语,汇成了你我的心潮澎湃。不管我们的境遇如何,让我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因为生活是美丽的,我们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因为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关爱健康、珍惜生命。因为友情的温馨的,我们要真心相待、珍惜友情!

最后祝大家青春不老开心就好!谢谢大家!

知青朋友们、各位来宾:

常说人老了以后,是“现在的事记不住,小时候的事忘不了”,可我觉得很多不想忘掉的事,也随岁月的流失而消逝,但是记住的就是铭心刻骨的,那就是我们曾经的兵团生活。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相聚在冰城哈尔滨,共同重温往日的峥嵘岁月。追溯当年 ,我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虽然年少,但仍阔别父母,告别亲人,毅然踏了面朝黑土地背朝天的知青征程。【北大荒知青网,】

在那些为兵团建设的日子里,我们跟着拖拉机播种,随着康拜因收获,和着“嘿哟,挂嘞“的劳动号子,用我们瘦弱的肩膀扛起千斤的木头。在那漫天飞雪,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我们点起了篝火,啃着化一层吃一层的糖包,体味着“火烤胸前暧,风吹背后寒”的人生。

夜幕降临,在充满烟草和汗臭味的宿舍里,女生伴着昏暗的灯光默默地帮我们缝补破旧的衣衫,我们互相倾吐内心的思乡之情,谈论着生活的困惑,年复一年。

兵团的生活,有收获也有遗憾,有温馨也有苦涩,有欢乐也有泪水。每年我们都会相聚到团部,参加盼望已久的运动会,在欢笑声中,忘掉了一年的劳累,放下了思乡之情。

在这片黑土地上,我们有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兵团生活留给我们的是温馨和欢乐。虽然期间也夹着遗憾、苦涩和泪水,但却使我们的情操得以净化和升华,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永葆心中那片净土,使我们辈出成绩,仕途通达、事业顺畅。

经过几十年的漫长岁月洗礼,当年的满头黑发,如今已渐染霜白;当年的孑然一身,如今已儿女牵怀;当年的稚童少年,如今已知天命近耳顺之年,时光飞逝,隔不断当年知青的情怀,岁月沧桑,抹不掉心头的记忆。

让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更加珍惜今天,把握明天,将我们这份珍贵的知青情,战友谊,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继续延续。如今的生活是叙叙友情、交交朋友,记住兵团生活中的小事、场景、人物、故事、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我怀念黑土地,怀念这个舞台上的那些人,怀念他们倾情演绛的人间悲喜剧„„

最后我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把大家再次联系起来,把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那份情,再一次的建立起来,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我们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祝聚会圆满成功!

各位朋友、战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阳光灿烂、挥洒着热情和成熟的美好时光里欢聚一堂,共同恭贺张晋升的爱子张浩然和王会的新婚之禧,借此喜庆之时聚首重温甘苦与共的插队往事,倾心缅怀匆匆而逝的艰苦岁月,执手倾叙心驰神往的深厚友情,相望憧憬天宽地阔的美好未来,我们的心里洋溢着无尽的激动、激情和感慨。今天是个好日子,良辰美景,故友重逢。在此喜庆吉祥时刻来表达我们共同的心声:首先,我们全体插队知青,向为我们的成长付出大量心血的领队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对我们的插队生活给予关心和照顾的父老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为本次联谊活动而奔忙努力的组织者王权和孙兆凤、为本次联谊提供机会并准备充分接待条件的张晋升、郑嘉贤妇夫,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当我们注视着一个个熟悉而亲切的面容,聆听着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话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三十余年前的那一段时光,置身于那个使我们每个人都终生难忘的人生场景,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响应时代的感召,背负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怀着几许激动,打量着彼此间的陌生,还有到广阔天地去接受教育锻炼的一腔热血而聚在一起。我们知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其规模之庞大、声势之浩大、结局之悲壮、影响之深远、实属空前绝后。自1974年、1975年、1976年先后有63名豆寇年华的小青年来到巴彦县粮食系统在巴彦县松花江公社振兴大队的﹙后太平山屯﹚知青点插队落户。天设地造的机缘,使我们聚在一起,一同奏响锅碗瓢勺交响曲,携手共享田间劳动的苦与乐,从此,我们才真正踏上了漫漫人生的旅程。尽管我们在那里的生活时间有长有短,尽管我们对那一段生活的意义当时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但是我们确实是从那时起,才真正开始接受自己对自已、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纯朴善良的乡亲以及对劳动付出的教育认识,才真正开始对什么是人生目标、人格品质和精神的思考,这些让我们受益良多、受用终生,也才使我们在今天,拥有一份曾经是插队知青的自豪和庆幸。在那酸甜苦辣的岁月里,我们同耕一方土、同吃一锅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兄弟情、姐妹情。因此,今天的聚会是众望所归,情之所至。

三十多年前,我们很年轻。今天我们再相逢,多少人的笑声里饱含着风雨沧桑,多少人的祝福声里盛满了对生命追求的深刻理解,多少人的眼底被泪水打湿,多少人的双鬓染上了白霜。无论是年过半百,还是年近花甲,甚至谦谦老者,每个人的人生,都刻写着成熟和稳重,都饱含着超越和智慧;无论是身操何业,还是身居何地;更不论是经常见面的近邻,还是多年不见的故交,虽然大家生计繁忙,步履匆匆,但有着患难之交的友谊里都始终充满了彼此的关爱、牵挂和重视,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我们的友情交融在一起,我们尽情享受着知青生活的温暖和情义。在未来的岁月里,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各位朋友、亲爱的战友:当往事已成追忆,当青春永不再来,今天,我们三十多名振兴青年点的知青聚集在一起,用我们自己的方式,隆重纪念下乡三十五周年的时候,向热心参与筹备这次活动的战友和各位战友的来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十年了,难忘那里的一草一木、轶人轶事,难忘那里的乡友、知青们的音容笑貌、悲欢离合。也许,我们是生不逢时的一代,因为我们为共和国的成长承载了太多的沧桑: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碰上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当我们学知识的时候,碰上了文化大革命;当我们要工作的时候,碰上了上山下乡;当我们结婚的时候,碰上了计划生育;当我们扶老携幼,负担越来越重的时候,又碰上了

企业改革、下岗失业„„

然而,我们更是不折不挠的一代:我们曾经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振兴的这块黑土地;我们曾经用彻夜的不眠去补习文化、提高素养;我们还用辛勤的工作去应对文凭、专业以及年龄为我们设置的种种障碍;我们更用燃烧的激情去面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我们已经没有梦,余下的只有坚韧和执着,我们坚定地走向了人生的秋天。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为欢乐者的欢乐而喜悦,为成功者的成功而高歌,为不幸者的不幸而惋惜,为奋斗者的奋斗而助威!

借此机会,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让我们同饮醉心的美酒,同唱最美的歌声,为我们美好的未来祝福!

我提议,请大家举杯,为了我们在振兴的蹉跎岁月中的磨炼,为了我们在返城后三十多年永不放弃的拼搏,为了三十五年来魂牵梦绕的知青情结,为了滋养了我们的那片黑土地的兴旺发达,为了我们的再相聚——干杯!

尊敬的农场新老领导、各位来宾、战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来纪念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追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感慨万分。

四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北大荒,开始了我们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战斗和生活。那时的我们风华正茂、满腔热血,在那里我们吃苦耐劳,无怨无悔地拼搏,用尽所有的语言也表达不出我们十年的艰辛和奋斗经历。有的把生命留在了那里,我们把青春留在了那里,我们为第二故乡留下了汗水,为我们的查哈阳农场奉献了青春和力量!

“同一个农场,同一段青春”。是第二故乡查哈阳农场让我们结识,让我们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走到了一起,让我们成为战友。

我们由衷地感谢第二故乡,是它那广阔的天地,让我们得到了锻炼,让我们结识了淳朴的农民,让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更尝到丰收的喜悦,让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更加让我们骄傲的是祖国边疆的繁荣昌盛有我们的一份力量。

从六八年至今,整整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瞬间,我们知识青年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特殊称号,将永载史册!

不论我们今天回到城里的社会角色如何,但是我们战友之间质的朴情怀不变,北大荒让我们紧密相连。

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拥有的是实实在在的今天。【北大荒知青网,】

让我们举杯祝福:

祝福我们的第二故乡繁荣富强,蒸蒸日上!

祝福我们第二故乡的亲人,幸福安康!

战友们,祝愿你们快乐度过每一天!永远健康平安!

让我们在每年的今天再相聚!

北大荒知青网 第三篇_最美的是北大荒

最美的是北大荒

张抗抗

张抗抗简历:

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66年初中毕业,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5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集50余种。

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第二届女性文学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德艺双馨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

北大荒的风云,北大荒的悲壮,是滋润我们这代人生命永远的泉源,我知道自己的笔永不可能写尽它。如今,当那时的焦躁苦闷哀伤渴求,如闪电、旋风般驰纵而后悄悄隐没在时光的尘土之后,真正沉淀在我记忆深处刻骨铭心的,却是荒凉寂寞的原野上一幅幅极辉煌极绚丽的大自然的图景。

【北大荒知青网,】

一种真切天然朴实无华的美,常常在梦中、在沉思中,将我完完全全地笼罩包容,并与我的身心融为一体。

是的,我至今最难忘却的仍是北大荒的美。

风尘仆仆的拖拉机在颠簸了几个小时之后,把我们甩在一排低矮的茅屋前,面对四面围墙上残留的铁丝网和一路的荒凉,我们已心烦意乱、大失所望。然而当我们在先期到达的鹤岗知青的掌声中,别别扭扭地走进那黄泥土屋中,眼前顿时粲然一亮:屋地中央那排由各式各样的箱子搭成的“长桌”上,竟然放满了一丛丛鲜花。那些花是桔红色的,插在一只只大小不一的漱杯里,光彩照人,鲜艳浴滴。它的花瓣呈长勺状,上面有芝麻般的黑点点,花瓣向四周微微弯曲伸展,

【北大荒知青网,】

犹如一只只铮亮的铜号,吹出欢快的乐曲。那一刻,灰暗的屋顶、粗陋的墙壁也都因此而明亮、生动起来,充满了温馨与芬芳的青春气息。

记得我站在土炕前死盯着那些花,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野百合花。是那些鹤岗女青年为欢迎我们特地从甸子里采来的。因为它们柔嫩的花瓣无声的抚慰,那天晚上我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抬头望着月光一一簇簇百合花的倩影,觉得北大荒真是温暖而亲切,我终于来到了想象中的鲜花的草原。

果然夏天原野上的鲜花应有尽有。田边地头、甸子里坡岗上,野玫瑰、雏菊、罂粟、风铃草、金针菜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花儿, 那么大那么艳那么诱人,烂漫无边铺展到天的尽头,任人采撷。每天劳动收工时我总是落在队伍最后,抱着一束野花回宿舍,然后把脸埋进花丛深吸一口野花的清香,我对自己说,我一点儿不累,再累我明天也还要再去„„那时候谁也没有漂亮的衣服,这五彩的花束暗暗为我们的心愿作了补偿——大自然的美无人能够抗拒。

第二年春天,我们园艺排的鹤岗姑娘们在连队门口整理出一小块花圃撒下了许多花籽。入夏便开出一片五彩缤纷的鲜花,深红紫红粉红还有雪白,有的花瓣上镶着一圈丝绒般的黑边,轻盈如蝶,迎风颔首。每天收工后在黄昏的暮色里,我总在花坛前徘徊不走。那是我记忆中见过的最美的鲜花。但突然有一日那花儿连同枝叶一起不翼而飞,只留下光秃秃一片花坛。我终于在厕所的深坑里寻到它们时,娇艳的花朵已淹没在污水中奄奄一息,那场景凄惨而触目惊心。有人哭着告诉我那花是连长拔掉的,因为罂粟是毒品不许种植。那些日子我去上厕所总是胆战心惊的,紧闭双眼不忍再往下看一眼。

矜贵的鲜花受到如此粗暴的摧残,为此我难过了好几天,心里蒙上了一层无法驱去的阴影。我一直不能原谅那个连长,就算因为“毒品”,他也该等到花儿凋谢了再处置它们,他为什么不让我们把花儿埋掉却要采取那么恶劣的做法?他真的那么忌恨美么?

然而美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当春天甸子里的杨柳爆满毛茸茸的嫩芽、当秋天的屋檐下挂满金灿灿的玉米、当冬天的冰凌花在窗玻璃上勾勒出一座座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我总是怀着由衷的欣喜为之深深感动。我至今仍记得自己端着脸盆去夏天的小河边洗衣服,久久痴迷地望着晚霞在天边变幻的奇妙云彩而忘

乎一切,让小蚊子咬叮得满身红肿;一个深夜里加班装运砖瓦,眼睁睁就看着黑暗的田野上弥漫起一片浓浓的白雾,那雾缓缓地涌过来涌过来,终于把我温柔地裹住,虽然冻得瑟瑟发抖,却犹如亲临琼楼玉宇,恨不得轻歌曼舞起来。那一年冬天我在小兴安岭一个林场清林,我常自愿担负夜班添火烧水的工作,只为了在晨曦中轻轻踏雪走出帐篷,寻着白雪地一串串项链般的小动物的足印儿,倾听着山谷里的积雪冻冰发出的咔崩咔崩的响声,用铁桶砸开山脚下结一层薄冰的泉眼,满满地舀上一桶冒着热气的清泉水„„

就是那一年冬天,我在没膝的雪地里采回一束孕满了花苞的鞑子香,把它插在一只空罐头瓶里。帐篷里没有阳光,半个多月后,它竟然用尽力气开出了一朵粉色的小花。帐篷里所有的人都来观赏了这朵花。大家都说果然鞑子香是不怕冷的。巧的是,就在紧挨这花儿的近旁,用来支撑帐篷的桦木杆上,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枝淡黄色的枝杈,大家说果然山里的树生命力强。它们一红一黄,如日月交相辉映,为暗淡乏味的帐篷生活增添了生气与希望。

几年以后我们陆续离开了那些地方。离开了我们曾经流血流汗流泪、痛苦与欢乐交织的土地。无论我们曾经多么厌恶、憎恨,甚至咒骂过它,我们心中却留下对它千丝万缕的眷恋。尽管后来我到过祖国和世界上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但在我心的深处,我将永远固执地认定北大荒是最美的地方。这种美决不是供人欣赏玩味、超凡脱俗的美,而是叩击你心扉、使你为之震撼、为之颤栗、为之慑服的美。它既不喧嚷也不做作更无炫耀,它默默地存在,只为发现它、热爱它的人而呈现。正因为在那参与了美的无数次瞬间的交流中,渗透了我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我们才会觉得唯有这美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它属于我们苦难生活的一部分。

也许从那时候我已感悟到,既然我们还有力量发现美、创造美,我们就有力量好好生活下去。

北大荒知青网 第四篇_浅谈知青

浅谈知青

(05312119 沈浩)

对于九零后的我们来说,知青这个词是十分陌生的了。在老师的推

荐下,我阅读了《棋王》、《今夜有暴风雪》、《白桦树皮灯罩》等以知青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并通过观看《高考1977》等相关影视作品,网

上搜索资料等手段对这段

历史,对知青这个特殊群体

有了些初步的认识。

知识青年是指从1950

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

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

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

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

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

业问题,从50年代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

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

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

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

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

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

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

1966年,在文革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

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大革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到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1977年恢复高考,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央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据统计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

1200万至1800万之间。

阅读了梁晓声等大家的知青小说,我终于走进了那个年代里那些年

轻人的内心世界。他们身上有一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崇

高的英雄主义,无畏的献身精神,敏锐的政治觉悟……他们的豪言壮语,在我们看来未免不切实际甚至可笑;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在我们看来常常是无谓而不近人情的。但我们又怎能嘲笑他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就是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他们大把大把地挥洒着热情,不去想个人的得失。他们的青春是那样纯粹,又是那样悲壮。 但他们也和任何时代爱做梦的年轻人一样,心中激荡着对未来的憧

憬,对人生的幻想,对美的向往,对爱的渴求……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人性中美好而永恒的那一部分也永远不会被压抑。平时一本正经的女指导员偷偷在河边唱歌跳舞,陶醉于自己的美;在中苏边境插队的年轻医生,快乐潇洒地踏着滑雪板来往于行医途中;第一次站岗的女战士一边用顽强的意志抵抗寒冷,一边期待着她的心上人来接她,对她说那句盼望已久的话……看到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谁还会觉得他们离自己很遥远呢?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段艰难岁月里的人间真情。《白桦树皮灯罩》的主人公为了战友临终的嘱托,甘愿放弃回上海的机会,在一个小城奔波寻觅战友的妹妹;纯朴的鄂伦春姑娘阿依吉伦,无私地帮助她所爱慕的男知青和他的恋人相会;乖巧的苏联猎狗“娜嘉”,牵起了乌苏里江两岸中国知青和苏联老人的情谊;《今夜有暴风雪》中的曹铁强与郑亚茹有过那么多隔阂和冲突,但最终他面对她真诚的忏悔,原谅了她的一切过

错……在梁晓声的笔下,这些温暖的真情常常是含泪的微笑,是“被撕碎的美”,让人唏嘘感慨,久久无法释怀。

“知青”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曹铁强对即将返城的郑亚茹说的一

段话深深打动了我:“希望你今后在回想起,在同任何人谈起我们兵团战士在北大荒的十年历史时,不要抱怨,不要诅咒,不要自嘲和嘲笑,更不要诋毁……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要比失去的多,比失去的有份量。”看到这里,我终于开始理解他们常说的“青春无悔”这句话了。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无奈之中的自我安慰。边疆的土地承载了他们的情感和梦想,接纳了他们的热血和汗水,也给他们的青春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他们以特殊的方式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爱过,恨过,奉献过,追求过,迷茫过,憧憬过……他们怎能不怀念那片土地,不眷恋那段岁月?

当小说《今夜有暴风雪》中暴风雪过去,知识青年们即将离开北大荒时,老政委孙国泰激动地说:“我相信,今后在全国各大城市,当社会评论到你们这一代人中最优秀的青年时,会说到这样一句话:„他们曾在北大荒生活过!‟”这充满激情的声音格外具有撼人心的力量,它是人民和历史对知识青年的评价,也是小说主题的一种表达。着主题为一代知识青年从昨天的脚印中发现了人生的瑰宝,找回了险些被否定的抛弃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这些今天的青年正确地了解历史,懂得奋斗的价值 。我想这就是我们弄清这段历史的价值所在吧。

北大荒知青网 第五篇_北大荒最新资料

朋友,你到过北大荒吗?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祖国高纬度的东北角是她所在方位,苍茫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她宽阔的胸怀,雄浑的兴安岭和完达山是她不屈的脊梁。

北大荒,又是一片豪迈的土地。军号响,红旗扬,千古荒原第一犁,拉出一轮红太阳。三代北大荒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化严寒为春雨,变苍凉的北大荒为辉煌的北大仓。如锦绣般的耕地铺向天边,像列队卫兵似的林带把田园划成世界最大的棋盘。由卫星导航的金戈铁马奔驰其间,装满谷粮的幢幢银塔耸立云端。色彩缤纷错落有致的座座城镇,如童话般矗立在田头、林间、湖畔。

5.4万平方公里的北大荒像一个聚宝盆,113座农场如113颗璀璨明珠,在北疆闪烁着绮丽的光彩,那是上天给予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的伟大拓荒者的最高奖赏,更是数以百万计解甲归田重上战场的转业军人、热情如火大有作为的内地支边青年和城市知识青年以青春与生命为代价铸就的丰碑和奇观。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的农业现代化曙光,就在这片荒原上闪现;千百年来饱经苦难的中国农民的小康梦想,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实现。

朋友,你知道北大荒的贡献吗?

在过去的60多年里,北大荒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3922亿斤,交售商品粮3065亿斤。目前,他们的粮食供给能力,足以保证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人民解放军三军、港澳地区和藏青甘宁四省区的全部口粮供应。北大荒已经成为服从国家利益,服务国家战略,抓得住、调得动的“中华大粮仓”。

“美丽北大荒,塞外鱼米乡。/富饶北大荒,中华大粮仓。

啊,北大荒,我的骄傲,/啊,北大荒,我的希望。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光荣的旗帜迎风扬!”

就让我们踏着《中华大粮仓》的旋律,仰视北大荒吧!

1.“铸剑为犁”

唤醒千古荒原

在那遥远的年代,风雪呼啸,塞外苦寒,曾让人望而却步;山险林密,水泽莫测,曾使多少豪强硬汉有去无回,只留下狼嚎、熊吼和虎啸。新石器时代渔猎部落的石弩沉落在荒原深处,魏汉时期满族先祖的100多座城郭海市蜃楼般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侵略者扩张的野心和掠夺的魔爪被埯葬在寒地雪暴和漂垡鬼沼中。北大荒啊,谁敢走近你的身旁?曾羁绊于这片荒原上的作家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这样喟叹:“不有天神下界,匠星临凡,天精地力,鬼斧神工,何能稍改其面庞!”

63年前的6月,一辆以木炭为燃料的汽车喘着粗气驶出哈尔滨,艰难地爬上张广财岭的山坡。车上坐着18个人,前面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眸子闪烁着兴奋和激情。那位瘦小精干的叫李在人,是松江省建设厅的秘书,那位魁梧英俊的叫刘岑,是建设厅的农林科长。此刻,他们去执行一个特殊任务,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行前交待:“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在东北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要求在北满办一批粮食工厂,主要是总结经验,培养干部,示范农民,为将来实现农业机械化做准备,陈云和李富春同志让我们先走一步。”两人被任命为中国第一座“粮食工厂”——松江省国营第一农场的场长和副场长,携带的全部家当就是两辆烧炭的汽车和三台日本开拓团扔下的旧“火犁”,还有从农村刚买来的11匹役马。他们在一个叫做“一面坡”的地方落下脚,那里灌木丛生,树下是一片黑黑的土地。

13日那天,李在人把一块写着农场名字的松木板挂在一座草房前。接着,曾在北京上过农业大学的刘岑开着那台旧“火犁”,轰隆隆地拉动4副大犁,身后便隆起四条翻开的土垄,闪着黑油油的诱人光亮。

这就是拉起一轮红太阳的“东方第一犁”。

共和国农垦事业和机械化建设的篇章就此翻开。此刻,解放战争的炮火还在几百公里外轰响。那一天,李在人在一片坡的小镇上买了点猪头肉,打了一茶缸白酒,庆祝开犁成功。

就在这一年冬天,一个大雪呼啸的日子,一个叫周光亚的延安干部,领着战友进入嫩北铁路上一个叫通北的小站旁、当年日本开拓团遗弃的一座四面漏风的房框,用茅草堵上透风的口子,住了下来,小通讯员冻得不得不抱起一只小羊羔取暖。很快,这里成了“东北政委会通北机械农场”所在地。他们先在附近的冰河里刨出了一台日本人扔下的“火犁”,又从苏联买进12台“纳齐”牌拖拉机。第二年春天,这片封冻许久的大地终于翻身了。他们的故事,后来由《人民日报》特派记者、著名作家李准创作拍成电影《老兵新传》。

共和国那些伟大的元勋领唱的这部“化剑为犁、解甲归田”的壮歌,最早回响在这片沉寂千年又被侵略者欺凌和蹂躏的黑土地上。那首歌的主旋律是用“火犁”代替木犁、用机械代替人力,因为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和“老牛破车疙瘩套”的小农经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

现在,可以回答聂绀弩先生的问题了。让千古荒原旧貌换新颜的下界“天神”,就是化剑为犁、解甲归田的中国军人,还有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和用圣火燃烧自己的热血青年,而临凡的“巨星”就是李在人、刘岑、周光亚、郝光浓„„

当然,最伟大的军垦“巨星”是王震将军。这片土地上的人景仰他,传颂他的故事。1954年秋天,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来到汤原县看望正在山野里施工的战士,抓起一把黑土兴奋不已:“这土多肥呀,肥得流油啊!”他对随行的人说:“民以食为天,种地打粮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主张把大批复员军人留下来,在这里办农场,为国家多生产粮食!”

就在那一年,王震亲自带队踏察原野。赤脚涉河,风餐露宿,蚊虫扑面,野狼出没,他等闲视之。红旗挥舞处,新中国最大的国营农场群落神话般地耸起:副师长余友清以铁道兵8508部队的800名复转官兵为骨干创建850农场,接着让850农场“母鸡下蛋”,以“8”字头在完达山南北的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县地域组建了十多个大型农场。在一次场长会

议上,他说:“快过年了,我送大家一副对联,上联是: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下联是: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横批是:艰苦创业。”

1958年,已经担任共和国农垦部长的王震向中央提出:动员十万转业军人开发北大荒。他豪迈地说:“新中国的荒地都包给我干吧!我这个农垦部长有这个信心!”

请记住这个日子,1958年4月13日。在密山火车站临时搭起的台上,身着上将军装的王震一挥手,中国垦荒史最雄壮的一幕出现了: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背着行李,有人还领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徒步走向没有路没有村落的荒原,边走边唱起一支属于自己的歌:

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

不是当年整装上舰艇,不是当年横戈渡长江。

儿女离队要北上,响应号召远征北大荒。

用拿枪的手把起锄头,强迫土地交出粮食。

让血染的军装,受到机油和泥土的赞赏„„

歌的词作者,是一位叫徐先国的来自河南信阳步校的少尉军官。这首诗最先发表在《人民日报》,王震亲自写信鼓励并让谱成曲子,于是,就有了这首让十万转业官兵唱了一辈子的歌。

我站在兴凯湖畔当年王震将军最早踏察的8510农场10队的土地上,这里耸立着的直插云天的北大荒开发纪念碑。碑下,埋着王震的骨灰,他的遗言是:生为祖国开荒,死为人民站岗。我还想起两位英名也刻在这碑上的老红军:一位是852农场老场长黄振荣,他在“文革”中屈辱而死,亲人为遗体更衣时发现他满身的伤,还有那唯一的脚趾——失去的9根脚趾是在北大荒踏察时被冻掉的。还有那位全身有18处战伤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颜文斌。为了抗灾夺丰收,他跳进水里和职工一起捞麦子,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跳进粪坑刨粪肥。

创业艰辛,伟业辉煌。三代北大荒人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了史诗,献给祖国的不仅是一个安稳天下的粮仓,还有一种永世长存的精神,这是一个伟大民族不朽的灵魂。

追随十万转业军人的步伐,沿着挺拔的青杨林拥起的绿色长廊,我走进雁窝岛。它是三江平原腹地一个三面临河、一面沼泽相拥的小岛,挠力河把它打扮成仙女,农垦人视它为“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掌上明珠。人们敬它爱它,并不仅仅因为河汊暗动的无比神奇,芦苇荡的深邃辽远和鸟群飞起的遮天蔽日,更因为这里是北大荒精神的发祥地。

【北大荒知青网,】

走进雁窝岛掩映在青松林中的烈士陵园,高耸的纪念碑上刻着“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几个大字,碑后默默坐落着三座白色的坟茔。从坟前的碑文中可以看到:罗海荣,牺牲时年仅26岁;张德信,年仅22岁;陈越玖,年仅24岁。

三个人,代表了北大荒开拓者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转业军人、内地支边青年和城市下乡知识青年。他们具有共同的人生追求,注定要以国家需要作己任,注定要视艰苦奋斗为乐事,注定要把贡献大小当标杆。这支队伍中的许多人,并无顺风顺水的幸运,也没有坐享其成的福分,无论是在战争的胜利硝烟中“转业”的军人,还是在政治运动中被“贬谪”的各方名流、被“下放”的干部和知识分子、被“接受再教育”的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知识青年,都忍辱负重,“绝地反击”,以超常的勇气和力量,在这个苦寒荒蛮之地创造出富足和文明。这种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品德,已化作了北大荒人的基因。因此,不管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不足为奇。

在岛上,我听到一个活着的英雄的故事。他叫任增学,来自中央警卫师的王震将军警卫班,因聪明机灵而被将军称作“小鬼子”。1958年,面临转业,他有三个选择:去警卫学校当教官,留在北京的重要机关当保卫干部,到北大荒种地。结果,他自愿来到853农场,学会开拖拉机,参加了雁窝岛垦荒。一天,拖拉机压碎冰层,陷进被称作“大酱缸”的泥潭。他三次潜入冰水,把铁钩挂在拖拉机上,终于用绞盘机把机车拉上来,自己被战友捞出来时,身体已冻僵。满身满脸泥草的他,完全失去知觉,再晚一会儿,雁窝岛上就会多了一座坟茔。

1969年,一个叫孙文珍的杭州姑娘来到雁窝岛附近的852农场。自从当上这个方圆十里唯一的助产士,她从没有清闲过。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不管产妇的情况多么严重,没出过半点差错,而自己因过度劳累患上习惯性流产。得知她第三次怀孕时,院长下达命令:谁也不准找孙文珍出诊。可是,就在当天午夜,一个产妇出现难产。她二话没说,登上没有任何遮掩的小四轮车,风雪中颠簸十几里山路,当孩子平安降生时,她已经连续站了十几个小时。就在回来的路上,血水顺着裤脚流了下来,冻在冰冷的车板上。这个最会为别人保胎、让无数个母子平安的她,又一次流产了。后来,1.68米的个子只剩下70多斤,领导强令她回杭检查:癌

北大荒知青网

http://m.gbppp.com/jd/483645/

推荐访问: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寻找北大荒知青网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