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

时间:2017-03-29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一):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简介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二、规划范围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本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覆盖的范围为增城市域1616平方公里水陆域总面积。

2、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包括荔城街道办、增江街道办、朱村街道办,总面积313.96平方公里,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行总体布局。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战略目标

以建设“新穗东、新增城”为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城乡统筹、营造环境、发展产业、促进创业、解决就业、富民强市”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市域总人口现状(2007年,下同)为106.7万人, 近期和远期分别达130万人和1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5万人,暂住人口约为55万人。到近期增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远期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

规划市域城镇规模分为四个等级,人口规模大于50万的城市2个(中心城区、新塘镇区),人口规模20-25万人的城镇1个(石滩镇区),人口规模10-15万人的城镇1个(中新镇区),人口规模小于5万人的小城镇3个(小楼镇区、正果镇区、派潭镇区)。

根据南中北的资源禀赋差异,构筑南中北三大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以“两城三中心”带动全市协调发展。南部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圈,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区(即重点开发区域),以“产业升级,工商并举”为宗旨,重点把新塘建设成为广州东部生态工业卫星城。中部打造都市生活圈,为优化开发的文化产业区(即优化开发区

域),以“都市服务、文化兴城”为宗旨,重点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城、国际会议休闲中心和广州市城市副中心。北部打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为限制工业发展的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区(即限制开发区区域),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为宗旨,在保护中适当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逐步把北部建设成为世界级、国际化的乡村公园。

4、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

规划形成“两城三中心,三圈五轴线”的城镇空间结构。“两城”指增城市区和新塘镇区; “三中心”指石滩、中新、派潭三个中心镇;“三圈”指南、中、北三大经济发展圈; “五轴”指沿增江发展轴、沿广惠高速公路发展轴、沿广汕公路发展轴、沿坪新快速路(新新公路)发展轴联和沿广河高速交通联系轴。

5、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交通、给水、排污、电力、电信等市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协调,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适应城镇布局规划要求,建立布局合理、使用充分、服务高效的城乡社会设施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风景资源保护。

四、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1、增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增城市总体发展目标是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增城市功能定位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穗东中心、广州生态旅游示范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广州东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和广东省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

2、中心城区城市性质

增城市中心城区规划为广州市城市副中心、文化产业城和国际化会议休闲中心,是全市政治、文化、教育、信息、研发综合中心。

五、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

1、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中心城区2015年人口规模40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10万人;2020年为54万人,其中暂住人口约为15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

2、城市空间布局

在空间上形成“一心两轴三组团”风车型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城市西北山体的渗透,西南方向保留山体对城市的融入,东面大片山体的自然屏障,再加上增江河从城区流过并与3000亩荔湖的贯通,形成有机的山水生态格局,体现了“山城共融、城水相依、天人和谐、花木生辉”的规划理念。

(1)“一心”:荔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将荔城建成一个商贸服务、文化教育等综合服务功能中心,另外,增江街和朱村街分别成为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

(2)“两轴”:广汕公路及增江河

增城城市发展主要依托广汕公路以及增江河两条发展轴线。广汕公路是增城连接广州市中心的重要联系干道,朱村纳入中心城区后,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形成沿广汕公路轴向的发展格局。广汕公路城区段成为增城中心城区的一条发展主轴。规划另外一条城市发展轴是增江河,中心城区发展对环境的指向性较强,沿增江河布局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休闲空间、商贸服务等职能,形成一条沿江发展轴。

(3)“三组团”:荔城、朱村、增江

规划中心城区内三个街道办分别形成3个发展组团,荔城和朱村之间主要通过山地和农地适当分离;荔城和增江街则以增江为边界,形成两个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组团。

(4)“风车”型城区结构

中心城区沿着广汕公路发展主轴与增江沿岸两条发展轴向往伸展,形成“风车”形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原来基础上向多个方向扩展。

(5)新城市中心区结构:蓝带、绿环、文轴

在新城市中心区当中,增江河为“蓝带”,与3000亩的荔湖连通,周边环抱的自然山体将被加以保护,形成“绿环”,共同形成’群山城边合、增江半入城”的山水格局。规划体现城市文脉的新城市中轴线(文轴)由增城广场为主的文化中心区、会议展览中心区、体育休闲中心区、行政办公区(市民花园)、荔湖、研发创意产业区组成。

六、主要用地布局【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

1、居住用地(R)

以实现居住与就业就近平衡为目标,在荔城组团、增江组团、朱村组团分别规划新增居住用地,以多层住宅为主,在增江河两岸适当发展高层住宅。

2、工业用地(M)

按照相对集中建设的原则,规划中心城区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两片,即城东工业片区(东区高新技术工业区)、朱村组团工业发展区。

3、公共设施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物古迹及其它公共设施等,重点结合城市中心和组团中心布置。

4、绿地(G)

规划绿地面积707.4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66%。人均绿地面积14.15平方米。公园绿地总面积为449.3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0平方米。沿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增江、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绿地。

七、城市道路系统

1、交通站场设施

规划改造增城市旧城区原有的3个汽车站为公交首末站,增加朱村客货车站以满足城区发展和工业仓储的配套要求,增加城西车站以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要求。

2、道路网规划

荔城组团和增江组团道路网规划形成“两环”、“四纵”、“四横”的环状方格网格局。

“两环”——(1)城市外环:由二环路组成中心区的外环路,也是中心区的交通性环路,从外围联系两个组团;(2)城市内环:由一环路——增城大道——荔星大道——荔城大道——新桥路——东山路——一环路,从城区内部有机联系中心区各功能组团。

“四纵”——(1)西部的荔星大道;(2)城区中部的荔景大道;(3)城区中部的西园南路——增滩路;(4)城区东部的一环路——纺织路——东山路。

“四横”——(1)中部的荔城大道——新桥路——东山路——竹园路;(2)中部的光明路;(3)中部的增城大道;(4)一环路的南段。

朱村组团道路网规划形成“四纵”、“二横”、方格网状格局。

“四纵”——(1)西部的荔朱西路;(2)中部的朱村大道;(3)中部的广大路;

(4)东部的南大路。

【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

“二横”——(1)广汕公路;(2)南大路。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增城市公共设施按三级配套体系配置,规划市级中心2个、组团级中心6个、居住区级中心若干个。在荔城组团设置城市公共中心,以荔景大道为中轴线,沿线布置市级公共设施,形成集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科技和体育设施于一体的市级公共设施中心。另外,结合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水上运动中心和体育公园,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安排教育科研用地。

九、绿地系统规划

近期城市绿地率达到3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人;远期城市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

盖率达到38%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人。

根据增城市生态大环境特色及山水城市总格局,形成以城南、城北、城东诸林地为中心城区绿色背景,以增江河沿岸绿化带为绿廊,串金星公园、增城广场、荔枝公园、金竹公园、东湖公园、荔湖等核心绿地及其它点状绿地,形成点(集中公园绿地)、线(带状绿地)、面(普通绿化)、体(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相结合的四维空间绿化组合。同时结合生产防护绿地、其它绿地的设置,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开敞空间。

十、城市基础设施

1、给水规划

围绕增城市中心城区水厂和管网布局规划,提高供水水质措施,节约用水管理,水源保护等方面对增城市中心城区供水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构筑覆盖整个区域安全可靠的供水主干网系统,逐步形成和增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水量供应充裕,水质不断提高、节能环保的供水系统。

2、排水工程

注重新旧系统的衔接,建设排放安全、综合利用的生态排水系统。导入生态学设计理论,遵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念,在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优化污水管网和关键设施的布局,构筑“污水利用中水化、尾水排放生态化、污泥处理无害化”三位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同时,适度处理初雨和开展雨水综合利用;遵循调蓄在先、排放在后的原则,并以水库、湖泊、湿地调蓄为主体,建立起防洪、排涝、景观用水相协调的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系统

3、电力工程

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二):增城市公路网规划

增城市公路网规划 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

第五章 公路网布局规划

公路网布局是指根据区域内的生产力布局、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内客、货流走向,在保证有效连通,满足运输需求的情况下,对区域内公路的线路、地位、功能及走向进行安排确定。其布局规划的结果是规划区域未来公路发展的战略蓝图,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区域在规划年度内公路建设的方向和公路建设的规模。

增城市南部为平原、北部丘陵地带,地处广州中心区、东莞、深圳、惠州中间,是它们相互联系的重要交通走廊,其地理条件与区位优势决定了增城市公路网布局的特征。其路网布局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增城市地理条件和区域规划,提出公路网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分析增城市公路网布局的影响因素,推算公路网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公路网布局。

一、公路网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 公路网规划的指导思想

1、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和广东省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为基本方针,从增城市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出发,充分体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2、树立整体和全局的观念,从建设现代化增城市的全局出发,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层层负责,联合建设的原则,增城市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成开放式、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络体系。

3、逐步完善和强化公路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需求服务以及开发促进的双重功能。在全面打通连接相邻市镇,各类经济区、海陆口岸干线公路的同时,大力完善乡村公路,提高通达深度。积极支持开发、开放公路建设。

4、坚持遵循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远期与近期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平时建设与战时需要相结合的原则,从自身国情省情特点出发,吸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既要整体适度安排,量力而行,又要个别超前安排,着眼未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发展一般公路。

5、正确处理各种运输方式相互间的关系,在公路规划建设上要充分体现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的发展方针。结合增城市公路客货运战场总体规划,优化路网布局,发挥路网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由于增城市地处广州市、东莞市、惠州市、从化市的中心地带,是广州与东莞、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5-1

增城市公路网规划 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 惠州、深圳等相互联系的枢纽,而广州、东莞、惠州、深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未来的增城必将是珠江三角洲的“黄金走廊”,因此,在考虑增城市未来路网时,要从大珠江三角洲乃至泛珠江三角洲的高度出发,以交通区位的观念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拘泥于增城市,提出符合增城市自身发展需要和满足更大范围内交通需求发展的布局规划,使增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另外,在考虑路网规划时,还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需求管理的先进理念。

(二)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案所遵循的原则

增城市公路网规划是广州市及增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综合运输网规划建设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逐步改造和完善其既有的公路网体系,以便从根本上改变增城市及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的交通条件,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网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路网规划布局的优化贯穿于规划编制工作的全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区域的公路网规划系统,其路网布局的优劣是决定该路网功能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路网布局不合理,即使在其它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也难以使公路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因此,在增城市公路网规划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1、公路网适当超前的原则。增城市公路网规划应以增城市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2010年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为依据,以公路交通量发展需求为基础,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超前经济的发展。

2、注意与全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公路网规划的总体布局相协调,充分发挥增城市在广州与深圳(香港)之间以及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的交通纽带作用,根据国省道主干线公路网的规划和增城市及周边各市的交通发展总体战略和目标,不仅要处理好本市内镇区间的公路网的衔接,还要正确处理好地区间的公路主干线的衔接。使整个公路网形成为一个整体,发挥最大的效益。

3、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功能,使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相互衔接。公路要连接重要的港口、铁路、站场,使公路交通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各种运输方式互相竞争、互相补充、互相衔接;

4、适应城乡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城市城乡一体化及城市化发展将加速,公路网规划要考虑今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还要考虑增城市撤市建区,融入广州市区范围的趋势。强化广州市“东进”发展战略目标,营造良好的发展基础条件,主动接受周边地区的辐射;

5、适应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和城市布局,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城镇体系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5-2

【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

增城市公路网规划 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 建设的需要,满足生产力分布的大格局,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使工业区、旅游景点、购物中心和各类批发市场相衔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6、考虑建设资金的制约和公路网的总体效益进行公路网布局优化。规划路网以现有道路的利用、整合、改造为主,适当建设新线为辅,尽量少占用稀缺资源;

7、规划方案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建设环境,争取一次到位,减少重复建设;

8注意平战结合,充分考虑国防战备的需要;

9、在大力进行公路建设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意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和谐统一。在选择路线方案时要注意节约土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注意环境保护,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将公路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到最低程度。

二、公路网规划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 增城市公路发展规划的总目标

根据增城市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公路交通的要求,结合增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城镇规划,考虑增城市的地理位置,确定增城市公路发展规划的总目标为:建成以荔城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沟通广州市和东莞、深圳、惠州等市的运输通道。以干线公路为骨架,把以荔城镇为中心以及以新塘镇为市级次中心,派潭镇、中新镇、石滩镇为片区中心和其他各镇连接起来,再由各镇为中心,向各乡村辐射,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体系,使公路交通成为增城市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支柱。到2020年一级公路通各镇,全市所有自然村通公路。

(二)公路网规划的阶段性

增城市公路网规划的总目标分三个步骤来实现,分别为2004~2010年、2011~2015年,2016~2020年。第一阶段适应增城经济发展要求,主要加快增城市南部地区公路的建设和提高南部地区公路的等级和通行能力;第二阶段进一步加强各镇的联系,提高各镇间联系公路的等级和密度,并根据交通量的增长,完善公路管理设施,交叉路口建设互通立交等;第三阶段到2020年公路建设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公路运输适应并保持适度超前经济的发展。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5-3

增城市公路网规划 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

三、增城市公路网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

增城市公路网布局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网布局的影响

增城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核心位置,是广州中心区与东莞、深圳香港、惠州以及粤东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增城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打通穗港经济带,使之连成一片,发挥广州中心城市的作用,而且可使广州城市功能完成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对接,有效提升广州城市辐射质量,进一步巩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这就要求增城市交通能够与其在珠三角经济区的战略地位相适应,加强与珠三角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发挥自己交通咽喉的作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综合运输通道、国省道干线网布局以及其它运输

增城石滩镇未来规划

http://m.gbppp.com/jy/326458/

推荐访问:增城石滩镇发展规划 增城石滩镇2016年规划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