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回忆总结

时间:2017-04-13    来源:散文随笔    点击:

散文回忆总结(一):励志散文

励志散文

励志散文

做梦想的践行者

【散文回忆总结】

徜徉在繁华街市,看着那些穿梭而过的车辆,望着轮下溅起的朵朵水花,发出耀眼的光芒,心中便有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来。心中的梦变成了模糊的记忆,梦想被无情的现实击碎。细细品味人生的每个音符,当记载岁月的小刀,把每一簇暗淡和迷茫刻向心房,你是否还对未来心存放飞的梦想?

梦想如诗,梦想如画,在昏暗的天空。却似稚儿的期许,为将来许下草率的诺言。遥远的回忆,年少的梦想时时刺痛我似乎麻木的心灵。我在自己编织的网中挣扎,想逃,却始终在寻找呼吸的缺口。回首往事,空虚无情的压在心头,展望未来,望望前方,云遮雾挡,我就像站在高山之巅,寻找未来的方向。【散文回忆总结】

你可千万别做梦里的行者,因为不论在梦里走了几万里,但醒来终究只是在床上。风华正茂的我们,不但要有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更要有苍茫大地我主沉浮的豪情壮志!

人生旅途里,或许我们会被沿途芬芳的花朵所吸引,而忘记了前行;或许我们站在风景的路口迷惘,而忘记了选择。生命中已积的尘埃,如同岁月的流年,总得有放弃,总得有希冀。当我们匆忙奔向远方,为未来而奔波劳累,人生的绿叶也在茁壮成长。朋友,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在召唤,让我们留下前进的执着的身影。问一下未来,看见青春双眸闪过的希冀,任时光穿越四季,忘了眼前的萧瑟,忘了失意时候四壁回荡的声响。未来在生命中舞动,如同花间蝶舞飞扬,哪管暮霭中的余韵,在褪色残阳中,却依然在了望到忙碌的身影。

【散文回忆总结】

奋斗的道路,需要扎实本领来装点;飞扬的青春,需要拼搏点亮,没有梦想的人,是可怕的;不为梦想奋斗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我们需要在奋斗的青春里挥洒着自己的激情,谱写出华丽的人生篇章。

散文回忆总结(二):回忆草庙【原创散文】

回 忆 草 庙

洋县老杨

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我在原洋县草庙初级中学教书四年。时隔20余年,草庙的那山那水那人那事总是时时浮现在脑海里。

狮子垭——草庙初级中学

洋县县城往南,越过汉江河,行5公里,就到了磨子桥镇。磨子桥再向南,分出两条路,东边的一条通往南山的沙溪乡,西边的一条就通往位于沙溪西边的同样是山区的草庙乡。

从磨子桥镇出发,不久就进入南山。在蜿蜒的山道上东折西拐,起起伏伏,行约20公里,就是草庙中学的所在地——狮子垭。狮子垭的得名不得而知,听起来好像蛮恐怖的。其实不然,这里群山环抱,环境清幽。学校校门朝东北方向,有60余间房屋,分三排,构成两个院落。前面一个院落主要的老师的宿舍及会议室,后面的是学生的教室和宿舍。房子修得比较高,木板楼,下面是教室,上面是学生宿舍。记得当时学校有18名教师,300名左右学生,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一片繁荣景象。

学校前面是一个大池塘,周围长满了刺玫瑰,每到初夏时节,刺玫瑰盛开白色的花朵,芳香馥郁,沁人心脾。沿着池塘西边的公路,就到了洋县至城固五堵门乡的公路上,这条路是贯穿草庙乡南北的主干道。听说几年前已经通班车了,但过去我去上班时一直是骑自行车往返的。

学校三面环山,其中西北面的山最具魅力。从学校的西北面登山,

山呈三级台阶状。山下这一部分树木高大茂密,山腰有一部分草坪荆棘带,山顶一段比较陡峭,砂石含量较大。山顶有一古庙,当地人叫太白庙。没有碑文,也没有塑像,无从考证其来历。年久失修,但香烛不断。站在庙前环视,群山俯首,重峦叠嶂,林海茫茫。庙的后面是一条青黑色的石梁,梁顶巨石错落,梁东侧异常陡峭,偶尔从石缝里长出一些灌木。我在草庙初中教书的时候才22岁,总有被发配到大山深处的愤懑感。当时年轻,精力旺盛,常常一个人,拿上一本书,一支竹笛,一口气跑上山顶,再到山后的大石上跳跃。累了,就躺在大石头上看书,吹笛子。一开始是发泄精力,宣泄不满,后来为自然景色吸引,也有了锻炼的兴趣。于是,工作之余或是不回家的周末,就登山,读书,吹笛子,倒也其乐无穷。

学校的西面,翻过一道山梁,下到山谷里,有个池塘,隐藏在树木丛中。一侧还有一片草坪,环境清幽。夏天,我们约几个同伴去游泳,春秋时节则坐在草坪上谈天观景,正是“静观天上云卷与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大有世外桃源般的优哉游哉。

学校前面公路北侧是一条小溪,两岸长满了树木,最多的是粗大的麻柳树。麻柳树长在水边,不是很挺拔的那种,旁枝较多,树干如盘龙状,煞是好看。河道大约三米多宽,溪流清澈,沙底,夏天赤脚在水中行走,别有一番情趣。这里也是我们抓螃蟹的好地方,如果运气好,一下午可以抓半盆,拿回去用油一炸,撒点盐,特别好吃。顺溪流向下,约一公里处,变成石底,怪石嶙峋,风景别致。

龙桥镇——最热闹的地方【散文回忆总结】

沿学校前的公路向东一公里多一点的地方,是一个小镇,叫龙桥镇。是两条小溪交汇的地方,呈字母y的反写形状。小溪交汇处有一座石桥,叫做龙桥。我曾经站在龙桥张仔细观看,古朴破旧,没有奇特之处,不知道何以命名龙桥。我刚到草庙的时候,龙桥镇还只是一个只有几个小杂货铺的路口。第二年便乘改革的东风,扩街兴集了。不到半年时间,一条长约800米的主街道就形成了,然后是乡政府,中心小学等,陆续在南边的丁字街上修建,就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集镇。兴集的时候,镇政府请了很多客人扩大影响,我们学校还排练了节目助兴,并送去了贺词。记得县剧团还在那儿唱了一星期的大戏,也就是那时,我观看了几部传统秦腔剧。

龙桥镇是农历二五八逢场,四面八方的乡民会赶来交易,热闹的很,不逢场时街上人比较少。不过,商店、食堂、卫生院、诊所、邮电所、信用社、储蓄所等都有。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倒也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镇上有一个姓祝的朋友开着一个三间房门面的商店,是我常常去玩的地方,年龄相仿,性格温和,待人热情大方。他口琴吹得很好,最奇特的是他不识谱,可是,只要你能唱出来,他就能按着韵律吹出来。我喜欢吹笛子,他就能用口琴和着吹奏,让我很是羡慕。

大概是镇上常驻人口比较少的缘故吧,几个单位的年轻人很快就认识并熟悉了。我在信用社也交了一个朋友,性格豪爽。他上学时曾是武术队成员,有些武术功夫。我是教书的,对这些大为新奇。就缠着他给我表演舞枪,也为我讲过擒拿的基本原理。我们来往了好长一段时【散文回忆总结】

间,后来他被我早一年调到平川工作了,才联系少了。

那几年台球盛行,镇上几个做生意的自然是抓住了商机,购置了台球案。台球一般是两人玩,一盘五毛钱,谁输了谁出钱。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琢磨,我终于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击球方法,主要是要计算击球的角度和掌握用力的大小。还学会了擦边球、反弹球、倒勾球、跳球等等。当没有对手的时候,台球的主人——我们简称台主,就要陪着打。台主赢了,我们自然是要掏钱的,台主输了,我们就不出钱,白打。其中有一个姓李的五十多岁的老人,球艺一般,我就去占便宜了。当来了单独的顾客时,我就代替台主打球,替他赚钱,自己也娱乐。

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头不高,身板挺直硬朗,目光炯炯,精神矍铄,相貌清奇的老头。最突出的是他半尺多长的白色胡须,飘然若神仙。经打听,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就住在龙桥镇的旁边不远的山沟里。于是,我就托熟人带领,专程去拜访,攀谈。老人挺友善,很热情,也很健谈。当问及他的养生之道时,老人告诉我:“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是主要的,还要坚持锻炼。”问他锻炼的方法时,老人说他经常步行很远的路程。还向我们表演了两手都用三根指头着地的俯卧撑,让我们大为惊奇。我心目中一直觉得这是个世外其人,不知道这位老神仙现在是否还健在。

漫道笔架山

在去草庙的半道,有一座高耸的大山叫做笔架山。据说从侧面望,起伏的山峦呈笔架形状。从北边沿公路上山,山路缓缓走高,绵延漫

长,推着自行车要走半个小时以上才能登上最高处。可是骑着自行车从山顶下山,只需要六七分钟。山的南边比较陡峭,公路盘旋曲折,弯度很大,坡度更大,大部分路程要下车推着车子走。这就形成一个奇特的现象,从北边上山的时候推着车走,到南边下山的时候也是要推着车走。

笔架山可能是草庙区域内最高的山了,于是它也是一个分水岭,两边的溪流流向不同的方向。同时它也把草庙乡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

在笔架山的西北,隔着一条山沟有一个山梁,山梁上散落着七个大小相差不多的大石头。有几个石头重叠在一起,远望过去,上面的石头随时有跌落的可能,但是人用力摇动,就是掉不下来。当地有一种传说,说是王母娘娘和几个神仙曾从此经过,走到此地,有些累了,又看到这里风景秀丽,就在此休息。休息的时候,就捡起几块石头玩抓石子的游戏,走后就留下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因此这里就叫做子石梁。

笔架山的东北方向,隔着一条山沟的山梁上长着一棵巨大的松树,树干挺直,树冠丰硕,周围只有低矮的小灌木,这棵松树静显得特别高大,当地人叫做独松树。此树估计有近千年的树龄,要两个人合抱才能抱住,直径在一米以上,树高近二十米。因为树龄长,当地人敬若神明。我想,也许正是由于迷信才使这棵千年古树得以保留至今吧。

奇异张家坝

散文回忆总结

http://m.gbppp.com/mw/330727/

推荐访问:回忆性散文 回忆童年的散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