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电影

时间:2018-05-07    来源:校园日记    点击:

南京大屠,杀电影 第一篇_中外电影中南京大屠杀叙事研究

图书分类号:

密 级:

毕业论文

中外电影中南京大屠杀叙事研究

——论《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与《拉贝

日记》、《张纯如》 Narrative research on the Nanjing

massacre movies in China and abroad

——on " City of life and death "," The flowers of

war "and" The diary of Rabe "," Chunru Zhang "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

【南京大屠,杀电影】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201年 5月 5日

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

【南京大屠,杀电影】

本人完全了解徐州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徐州工程学院所拥有。徐州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徐州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屈辱史,《南京!南京!》(中)、《金陵十三钗》(中)与《拉贝日记》(德)、《张纯如》(美)是近年中外反映这段历史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南京!南京!》以写实的黑白镜头展示了日本兵的种种残暴、中国人的反抗以及少数日本兵的人性复苏;《金陵十三钗》的叙事镜头则是多视角的呈现——日军、国军、洋人、秦淮河女人、女学生,于此展开了多层反思——日军的兽性、国军的英勇反抗、美国基督徒的救赎、中国民众的坚韧;《拉贝日记》站在第三方——德国人的视角回顾这段历史,主题思想在于人性的反思——拉贝体现的人性之善与日军的人性之恶;《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则是以纪录片的叙事方式,通过侵略者、幸存者、独立人士、日本右翼主义完全不同的角度反思历史:揭示了暴行中的人性迷失,反思了右翼思想的异化、以及人性的关照。四部影片相互对照可以看出中外电影在叙事艺术与主题的差异:外国电影多采用个体视角展开叙述,追求真实感,而中国电影则多从整体视角入手;中国电影多为讴歌战士的英勇,歌颂人性的光辉,批判野心家的不堪,而外国电影多触及人性、历史、政治、经济、民族等多元的反思。

关键词:中外电影;南京大屠杀;叙事;差异

Abstract

The Nanjing massacre is a humiliation Chinese history, "City of life and death "(China)," The Flowers Of War "(China) and" The diary of Rabe "(Germany )," Chunru Zhang "(America)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reflect the most influential filmworks. "City of life and death ",a realistic black-and-white camera shows the atrocities of the Japanese, Chinese resistance as well as a handful of Japanese soldiers humanity recovery. " The flowers of war " is the multiple points of view -- Japanese, Chinese and foreigner, qinhuai river women, the female students, the opened multilayer reflection-Japanese beast, Chinese heroic rebel, American Christian redemption, the tenac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 The diary of Rabe "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ird party - German review this history, the theme is the reflection of human nature -- John rabe embodies human kindness and the Japanese evil of human nature. " Chunru Zhang, the rape of nanking" is documentary narrative way, by the invaders, survivors, independent, Japan's right-wing completely different Angle reflection on history: getting lost reveals the brutality of human nature, reflect on the alienation of right thought, and human care. Four films mutual contrast can be seen that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film in narrative art and subject differences: foreign movie narrative Angle of view of the individual, the pursuit of realism, while Chinese films from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Praises China's movies are eulogizing the heroic warrior, humanity, criticize careerists, while foreign films hit the human nature, history, politics, economy, national and multiple reflections.

Keywords Chinese and foreign film the Nanking massacre narrative reason

目录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研究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南京!南京!》——写实镜头下的人性复苏 ..................................................................... 2

2.1 杀戮与奸淫:战争的残暴 ................................................................................................... 2

2.2 抗争与牺牲:国人的坚毅 ................................................................................................... 2

3.3 矛盾与挣扎:人性的复苏 ................................................................................................... 3

3 《金陵十三钗》——多元角度下的人性救赎 ......................................................................... 4

3.1 无人性的兽欲:日军的残酷 ............................................................................................... 4

3.2 战争中的保卫:国军的英勇 ............................................................................................... 4

3.3 信仰下的救赎:人格的升华 ............................................................................................... 4

3.4 末路里的抗争:生命的坚韧 ............................................................................................... 5

3.5 黑暗中的希望:绝境的新生 ............................................................................................... 5

4 《拉贝日记》——第三方视角下的人性反思 ......................................................................... 6

4.1 欲望和野心下的血腥屠杀 ................................................................................................... 6

4.2 正义和信仰下的奋力反抗 ................................................................................................... 6

4.3 邪恶图腾下的善意拯救 ....................................................................................................... 7

5 《张纯如》——真实镜头下的多元探寻 ................................................................................. 8

5.1 侵略者:暴力形式下的人性丧失 ....................................................................................... 8

5.2 幸存者:绝境逢生中的悲惨遭遇 ....................................................................................... 9

5.3 独立人士:第三方身份的真实见证 ................................................................................... 9

5.4 右翼主义:集体性失忆的扭曲思想 ................................................................................. 10

6 比较:战争的叙事与反思 ....................................................................................................... 12

6.1相同性与差异性 .................................................................................................................. 12

6.2国内外电影差异的原因思考 .............................................................................................. 12

结论 ............................................................................................................................................... 14

致谢 ............................................................................................................................................... 15【南京大屠,杀电影】

参考文献 ....................................................................................................................................... 16

南京大屠,杀电影 第二篇_南京大屠杀有美国一份

南京大屠杀有美国一份

——对电影《金陵十三钗》歪曲史实的批评

看了《金陵十三钗》,让人感叹历史被歪曲竟可以达到如此荒诞的地步。

又是一部美化美国人的电影:一个美国混混,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最后救了一车中国学生,驾着卡车胜利大逃亡„„可谓中国人花钱,拍了一部歌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

在流沙河等大批亲美文人大量文学、影视作品的长期灌输下,今天的中国人只知道美国援华抗日,美国是中国人的好朋友,却根本不知道,从1931年9.18事件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长达十年当中,美国一直在默认、怂恿、援助日本侵略中国!【南京大屠,杀电影】

日本占领东北,美国总统胡佛声称表示理解。日本占领上海等大片中国国土,美国还是默认,其目的是怂恿日本进攻苏联。而日本确实也觊觎苏联富饶的西伯利亚,制定有详尽的进攻苏联的“北进”计划。但1939年,进攻苏联的日本军队,在外蒙的诺门罕被朱可夫率领的苏军机械化部队打得满地找牙,日本被迫放弃“北进”,转头“南下”,这也是电影《东风雨》所描写的历史情节。

从此,日本把眼光投向美英法荷占领的东南亚,挥师南下。1940年日本占领越南金兰湾,意在侵占荷属印度尼西亚,兵锋直指美国殖民地菲律宾。直到此时,美国才开始转意,1940年7月对日实施钢铁禁运,1941年7月终于实施对日本生死攸关的石油禁运。石油是日本的命门,只有石油禁运才是对日本的杀手锏,最终导致日本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

也就是说,在1941年之前,美国一直通过对日出口航空汽油、废钢铁、精密机床等战略物资,甚至提供炸药的配方,事实上援助日本侵略中国。尽管1939年美国废除美日商约,对日本“道义禁运”,中国亲美精英夸大其意义,其实美国照样向日本出口钢铁和石油。甚至1941年前三个月,美国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比1940年同期多一倍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日志》(江苏教育1991)记载:1937年,运往日本的战略物资,54.4%是美国向日本出口的。所以他在临别美国回国的演讲悲愤填膺:“我回国参加抗战去了。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炸齤弹炸死,请你们不要忘记,我身体的百分之五十四点四是被你们美国炸死的!”美国议员司克脱(Scott)先生也同样说:“请大家记着,日本在中国杀死一百万人的时候,有五十四万四千是美国帮凶而杀死的!”

当日本飞机对南京狂轰滥炸时,用的是美国提供的汽油;当日本军队向守卫南京的中国军队攻击的时候,其坦克大炮是用美国提供的钢铁制造;当日本的炮弹轰向中国军民时,里面的炸药是美国提供的配方„„„„

事实上,抗战前四年,真正援助中国抗日的是苏联和德国。这一历史真实,却在《金陵十三钗》以及其他大量的抗战影视作品中被刻意掩去。

抗战爆发,给予中国最大援助的是苏联。1937年11月,苏联政府开始向中国派遣大批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为中国军队装备苏制武器,同时还给中国提供2亿多美元低息贷款。尤其1937年11月,苏联就派遣了一支航空志愿队来中国。正当日本军队进攻南京的时候,已有苏联战机在南京地区上空与日军飞机激战。苏联飞机参与了武汉保卫战等一系列对日空

战,战果卓著„„金学耕和赵颖写的“苏联‘飞虎队’不该被我们遗忘”(《国际先驱导报》2003.8.14)披露,1937-1941年间,苏联共向中国派遣了1250架飞机,1091名飞行员和2000多名地勤人员,直接参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有211名苏联飞行员在中国对日空战中阵亡。武汉汉口解放公园有一座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可叹如今国人知之甚少)。

《金陵十三钗》总算保留了一点历史真实,那就是:影片中的国军战士,戴着德国纳粹军队的钢盔,在与日军作战„„都说美国援华,中国的观众应该好奇地问一问,为什么中国军队的战士会戴着德军的钢盔?缅甸远征军国军最精锐的戴安澜机械化200师,为什么主要是德式装备?

根据余治国先生的资料,德国也在抗战前后给予中国重大援助。1933年后,德国不仅向中国提供德式装备和军事顾问,还帮助中国建立军事工业。1936年4月中德签署了《中德信用借款合同》,德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1亿马克的优惠贷款。1937年抗战爆发前,德国整训装备了中国30个师,德国军事顾问参与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会战。

而美国“援华抗日”是1941年底美国向日本宣战、1942年以后才真正开始。此时美国援华,根本地说是为了“助美战日”,而且给中国的美援贷款还是高利息贷款。1942年中国派出的缅甸远征军,不在中国的土地上守土抗日,跑到缅甸去,难道不是帮助美英战日?美国援助中国的美式武器,要晚到1943年才大规模装备到中国军队。

1941年底来华的陈纳德的美国志愿航空队,所谓“飞虎队”,几十架飞机一百多人,只存在一年不到的时间,也无多大战绩,但其事迹被中国亲美文人离奇夸大,美军飞行员在中国阵亡的人数,竟被夸大到1500-2000多人!

《金陵十三钗》虚构历史,把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肉身冲锋用手榴弹炸美国坦克的真实战史情节,按到了国民党军队身上。恕笔者孤陋寡闻,未闻有国民党士兵冲锋用手榴弹炸日本坦克的国军战史。

当今中国的主流“精英”不仅亲美,30年来几乎不宣传60年前那场真正打出中国国际地位、真正标志中华民族凭自身力量打败西方列强的抗美援朝战争,禁播已拍完的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抗美援朝》电视剧,同时还美化国民党,电视频道里满眼都是国军抗日,可谓助台湾统战中国大陆,文化反攻大陆„„

战后日本被美国去势,中日关系如钓鱼岛问题,背后本是美国在作祟。南海问题,鼓动越南印度反华,C形包围中国,都是美国在操纵。还有金融掠夺、转基因作物、可疑的疫苗作生化战等,美国是当今世界最虚伪、最凶险的帝国主义,是今日中国最危险的敌人。

《金陵十三钗》等影视片,广泛持久宣传抗日仇日,只为热爱美国。美化美国这个狼外婆,同时过度美化国民党,实际贬低共产党的历史功绩,这样的倾向值得人们警惕

南京大屠,杀电影 第三篇_2014051507090陈晨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知耻而后勇

我对南京的认识始于小学语文和中学历史课本。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早在6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2480年历史。这2000多年的历史里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定都。十朝古都、六朝金粉留下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可歌可泣的伟绩,那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然而,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古城空前的灾难降临了。

回望1937,中山门下,低首策马,两军交战事堪悲,心伤欲碎难回首。

在那样一个历史的国度,记载了无数残忍的画面,又给多少人心中带来挥之不去的阴霾,又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对于南京,我对他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听说,却从未见过、真实地感受过。每次提起我的脑海深深地记得初中历史老师讲到这一章节时那种愤怒、悲慨的情绪还有高中班主任兼历史老师给我们放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全班同学一起揪心沉思但也不敢再去清晰地看那些画面会给人的心灵和视觉带来莫大的冲击。这次看电影南京大屠杀更是把我带入了真真切切的悲怆之中,只为让历史带我回到那曾经战火硝烟四起的地方。

《南京大屠杀》是由吴子牛执导,秦汉、刘若英等主演的历史战

争影片该片以1937年发生于中国南京的战事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中日结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影片已于1996年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上映,1998年5月2日该影片在日本上映。

1937年深秋,为躲避战乱,中国医生成贤(秦汉)携带怀有身孕的日本妻子理惠子(早乙媛)和孩子从上海逃到南京老家,他没想到南京也差不多快被侵华日军夷为废墟。被告知可以进入欧美列强势力保护的安全区避难时,成贤认为自己与难民身份不同没做理会,投靠了老朋友继续行医。以小学教师刘天琴(刘若英)为代表的同胞的悲剧令他震惊愤怒,但他认为自己首要任务不是反抗暴敌而是尽职做好一名医生。

同年12月13日,南京全面沦陷,日军开始在南京疯狂烧杀淫掠,成贤终于意识到日军的残酷麻木,让妻子先行一步去安全区躲避,自己则留下来继续救死扶伤,他不知道的是,安全区早已名存实亡,而要反抗时,他发现已无可能。一九三七年深秋,南京荒凉的铁道上,成贤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理惠子(日本人)回南京的老家。在纷乱的战火中,成贤在南京的老家已成为一堆瓦砾。别人告诉他可以去到外国人保护的安全区,但成贤自认不是难民而不愿去。他找到在下关发电厂做工的幼时朋友根发。根发虽然对他带回来的日本媳妇反感,但还是接纳了他们。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日,日军开始围攻南京城,同年十月十三日南京城破。疯狂的日兵搜索,烧杀淫掠。理惠带着孩子们进了安全区,难民们得知理惠是日本人,便把所有对日本人的不满发泄在她身上,当成贤来到安全区,理惠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他

们不知道另一场浩劫已悄然来临„„

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背景的电影,因其独特的视角也曾被评价为一部“充满人文精神,人性十足、生命意识极强的一部电影”。《南京1937》所展现的是一个导演对战争、对民族、对人性的思考。然而很多观众却无法认同导演另类独特的视角。毕竟,难忘那段过于沉重历史的中国观众们,还难以接受以一位日本女性的视角来审视日本军队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影片一时间恶评如潮,公映不久便匆匆落幕。然而,这部影片毕竟以独特的角度给观众留下了这场战争的思考。

首先是它对当时战事以及南京惨案的画面再现是让人震惊的,在地上边哭边爬的婴儿,妇女绝望的目光,横尸遍野的尸体,一幕幕残忍的画面如同真实的场景一样在我的脑海中灵动着,日本人仅仅为了取乐用手术摘除受害者的胃和小肠,把食道和大肠直接连接,让受害者不断地吃东西也只能活活饿死,仅仅为了取乐把马的血液注入人的身体内感到浑身抽搐,几个硬汉也按不住,这些受害者在日本人看来宛如马戏团的小丑,完全至他们的生命于不屑,残断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手臂长明火及象征累累白骨的鹅卵石构成,彻彻底底的诠释了南京大屠杀的凶残,我的心在颤抖;另一方面这部选取的是以一位日本女性的视角来审视日本军队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并试图通过细节描写,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表现出侵略者的复杂性。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情节发展,但是不管男女主人公或者是配角经历何种命运最终都难逃于战争和屠杀。这也不禁让我

思考战争所带来的这不可饶恕的罪行同样对家国命运的无奈。这就是当时弱小的中国该受的,无辜的百姓惨遭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恶行。是的,历史已经远逝,但历史创伤永远难以愈合。

7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国仍然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一度企图为甲级战犯翻案。而我们自己也有一些人,媚日现象极为严重,完全不懂得民族尊严和耻辱。更为痛心的是,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中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沉重教训早已经模糊。日本国内仍然有人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三十万”提出挑战和质疑。前来南京采访的日本记者就这个问题向南京有关方面提出,得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直接回应:遇难者三十万是不可推翻的。 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不少青少年,满脑子的幸福、欢乐、享受、潇洒,不了解那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似乎那场屠杀与自己无关;而有些祖父辈的老人曾经闻过了血腥味,在这太平盛世里对国难逐渐淡忘,也需要刷新记忆。然而更为遗憾的是,还有其它的一部份人甚至有意无意地糟蹋南京大屠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不少青少年,满脑子的幸福、欢乐、享受、潇洒,不了解那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似乎那场屠杀与自己无关;而有些祖父辈的老人曾经闻过了血腥味,在这太平盛世里对国难逐渐淡忘,也需要刷新记忆。然而更为遗憾的是,还有其它的一部份人甚至有意无意地糟蹋南京大屠杀,完全不懂得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耻辱,无疑是一种可怕的悲哀。

人们或许会控诉鬼子的残暴,人们或许会悲悯民族的苦难,但望着那几十万束手就擒的军队,望着那一张张绝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浓黑的沉默!太多的苦难易于使人麻木,是到了重新反思历史的时候了。今天,当我们重新谈起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当我们愤慨悲痛了之后,我们又该想些什么?我们又当做些什么?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要让时间为庸人们所设计,不要让殷红的鲜血只剩下淡淡的残梦。血已经流了,但不能让他白流。南京的大惨案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应该正视这刻骨铭心的苦痛。因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鲜血,鲁迅的担忧依旧没有过时,一个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们去建构与呵护。

南京大屠,杀电影 第四篇_南曲沟小学四年级学生观看电影《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电影】

南曲沟小学四年级学生观看电影《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电影】

四年级下册15课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4月2日,我们四年级学生观看了电影《南京大屠杀》。

孩子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1937年12月,日军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把这里变成了人间的地狱,死亡人数达37.7万人。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悲惨事件!在整个事件之中,中国人民竟没有反抗的能力,逃跑呼救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看完这部电影,孩子们不禁思绪万千:我国为什么被人欺负?而且还受到最残忍的手段——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每个国家都来侵略中国?就是因为那时我们的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真理。

同学们明白: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南京大屠,杀电影 第五篇_电影《南京东》简介

淘梦网-百科信息登记表

南京大屠,杀电影 第六篇_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小蓬岗小学 五(2)班 周柏霖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活动年,我观看了《南京大屠杀》这场电影,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1937年12月,日军攻打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他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三十万人惨死在日本侵略军的刀光之下。 电影里这样的一个镜头:一群日本兵踢开了民宅的大门。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机枪扫射死了。此时,还有一个小宝宝在狂哭着,我本来以为他们会放过他,没想到日本兵居然在宝宝手上放一个点燃的手雷—我再也无法看下去了,这真是一帮禽兽不如的东西,如果我的手里有一把枪,我一定去打死那些日本军,为死去的老百姓报下血海深仇!

走出电影院,我想了许多许多:中国人为什么被欺负?为什么别的国家要侵略我们?还不是因为我们国家落后吗?南京大屠杀是一次血的教训,我们一定要从小努力学习,发愤图强,让祖国强大起来。 我们祈望和平,但要记住历史,不要让它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重演。

南京大屠,杀电影 第七篇_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影评

《南京!南京》由陆川导演执导,刘烨、高圆圆、中泉英雄、范伟等主演的一部战争、历史题材电影,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2009年4月22日,该片在中国内地公映;同年该片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故事讲述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宋希濂部军官陆剑雄(刘烨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

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数十万中国军民遭到残忍杀戮,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大量的难民涌到这里寻求救助。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归国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饰)、金陵女子学院魏特琳女士,积极营救中国难民,用他们的勇敢和坚毅与日本人周旋,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中国妇女。舞女小江(江一燕饰),虽然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为了拯救其他妇女,她坚定地站了出来。唐先生(范伟饰)这样懦弱的知识分子,虽然对凶暴的日军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出卖同胞,但在痛失爱女和小姨子后,难掩良心的诘问,最终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日兵角川(中泉英雄饰),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占领者,在日军对中国人的杀戮中,他从一个士兵变成一个麻木的机器,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悲的,他活在空虚和罪恶之中,逐渐走向崩溃。最后,他在痛苦的折磨中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电影的拍摄手法还是比较特别的,首先是用黑白色调,没有用天文数字来告诉我们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没有用屠刀和尸山血海展现惨烈,没有用血的鲜红告诉我们中国人死的有多惨,好像有纪实的意味,但又不是,总之从那没有血淋淋的场面给我们展现了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总之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罪恶的,可是当今的世界仍燃战火纷飞,人类自己折磨着自己。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勿忘国耻,只有一个民族团结强大了才不会被欺凌。另一方面和平不是弱者的祈求,而应该是强者的觉醒。

南京大屠,杀电影

http://m.gbppp.com/xs/443011/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