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报纸

时间:2018-08-14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为什么读报纸 第一篇_读报纸,看杂志

为什么读报纸 第二篇_读报纸看杂志15

课题: 第一课时 读报纸、看杂志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2年 10 月 24 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报纸、杂志也是现代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养成良

好的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2. 了解身边常见的报纸和杂志及其作用,能知道哪些报纸、杂志是

适合自己阅读的。

3. 知道广播也是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

教学重难点:了解身边常见的报纸和杂志及其作用,能知道哪些报纸、杂志是 适合自己阅读的。引导学生养成良 好的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 分组调查家庭、学校、报刊亭等处报纸、刊物的使用情况,完成 调查记录表。 报纸 刊物

2. 调查了解报纸是怎样印刷出来并送到读者手中的。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 一:交流收获,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课前我们分组调查了家庭、学校、报刊亭等处报 纸、刊物的使用情况,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调查的什么 地方?都见到了哪些报纸和刊物? 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二:报刊的作用。

1. 教师引导: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报纸、杂志。这么多 的报刊、杂志,它们向人们传递的信息一样吗?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报刊的作用。

2. 教师引导:在众多的报刊、杂志中,有些报纸、杂志是适合我们 小学生阅读的,谁能推荐一下? 学生自由推荐并简单说出推荐理由。

三:报纸的来历。

1. 教师引导:报纸、杂志向我们传递着丰富多彩的知识信息,通过 调查了解

你们知道报刊是怎么来的了吗? 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报刊的编辑、 印

刷、 发行等过程, 并畅谈感受

2. 教师小结:一张小小的报纸,凝结了众多人员的辛勤劳动。

四:课外拓展,我们也来当编辑。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我相 信大家一定能做得更好, 那么出手抄报都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指名说说

布置作业:同学们课下自己确立主题出一份精美的手抄报

课堂检测:1、说一说你家里都有什么报纸,杂志?你认为哪些杂志比较好?

2、报纸和电视相比,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呢?

板书设计: 读报纸、看杂志

报刊情况调查:品种丰富,阅读人群众多

报纸的来历:工序繁杂,工作辛苦

广播的故事: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穿透力强

为什么读报纸 第三篇_为什么现在人们喜欢读小报

为什么现在人们喜欢读小报

英国小报

Anyone checking out the British news-stands must think this is a nation obsessed with celebrity, television, sport and sex--all richly represented in sleazy tabloids and the bright pink print of women's magazines and gossip weekies.

在英国各个大小报刊亭放眼望去,你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个极度痴迷于名人、电视、体育以及性的国度——此类内容铺天盖地,充斥于各种低级庸俗的小报、亮粉色的女性杂志以及传播各类花边新闻的周刊。

Britain's large tabloid presence represents a hangover from the old class system: a wide suspicion of intellectualism and an unhealthy disregard for serious news, informed debate or educated opinion. Sales of all five "serious" newspapers together amount to less than the 3.1 million circulation of the nation's best-selling paper, The Sun.

庸俗小报在英国的大量存在是旧有等级制度所留后遗症的体现:对于理智主义的普遍怀疑,以及一种对严肃新闻、有见地的辩论及体现学养之观点的不健康的漠视。五大“严肃”报纸加在一起的发行量也比不上一份《太阳报》,这份全国最畅销报纸的发行量达310万。

A recent study by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watchdog Ofcom in Britain found that only 45 percent of UK adults trust broadsheet newspaper content. Only 19 percent trust tabloid newspapers; 46 percent actually distrust them. So why buy them?

英国传播行业监察机构Ofcom最近开展的一次调查显示,只有45%的英国成年人相信大报上的内容,相信小报的则只有19%。实际上,有46%的人是不相信小报的。那为什么还要买小报呢?

Tabloids appeal to the gut instinct of the masses, who laugh at the crazy headlines, but happily take in the right-wing celebrity columns from Richard Littlejohn (Daily Mail) and Jeremy Clarkson (The Sun/The times). It's hard to resist stories of Britain being taken over by immigrants, or of politicians' sex scandals. They simply strengthen readers' sense of grievance.

小报能够迎合大众发自内心深处的本能,大家可以一边嘲笑那些疯狂的标题,一边愉快地品读理查德·小约翰(《每日邮报》)和杰里米·克拉克森(《太阳报》/《泰晤士报》)观点右倾的名人专栏。诸如英国正被移民所主导以及有关政客们性丑闻的报道确实让人难以抵挡。说白了,它们就是帮读者出恶气的。

美国小报

Most cities stick to broadsheet, but New York has a lively tabloid arena. Newsday and the New York Post compete for readers, while the New York Sun goes for trash and splash, along with America’s national tabloid, the absurd but exciting National Enquirer.

多数城市只出版严肃大报,纽约却同时为通俗报刊提供了充满生机的竞技场。《纽约日报》同《纽约邮报》争抢读者,《纽约太阳报》则和那本荒唐却富于刺激的通俗杂志《国家调查者》一起传播垃圾和各类耸人听闻的消息。

Back in the 1960s, writer Norman Mailer and a friend started The Village Voice, a weekly based in New York. Covering arts and culture from a liberal viewpoint, the paper started the “alternative” genre that now includes such publications as Washington, DC’s City Paper and the Chicago Reader.

早在20世纪60年代,作家诺曼·梅勒就和一位朋友在纽约创办了周报《村声》。《村声》以自由的视野报导艺术及文化,开“另类”报刊之先河,如今的华盛顿特区《城市报》以及《芝加哥读者》都在此列。

Started by a couple of college kids in 1988, The Onion is a satirical newspaper available throughout the U.S. It puts the fun back into the news with fake stories such as “Are Politicians Failing Our Lobbyists?” and “San Diego Zoo [and] Prison Merge.” Doctored photos show, for example, polar bears watching prisoners play basketball.

1988年,几名大学生创办乐《洋葱报》,如今在全美各地都能买到这份讽刺报纸。这份报纸使得新闻报道重新具有了趣味,其中会有一些杜撰的报道,如“政客对不起说客吗?”以及“圣地亚哥动物园同监狱合并”。他们会对照片进行处理,比如,有一幅照片的内容是北极熊在看囚犯们打篮球。

Some of the best journalistic muscle in the U.S. is on display in weekly and monthly magazines. Writing in The New Yorker, reporter Seymour Hersch brought the Abu Ghraib scandal out into the open, and he continues to question the administration on issues such as Iran, while the dailies seem to sleep. The long articles are a challenge, but reward is found in the very funny cartoons printed throughout the magazine.

美国一些最优秀的新闻业大腕是在周刊及月刊上一显身手的。在那些日报似乎鸦雀无声的时候,《纽约客》的撰稿人、记者西摩·赫西率先将阿布格莱布丑闻公诸于众,此后又在伊朗之类的问题上质疑政府。那些连篇累牍的文章读起来很让人头痛,但这本杂志里从头到尾都有非常有趣的漫画,不失为一个补偿。

Time and Newsweek are well-established political magazines, both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editions. Fans complain that these two magazines seem to have become thinner over the years. 《时代》及《新闻周刊》都是享有威名的政治杂志,两者都出有国际版本。杂志的忠实粉丝们抱怨,这些年来,这两本杂志似乎都变得越来越薄了。

为什么读报纸 第四篇_报纸如何吸引年轻读者

报纸如何吸引年轻读者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此后,报纸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日益蓬勃。人们通过报纸了解时事政治、国家政策、娱乐八卦、奇闻趣事。

不过,近些年,已经走过400多个春秋的报纸的发展前景却令人担忧。2005年,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教授菲利普迈尔预测“如果现在报纸读者的发展趋势持续不明朗,到2044年,确切的说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这个耸人听闻的预测在纸媒圈子里到处传播,当时虽然没有人把他的话当真,但其中也暗示着报纸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互联网的出现,让报纸所处的地位更加的尴尬。报纸面临着大量年轻读者流失,现有读者年龄老化的窘境,大多数国家的报纸订户平均年龄超过40岁。由于年轻读者的流失,许多广告商将投资放在了电视、网络上,印刷报纸的广告收入逐渐下降,订阅价格和零售价格就不得不上涨,这样,为了读报纸心甘情愿多付钱的读者就会越来越少。

世代媒体研究机构(GenerationalMedia Study)是拥有1235名受访者的美国在线调查。在全美范围内,对三个年龄组的人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同时发现,在18岁~54岁的人群中,排名最前的媒体是互联网和电视,其中45.6%的人首选互联网,34.6%的人首选电视。接

下来的媒体是书籍,占7.5%;电台,3.2%;报纸,3.2%;视频/DVD,

2.8%;视频/电脑游戏,2.1%;杂志,0.9%。在18岁~24岁的人群中,互联网是最受欢迎的媒体,50.5%的人首选互联网,28.5%的人选择电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公信力也在日渐下降。制造假新闻的事件层出不穷,导致媒体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逐渐下降。有不少人不相信报纸上的新闻。

诸多原因,导致报纸行业不容乐观。毫无疑问,年轻一代,是最具有消费潜力的人群。占领了这一部分人群,就相当于占领了未来市场.所以,报纸如何吸引年轻读者,成为一个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 报纸改版,使其年轻化

“年轻化”是现在媒体都在尝试的一种方式。电视媒体在这方面就在不断推进。各大卫视推出的各类节目就深受青年人的喜爱。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等电视节目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吸引了很多年轻读者,有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看。电视媒体所取得的成就值得报纸借鉴。报纸可以在排版方式、报纸内容上加入时尚元素。报纸负责人要试着将报纸拟人化,将报纸想象成一个年轻人。将报纸从内到外包装成一个年轻人。

了解年轻人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抓住年轻人追求新鲜的特点,尽量提供大量新鲜资讯,满足年轻人的需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在这方面做的好的外国报纸,例如英国报纸,《独立报》和《泰晤

士报》这两张严肃大报近年来为了笼络住年轻读者,在内容上不断加大软新闻的分量,走小报化路子。取得了明显成就。

二. 加大信息量,尽量以短消息为主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阅读一则消息。尤其是年轻人。这就是为什么快餐、微电影、微小说日益受到人们追捧的原因。如今的报纸有的却反其道而行,新闻消息越写越长。在这样的时代,年轻人希望用最少的时间阅读到越多的新闻。例如微小说就是用130字将一个故事的始末表达清楚,并让情节跌荡起伏。在这方面,报纸可以借鉴微小说的创作理念。

报纸应尽量在头版或者前几版提供尽可能多的消息,最好以短消息为主,然后在剩下的版面提供重大消息的详尽内容。让年轻读者在看到这张报纸的时候,就获得大量的信息,从而吸引他读下去。如果他对哪一则消息感兴趣,可以在后面的版面继续阅读。

三、办好电子版,重视消息质量

现在年轻人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网络,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上网中度过,很少有人为了获取信息而去买一份报纸。而且,纸质报纸在年轻人的眼中已经成为一种不方便阅读,不实惠,不好处理的一种媒介,试想,那个年轻人愿意走到哪里都拿一份报纸呢。所以不少报纸都开通了电子版。但是仅仅开通是远远不够的,要将它办好。要重视用户对电子版的体验。在网站上随时进行调查,获取最新的用户意见。从而对电子版报纸的内容、形式进行改进。

不仅对电子版的形式要改进,更应该注重消息的质量。近些年来。有不少制造假新闻之类的事件发生。从而影响了新闻消息的可信度。如今,受众可以从任何渠道知道一则新闻的真假。所以报纸负责人首先要注重自己报纸所登出消息的真实性,其次要注重新闻的质量,不要什么新闻都在报纸上刊登。切勿为了增加信息量而影响质量,这样只会使报纸的影响力下降。

四、报纸内容多样化

年轻人喜欢关注各方面的内容。当年轻人上网时,他们浏览新闻的方式和在橱窗里欣赏牛仔衣等物品一样:这里点一下标题、那里走进博客、那边看一个故事„„直到他们的信息需求被满足为止。所以,他们所接触的信息是多样化的,几乎囊括各个方面。所以,在报纸的内容上,可以刊登尽可能全的信息。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将报纸分为几个板块,第一部分刊登最新新闻、国内外新闻、城市和体育新闻;第二部分可以刊登:关于年轻人资讯的特写、城市读者在技术方面发现的有趣新闻和文章、小花絮、自然和野生生物、学者和职业生涯;第三部分可以刊登:搞笑的娱乐新闻、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信息及电影、电视、音乐资讯。

报纸要尽量满足年轻读者的消息需求。同时,年轻人是喜新厌旧的,他们不会喜欢过时的消息。所以,报纸要尽可能刊登最新的消息、最时尚的、最全的信息。

五、报纸进入大学校园

大学是一个拥有报纸潜在读者的地方。大学生被称为知识分子,

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是最强的。同时,大学生大多也渴望学习新知识,希望能够接触到最可能多的信息。报纸如果获得了大学生这部分群体的青睐,那么,就拥有了大部分的固定读者。

报社应在大学校园内做好问卷调查,掌握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和所喜欢的内容。根据所调查的结果,对报纸进行改版,或者专门办一份适合大学生人群的报纸,在内容上增加职业规划、求职信息、职业技能等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在大学校园里推广这份报纸。在推广中,可以选用低价格售出,或者赞助学校活动、定点宣传、免费发放等方式打开大学校园市场。

【为什么读报纸,】

六、选用青年人来办报纸

年轻人的想法,年轻人最清楚。也许办报人认为年轻人应该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年轻人就真的喜欢。报社应该大胆选用年轻人。这个年龄的人不仅想法独特、敢于创新,而且他们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敢想敢做。所以应该让年轻人来办他们自己的报纸。例如:《波士顿少年报》(T.I.P,BostonTeens),这份报纸将由青少年采写、读者全是青少年、传送到波士顿33所公立高级中学。T.I.P由波士顿环球基金会会员联合出版发行,为波士顿地区的青少年读者提供有趣的特写新闻。这一做法值得报社借鉴。

七、做好读者反馈工作

在电视节目中,收视率为王,这种思想,也应该用于报纸行业。切勿闭门造车。要做好与读者的互动。及时做好读者回馈工作,根据读者的反馈,及时调整版面和内容,办一份让读者满意的报纸。

为什么读报纸 第五篇_读报刊体会

【为什么读报纸,】

读报刊体会

前许小学 许东梅

偶然的机会,我喜欢上了《中国教师报》,这份报纸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她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时性的内容供我学习、吸收,为我更好地善待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一、《中国教师报》让我更热爱孩子【为什么读报纸,】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孩子,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包容所有孩子的一切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孩子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仅要爱懂事、听话的孩子,更要对那些调皮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孩子多一份爱。我们对孩子的爱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须抓住孩子的积极因素和独特的方面,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地探索,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样做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刚分到我班时成绩很差,上课总迟到,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听班干说他午休或自习期间随意出入教室,班干管他,他还嘀嘀咕咕地在那自言自语说,我就出去能把我怎么的。通过《中国教师报》,我了解到:对于这种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爱感化他。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了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现在他的成绩基本能跟上班上的节奏,学习态度也端正了,坏毛病都改了。

二、《中国教师报》让我更热爱生活

当人心变得浮噪,当人们对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时,我对《中国教师报》却情有独钟,渐渐读懂了她。这里就像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除了了解教育信息,还有更多人文化的东西,她没有让众多像我一样热爱读书寄予厚望的读者失望,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在这里,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文学风采精彩纷呈,我看到了教师的成功与艰辛,体验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工作不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中国教师报》的日子里,“热爱、宽容、解放孩子”的理念融入了我的灵魂,让我有一个很好的心态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我的学生在轻松,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成长。享受和孩子们共处的日子里,我也能感到一种成就感!感谢《中国教师报》,使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让我每天的教育生活都充满阳光。

为什么读报纸 第六篇_《旧报纸里的温情》阅读附答案

旧报纸里的温情苏州新区二中考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13分) 她微微佝偻着腰,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大家都认识她,收旧报纸的老太太。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楼里,单位规定,这天,她可以上门收购旧报纸。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单位几乎每个人,都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平时看完了,就码在办公室一角,等着她上门来收购。卖一次旧报纸,往往可以挣几十元,女同事拿去买零嘴,大家共享。 她五十来岁,头发已经花白了,讲一口浓重的郊区方言。每次来,她都会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布条,看得出,这些布条都是用旧衣裳撕出来的,她用来捆扎旧报纸。另一只手上,拎着一杆小秤。 “卖报纸!”有人站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她就会立即从某个办公室跑出来,瞅一眼,一脸乐呵呵地应答着。她几乎能够认出这座楼里的每一个人,甚至谁多长时间,需要处理一次旧报纸,她都了如指掌。 她躬着腰,将堆在办公室角落里的旧报纸,一摞摞搬出,理齐,码好,然后,用布条捆扎起来,一捆一捆地过秤。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商贩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不同,过秤的时候,她的秤杆,总是往下垂,秤砣几乎要从秤杆上滑落下来,这样,报纸可以秤得重一点点。没人在意她的秤,但她一如既往,要把秤让给人。称一捆,她报个数,让你记下来,再称一捆,再报个数。一捆一捆称完了,她会让你加一加,有多重?而她自己,似乎从不记数,你告诉她多重,她就按这个重量,算账给你。有时候,账里面有零头,大家就说算了,她却总是很认真地从包里掏出一大把硬币,一分不少地付清。 她的实诚,使办公楼的人,都对她充满好感。这也是她能够这么多年,可以上门收购我们旧报纸的原因吧。 也有的时候,她会显得很小气。比如每次整理旧报纸时,看到夹在报纸里的杂志,或者书,她都会将它们剔出来,单独捆在一起,过秤。她说,书和杂志比报纸便宜一点。有一次,我搬新办公室,整理物品时,我将一些旧书,扔进了旧报纸堆里。正赶上她来收购旧报纸。她将那些书一本本拣了出来,问我,这些书真的不要了?我点点头。她将书单独捆扎好。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 那天,我们去郊区的一个山村采访,村支书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新建的村图书馆。图书馆是一间民房改建的,书架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书。忽然,看见有本书很眼熟,打开,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想起来了,是我上次搬办公室时处理掉的,再一找,另外几本也在。我好奇地问村支书,这些书从哪来的?村支书说,是村里的林老太太捐赠的。她经常上城里收旧报纸,如果收到旧书,她就会留下来,捐给村里或者学校。这几年,她已经捐了好几百本了。 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收旧报纸的老太太,都会将夹在报纸里的书刊拣出来了。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1年第三期作者孙道荣) 17.文章—开始,作者写办公室里的女同事用卖报纸的钱分享零嘴,是否是多余的笔墨,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主要刻画了一个卖旧报刊的太太形象,但题目却是“旧书”,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作者起题“旧书”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化大量的笔墨不厌其烦地描写老太太过秤、请人算钱、认真找零等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我”和“老太太”都在笑,这两个“笑”中蕴含的感情一样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的结尾说“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

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4分) 答案:(待)

为什么读报纸 第七篇_报纸的重复阅读率

报纸和其他三大媒体在内容表现力方面的比较:

1) 在直接表现力方面来比较,电视的表现是最直接的,因为它把信息直接的以画面,声音

等信息送达到受者的眼睛里,即使是在受众干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接受到信息,单纯

的从信息通过声音的传播这方面来说广播有时候也具有和电视一样的表现效果,而相对

来说,报纸和杂志这样纯文字和图片来传播信息的媒介,对于信息传播的直接性来说就

比较弱一些。

2) 此外从内容想象力来说,报纸要比电视、广播的表现里要好很多,因为受众可以通过阅

读文字在脑海中制造情节,营造悬念,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学历、年龄联想到各

自不同的情景,这点杂志也具有和报纸同样的效果,而电视和广播这样直接把信息表现

在受众眼前,和把声音送达到听者耳朵里的媒介则不具有这样的传播效果。

《驻济高校大学生都市生活类报纸阅读情况调查》2006年被确定为山东大学研究生科技创

新项目。山东大学新闻调查组通过近2个月调查,对目前驻济高校大学生在报纸阅读,特别

是都市生活类报纸阅读方面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在对

这些数据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撰写了这份调查报告。希望该报告对于密切济南

当地媒体与驻济大学生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推动都市生活类报纸

更好地进入大学校园,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所针对的对象是目前在读的驻济高校大学生,学历涵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

三个层次。

此次抽样我们采取了“分层+随机+偶遇”的方法。首先,我们将驻济高校划分为三个

层次,即部属高校、省属本科和普通专科三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内部用随机抽样的方

法选取一所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选择,我们确定了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济南城建学院

三所院校。在确定了调查院校之后,我们在每个学校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并利用中午或

下午吃饭时间在各个学校的食堂门口进行偶遇拦截访问。通过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

二、数据分析

⒈在读报习惯一栏中,有248人填写有阅读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习惯,占被调查总数的

86.7%,仍有13.7%的学生几乎不看都市类报纸。这说明,目前济南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读报

的习惯。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读报的频率具有较大差异,其中有大概10.5%的人每天阅读都

市类报纸,26.6%的人一周阅读3次—5次都市类报纸,更多的人则是每周有选择的阅读一

两次该类报纸,这些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43.4%。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对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忠诚度还很低,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

看,这恰恰说明都市生活类报纸在大学校园中还有很大的潜力尚待开发。

【为什么读报纸,】

⒉在感兴趣的报纸版面内容方面,新闻类和娱乐类版面受关注的程度较高,分别占到受

访学生的65.7%和62.2%。这非常符合该年龄段人的心态,也说明了在网络极为发达的今天,

报纸仍然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原因主要是报纸特定栏目的吸引

(29.4%)、新闻报道的深度(23.8%)和对其他媒体的信息印证(18.2%)等。财经类和广

告类栏目受关注程度较低,特别是报纸广告,受关注程度只有1.4%,这充分说明了广告在

媒介信息中所处的绝对弱势地位丝毫没有得到改善。另外,性别的差异基本上没有影响到对

都市类报纸的阅读,但是很明显地影响到了对报纸版面内容的关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于

娱乐和体育内容的取舍上。调查显示,在受访的186名女生中,76.3%的人选择了关注娱乐

类栏目,只有21.5%的选择了关注体育类栏目。相反,在受访的100名男生中,有70%的人

选择了关注体育类栏目,有40%的人选择了关注娱乐类栏目。

⒊在新闻的地域性选择方面,大学生也表现出了不同于济南当地市民的某些状况。一般

来说,新闻关注有地域性限制,也就是说本地人更加关注本地事。但是,调查显示大学生这

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于当地人的关注点和媒体视野。在新闻关注的地域性方面,30.1%的

大学生首先关注的是国内新闻,24.5%的是所在高校新闻,18.9%的是国际新闻,16.8%的是

山东新闻,只有9.7%的学生选择首先关注济南新闻。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生的主流是济南以外的学生,济南本地的

学生所占比例不大。外地来济的大学生更多扮演的是“过客”的角色,毕业之后大部分离开

济南,缺乏一种对济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更加关注国内外

的重大新闻事件。在受访的50名济南当地的大学生中,将济南新闻列为首选的也仅有4人。

当然,大学生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也不会背离新闻规律太远,有时只是用一种特殊形式表现

着新闻规律。例如,对所在高校新闻的关注程度排名第二(24.5%),这一点就说明了新闻

的接近性规律仍然在起作用,学生们仍然关心身边发生的事。另外,在受访的学生中,回答

了解“济南新闻”时会选择济南当地都市类报纸的占到了50%。因此,作为一家济南当地

的主流媒体,《济南时报》仍然有机会成为驻济大学生了解济南大事小情的首选媒介,前提

是帮助他们在济南找到归属感,使他们想“了解”济南。

⒋在影响大学生选择一份都市类报纸的原因方面,受访者的回答较为集中:有70%的

人选择了“报纸内容”,分别只有11.9%、6.3%、5.6%和2.8%的人选择了“购买方便”“版

面设计”“价格”和“精美广告”,另外还有极少数学生自行填写了“习惯”“换零钱”等购

买原因。由此可见,都市类报纸吸引大学生购买的主要法宝是报道内容,“内容为王”在现

代报纸竞争中显得异常重要。当然,大部分同学选择“报纸内容”的原因,恐怕也说明了目

前都市类报纸在内容上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多家报纸内容雷同、缺乏反映大学生日

常学习、生活的新闻报道等。读者在这方面的要求比较突出,从而使另外几个方面显得不那

么重要。

⒌经过在济南市场上十余年的打拼,《济南时报》如今已经成长为济南当地的一家主流

报纸媒体。既然如此,如今的时报带给大学生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印象呢?从调查结果来看,

【为什么读报纸,】

大学生对时报的评价基本上是积极的。其中有37.1%的人选择了用“人文”一词来评价时报,

19.6%的人选择了“时尚”,18.2%的人选择了“责任”。合计下来,正面、积极的评价达到

了74.9%。这几项评价之所以选择的人较多,与时报这些年的办报思路恐怕有直接的关系。

时报是“人文”的。翻看时报,文人办报的痕迹较为明显。特别是评论和副刊,经常让

读者“从文学的角度,去认识时报,认识时报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城市,认识这个城市的人

文底蕴和文人气质”①,“人文”一说或许由此而来。

时报是“时尚”的。“我们的时报,我们的时代”是时报的一贯口号。在年轻人眼里,

她的时尚更多地体现在时报的文娱和体育板块中。特别是“时报体育”这块金字招牌,已经

成为时报“时尚”的标志。在受访的100名男生中,有70%的人选择了关注体育类栏目就

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时报是“责任”的。到目前为止,由时报发起的“泉城义工”这项大型公益活动已坚持

两年之久,“报名人数近4万人,累计有6万多人参与各主题活动,收益市民多达12万人次”

②。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公益活动,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⒍与济南市场上的其他同类报纸相比,《济南时报》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劣

势。

在优势方面,排名第一的是时报的“特色”,有52.1%的受访者认为时报的特色鲜明。

与“特色”优势相比,排名第二的“关注面”只得到了34.5%的大学生的认可,二者相差近

20个百分点。其他的优势则更加不明显,“知名度”有17.6%,“权威性”只有12%。与优

势相差悬殊不同,大学生对时报劣势的选择较为接近。认为《济南时报》在“知名度”方面

劣势较大的人最多,占到了30.3%,“权威性”“关注面”“其他”都在20%上下,差距极小。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家市级都市类报纸,对于来自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来

说,尽管“特色”鲜明,但“知名度”有限。没有知名,何来接受?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

在给时报的建议中提出:增加时报在校园内的宣传力度,增设校园售报点,方便学生购买。

⒎既然对《济南时报》的评价没有到100%满意,那就说明读者对时报仍有不满之处,

这些可能就是时报应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大学生读者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回答

应该加强“就业指导”的人次最多,占到了49.7%;回答应该加强“高校新闻”的次之,占

到了35%;排在第三位的是加强“时政评论”,也占到了32.2%。剩余的几个选项选择的人

次不是太多,分别是“济南民生”17.5%、“体育报道”11.2%和“其他”7.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从媒体中得到的信息。【为什么读报纸,】

而且从问卷中所设置的最后一道开放式问题的回答来看,大学生对《济南时报》进校园所给

出的建议中,“提供就业指导”仍然是答案中涉及最多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用“我们很需

要”来加以强调。其次,“贴近校园(大学生)生活”、“增加高校新闻”、“开辟大学生专版”

等类似的建议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这与前面提到的时报应加强“高校新闻”报道的回答是

相吻合的。这再一次印证了加强高校新闻报道的必要性。

三、几点建议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对目前驻济高校大学生在接触济南当地的都市生活类报纸

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济南时报》如何更加有效地进入

驻济高校、密切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⒈坚持目前业已形成的、被大学生广泛认可的办报风格,继续在“人文”“时尚”和“责

任”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年轻人喜爱,同时又是时报所擅长的文体类新闻报道,要继续做

深、做透。

⒉对某些版面加以适当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读报需要。加强深度报道和“时

政评论”是许多大学生对时报提出的改进建议,在这方面他们的需求较为强烈,时报不妨尝

试开辟深度专版。另外,在“不经常购买《济南时报》”的原因调查中,有36.6%的学生填

写了“垃圾广告太多”的选项,这一点也值得时报注意。

⒊增设某些新的栏目或版面。目前的《济南时报》每周都会出版一期招聘专版,但是这

些招聘信息大部分是针对社会上的求职人员,真正适合大学生的招聘信息并不多见。一方面

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但是他们缺乏必要的择业技巧或相关指导;另一方面则是目

前的各种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缺乏针对大学生群体就业指导方面的专门栏目。开辟这片

广阔的“蓝海”,或许能为时报打开大学生市场提供一个不错的契机。

⒋利用各种机会走进校园,帮助大学生找到归属感。作为济南当地的媒体,时报应该利

用好各种机会走进校园,和大学生“亲密接触”。每年的新生报到和老生离校是可以利用的

时机。其余时间,在济南高校组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很多学

生提出的“增加校园售报点”也应该是时报走进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

⒌关注校园动态,及时反映大学生身边的事。既然报纸上“没有太多大学生关注的东西”

成为了大学生不购买时报的首要原因,那么时报或许应该以此为突破口,适当加强济南高校

新闻的报道力度,使学生感到有人在时刻关注着他们。在各个高校招聘学生充当业余通讯员

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大学生一个实习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

捕捉到最“生鲜”的校园新闻,可以做到一举两得。

新的媒介生态下报业的发展策略

厉国刚

《中国报业》 ( 2006-10-01 第十期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由于媒体竞争加剧、广告市场变化、媒介技术革新以及读者心理改变等一系列深层原因,报业市场正面临复杂的结构性变化,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新的媒介生态的极大冲击。报业在这样的冲击中,如何调整策略得以继续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

一、媒介生态正在改变

媒介生态的格局当前已出现了不少的变化,如新旧媒介之间的竞合、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广告投放所选媒体侧重点的改变等等。对报业发展而言,这样的媒介生态变化,从目前来看,意味着困境已在眼前。

1.新兴媒体冲击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兴媒体这几年可谓势不可挡地快速发展和变化。网络媒体已日趋普及,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第

五媒体,越来越被用户所认同和喜爱;手机媒体的3G时代已经临近,呈现的数字多媒体的特性愈发清晰。

新媒体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它所具有的魅力是由新媒体的特性决定的。报纸一天只能出版一次,而网络媒体却可以24小时全天候发布信息;只要拥有一台便携式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最新消息和所需资讯;网络还可以满足其他许多方面的交流和服务需求,可以即时互动交流、获取个性化信息等等。

此外,手机媒体具

为什么读报纸

http://m.gbppp.com/xs/471450/

推荐访问:读报纸图片 读报纸的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