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17-11-09    来源:工作总结    点击: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篇_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全街社会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我街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幸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固本强基、健全网络、依法管理、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积极探索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促进山南街道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目标,以解决当前社会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为切入点,努力构建网络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和谐的社区管理体系、多元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广泛参与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保障有力的公共安全体系和全覆盖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以福康社区为试点,力争用1—2年时间,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三、工作内容

(一)构建网络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1、建设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平台。按照“一个网络、多个平台、多口受理、分流处理、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思路,建立区、街、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管理

平台,开通“96715”服务热线,搭建政府、群众互动平台,通过热线电话、网上受理、诉求信箱和当面诉求等多种途径,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咨询和利益诉求,建立网上登记立案、分流派遣受理和限时结案监督,及时反馈群众的运行机制。依托网站向群众公开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便民措施、便民服务项目及相关政策法规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网式”、“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闭环式的社会服务管理高效运行和监督评价系统,由街道纪检部门实施对社区、各职能部门处理各类问题和隐患、解决群众诉求、完成各项任务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评价,逐步实现对每一个责任人、责任单位、主管领导的自动评价,并将结果及时提供给监督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促进“管事”和“管人”的进一步结合。全力打造“部门各司其职、条块各尽其责、上下协调一致、问题及时解决、网络无缝覆盖、信息联通共享”的社会服务网络管理新模式。

2、健全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山南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以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中心,健全以政务服务、便利服务和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深化“10分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规范已有服务、补充缺失服务,力求做到公共服务项目对居民区的全覆盖。

3、推进劳动就业服务,创造均等就业机会。新开发就业岗位新岗位,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完善“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拓宽“零就业家庭”人员安臵渠道,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创新就业培训模式和内容,全面落实“普惠制”培训政策。构建坚实的市场就业主渠道,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促进劳动者市场就业。以提高素质和技能为重点,积极发展多形式的职业教育,抓好成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争实现新增劳动力全部持证上岗。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完善现代社会救助保

障体系,实现由单一救助制度向完整救助体系的转变,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公共服务型转变。以建设区域性老年服务中心为主线,创新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责任单位:纪检部门、综治办、综合科、社区建设科、司法所、保障所、各社区)

(二)构建规范和谐的社区管理体系,进一步夯实社会建设基础

5、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居民自治与依法办事相结合,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建设,充分调动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6、推动高标准示范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两年内规划建设2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社区,建有不少于500平方米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站。继续完善“错时工作制”,方便群众办事;开展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推行社区干部个人联系电话公开,24小时全天候为居民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实现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进社区。组建社会工作者协会,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占居民人口总数10%以上,推动社区服务深入发展。

7、不断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以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和社区共同利益为核心,进一步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社区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社区

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

8、规范社区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服务站职能。服务站是政府在社区层面设立的公共服务平台,在街道的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社区居委会的监督。主要职能是代理代办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协助社区居委会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既要职责明确,又要相互配合。服务站要朝着专业化、社会化方向,逐步与社区居委会职能分开,逐步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逐步提高工作水平,按照“依法、公开、高效、便民”的工作原则,以家庭为核心,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9、加大社区资源整合力度。在各级部门不断向社区注入资源的同时,要按照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生活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加强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和社区服务站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社区组织与社会单位的横向联系,联合做思想政治工作,联合建公益设施,联合上服务项目,联合办文化活动,联合保社会稳定,共商社区事务,共享社区资源,共建社区家园,增强社区工作的整体合力。

10、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核心,加大对原有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对新进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培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责任单位:社区建设科、各社区)

(三)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1、形成“大调解”格局。研究制定《山南街道关于构建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的工作意见》,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

模式,树立“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理念,从苗头源头抓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总结推广基层调解典型经验,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调解”格局。

12、夯实人民调解基础。从建立健全和规范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入手,健全人民调解的管理、考核、评比、表彰等各项工作机制。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切实使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13、大力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及社区要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力度,在承担法定行政调解职责工作任务较重的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内设行政调解机构的工作体制。

14、加强和改进司法调解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全程、全员、全面的立体司法调解格局。进一步指导规范区“4+ⅹ”联合调解机制。继续坚持与区检察院的民行息诉调解协作机制。建立立案劝导、诉讼费用减免等引导机制,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纠纷。在诉中增加调解工作环节,落实调解工作责任。在诉后规范执行和解,推行递进式化解,落实判后答疑、责任倒查和信访听证制度。建立简便的司法确认程序,对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达成的协议依法及时确认,化解矛盾,息诉息访。

15、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各类行业协会的优势,引导、督促行业协会成立调解组织或咨询机构,积极扶持社会组织参与调解工作,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提供支持。建立专家信息库,邀请专家参与专业性纠纷调解和疑难复杂纠纷的处理,及时化解各类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责任单位: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各社区及相关部门)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篇_司法局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营山县司法局

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结合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挖掘和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和资源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理念,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着力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提高创新社会管理能力,保障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司法局的统一领导下,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协作努力,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探索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体制,强化工作措施,通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八个创新发展”的目标:以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为主题,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以完善刑罚执行制度为重点,大力推进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以服务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建设为引擎,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工作创新发展;以实施民生工程为主线,大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创新发展;

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大力推进“三案”攻坚活动创新发展;以普法和依法治理为契机,大力推进普法工作创新发展;以抓基层强基础为根本,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发展;以提升法律服务的社会公信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创新发展。

三、主要内容

1、把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始终,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一是创新人民调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中的基础作用,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做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单位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重点健全城镇社区、工业园区、接边地区以及新兴行业、新社会组织等专业性、行业性、联合性人民调解组织,发展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特别是抓好以调解能手、名人命名的人民调解室工作,开展星级调解室评选,实现人民调解组织的全覆盖;拓宽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在做好常见性、多发性矛盾化解的同时,重点关注由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引发的热点问题,如南北两河整治工程、三星工业园区建设、南梁高速推进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着力化解初始状态的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等疑难纠纷;创新人民调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在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三调联动的“大调解”体系中发挥更大、更好的基础作用。

二是创新法律服务工作发展,确保优质、高效、便捷。充分发挥公证、律师、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加强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处理敏感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指导,完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待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以强化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强化防范功能,更好地发挥公证法律证明、纠纷预防和对民商事行为适度干预等职能作用。继续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法律援助新办法、新途径,做到“应援尽援”,使法律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主要手段,法律服务工作者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主力军。以司法鉴定所通过省级资质认定为契机,严格质量,规范服务,引导其壮大发展。 三是创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着力构建法治营山。以普法依法治理为平台,以创建法治县活动为抓手,广泛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浓厚氛围。

2、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始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发生

一是创新安置帮教工作发展,努力提高帮教实效。认真贯彻安置帮教政策,严格责任,完善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

政府领导,综治委指导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为主,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安置帮教工作格局。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衔接机制,建立部门联合服务管理和社会帮扶机制,落实“六必访四必谈”制度。进一步完善帮教网络,发展扩大帮教工作志愿者队伍。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指导服务、培训工作,选择有条件的企业,给予各种扶持,建立安置基地,重点安置“三无”人员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进一步加强安置帮教日常管理工作和安置帮教基础建设,积极引导刑释解教人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着力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就学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回归、融入社会。 二是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按照上级安排部署,今年先在全县中心乡镇试点,明年在全县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认真做好政府购买基层矫正公益性岗位的人员选聘工作,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足问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逐步建立一整套融监督、管理、教育、矫治于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深化扶持青年刑释解教人员的自主创业工作,逐步探索社区矫正与后续帮教的衔接机制,实现无缝对接,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刑满后不失控、不重新违法犯罪。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

工作,积极依托遍布城乡的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基层司法所等司法行政工作的窗口和阵地,充分发挥政府、乡村、社区“法律顾问”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搭建司法行政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新平台,形成化解矛盾的新机制,提高参与社会管理的效率。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搞好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和“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创建质量,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基础。

四、方法步骤

(一)制定方案阶段( 2010年9月—2010年10月)

各股(室)、中心、处、所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动员部署,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和办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要清晰,工作重点要突出,方法步骤、考核标准要明确。县局汇总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并上报。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2年5月) 各股(室)、中心、处、所按照制定的具体方案组织实施,要把各项任务和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整体推进。同时加大督查力度,定期通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6月—7月)

各股(室)、中心、处、所根据实施方案中明确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总结,认为合格后,申报县局检查验收,县局将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第三篇_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建设效能、效率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快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推进城西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创新,根据平发(2011)33号文件《中共平遥县委、县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街道办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安排部署,围绕“旅游名城”这一特色,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理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管理科学、高效,为平遥的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项目建设为统领,按照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要求,通过网格建设、平台建设、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古城社会管理创新。在现有条件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工作,实现无缝隙、无盲点的政民互动的管理模式,创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创新举措及职责分工

贯彻中央和省市精神,按照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街办实际,以 “三级网格”承载、 “五大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综合施措,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三级网格”承载。由街办牵头负责,各社区居委会、各有关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全面推行“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

1、一级网格。即街办级网格。组建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要对“三级网格”建设及运行提出指导性意见,对重大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置,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对下级网格进行考核、评估、监督与管理,做好与县级网格的对接工作。

2、二级网格。即社区居委会网格。每个社区居委会为一个网格,共6个网格。各社区居委会主任为该区域网格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区域网格化管理的指导、监督和考评等日常工作。

3、三级网格。即基础网格。按照“网格区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以社区居委会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地理布局、道路走向、工作量等因素划分基础网格。按照户数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左右设置。基础网格边界必须明确,确保不遗漏、不交叉。

(二)“五大体系”建设。通过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11项重点工作。

1、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1)深化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按照要求配备工作人员、办公用房、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及必要的办公经费,通过相对集中办公、联合开展工作、一个窗口接待等形式,构建综合治理一线实战平台。

责任领导:闫俊蕊

责任部门:综治、财政

(2)推进街办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科学划分管理单元网格,以网格为基础,科学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夯实街办管理基础。

责任领导:郭文玉

责任部门:办公室、网络中心

2、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创新

(3)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医疗保险待遇。

责任领导:郭文玉

责任部门:民政、卫生

(4)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实现对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

责任领导:郭文玉

责任部门:民政、住建委

3、推进文明旅游名城建设体系创新

(5)加强古城消防安全管理。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依靠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确保绝对安全。 责任领导:郭文玉

责任部门:消防大队

(6)提高居民素质。大力弘扬忠孝仁爱、敬老慈幼、尚礼崇义、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晋商精神,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自律意识,全面提升居民的素质。

责任领导:闫俊蕊

责任部门:宣传、工会、办公室、综治

4、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

(7)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保持对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刑事犯罪的高发势头。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完善集整治、管理、建设、服务为一体的常态工作机制。

责任领导:闫俊蕊

责任部门:派出所、综治、司法

(8)加强防控体系建设。一是守好点,二是巡好线,三是控住面,四是织好网。设置治安联络员,在社区保洁员、水电维修工、出租车司机、导游等社会群体中发展治安信息员,全面快速收集各类治安隐患信息。

责任领导:郭文玉

责任部门:派出所、综治、司法

5、推进基层维稳体系创新

(9)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围绕改革改制、重点工程、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建立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

责任领导:闫俊蕊

责任部门:党政办公室、矛排

(10)加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立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平台。加强司法调解,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全过程。

责任领导:郭文玉

责任部门:司法、综治、派出所

(11)加强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环境污染事故、安全生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的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全社会的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责任领导:郭文玉

责任部门:矛排、环境、安全、派出所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8月)。召开动员大会,成立社会管理领导小组,出台《平遥县城西街道办事处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第二阶段为集中实施阶段(2011年9月)。按照县政府安排部署,做好城西街道网格划分详细、职责分工明确,推进人员培训、机制完善等任务。

(三)第三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各项任务项目,实施好社会管理创新具体任务。

(四)第四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对任务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召开总结大会,研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全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现新提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街办书记负总责、亲自抓,定期研究部署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街办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全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经费保障。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创新经费投入,保证硬件设施到位,保证网格管理人员经费到位,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

(三)严格检查验收。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对承担实施创新工作项目的社区和单位,建立健全定期督办、检查、考核机制,严格组织验收,严格兑现奖惩。

六、领导机构

组 长:闫俊蕊(街办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郭文玉(街办主任)

闫志岭(街办人大工委主任)

成 员:闫俊卿(社会保障员)

刘瑞卿(计生办主任)

任承柱(办公室主任)

张雅琴(服务生所长)

王馨(会计)

冀雪丽(村官)

程坚(村官)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第四篇_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案

农安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案

发布人:网络中心 时 间:2011-04-15 字体: 【大 中 小】 点击:1395次 颜色: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七大面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提出的一项新任务。作为全县人口大镇,农牧大镇和全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镇,为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跃升,根据中央和省、市、县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紧紧围绕促进全经济社会发展新跃升这个中心,坚持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为重点,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围绕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为突破口,创新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无重大群体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各类案件、信访总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显著增强:

——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使管理与服务的效能显著增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

为先”的管理理念,服务与管理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把人、地、物、情、事、组织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科学划分单元网格,科学配备社会服务管理力量,定位定人,定岗定责,实现由被动、粗放型管理向主动、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使管理与服务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树立科技信息支撑理念,把科技化、信息

化作为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等工作对象信息库,加强城市联网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力争实现与农安县综治维稳信息平台联网,打造现代化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提高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实现社会管理人性化,使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显著增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法律援助体系和关爱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镇、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努力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营造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今年年底,全镇48个村全部达到“法制示范村”标准。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管理创新,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诸多方面,涉及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体系的完善和人财物的保障,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坚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整合各部门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

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创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固本强基,健全网络。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健全基层管理网络,创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根基。

四、重点领域性工作分类

1、社区关于加强刑事解教人员的服务管理,严把管理流程关和人性化服务相结合。 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只在派出所登记备案而于所在社区信息断档问题,真正达到重点人口的信息社区与各派出所共享化,建立以镇司法所和各社区为主、镇内七个派出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安置帮扶工作格局,在管理方面采取“三访、一评估”措施,责任对所包保的释解人员每月必访,重大节假日必访敏感时段和重要时期必访。通过访谈,掌握解释人员的思想动向,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在服务方面,以企业和用工单位为依托,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在技术方面的数据管理库并探索完善多种形式的过渡性安置载体。建立部门联合服务管理和社会帮扶机制,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就业、创业等问题。

2、进一步加强农村人防物防组织建设。

人防:建设镇、村、组三级综合维稳工作机构和镇成立综治维稳中心,各村成立综合维稳工作站,组建以派出所民警为主,村治保主任为补充的专业联防队,各村、组建立以治保主任为主,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治安巡逻队,各村民小组建立以组长为骨干群众为成员的自防自治巡逻队,分别负责镇、村组的治安防范工作。社区成立“大妈巡逻队”由社区委主任为组长、骨干群众为成员,发生群防、群治的队伍作用,提高农村人防水平。

物防:继续普及推广“平安之声”工程报警器的安装率覆盖全镇,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安、预防、打击犯罪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其在普及法律知识、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服务民生等方法的综合效能。

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城镇社区建设,依托南部新城开发战略,加强社区建设,增建新社区改造老社区,并根据区域特色打造特色社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公共事物服务中心以及相应的专业服务站,承接政府涉及民生的带动就业、社区保障、社会救助、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等公共服务工作,开展“一站式”服务、加强社区公益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加强小区保安的培训管理,增强小区保安室建设,普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让“平安之声”大喇叭、警报器进社区,加强对出行人员、车辆的管理。将社区科学划分成“若干单元网络,对每个单元网络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进行分类登记,把全部信息输入社区信息系统,通过五种网络管理力量(网络党支部书记、网络警员、网络管理原、网络治安员、网络志愿员)进入网络,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力量配置的优化整合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五、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2010年11月—-2011年2月)

建立工作机构,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我镇社会管理工作现状,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农安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动员部署(2011年2月_2011年3月)

召开动员会,对全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各村、社区、站、办、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和办法,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2011年3月一2012年9月)

各村、社区及站、办、所要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

坚持突出重点,培树典型,示范引领,整体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全镇社区、站、办、所及各村的创新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2012年9月一2012年10月)

各社区、各村对创新工作进行自检和总结,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对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验收和总结,并向上级部门提交工作报告,迎接市县对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镇委镇政府成立农安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相关副镇级领导为副组长,站、办、所、各村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办公室主任由曹政担任,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相应工作组。各村、社区及站、办、所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制度保障。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阶段性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建立汇报通报制度。

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每月要向办公室书面报告一次整体进展情况。建立督查督办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镇委镇政府督查室等相关部门,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和领导交办事项进行督查督办。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作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责任奖惩。设立全镇社会管理

创新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站、办、所及村和个人。

3、资金保障。加大社会基础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资金投入。采取“向上争取一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第五篇_2016社会管理创新年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平安、保稳定、抓创新、强管理”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切实履行综合治理的职责任务,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水平,为我局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发展稳定大局和局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充分调动全局上下抓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牵头或协办任务。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系统平安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思路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既攻克难点、创出特色,又注重有序推进、综合创新,坚持抓重点工作,形成点上深入、面上拓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工作内容

㈠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1.增强农业服务职能。各单位(科室)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健全规范服务机制,强化创新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廉洁服务环境,做到服务为先、民生为重、关注民意、提升群众满意度,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2.认真组织开展好“大接访、大走访”活动。各单位(科室)要认真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要到基层调研走访群众、了解情况、掌握实情,及时了解群众的心声和实际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做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群众工作,引导和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分享建设成果。

㈡加强和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1.抓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各单位(科室)要把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上级领导交办事项。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受理、早化解、早控制),把各类苗头性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弥于萌芽状态之中,同时建立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对本单位的矛盾排查问题负责到底,包抓到底,确保不发生群众到县、市、省、进京上访事件。

2.做好开门接访工作。各单位要做好接访工作,要建立健全接访制度,每月对接访情况进行汇总,建立台账,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耐心为其解答,并认真做好记录,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解决的,立即着手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对话平台,听取诉求、宣传解释政策、讲明情况,并安排专人限期给予办理

3.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单位(科室)要针对涉农利益、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工作,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按照明确严格的评估程序,“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制。对经评估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事项,不予批准实施或暂缓实施。对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没进行评估,或不积极运用评估结论,失职渎职、弄虚作假,引发重大不稳定问题或重大群体性事件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㈢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

1.强化安全教育。各单位要重视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防火、防盗、防震等安全常识,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自救能力;要利用展板、宣传栏、横幅、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综治宣传活动;要鼓励干部职工利用帮扶活动,深入农村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2.强化安全监管。局属相关单位(科室)要加大对农资经营户、兽药经营门店进的全面整治,对查出的假冒伪劣、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产品进行全部没收和销毁。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跟踪检测和动物性产品的检验检疫,特别是节日期间,对全县各大农产品生产基地、牲畜屠宰场、奶站、批发市场和超市都要进行跟踪检测,确保上市农产品安全。

五、具体措施

按照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从2016年3月份启动到2016年12月结束,分四步实施。

1.调研筹备(2016年3月中旬—2016年4月底)。各单位(科室)根据自身情况,对所涉及的社会管理创新内容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日常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动员启动(2016年5月)。组织召开全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各单位(科室)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时研究制定本单位社会管理创新实施工作方案,全面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3.总体实施(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按照“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第二阶段(2016年7月—2016年9月),各单位(科室)按照各自的工作要求,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4.考核验收(2016年10月—2016年11月)。2016年10月,各单位(科室)结合自身任务,对照标准,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书面报局办公室。11月份,将进行验收。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管理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各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管理的严峻性、复杂性、紧迫性,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放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中来考虑,通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努力维护我局的社会稳定。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http://m.gbppp.com/fw/391293/

推荐访问:工会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