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事变

时间:2018-05-04    来源:私藏美文    点击:

77事变 第一篇_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此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华北大片领土,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内陆腹地。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反抗,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卢沟桥在北京广安门外,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6.5米,宽

7.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由于各拱相连,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桥面用石板铺砌,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总共501只,是一座闻名世界的

桥梁。卢沟桥还是“七七事变”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七七事变: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多次在北京西南的宛平县附近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晚上,他们借口一个士兵失踪(其实该士兵是因为上厕所暂时离开队伍,不久就归队了),要求进宛平城搜查,要求中国军队驻军撤出宛平。这些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军就炮轰宛平和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全国抗战从这里正式开始。因为“七七事变”发生在卢沟桥,所

以又称“卢沟桥事变”。卢沟桥成为中国人民永远难忘、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2、

77事变 第二篇_七七事变调查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程作业

题目—————七七事件调查报告

姓名: 王俊卿

专业: 文艺编导

学号: 11302030423 指导教师: 黄丹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

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卢沟桥全长267米,宽7.6米,最宽处可达9.5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

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说到卢沟桥,人们就会联想到,那段屈辱的历史,七七事变,中华人民八年抗战的开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在这一天显露无遗,抗日期间3500万中华儿女,死于非命,中华大地,战火纷飞,可以说卢沟桥,七七事变,是一个标志,一个代表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77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本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77事变 第三篇_七七事变的真正原因

大家都知道,“七七事变”是因日军以失踪一名兵士为名,要强行进入宛平城,而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

事实上,在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100多名日军,开始夜间军事演习。演习前中队长清水节朗大尉说明了演习内容;从回龙寺附近到东面的大瓦窑,向敌人的主要阵地攻击。

演习至夜10点30分左右,清水节朗大尉下令部队集合休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日军小队长向清水节朗报告说,失踪了一名叫志村菊次朗的士兵。清水节朗大尉感到失踪一名士兵是件大事,便立即向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报告,一木清直末加分析,就直接报告了联队长牟田口大佐。

就在这些日军官佐一级一级向上报告到,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松清久太朗那里时,巳是子夜时分了。

松清久太朗打电话给冀北政务委员会,说是日军在演习时,遇到不明枪响,失踪士兵一名,要求立即进入宛平城搜查。当时中国军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听后十分不满,认为日军在末经我方同意,擅自在我国领土上进行演习,对于日军的一名士兵失踪,我方完全不负任何责任。

日军对秦德纯的回答十分不满,进而进行威胁说,要用武力进攻宛平城。这以后的战事,大家都在各种报纸,书刊看到过了。

再说那位失踪的日军,名叫志村菊次朗的士兵,在清水节朗大尉下令部队集合休息后20分钟时,巳回到了原小队。他向小队长说明了情况,这几天肚子拉稀,在野地里放便了一下。小队长报告了清水节朗大尉,清水节朗大尉立即报告了联队长牟田口大佐。牟田口大佐一听,为时巳晚了,他害怕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对他的谎报事实给以处罚,于是,就将这个事实隐瞒了下来。

多年后,牟田口在手记中写道;我当时一是想打一仗,出出威风,二是怕受到处罚,所以隐瞒了这个事实。但是,我确实没有想到就此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

77事变 第四篇_2016七七事变简要介绍

2016七七事变简要介绍

“七七事变”简介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先侵占我国东北后,继续向南前进,企图占领华北。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排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剩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77事变 第五篇_浅谈七七事变

【77事变】

浅谈七七事变

【摘要】:七七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七七事变发生后,各方态度迥异,但最终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达成一致抗日态度。因此,七七事变亦是我国全面抗日的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开辟了东方反法西斯战场。

【关键词】七七事变 日本 蒋介石

一、日本的阴谋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称有一士兵“失踪”,日方借此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第二天凌晨,日军发动炮击,宛平城守军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负隅顽抗。【77事变】

这一持续八年之久的战争,表面上虽源于一偶然事件,实质上,日本人早已处心积虑。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势蒸蒸日上,积极向外扩张。其侵略目标是以中国为跳板征服全世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我国的行动开始,侵占我东北三省,1932年进据热河省,1933年春又挥兵南下,进攻长城沿线城市。在以上各地激战近三个月,经谈判中日双方签订所谓的“塘沽协定”。至此我国平津及华北察、绥、晋、冀、鲁各省已陷于岌岌可危之势。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立即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抵抗。蒋介石也于7月17日发表了关于解决卢沟桥事变的谈话。至此揭开了全面性抗战的序幕。

二、七七事变之国内各方态度

蒋介石集团在卢沟桥事变钱对抗战“犹豫不决”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驻军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团长吉文星营长金振中迅速请示旅长何基沣。何旅长果断命令命令该部:(1)不同意日军进城搜索“失踪”士兵;(2)日军如武力侵犯则坚决回应;(3)我军守土有责,决不退让,放弃阵地者军法从事。不久,日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电话威胁中国驻军声称:我方如不允

许,将采取武力行动。但仍被我方坚决拒绝。于是日军以此为由,对宛平城采取包围态势,企图占领宛平城。

与此同时,深夜21时40分北平市长秦德纯接到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宗瀚和专员林耕宇打来的电话:“刚才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来说: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受到中国军的射击,日军1名士兵去向不明;日本军官要求进入宛平城检查。”秦德纯市长沉思少许,这样作答:“卢沟桥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到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公法,妨害我国主权。日本士兵失踪,我方不能负责,日军更不能进城检查;但考虑到两国友谊,可等天亮后,由该地区军警代为寻觅。”

7月8日2时松井再次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检查,并表示:“如不接受,日军便要包围宛平城。”8日凌晨4时,秦德纯答复日方:为避免武力冲突,由双方派代表进行紧急交涉。可是,4十30分,我方的河北省宛平县县长王冷斋等人与日方代表缨井等人进入宛平城进行调查所谓的“失踪”士兵,交涉进行到20分钟,即4时50分时,忽闻东城外枪声大作,接着西门外大炮,机枪声又起。原来日军毫无诚意,对卢沟桥发动了全面进攻,打响了攻城第一枪。我驻军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乃奋起抵抗。同时我29军司令立即发出坚决抵抗的命令,并指出:保卫国土是军人的天职,卢沟桥就是我军最光荣的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于是官兵士气大振,给予侵略者迎头痛击。

就在卢沟桥我军将士奋勇还击日寇侵犯的当天(7月8日)北平市长秦德纯给正在庐山牯岭别墅避暑办公的蒋介石拍了电报,报告卢沟桥事变情况。接到报告后,蒋介石立即给29军军长宋哲元回电,指示:“宛平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同一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现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同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9人联名给蒋介石发出电报:“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平津为华北重地,万不容再有丧失。敬恳严令29军奋起抵抗,并本三中全会御亡抗战之旨,实现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剀窃陈词,不胜惶恐待命。”有人怀疑蒋介石此时对是否立即对日进行全面抗战,仍未下定决心!蒋

【77事变】

介石当时对日本的整个意图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有一点他是很清楚的:应该准备在日方扩大事态时,与之抗争,决不屈服,不可麻痹大意。因此,当接到卢沟桥事变的报告后,立即给宋哲元拍了那份电报。

这一天,蒋介石经过一整晚上的考虑和思想斗争后,终于下定了全面抗战的决心。次日(7月9日)他下令在四川的何应钦立即驰赴南京,着手编组部队,准备全面抗战。并指示在庐山的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火速下山,北上河北保定、石家庄地区,准备同日军作战。同时,蒋介石又命令各军事机关准备总动员,并加强各地戒备体制。这一天,他又电令宋哲元严阵以待,促其坚定决心,加强警戒,其电文是:“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需防其奸狡之惯伎,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7月9日,中共将领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等代表全体红军,打电报给蒋介石:“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

同一天,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由天津到达北平,和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等人反复洽商与中国的对策。

7月10日,日方向秦德纯提出“第29军负责人道歉,中国方面撤军”等无理要求,秦将交涉中心移往天津,第29军第38师师长张自忠为中国军方代表继续交涉。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向日本大使馆提出“日军是有计划的挑衅,极其不法”的书面抗议。

这时的蒋介石已有全面预防日军扩大侵华战事之意。

这一天,中日双方是在两军对峙的情况下进行交涉的,日军方面加紧了对宋哲元进性要挟。

7月11日下午8时,张自中代表宋哲元,未向中央请示便与松井太久郎签署了屈辱的和约。

蒋介石对这份未呈核准的屈辱和约不予批准。并命外交部长王宠惠以备忘录形式,通知驻南京的日本大使馆:“任何谅解,未经中央核准者,无效。”

日本见蒋氏如此强硬,于是当天,在东京首相府邸举行五相会议,决定派遣内地3个师团、朝鲜1个师团、“满州”两个旅团的兵力“对支那出兵”。 事情发展至此,蒋介石已感到必须急谋对策。7月12号下午,他命令何应

钦主持召开关于卢沟桥事件的第二次会议。会上专门研讨了国民党中央的指示:“本委座所示不挑战必抗战之旨如宋主任(哲元)环境关系,认为需要忍耐以求和平时,只可在不丧失领土主权原则下与彼方谈判,以求缓兵,但仍须作全盘准备。”

这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倭关东军到津,内阁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华政策,全国政党与产业界宣言拥护其阁议。以余观之,皆为其外强中干之表现,但战事势必扩大,不能不谋应对之方。”蒋介石一方面分析情势一方面强调指出:战事势必扩大,不能不亟谋应对之方。实则是已经做好抗战到底的思想准备。

就在蒋介石写下“亟应谋应对之方”的当天(12日),日本外务省当局发表声明:“今后为军人对军人交涉,非外交当局时期云云。”蒋介石由此已完全意识到,日本必将贪得无厌,于是在第二天(7月13日)对宋哲元发电告诫,表示准备抗战决心,电报指示“万勿单独行动,不稍予敌方以可乘之隙。”同时命令道:“中央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 但是,宋哲元虽然已经到了这一阶段,并不理会蒋的告诫和准备抗战的决心,仍是执意希望“当地解决”,并再次派张自忠等人出面交涉。

7月14日,日军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来到中国后,派该军参谋专田盛寿向宋哲元强硬提出7项苛刻的、完全控制华北的条件。

蒋介石得知协定细目后,预料到,日方并非仅止于军事性的停战,而扩大到包括有政治性的条件在内了,因此,他当然不予批准,7月16日,电示宋哲元切勿对日军抱有任何幻想,要他冷静而严谨地面对现实,提高警惕:“连日,对方盛传兄等与日军签定协定,内容大致为:一、道歉;二、惩凶;三、不驻兵;

四、防共及取缔排日等项。此种协定条款,殆已传便欧美。综观现在情势,日本决以全力威胁地方签定此条约为第一目的。但推其真意,签定协议为第一,俟大军调集后再谈政治条件。

蒋介石心急如焚,他决定公开发表演说,让国人与世界公众必须认清当前的事态已不是简单的地方局部问题,而是涉及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严肃问题。于是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发表了题为《对于日本的

一贯方针与立场》的讲话。谈话会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结语

七七事变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在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这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纪元。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蒋介石日记解读》,山西人民出版社

【77事变】

《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中国党史出版社

《卢沟桥抗战》,团结出版社

《“七七”事变前后:抹去灰尘的记忆》,中国档案出版社

77事变 第六篇_九一八、七七事变

八年级 历史学科 新授课导学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完成情况:

77事变 第七篇_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活动方案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77事变】

——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活动方案

今年是七七事变发生77周年,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共哈尔滨市教育局委员会《关于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按照市委宣传部的有关部署,在全校开展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主题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二、活动时间

6月27——7月15日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1、大力宣传本次活动,每班在7月4日前出一期主题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的黑板报。

2、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在7月7日班会时间组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这段抗战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演讲活动,初定7月8日下午举行演讲比赛,每班选派2名同学参加,地点在多媒体教室。演讲内容要求紧扣主题并且体现学生们继承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信念。

望各班及相关单位积极组织配合,开展好本次教育活动。

2014年7月1日

77事变

http://m.gbppp.com/jd/441972/

推荐访问:77事变资料 南京大屠杀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