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西道堂风俗

时间:2014-05-09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临潭西道堂风俗(一):临潭县清真寺

临 潭 县 清 真 寺

一、临潭清真华大寺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是甘南州最古老而著名的一座清真寺,座落在临潭县城关镇城中央,起源系最早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老格迪目,后尊崇花寺拱北至今。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原名洮州礼拜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洮州厅志》记载,“沐英,明征西将军,洪武十三年(1380年),洮州十八族三副使等叛据纳麟七站地,沐英奉太祖命,提军旧城,寇遁去,追擒三副使,筑城东笼山,设戌兵守之,六月班师,以功封平西候。”相传沐英所留屯田戌边兵车多为回族,并修了清真寺。史载“旧洮礼拜寺,在旧城,明洪武丁未年修”。这时洮州伊斯兰教仅只有格迪目,宗教内部并无分歧。该寺初建时,在洮州城中心,占地面积15亩,是现在上、下寺面积的总和。

十七世纪后,中国伊斯兰教在西北流传更广泛,兴盛了近千年的茶马司洮州,回族商户日趋增多,回族农户以旧城为中心普及到新城以北各乡村.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支系花寺教礼创始人马来迟(1681——1766年)来洮州旧城讲经、受到洮州回族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据传,华寺道祖马来迟来洮州旧城讲经,行至范家咀阳坡一地时,正为午礼时间,他领几个门生在此做了午和,后来人们把这块地称为“拜毡地”,也叫“吊地”,后附近出清泉一眼,至今人们饮用。道祖马来迟到旧城时,受到全城回族群众的隆重迎接,在桃州礼拜寺讲经后,赠该寺大白锦旗一面,上面绣有深绿色阿文字,后由教民藏在宣礼塔顶层内,白朗过临潭时连同塔殿一起烧掉。

根据《路引集》载,清乾隆初至三十一年(1766年),道祖马来迟在甘肃河州(临夏),洮州、岷州等地和青海循化、化隆、贵德、同仁、西宁讲经。当时“临潭旧城的下寺、太平寨寺、卓洛下寺首先尊崇花寺”洮州礼拜寺更名为洮州清真花寺。

马来迟始祖创立的华寺教礼传至第三代教主马光宗(北州太爷1749—1826)时,其门生马在真阿甸于清嘉庆五年,即公元1800年后,脱离华寺,接受新疆莎车(牙日光)依禅经堂的学礼,于嘉庆十九年,即1814年后,创立了北庄门宦,洮州约三分之一华寺信教徒改崇北庄教礼,马葆真遂派第二个重要门生敏尚礼阿旬(1783——1864年)为北庄住旧城的“木勒提”,

主持旧城教务。与此同时,从华寺占地面积划出北边4.5亩,建立了北庄拱北的临潭旧城上寺.旧城华寺占地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目前为10.5亩。从此对洮州清真华大寺也简称“下寺”。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在六百多年的历史中,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先后被焚烧、拆除又重建五次:

据记载,清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重建过一次,由谁筹资兴建无记载。 清同治年由本寺教民敏晋成负责集资复建一次(《洮州厅志》三卷第9真记载)。

民国元年即1912年白朗起义军过旧城受阻击而攻打该城,占领南城墙,向城内射击,旋又攻开南城门,进城烧毁民房及两座清真寺,城内回族群众2OOO多人因遭惨死。两年后由敏步堂等教徒集资重修。

民国18年,即1929年,由于地方变乱,清真寺烧毁,后于1938年由敏顺喜等学董负责重修。

“文革”期间,视清真寺为“个鬼蛇神”的活动场所,1968年被拆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由寺管会负责人马宗德等代领信教群众于1984年重建。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历史上几次被毁,几次重修,其建筑布局和建筑艺术沿袭中国古建筑传统并结合阿拉伯建筑特色。历次建筑起架磅礴、结构宏伟、展檐飞角、砖刻木雕,其大殿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在中国传统的木制结构形式上更带有极为浓厚的阿拉伯装饰风格和花寺风格,形成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独特形式。

1985年完工的大殿主体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建筑,高26.5米,分三层,一楼为满拉宿舍,高4米,面积为10O0平方米,二楼礼拜殿高7米,内仅立两根大理石柱子,面积也是10O0平方米。三楼圆顶高15.5米,面积为20O平方米。大殿主体造型为圆顶拱门,突出的硕大圆顶,宛如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大圆顶的再现,圆顶表面嵌镶了碧绿色瓷砖,使整个清真大殿庄严雄伟,气势非凡。另有水房、学堂、讲经堂、宿舍等,使整个寺楼堂环列、殿庑连属,而且整个建筑群造形稳定,外观轮廓起伏,中心突出,主次分明,构造完整,是中国清真寺建筑中成功的范例之一。

该寺信教群众900多户,6000多人。

历史上到过临潭清真华大寺,开学讲经的阿旬很多,其名单连同其它文物毁于民国18年(1929年),至今口碑相传的唯有华寺道祖马来迟曾于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到该寺讲经。另据高龄老人讲述,从1942年至今有以下阿旬在该寺开过学:

桥卧阿訇(周阿旬)(1942年元月至1944年12月);西两智哈吉(1945年2月至1946年12月h临夏小西关尕刺阿訇(1947年1月到1948年3月);法真哈吉(1949年3月至1950年3月);祁明德阿訇(195O年4月至1955年12月);韩哈比阿訇(1956年元月至1958年8月);丁发祥阿訇(1978年至198O年);马忠贤阿訇(盐关阿訇)(1981年2月至1988年);韩仰天阿旬(1988年3月11日至1989年);郑由四夫阿訇(1989年11月至 1991年11月);韩哈三掌学阿訇(1992年2月招聘为讲经领拜阿訇)。

历史上临潭县清真华大寺培养的阿旬,清朝以前的已无记载,清朝马三个阿旬、民国敏润个阿訇、解放后了发祥阿訇,都是学识渊博,并在外地各大清真寺开过学的阿訇。培养的一般阿旬有2O多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培养出的有张来折不等阿訇。

该寺自明洪武年间落成后,当时回族边关守兵从内地带来了很多朝廷赠品,该寺三次遭难时先后被劫掠。但由信教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和收藏下来的,有明宣德年由朝廷赠送的混金铜香炉两尊,一尊底刻“大明宣德年制”,金石味很浓,高13.8厘米,直径29厘米;另一尊底制二盘龙一印,印书“大明宣德年制”。高14.9厘米,直径31厘米。

附:本坊著名人物简历:

敏翰章,(1867——1929年),字悼丞,号柳斋,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人。清凛生。童年入私塾,聪颖好学,敏而强记,有“神童”之称,光绪乙西(1885年、得选为拔贡,文章冠乡里。辛亥革命后曾任甘肃正宁县知事,后又被选为第二届国会众议院议员,继而又任古浪、镇番、武威、永昌等县县长,政绩显著,成望颇高,深受时人拥戴与执政者重视。他诗文超群,擅长书法,深得松雪神髓,是当时省内颇具名气的人才。

二、 临潭县清真上寺

临潭县清真上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历经沧桑,屡遭兵死,曾几度拆 毁、几度修复。本寺折麻提现有600多户,40O0余人。以历史悠久而闻名于省内外。经考清真寺创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据有关记载证实,现在的临潭回民,祖籍为南京竹丝巷人。是明洪武年间,随沐英西征的回族,兵车后来留洮屯边,在临潭繁衍至今,为适应回族宗教生活需要,就在当时修建了清真礼拜寺。考之于《明史》,旧洮礼拜寺的修建,是由西

平侯沐英建议,蒙明王朝准建的。建筑规模宏大,取长安化觉寺式样,占地面积15亩。明王朝为勉励远征屯田将士,尝赐匾额,增其荣誉。

据《洮州厅志》(光绪丁未年新纂)卷三令观类载“洮州礼拜寺在旧城,明洪武年间创建。国朝康熙乙丑年(1685年)重修。”洮眼道石焯文悬以“朝礼独一”匾额、据传,1685年重修之寺不如明时的壮观。

1914年寺宇毁于“白朗”之变,1920年再建。规模较大,礼拜殿系卷棚扎角、砖木结构。有水堂、南厢房、大门等附属建筑。不意民国18年(192年)地方变乱,寺字又遭焚毁,大殿夷为平地.直至1938年,先在寺原址对面修盖两檐水瓦房8间,权为礼拜大殿。之后,于1944年经群众集资在原毁大殿旧址上重新修建。大殿三进,卷棚及歇山顶组合,属砖木结构的庑殿式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致。

全寺除大殿外,另有南北厢房、宿舍、水堂、寺门等共41间。至1947年全部竣工,工程历时4年之久。寺门为牌楼式,重檐歇山顶,面宽3间,砖雕八字墙。造型优美,风采绚丽。

“文革”中清真寺遭毁。残垣断壁,废墟一片。正当的宗教活动中断。 1984年开始了第三次修建。砖木结构,大殿式样古老,前檐水泥平顶.具有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特色合壁的和谐与完美统一。历时两年竣工,雄伟高雅,蔚为状观。仅大殿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可容千人礼拜。院东建水泥结构平顶两层楼房9间,靠南平顶灶房4间,楼内教室、宿舍、储藏室等一应俱全。寺的路北,有寺属三合瓦房院落一处,东西北房17间。西大街有楼房铺面院落一处,共计房屋31间。大殿前,北侧为寺门,上建七层宣礼塔,高人云端,全城仰视。

199O年在大院的北面临街增建了两檐水楼房7间,设计独特,既有古建筑的雍雅,又具有现代建筑的新颖。

清真上寺现有满拉及阿訇25人。早在1825年,该寺著名阿訇敏尚礼接受东乡北庄阿訇马保真教礼,原华寺部分群众跟随敏尚礼阿訇遵行自庄的渐多,便分寺成立了清真上夺。上寺在北边,占地4.5亩,下寺在南边,占地10.5亩。敏尚礼(1783—1864年)是清真上寺培养的最著名阿訇。该阿匐品学兼优,深得洮州各族人民的爱戴。逝世后各族人民挥泪送葬,至今遗有达子沟拱北,供教众瞻仰。

马顺阿旬。亦系上寺培养的著名阿旬。曾任东乡巴思池、东乡黑庄、本地清真寺开学阿旬。

本坊教民丁立夫,为临潭富商永泰行业主长子,聪睿好学,不喜经商,曾创临潭城内回民小学,解放后历任临潭县城关镇镇长、临潭县副县长、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协副主任等职、教民马光前。丁立夫高足,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甘南藏族自州治教育局副局长、临潭县县长等职。为人凝重沉毅,善于文辞,重教育、爱人才。其学生敏政,继任临潭县县长,后又任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现任临夏回族自治州州长,勤政廉洁,名播州县内外。

近年来本坊朝觐哈吉约30余名。寺有侨居沙特阿拉伯、印度、阿联酋等国的教民多人,以此为中介,该寺和上述各国时有往来。侨眷丁目迪哈吉,任学董期间,为寺的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他又创办了临潭县国民中学、临潭县回民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公益事业。现任临潭县回民中学名誉校长、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甘肃省穆斯林华侨公司总经理等职。

三、 临潭清真西大寺

清真西大寺,座落在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西郊的西凤山下,是西道堂所建。

西大寺自创建伊始,至1930年重建,历经仓桑,已是三毁四修了。1904年,在其旧城的宣教场所“西道堂”住址,修建了第一座礼拜堂、1914年“白朗”军攻陷旧城,礼拜堂被毁。1922年第二次修建了规模浩大的清真寺,1925年竣工。并命名为清真西大寺。这座礼拜殿,是座砖木结构的中国古典宫殿式的建筑。分卷棚、大殿、后殿三部分,组建成为一个系统的建筑物群体,可容纳1000多人礼拜。大殿右侧,附设经学院、经书馆、宿舍、浴室、厨房等建筑。1929年地方变乱,礼拜大殿毁于兵整,至1940年又继续重建,初建房屋达70余间,形成3个相连的四合院,排列整齐,蔚为壮观,并藏有经书100O多册。1944年,又在原址重新建造大殿,式样、规模、装饰依旧。1946年落成,因其建造恢弘,连绵壮观,反映了一定的建筑特色与较高的伊斯兰文化水平。1956年,建筑学家刘致平曾亲为测绘、拍照并给予高度评价。后与其他著名清真寺一起,集为《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一书,广泛流传。1968年“文革”中,大殿又被摧毁,所藏经书尽被毁坏无遗.

1980年落实党的政策后,由全体教民自力更生。献工献料而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较小的寺。1981年竣工,大殿采用钢筋水泥及砖木结构,是古

临潭西道堂风俗(二):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抗战记忆

伊斯兰教西道堂的抗战记忆

1935年8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走出草地后,为开辟北上的前进道路,党中央决定进入甘南藏族聚居区,突破天险腊子口,打通进军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最后一道大门。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当年,红军在临潭停留了40余天。在临潭期间,红军部队注意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激励人民群众起来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由于临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居住着回、藏、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红军尤其注重在当地各族群众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和团结政策以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主张“红军是各族穷苦人民的军队,是解放弱小民族的”,“红军是保护各民族的军队”,“回汉一律平等”,“信仰自由,保护清真寺”,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和藏传佛教寺院,不随便进入各宗教活动场所和民舍,受到当地各族群众和宗教团体的拥护支持和热烈欢迎。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总堂坐落于临潭西凤山下。时任西道堂教长的马明仁先生和广大穆斯林热情迎接红军,给处于困难当中的红军选派厨师煮牛羊肉、做饭,将所有粮仓打开供粮,邀请红四方面军十师师长马良骏带领的部队进驻西道堂。马明仁教长将自己的住宅让给师部。马良骏对马明

仁教长和西道堂教众的深明大义和对中国革命的满腔热忱非常赞赏,书写了“红军保护清真西道堂”等标语,还再三强调“西道堂的粮食是教民们的口粮,各单位都要节约用粮。”红四方面军十师在西道堂驻留了40多天。对此,当地的老人们今日依然记忆犹新。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部队离开之后,西道堂还收留了四五个十几岁的“红小鬼”伤病员,帮助他们成功躲过了敌军的多次搜捕,并让他们在西道堂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爆发后,西道堂教众深感投身于民族救亡运动是穆斯林之历史责任,于是全力投入到抗战宣传当中。西道堂创办的临潭县民族第二小学校和临潭旧城私立启西女校的师生经常组织宣传队,排演话剧,演唱爱国歌曲。他们还上街贴标语、绘漫画、办墙报,用多种形式揭露日寇侵华的暴行,唤起广大人民群众投入抗日救亡的行列,充分表现了西道堂穆斯林的爱国热忱。

尤为感人的是,据《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报道,1940年7月24日,西道堂组织教民祈祷抗战胜利,并致电蒋介石表达穆斯林支持全面抗战的决心。同年12月17日,为了联合全国回族青年一致抗日,马明仁教长承担了向

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表达西北回族抗日爱国热忱的责任。他从甘肃陇南出发,经四川成都,徒步到达陪都重庆。1941年4月20日,马明仁教长返回临潭,前后共历时126天。在重庆期间,马明仁教长见到了蒋介石,向他恳切地表达了西北回族穆斯林爱国抗日的热忱和决心,并递呈了一份“万言书”。

“洮水涌,朝日临,回民儿童的大本营,说的是中国话,读的是中国书,我们不讲狭隘民族,我们不分任何界限,过去的畛域完全要把它划除。读书是天职,扫除边区的文盲,同学们携起手来,向前进!拿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将来献给国家民族!将来献给国家民族!”这是马明仁教长为了激励临潭旧城私立启西女校学生的抗日爱国热情而编写的校歌,也是西道堂教民对“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教义的切身实践。

临潭西道堂风俗(三):2016临潭县回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临潭县回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临潭西道堂风俗】

内容提要: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但受其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而且还和这个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域,气候等因素),社会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临潭县回族的风俗习惯的调查。研究临潭县回族习俗变迁以及其与回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分析其精华与糟粕,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回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发扬出谋划策。

关键词:风俗习惯 调查 宗教信仰 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

政治、经济、文化、改革

一、伊斯兰教教在临潭的历史背景

1、临潭简介

临潭县古称洮州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的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两县。临潭县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过渡地区。是农业与牧业,汉族、回族和藏族的交汇过渡地区。全县有汉、回、藏、蒙古族居多,东乡族、土族、满族、黎族、苗族、撒拉族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以回藏居多,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二。

自古以来,众多民族即在洮州杂居融合,和睦相处,战国初,为羌人所据,秦统一中国以后,大批秦晋汉人迁居陇上,进入临潭,西晋末年,临潭被吐谷浑占据,时有羌、汉、鲜卑3族相处。自唐、宋起,由于土蕃崛起,长达了11年中烽烟弥漫,战火不息,但吐番人与洮州各民族人民交流融合更为频繁,元明时期,回族入居洮州,与原有各族军民团结一致,戍边屯田,互相贸易,发展各业,使临潭出现空前繁荣景象。

2、临潭回族迁入

临潭县回族是元、明、清3代由外地逐渐迁来的,回族的迁入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元代;二是明朝初期;三是清朝同治年间;四是民国时期。

元代回回大量入居甘肃,至元末,已形成“元时回民遍天下,居甘肃者尚多”的局面。在洮州设有吐蕃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往来使者,商人,贡使络绎于道,并设有“哈智”所等宗教管理机构,遂形成了回回色目人活动的主要地方,又有回回商人从邻近的河州(今临夏)等地来临潭县经商留居,亦是回族来源之一。忽必烈南征、西征后将所俘的穆斯林工匠、炮手、商人等编“探马赤军”,参加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元十年(1273),忽必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于是有部分回回军来到临潭,屯聚养牧,融入回族之中,回族人数增多。

明代,大批回回前来临潭,洪武十二(1379),回族将领沐英率军平息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叛乱后,大量部将奉命留洮筑城戍守。留戍将士中有相当数量的回族将士。顾颉刚在1938年考查洮州日记中写道:此间汉回人士问其由来,不出南京、徐州、凤阳三地、盖明初以勘乱来北,遂占田为吐蕃……若赵、若马、若杨皆自谓南京贮丝巷人,此间有民歌云:“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什么花儿来?我带得茉莉花儿来”。洮州无茉莉花,其为移民记忆中语无疑也。这说明明朝迁移到洮州的人中即有不少回族。当时临潭回族的姓氏比较单纯,主要有丁、马、敏、苏、黎、张、李、王、单、肖、吴、鲜、牟、祁、赵、高、海等,而丁、马、敏3姓最多。

清朝同治时期(1862-1874),部分回族从今甘肃临洮、陇西一带迁入临潭。民国时期迁来的回族主要是从临夏、张家川经商,逃难到临潭的,他们在临潭县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成为临潭县回族的组成部分。

据统计光绪五年(1879),临潭县回族有1250户,10116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族,1668户,10653人,经过1914年和1929年两次劫难,到1949年,回族人口减少到1068户,6545人。到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达到10740人,到1990年,回族21524人。

3、宗教门派

临潭县伊斯兰教中有华寺、北庄、西道堂、伊赫瓦尼、哲赫忍耶、穆夫提、丁门等教派,其中西道堂,丁门是产生于临潭县的两个伊斯兰教教派。在临潭主要清真寺有华大寺、上寺、西大寺、南大寺、老南寺、新城西门寺。

二、临潭县回族的习俗文化

(一)节庆吉令

l、大尔德节

大尔德节又称开斋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即“莱曼丹”斋月,下月初,历时3天以庆贺斋戒圆满结束。第一天早上,全体沐浴了的男子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在"开斋节”须得个人及全家所要缴纳的“天课”缴纳清(“天课”钱、粮均可,一般以家收入每百元的2.5%,每百斤收入粮食的10%,按人头交纳)。结束后到坟院诵“古兰经”,并替亡人祈祷,请阿訇念“苏勒”走亲访友,互道“色俩目”问好,家家宰羊宰鸡,做丰盛的美味佳肴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2、小尔德节

小尔德节即“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忠孝节”,一般在“大尔德”节后70天左右。此节期间,凡具备经济条件的伊斯兰教教民,须赴麦加朝觐天房,(

3、圣纪节

伊历3月12日,为穆罕默德圣人诞辰和归真日。纪念方式在清真寺集会诵读《古兰经》、赞圣的经文,并由开学阿訇讲述穆圣生平事迹和教义,并自愿捐献钱粮为贫寒者施舍饮食,在清真寺供全体教民会餐,所支款项、牛羊均由众人捐献所得。也有在家中请客念“圣纪”者。

4、阿舒拉节

教历1月10日,传说,阿丹、努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古代圣人都在这一天得到拯救。这一天,许多穆斯林都诵经赞主赞圣,并将五谷颗粒粉碎后都煮成粥施舍饮食,以纪念先圣。

(二)生育、丧葬

1、生育

孩子出生后举行洗礼,7天内请阿訇起经名。3天、7天时,婴母的娘家人要提送食品探望产妇,10天时,所有亲友要携礼品“看月”。婴儿出月时,婴母娘家人要带营养食品“看满月”,上学时再起学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男孩在幼时要举行割礼,俗称作“逊乃提”(遵圣行)。

2、丧葬

回族人的丧葬虽然较为简单,其仪式确实非常讲究而隆重。回族称“死”为“无常”,称“死人”为“亡人”,人死了即称“咽气”。忌说“死”、“死人”、“死了”。“认土为安”回民实行土葬反对火葬,朴素、平等、还原、搭救、后世、复生。病危之际要交待后事。临终时要默诵“清真言”,请阿訇或有威望的人念“讨白”向安拉悔罪,并念《古兰经》《雅辛》章以驱恶魔的扰乱。病人在生命垂危时,全家要屏息一切嘈杂之事,并禁止走动,特别要紧的是除至亲肉外,任何人不得擅入病房。唯有深明教义的人,才静声旁待,以观昏醒,使病人专心向主,免有忧虑。病人无常后,街坊邻居则主动向亡人在外家属、亲戚、朋友告仆,通知送“埋体”及遗体的时间。无常(逝世)后,由守护者为其瞑目、合嘴、顺手足,置于木板,盖上洁净的布单,如过夜,亲房家务众

临潭西道堂风俗

http://m.gbppp.com/jy/22802/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