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时间:2018-11-29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第一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桃花源记》赏析课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重点:了解文中描绘的理想社会,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关键:通过想象、描绘、分析、推理活动加强学生感知。

教学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我们想要描述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时,我们通常想到使用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最有名的一篇散文《桃花源记》。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穿越千年时光,去探寻陶渊明的的世外桃源。 板书课题。

在上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渔人经历了一个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这个过程。那么,渔人这趟桃源之行具体都有什么经历呢?

二、开始旅程

(一)渔人所见

渔人的桃源之行首先见到了什么?

1.*桃源外部美

(渔人进入桃源之前先看到了美丽的桃林)

请同学们将描写桃林的句子找出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片桃林美吗?

找一位同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的美描绘出来?

大家闭上眼睛来感受这位同学的描述。

这位同学描述的美吗?

老师这里也有个作品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 “这里的桃林是美丽的,你看,它生长在溪流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一棵杂树,此时正值繁花盛开之际,远远望去,这片桃林就像一片粉红的云霞,又像一片梦幻的花海。地上的花草,鲜艳美丽,娇嫩欲滴。微风袭来,花瓣纷纷飘落,像一只只粉蝶在翩翩起舞,人置身其中,恍若在仙境,又恍若在梦里„„

大家来想一想,这片美丽神秘的桃林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1).有它,渔人才会“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发现桃源;它的存在是为下文桃源的出现设置铺垫;(2)如果没有它,渔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桃源自然呈现在眼前,大家觉得怎样?我们就体会不到作者行文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的手法妙处。

(3)桃林是美丽的,那我们能不能预测出接下来作者要遇到的景致——桃源——的美好呢。

2.桃源内部美:

渔人在美丽的桃林指引下,进入桃源,那么在桃源内又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致呢?

大家尝试用这样的语句来描述:

我觉得桃源内的…… 是美的,(因为)……

同学们不妨和前后左右小范围交流一下,看看彼此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思想成果。

同学描述:

1.我觉得桃源内的自然环境是美的:因为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齐,有肥沃的农田,美丽的池塘,茂盛的桑树和竹林。

2.我觉得桃源内的社会环境是美的,这里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鸡犬的叫声时有听见。没有战乱,没有纷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享受着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

对于用鸡狗的叫声来衬托社会环境这一写作手法,大家这里可能会有疑惑,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描写了一个官府到民间收租的场面: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吵嚷叫嚣,到处骚扰,那种喧闹的样子惊扰了乡间的平静,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呢!作者在这里就是用鸡飞狗跳、鸡犬不宁来形容当时场面的混乱和社会的动荡。本文中作者用鸡犬的一两声啼叫来衬托环境的和谐宁静。

3.我觉得桃源里的人是美的,他们勤劳,尊敬长辈,爱护孩子,邻里融洽;他们对外人热情善良,不存戒心。

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了?老师觉得桃源内还有一个美丽的景致。老师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提示。同学们看过范伟和赵本山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吗? 本山大叔成立了一个农民模特队,要到县里接受颁奖,临时请范伟老师来指导一下。范伟老师不喜欢本山大叔总是把艺术和劳动扯到一起,就说本山大叔,你为什么总是扯到劳动上去呢,劳动和美是两码事。

本山大叔不高兴了,就说:“范老师,你咋这么不热爱劳动呢,我觉得劳动者是最美的,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劳动,你吃啥?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劳动,你穿啥?没吃没穿,你还臭美啥?”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提示大家什么吗?桃源里的人是最美的。 哪位同学来说说

4.我觉得桃源内的人是美的,因为勤劳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当初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也许这里已经是一片乐土,也许更是一片荒凉,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了这里,用汗水浇灌了这里,,让这里变成了一个世人羡慕的幸福家园,我觉得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改造现实生活的勇气是值得赞美的。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听完同学们的描述,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的确,桃花源是美丽的。

它美在环境优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物产丰富,美在静谧祥和,美在劳动创造。

(二)渔人所闻

渔人在桃源内除了见到了一些美丽的景致之外,还有什么新鲜的听闻吗? 大家来说一说。

1.听到了他们来此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听到了他们与世隔绝时间之久(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里老师要插叙一下,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还有你的历史知识,你来推测一下,桃源人隐居时间大约有多久?这段时期有哪些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 老师给大家做一个时间上的小小提示:

秦前221-前206年

汉前206至公元220年(西汉前206至公元25年)(东汉25至220年) 三国220至280(魏220至265)(蜀221至263)(吴222至280)

晋265至420(西晋265至317)(东晋317至420)

东晋太元年间公元376年

这个时间段大约是600年间,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们知道有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争霸、王莽改制、三国鼎立……我们可以得知,桃源人在享受漫长的与世隔绝的太平岁月时,桃源外的百姓却饱受朝代的更迭,战乱的离苦。桃源内的人们是幸福的,桃源外的百姓是不幸的。

3.听到了他们对朝代更迭的感叹,对饱受战乱的百姓的同情,为桃源内的幸福生活而庆幸。(皆叹惋)

4.听到了他们对战争的厌恶,不希望被打扰的愿望。(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渔人所为

我们来看一下,渔人离开桃源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1. 处处志之。

分析其原因:希望再寻桃源。

2.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我们先想想,渔人会对太守说什么呢?

他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如何发现桃源的,桃源里的富饶美丽安定,桃源人的幸福和谐淳朴,他们隐居的原因隐居的时间和对外面世界的排斥,以及他的处处志之….

3. 如何看待渔人将桃花源报于太守这件事?(鼓励多种回答)

(1) 想要和太守等人一同隐居?这个观点靠不住。参考:桃源人的祖先来桃源来隐居时是什么样的。太守代表什么?代表政权和统治阶级,有了太守,有了政权和阶级,桃源还是那个桃源吗?和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区别吗?

渔人报告太守的唯一原因就是想要领赏。渔人违背了最初对桃源人的承诺,不是个诚信之人,然后渔人做太守等人的向导,再寻桃花源,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太守寻访桃源失败,南阳刘子骥欣然归往,结果也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衍生出了一个问题:

4.桃源到底是有是无?同学们认为桃源是有是无呢?认为桃源存在的请举手;同意桃源不存在的请举手,大家看一下你有多少同盟军。接下来,老师要听一听你们双方的想法。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小问题来助你思考。

思路点拨:

(1)桃源人对渔人的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个外人指的是谁? 外面所有的人,尤其是像太守一样的地方长官和统治者。桃源人当初来到桃

源就是为了躲避他们造成的战乱,躲避他们的剥削和压迫的。

(2)为什么太守找不到桃源,刘子骥还要欣然归往?

刘子骥应该觉得自己和太守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桃花源应该是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完全对立的,但同时也应该是为像他这样的隐士和贫苦百姓而准备的天堂。所以他要归往。

(3)为什么刘子骥找不到桃源,后世就没有人再去寻找桃源?

大家可能就觉得桃源是真的不存在的。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桃源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格格不入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没有进入桃源的通道。但是对于像刘子骥这样的高尚隐士和像渔人这样的贫苦百姓,桃源也没有敞开大门。由此我们得知,不管桃源是有是无,外面的世界进入桃源的通道被彻底断绝,桃源只是世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无法抵达的彼岸。

思考二、那么作者创作桃源的目的是什么呢?

同学们来看两个链接: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他弃官回乡,其年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羸弱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 解读:辞官归隐不是他最初的愿望。弃官归乡的原因是因为有志不得伸,隐居生活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逍遥,这种贫苦的躬耕生活,其实就是当时所有贫苦百姓的共同的生存状态。陶渊明由于辞官归隐,所以他了解农民的生存状态,所以他知道农民的辛苦和愿望。

•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门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达了当时社会贫苦百姓的心声,又隐含了自己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

(四)渔人所感

伴随着渔人桃源之行的结束,我们的旅程也行将结束了,同学们能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一下渔人此次桃源之行的感受吗?

美丽的,神奇的,愉快的,迷惑的…..老师觉得,这不单单是渔人的感受,也是千百年来无数后人的感受。因其美丽,人们心向往之;因其苦寻不得,也让人颇生遗憾怅惘。若有若无,似真而幻,也许这就是世外桃源的永恒魅力吧。它就像茫茫海上的一座灯塔,更像无际荒原上的一片绿洲,吸引着世人永远地向往和追寻。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永远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梦想和未来。

五、拓展延伸

今天的作业老师希望同学们去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乐园,去描绘一下你的那片希望的田野。

参考题目:1.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2.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3.希望的田野

六、板书设计

世外桃源——梦想 未来

谢谢大家,再见!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长春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但是也正是在与农民的朝夕相处中,他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感受到了农民的愿望。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

第二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博学能文,任性不羁,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三、整体性阅读

1、读准生字的字音。(投影显示)

豁然开朗(huò )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mò) ....

黄发垂髫 (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 jì ) ...

诣太守(yì) .

2、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同学齐读课文。

(3)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串讲课文,解释重点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1)理解“向”“穷”“去”“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古今词义变化和文言文单音节词多的特点。

(2)掌握五个表概括性质的范围副词:“悉”“并”“具”“咸”“皆”,并理解其微小差别。

(3)了解形容词词尾“然”构成形容词后的作用。

(4)复习并掌握副词“复”的用法,“之”作结构助词和代词的用法,如:“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并学习“之”作句末助词的用法。

(5)理解意动句“渔人甚异之”和省略句“林尽(于)水源”“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的特点。

4、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概括情节为: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5、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像。(结合课后练习一)

四、突破性阅读

1、齐读第1段,思考: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齐读1、2两段。

五、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进 景奇 桃花林:鲜美缤纷

桃花源:平旷 俨然 良田 美池 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惊 叹惋 语云

出 踪奇 处处志之

遂迷未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并造句。

二、突破性阅读

1、集体背诵1、2两段。

2、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③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4、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②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探究性阅读

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结合课后练习二)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3、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什么特色?

明确要点: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尤其是中间部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作者的寓意。

四、研究性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枲(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巩固性阅读

1、完成课后练习四

2、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练习三

3、指导背诵。

(1)集体朗读,加深理解。

(2)结合文后小知识,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4、随堂练习(投影显示)

(1)陶渊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2)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写渔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3)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解释加点的词。

①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 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

②寻向所志_______ __ ___ 寻病终______________ ..

③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

④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

⑤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

⑥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

(7)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第三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化,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化,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局部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 答 还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和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1、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社会入手,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 的实际意义。

〖教学设想〗

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逐段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

2、说本段的大意,注意几个地方的准确翻译:

⑴ 武陵人:五陵郡有一个人,二不是指整体

⑵ 缘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 忘路志远近:远近,偏义复词,实指忘了路多远

⑷ 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河多长。

⑸ 甚异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体是指文中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⑹ 穷:走到头,穷尽

3、讨论明确几个问题:

⑴ 找出交代渔人行踪的语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

⑵ 本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哪些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⑶ 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是千古名句) ⑷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

⑸ 总结:桃花林的突然出现和渔人的欲穷其林,使读者发生了悬念。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内容,进行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语言现象,翻译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尽(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山口)初极狭,„„(渔人)复行,„„(山口)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

2、一词多义:

舍:舍船(舍弃);屋舍(房屋)

3、古今异义:

交通:今义指交通运输,而在文中指交错相通

4、然:做形容词的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5、同义词:

悉、全、都、并、一齐、都

第二:讨论分析:

1、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2、文中写初入桃花源 所见所闻,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 ⑴ 写桃花源中的环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

⑵ 桃花源中的人从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态。

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宁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丰衣足食,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写桃花源的初步见闻,有何意义?

明确: 与实际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实际──桃花源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压迫

人们生活困苦,谋生艰难──怡然自乐,生活快乐幸福

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一派优美、宁静、安宁的景象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实际,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实际生活的不满。

第三、齐读第一、二段,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段:

第一、引导学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和一些词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几个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 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 辞(村中人而)去

2、古今异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更不必说)

3、一词多义:

乃:乃大惊(就,表前后两个动词的连接)、乃不知有汉(竟,表出人意料之外)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4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二、分步品味课文

1.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学生明确:(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3.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三、深入研讨课文

1.提问:桃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有实景还是纯属虚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

学生思考,明确: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四、延伸阅读《桃花源诗》,诗文对读,深入体会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桃花源诗》,并指导学生理解诗意。

资料内容如下: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教师点拨:诗文对读,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诗比文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桃花源中的社会实况。

2.结合诗与文,谈谈你对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写法的理解。

明确: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如文章首尾照应,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如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惝恍迷离,便是最堪寻味之笔。

板书:桃 自然美: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源 社会美:和平恬静 怡然自乐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现实社会:战乱频发

矛盾

理想社会:景美 人美 环境和平恬静

桃 “美” 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

花 “乐” 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源 “奇” 景物奇特;人奇特;踪迹奇特;

第四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王金柱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熟读成诵,让学生了解本文表现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认识并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 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了解作者、作品、时代背景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才41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羸疾一起折磨着他,63岁去世。后人称之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就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就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夹(jiā)岸 俨(yǎn)然 豁(huò)然 阡陌(qiānmò) 垂髫(tiáo) ......

怡(yí)然 邑(yì)人 便要(yāo)还家 刘子骥(jì) ....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四、自主学习、合作翻译

(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五、重点词句,着重讲解

学生全文翻译后,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知识。

教师引导归纳。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例:芳草鲜美 。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例: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例: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例: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例: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 (1)舍弃 例:便舍船。 (2)房子 例:屋舍俨然。

寻: (1)寻找 例:寻向所志。 (2)不久 例:寻病终。

志: (1)做标记 例:处处志之。 (2)标记 例:寻向所志。

向: (1)以前 例:寻向所志。 (2)对着 例: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一、引导背诵,尝试背诵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通过背诵增强学生的语感)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停数日→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无问津者

二、复述全文

学生在上节课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复述《桃花源记》的内容大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文章鉴赏做基础。

三、师生合作,赏析全文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段)。

2.赏析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赏析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 “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清幽,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赏析第3段,思考: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赏析第4段,思考: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四、再品精彩

用三个词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美丽、神秘、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1)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小结全文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说明主要从情节的曲折离奇,悬念迭出这一方面来考虑,如学生有其他方面的体会,也应认同肯定。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

(1)渔人迷路了,会怎样?

(2)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

(3)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

(4)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

(5)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

(6)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

(7)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以上为理解要点。)

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个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六、拓展延伸

1.欣赏:影视歌曲《神奇的九寨》。

2.课外阅读:《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张旭)、《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附: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美丽、神秘、幸福)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访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寻找桃花源: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前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

第五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第六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

3.正确看待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和看待作者的理想。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把理想中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称作什么?(板书: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千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人们,具有如此长久的魅力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踏上快乐的"桃源之旅"吧!(板书标题、作者)

(说明:导入应着力于激起思维矛盾,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请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课文,然后再读给同桌听。

2.指名朗读:评价读音、停顿。

3.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弄懂文意,时间为10分钟。然后畅谈:桃源带给你怎样的"世外"感受?

(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比如:奇、美、乐等。)

三、探究桃源之"奇"

故事确有传奇色彩,因此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仔细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描写让你产生"奇"的感受?

1.自主探究。

2.合作探究。

3.交流展示。在学生展示中,教师相机点拨、纠正、穿插、强化重点词句的积累。

(1)入源经过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http://m.gbppp.com/lz/501192/

推荐访问:桃花源记优秀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获奖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