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

时间:2018-01-28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日本央行 第一篇_日本央行发布最新经济和物价展望报告

日本央行发布最新经济活动和物价展望报告

编者按:2015年10月30日,日本央行发布最新《经济活动和物价展望报告》,总结了日本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认为日本经济整体保持温和增长态势,并指出日本经济活动和物价走势未来面临的风险因素。哈中支对报告进行编译整理,现报上,供参阅。

一、日本经济活动展望

尽管出口和生产受到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日本经济仍保持温和复苏态势。在国内需求方面,日本企业投资意愿积极,企业利润增至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就业和收入稳步提高,私人消费和住房投资双双回升。未来,日本国内需求可能会继续上升,企业和家庭部门保持收入和支出的良性循环。伴随新兴经济体逐步走出经济减速期,预计日本出口将开始适当增长。预计2015和2016财年,日本经济增速会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到2017财年,日本经济预计保持正增长,但增速会逐步放缓,最终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主要是原因:一是2017年4月日本消费税上调后,国内需求较之前会出现回落,致使经济减速;二是日本经济到了减速周期,带有周期性减速性质。日本央行对经济的预测主要基于四方面假设:

一是日本央行继续量化宽松政策,旨在实现价格稳定在2%的目标,金融环境很可能会保持宽松,继续刺激经济。二是预计海外经济体经济增长率提升,发达经济体企业持续发展,新兴经

济体将走出经济减速期。三是预计公共投资从当前相对较高的水平上适度下降,整体保持平稳。四是随政府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和居民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上升,着力提升生产力,发掘潜在市场需求,对抗通缩。

基于上述假设,2015-2016财年,日本出口和工业生产预计基本保持不变,随后可能会适度增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高;就业形势持续改善、工资水平上升,私人消费将适度上升。2017财年,受消费税上调前后需求下降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步伐可能放缓。

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多数成员GDP和CPI预测表

注:1.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政策委员会成员预测的中位数(点估计)。

2.政策委员会多数成员的预测构建过程如下:每个政策委员会成员的预测都采用点估计形式,即该数值为成员预测值的最大概率数。这些预测被显示为不包括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一个范围。范围并不意味着预测错误。

3.个别政策委员会成员在做出预测时考虑到过去的政策决定影响和本人对未来金融市场政策的看法。

4.在预测期间内,预计迪拜原油价格将从近期的50美元/桶上涨至60-65美元/桶的范围内。在这种假设下,预计2015财年能源项在CPI(不包括生鲜食品)同比增长率的贡献率约为-0.9%,2016财年该值为-0.2%。具体的说,这种负面影响将在2016年减少,2016财年下半年,该值将约为0%左右。

5.2017年4月将上调消费税至10%也被纳入预测,但个别政策委员会成员的预测是基于扣除消费税上调直接影响的CPI数据。预计2017财年包含消费税上调直接影响的CPI数据构成如下:一是消费税上调对价格的贡献将因其基于税收上调覆盖全部税目的假设

而被机械计算,CPI被推高1.3%;二是该数值被添加到政策委员会成员的预测中。

二、日本国内物价走势展望

(一)需求因素为物价带来上行压力。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表明劳动力和资本利用率在稳步改善。失业率降至3%-3.5%区间,资本利用率也随着日本经济温和复苏出现上行趋势。到2015财年末,预计市场上总需求将会大于总供给,对工资和物价产生上行压力。

(二)中长期通胀预期将有所上升。为了应对通货膨胀预期上行,企业的工资和国内物价走势出现明显变化。日本年度劳动管理工资谈判反映出有更多企业提高了工资水平,且工资水平上涨已现趋势。这些现象表明,工资上涨会推动通胀率走高。但应注意,尽管企业利润上升、失业率也有所下降,但工资上涨的速度已经出现放缓。未来,日本银行继续实施QQE,国内通胀预期将逐步升至2%的政策目标水平。

(三)进口价格影响消费价格。外汇波动对消费价格形成上行压力,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会对消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基于上述情况,日本全年通胀率可能为零。随着日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下行压力逐步减弱后,通胀率有望在2016财年下半段升至2%,并一直保持这一水平至2017财年。

三、日本经济活动面临的风险因素

(一)海外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未来海外经济发展风险主要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中国发展放缓,美国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影响,欧洲债务问题前景和经济活动及价格的发展趋势,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和地缘政治风险。

(二)消费税上调影响市场需求。在2017年4月上调消费

税前后,经济需求将先增后减,实际收入下降情况或将取决于消费者信息、就业、收入和价格变化情况。

(三)市场主体对中长期经济增长预期不确定。企业和家庭部门对经济外来走势的预期存在变数,可能会因未来监管和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部门的创新,以及围绕家庭部门的就业和收入情况而提高或降低。

(四)财政整顿情况影响经济预测结果。若市场主体对未来财政稳定和长期利率上升的担忧加剧,经济将向下偏离基准场景;若财政整顿信心增强,市场主体对未来的担忧缓解,经济也可能向上偏离基准场景。

图1 实际GDP预测及风险因素评估

注:1.2015年6月19日,日本央行提出“货币政策会议新框架”,决定在2016年1月起利用政策委员会成员的预测和风险评估替代原来的政策委员会成员预测分布图。

2.实线表示实际数据,虚线表示政策委员委员会成员预测值的中位数(点估计)。

3.○、.△和▼的位置表示每个政策委员会成员预测数值的最高概率。每个政策委员会成员的风险资产评估表示为以下图形:○表示成员评估的上行和下行风险一般均衡;△表示部分成员评估风险趋于上行;▼表示部分成员评估风险趋于下行。

四、物价走势面临的风险因素

(一)企业和居民在中长期内对物价走势的预期不确定。基

准情景认为,随工资水平上升,通胀率会不断走高,市场的通胀预期也将进一步上行,并逐渐到达2%的政策目标水平左右。通胀预期上行的速度会受到物价实际走势的影响。从全年来看,受能源价格下跌影响,日本CPI同比增速可能为零,对通胀预期产生一定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可能影响物价走势。物价基准预测情景假设劳动力供应持续增长,但实际情况如何仍具不确定性。劳动力供给情况将对工资和物价产生影响。

(三)企业在上调工资方面可能会持谨慎态度。如果企业考虑到经济活动面临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工资上涨方面持谨慎态度,居民消费得不到有力支撑,商品价格及通胀率上升到幅度可能低于基准预测情景。

(四)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波动会通过进口影响物价。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出现大幅波动,会通过进口途径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对日本物价水平产生上行或下行压力。

图2 CPI(除生鲜食品外的全部项目) 预测及风险因素评估

日本央行 第二篇_解读:日本央行4月会议纪要声明全文

解读:日本央行4月会议纪要声明全文 周二日本央行公布了4月议息会议纪要。该纪要显示,委员们一致认为,日本经济持续复苏,潜在通胀趋势正在稳固改善,QQE和负利率政策有明确的影响。

周二(6月21日)上午,日本央行公布了4月议息会议纪要。该纪要显示,委员们一致认为,日本经济持续复苏,潜在通胀趋势正在稳固改善,QQE和负利率政策有明确的影响,全球市场动荡意味着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看到货币政策的好处。该会议纪要公布后,美元兑日元小幅走低。下面原油外汇投资网分析师为大家解读日本央行公布了4月议息会议纪要全文,以及对外汇后市有哪些重大影响

4月会议纪要还显示,少数委员对通胀前景表示出更多谨慎;多数委员认为通胀可能逐渐回升至2%;少数委员表日元贬值对物价的正面影响可能将减弱;少数委员称今年基本薪资增幅低于去年;少数委员认为QQE加上负利率导致日本国债市场吃紧;少数委员认为应当考虑更灵活地购买日本国债;少数委员认为负利率政策损害了国债市场的稳定性。

另外,该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委员认为尽管CPI预估下降,但良性经济周期仍未变;一位委员认为QQE的效果在减弱,副作用在扩大;部分委员认为经济和物价面临的风险仍倾向于下行;少数委员认为应该审视风险,若有必要可以进一步宽松。【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

此前提及,4月28日,日本央行以7-2的投票结果维持负利率-0.1%不变,且货币基础年增幅目标维持在80万亿日元,符合预期。 另外,日本央行推迟实现2%通胀目标的时间表;并预计CPI会在2017财年达到2%的目标。

这一结果大大出乎市场意料,日股以及美元兑日元均出现“蹦极式”跳水。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当日还表示,日本央行没有讨论贷款负利率计划。黑田东彦解释称,日本经济继续维持温和复苏的趋势,近期通胀表现疲弱,必要时可以进一步下调负利率,并在三个维度上扩大宽松,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审视货币政策效果,这暗示日本央行在短期并不会进一步宽松。

同时黑田东彦指出,虽然消费支出有一定程度疲软,但企业在资本支出和就业市场的表现仍正面,这将促进消费。日本维持了良性经济周期;预计日本经济将以高于潜在水平的速度增长,CPI增幅将在2017财年达到2%目标。

“在现有的日本法律下, 直升机撒钱是不太可能实施的。”黑田东彦表示,“负利率对银行收益的影响是比较小的,预计对负利率的反对声音将消退。”

日本央行 第三篇_央行突然降息内幕:日本付出了惨痛代价

央行突然降息内幕:日本付出了惨痛代价

中国央行突然宣布降息,这是近年来绝无仅有的举动,而且它还是还逆转了央行这些年来的货币操作方向。

尽管中国存在降息需求,但这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尽管市场对央行控制货币政策的压力一直就存在,但现在毫无征兆的突然降息,仍然存在着一种突发性。

是什么让央行在周五晚上突然宣布降息?尽管市场存在资金不足的状况,但导致降息的突然性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

中国央行突然宣布降息

长期资金紧张的压力是与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有关的事态,房地产降温也加剧了这一事态,加上中央政府严控地方债的PPP模式的隆重推出,社会资金紧张的局面似乎已到了一个变盘的时间窗口。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央行势必会利用货币手段予以调控,以便中国产业经济不至于在资金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出现经济景气度的大滑坡,所以,一直就存在央行出手降息的预期,但据一般的专业估计,这一周期不会来的这么快。

安倍经济学

只能是日本央行的快速决策,和势成背水一战的日本版的QE及其巨大影响,震动了中国经济决策高层。尽管安倍经济学充满了虚假的谎言,但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中美经济的严重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日本央行】

估计随着中国央行降息,美联储也会作出相应的货币决定,尽管日版QE对美国的影响与对中国的影响全然不同,但这两大影响全都是相当负面的。

日本压低日元币值,企图抄近道偷袭复苏中的美国制造业之全球市场份额增速,同时,日元贬值对美元强劲走势的负面效应将是隐蔽而险恶的,这会导致国际热钱回流美国势头的趋势性减弱。

#p#副标题#e#

日元对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不小的隐患,日本央行突然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砸出这么大的一个货币坑,国际贸易市场热衷于人民币结算的势头势必也会跟着减弱,同时,中日贸易也会出现早已长期存在的不利于中国的雪上加霜形势突然负向加速的状况。

总之,这个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全球“抢钱”的时刻,各国央行纷纷降息的周期已经来临。

各国央行纷纷降息

首先是备受制裁之苦的俄罗斯的货币洼地,已经在开出的高息之下拉开了争夺热钱和各类资金的大幕;接着是欧盟区,疲弱的经济加上欧洲债务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以及欧俄直接面对正面冲突的负面影响等等,于是,欧盟也只能大致跟着俄罗斯走进货币需求呈现巨大缺口的噩梦之门。

日本趁美联储宣布退出QE之际,突然发力宣布日版QE

日本继欧盟、俄罗斯之后,终于体认到了国际货币供应出现枯竭之紧缺的时间窗口,于是,日本趁美联储宣布退出QE之际,突然发力宣布日版QE,达成从美联储手中抢过国际货币黑洞的吸纳主动权,从而对相邻大型经济体造成一时的困惑。

看来,这回日本是有备而来,一旦美联储动作,日本央行立马就出手,接过美联储吸纳国际资金的主导权,实现在争夺国际热钱大潮涌入的无缝衔接之先机。

#p#副标题#e#

这对于美联储来说不啻是一大梦魇,人家争论好几年了,这才好不容易退出,重拾美国国际热钱中心的名头和地位,不意日本却从旁跑了出来,一把夺过美国重新登上国际资金顶峰的荣耀和久违了帝国信心。

安倍这一回肯定会惹恼了美国,山姆大叔肯定会让安倍赔礼道歉,然后,拱手让出相应的利益与好处。【日本央行】

安倍这一回肯定会惹恼了美国

可中国就不行了,中国只能独善其身,又回到那句老话:搞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是与非,于是,只好又由吃力不讨好的央行出面,以货币政策来平衡这一突发事件。

问题是这一次降息的幅度、范围、相关措施都超出了市场预期的边界,看来,央行是打算干脆好事做到底,其一揽子解决相关问题的决心还是表现出来了。

中国央行这一次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如此方向性强的重大决定,实属难能可贵

日本央行 第四篇_各国央行如何干预外汇市场

各国央行如何干预外汇市场

1973年以后,国际外汇市场中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并不彻底,并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汇

率的价格。各西方国家在汇价对他们不利的时候要进场干预。

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干预汇率呢?使用什么手段来干预汇率呢?干预的效果如何呢?据我多年的观察,我认为各国从自己利益出发进行干预,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为了国内外贸易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过多或者汇率过低,会引起其他出口国家的反对。同样在国内如果处理不好汇率的问题,可能变成一个政治问题,影响政府的执政。从这两方面考虑,这个国家要调

整或干预汇率。

各国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国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抛售本国货币,买入他国货币的方法来干预汇率,使汇率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或者使汇率对自己的利益有益。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和政府连续口头上声明要干预汇市,因为日元持续走强,已经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出口,使日本经济复苏放缓,经济停滞。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出口占国民经济相当大比例的国家,出口是该国经济的生命线,这是入场干预的最

好理由。

在一个国家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影响了他国的利益时,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有时被迫让本国货币升值。还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的出口和中国息息相关。2002年年初,日元持续贬值,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出口,这招致了中国的不满。当我们听到中国的财政部长项怀诚声称,虽然日元疲软而人民币坚决不贬值时,日本政府对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话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为了缓和中国对日本令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的不满,只好让日元走强。各国政府干预汇率是从经济、

政治等角度考虑来使本国的货币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强或走软。

二是出于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的考虑。在浮动汇率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肯定会刺激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最终导致本国的物价上涨,工资上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中,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抵消,形成虽然经济很繁荣,货币却贬值,工资虽然上涨,可是相对购买力可能却缩小,生活水平没有上涨这种现象。这往往会被认为是当局对宏观经济管理

不当,该国政府往往被指责,甚至在大选中失利。

干预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要弄清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是几个国家的共同央行,但是作用是一样的)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或该地区货币的供应和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可分成不改变货币政策和改变现有政策两种。不改变货币政

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句话说,就是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现在日本

央行要干预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的央行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央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同时在国内的债券市场卖出或买入债券,从而使汇率变化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在2001年下半年日本政府想采取支持美元的政策,使日元汇率下跌。那么它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卖日元,由于大量的买美元,美元成为日本央行的储备货币。而在央行以外,造成日元的流通增加,使日元的供应量加大,而日本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可能就要

适当的下调利率。

在当前情况下,日元的利率几乎为零,可以下调的机会很小,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央行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抛售债券,使日元储备增加,市场上流通的日元减少。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货币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

否则就无效。所以日本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成功概率这几年较小。

中央银行通过在外汇市场发表声明,来进行口头干预,以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这成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央行这样做是要警告外汇市场:它的货币政策可能

要发生变化。

在外汇市场中,初期遇到这些信号时,会有一些反映,令汇率朝着央行想要的方向发展。一旦这个国家的央行屡次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同样的话,而实质性的干预又没有发生,那么市场的反映可能就会慢慢迟钝,甚至不理睬,反而使汇率朝反方向发展。现在市场对日元的干预已经麻木了,我们观察日元的汇率还是反复的走强。改变货币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改变。它是指央行直接在外市场上买卖外汇,使本国货币在供应量和利率在朝着有利于自己能达到的干预方向发展。这是央行看到本国的货币汇率长期的偏离均衡价格时采取的政策。例如:在欧元未诞生之前,德国的货币马克是十分坚挺的货币,德国人把马克当作自己的骄傲。当时德国央行为了维护马克的坚挺,不断在外汇市场上抛外币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马克的供应下降,马克的利率成上升趋势。人们愿意在外汇中储存马克,使马克的汇率上升。这种干预一般是十分的有效的,代价是

国内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

我们在判断市场上一个国家的央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央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花费的大小。我观察有下面的几种情况:一个国家的汇率是长期的偏高或偏低。如果这个原因是由于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的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央行的干预从一定时期来看,是无效的。央行要进行干预,是要达到两个目的。首先,该国央行可能要缓和本国货币在汇市中的跌势或升势,避免外汇市场的汇价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次,如果一个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了干预,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干预。这使央行有一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一个国家干预汇率的成功与否,有时要看到其他国家央行的态度。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游离

于世界经济之外。相反,一个国家的经济,甚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往往一个国家汇率的剧烈的波动会引起与它有密切经济往来的国家的不满甚至警

告。因为它的汇率的波动损害了别国的利益。

例如,日本政府是不希望日元快速升值的。为什么?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内需长期疲软。日本政府依赖于日本的对外出口,使经济得到增长。2002年上半年日本的GDP是上

升了0.6,三季度是上升了0.7。

日本央行在2001年11月以后,七次干预汇市,把日元打到135水位。由于日元疲软,促进了日本贸易的出口。日元大幅贬值之后,大家想一想,2000点的巨浪,才把日本GDP,经济第二巨人推动了0.6的经济增长,还不如中国的十分之一。所以说,日本政府是非常

希望日元贬值的。

日本靠的是贸易对外出口,最大的贸易敌人应该是美国。美日贸易逆差,美日的贸易战,大家在很多时候都应该听说过,主要是在汽车战。所以大家要关注一个问题,日本干预汇市成功与否,不取决于日本政府,而取决于美国政府。现在日本的经济情况好吗?那么多兆亿的日元银行坏帐。竹中平上台以后,提出要以积极的办法,把日本的银行系统坏【日本央行】

帐消除。这无疑于雪上加霜。日本政府希望日元贬值,使日本经济走出低谷。

1998年6月日元曾达到147。日本政府那时干预日元,美国政府在一天之内,出资20亿美金,帮助日本政府使日元不再疲软。可见,日本政府干预汇市,取决于美国人。如果

美国政府容忍和允许日元贬值,日本政府干预日元的成功率比较大。

日本央行 第五篇_日本历年利率变化

路透东京10月5日电---以下为自1973年以来日本央行贴现率,与1995年後央行货币市场主要短期利率目标(後明确定义为隔夜拆款利率)的历史调整纪录.

日本央行周二意外调降利率,央行委员一致同意将指标利率目标从0.1%调降至0-0.1%的区间.其并承诺维持利率于零水准,直到物价变得稳定.日央行的举动出乎外界意料,显示央行忧心强势日圆及经济成长趋缓正在拖累日本经济复苏.[ID:nCN1343201]

日期 官方贴现率 短期利率/隔夜拆款利率目标

(%) (%)

2010年10月5日 0.30 隔夜拆款利率降至0-0.10%的区间

2008年12月19日 0.30 隔夜拆款利率降至0.10.

2008年10月31日 0.50 隔夜拆款利率降至0.30.

2007年 2月21日 0.75 隔夜拆款利率升至0.50.

2006年 7月14日 0.40 结束零利率政策;隔夜拆款利率升至0.25.

2006年 3月 9日 0.10 回复到利率目标;隔夜拆款利率实质设定为零.

2001年 9月19日 0.10 --

2001年 3月19日 0.25 采行量化宽松政策;隔夜拆款利率由市场决定,但预告将跌至趋近于零.

2001年 3月 1日 0.25 隔夜拆款利率调降至0.15.

2001年 2月13日 0.35 --

2000年 8月11日 结束零利率政策;隔夜拆款利率定为0.25

1999年 2月12日 利率尽可能的低(零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

1998年 9月 9日 0.25

1995年 9月 8日 0.50 低于新的官方贴现率.

1995年 7月 7日 低于官方贴现率.

1995年 4月14日 1.00

1995年 3月31日 引导短期利率向下,以现行的官方贴现率,将货币宽松的效应最大化. 1993年 9月21日 1.75

1993年 2月 4日 2.50

1992年 4月 1日 3.75 1991年12月30日 4.50 1991年11月14日 5.00 1991年 7月 1日 5.50 1990年 8月30日 6.00 1990年 3月20日 5.25 1989年12月25日 4.25 1989年10月11日 3.75 1989年 5月31日 3.25 1987年 2月23日 2.50 1986年11月 1日 3.00 1986年 4月21日 3.50 1986年 3月10日 4.00 1986年 1月30日 4.50 1983年10月22日 5.00 1981年12月11日 5.50 1981年 3月18日 6.25 1980年11月 6日 7.25 1980年 8月20日 8.25 1980年 3月19日 9.00 1980年 2月19日 7.25 1979年11月 2日 6.25 1979年 7月24日 5.25 1979年 4月17日 4.25

【日本央行】

1977年 9月 5日 4.25 1977年 4月19日 5.00 1977年 3月12日 6.00 1975年10月24日 6.50 1975年 8月13日 7.50 1975年 6月 7日 8.00 1975年 4月16日 8.50 1973年12月22日 9.00 1973年 8月29日 7.00 1973年 7月 2日 6.00 1973年 5月30日 5.50 1973年 4月 2日 5.00 (完) --整理 隋芬;审校 程琳

日本央行 第六篇_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

日本银行

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在日本经常被简称为日银。日本银行的代表者是该行的总裁。根据日本银行法,日本银行属于法人,类似于股份公司。资本金为1亿日元,其中5500万日元由日本政府出资。相当于股票的“出资证券”已在日本JASDAQ市场上市(股票号码:8301)。与一般股票不同的是,没有股东大会和决议权,分红也限制在“5%”以内。

历史

1882年6月 颁布日本银行条例 日本银行东京分行 1882年10月10日 开业 1942年2月 颁布日本银行法(昭和17年法律第67号,以下称“旧法”) 1942年5月1日 根据旧法施行法人改组 1997年6月18日 重新制订日本银行法(平成9年法律89号,以下称“新法”) 1998年4月1日 新法施行

职能

日本银行根据日本银行法执行以下职能: 发行纸币现钞并对其进行管理 执行金融政策 作为政府的银行的同时,担任“最后的贷款者”这个银行的银行的角色 执行与各国中央银行和公共机关之间的国际关系业务(包括介入外汇市场) 搜集金融经济信息并对其进行研究

资源优势

日本银行的资源优势包括规模较大、融资成本低、客户关系稳定以及日本政府保护等,抓住时机,全面出击,实现超常规增长。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市场开放度不高,监管政策严格,政府对银行提供隐性保护,银行破产率低,同时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股权相对稳定,股价波动不大,银行缺乏市场竞争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国际竞争力不足,但是,由于当时经济环境大好,日本银行全球化扩张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客户关系优势

一是客户关系优势,即日本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并实行主银行制度,关系稳定,企业全球化推动了银行全球化。

资金低成本优势

二是资金低成本优势。在国内,由于储蓄率高,货币政策宽松(主要目的是抵消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存款利率水平低于欧美国际市场利率,银行负债成本较低。在国外,由于银行规模及市值较大,国际评级较高,融资利率低于英美银行同业。

规模效率优势

三是规模效率优势,即日本银行规模较大,成本效率较高。资产方面,日本银行规模较

大,资产增长最快。经营上,日本银行以资产和市场份额最大化为目标,实行廉价扩张策略,与其他国家的银行相比,资产回报率、股本回报率较低,但成本收入比较低、单位人均收支增长率较高、收入增幅大于支出增幅,管理高效。 人力资源机制缺陷

人力资源机制是决定银行核心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对外资银行而言,更是直接决定了银行经营的成败和发展潜力。收购当地银行,外籍员工掌握着大量的信息、知识、经验和客户关系,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日本银行对海外机构沿用国内管理机制,不重视本土化经营管理,决定了其不可能在当地市场生根开花,取得成功。对有知识、有能力的当地员工重视不够,海外机构管理层都是日本人或者日裔美国人,当地员工常常被认为是外来者,被排除在核心管理层之外,积极性不高,归属感较差。日本银行外派员工与当地员工一起工作,但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日本员工获得有关技术知识得取决于自身是否机灵,能否向当地员工提供某些可以交换的东西。而来自他国的外资企业都雇用美国人或者讲英语的欧洲人,注重本土化,更为当地公众所接受。日本银行对了解海外市场,有一定国际知识经验的本行外派员工,重视不够,对他们掌握的技术信息没有充分利用,转化为价值增值和新的竞争力。银行派员到境外培训,是了解国际市场、更新员工知识结构的重要方式。许多日本银行也常常派员到境外培训,但将培训作为对优秀员工的一种奖励,对其他员工的激励和对外宣传的招牌,没有建立国外技术知识信息应用创新机制。此外,国内外市场环境差异较大,国外技术经验应用空间有限,加上领导不了解、不重视,进一步限制银行竞争力的提高。 外机构组织管理不力

还有,日本银行对海外机构组织管理不力,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收购当地机构是银行获取并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能否实现预期目的,取决于能否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架构,发挥海外机构的特有功能,确保国外技术信息的及时传递、合理应用。日本银行收购银行从属于规模最大化目标,机构整合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管理失控,既不能发挥协同效应,也未能实现获取国际市场先进技术经验提高母行竞争力的目标。

金融1001班

何异情

201074250116

日本央行

http://m.gbppp.com/hd/414477/

推荐访问:日本央行官网 日本央行利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