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时间:2018-08-3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第一篇_描写春的诗句和作者

描写春的诗句

1、宋代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

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唐代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

来。

3、唐代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

都。

4、唐朝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

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

风。

5、北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

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

时。

6、唐朝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刀。

7、盛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8、唐代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

二》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

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

花。

9、唐代 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

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

飞。

10、唐代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

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

花。

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第二篇_《春》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春》的练习案 朱自清

总结全文,谈谈本文的主题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知识构建】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特 点:形散神不散.

散文;写景散文. 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

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朗rùn( ) wǎn( )转 酝酿..( )( ) liáo( )亮

hōnɡ( )托 ( )蓑.衣 斗笠.( ) 涨( )

抖擞.( ) 应和.( ) 黄晕.( ) 发酵 ( )

披 suō ( ) 戴 lì( ) 嗡.嗡( ) 散.( )在草丛里 眨( )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 ((1)涨(2)散

) ( ) ((3)晕(4)藏 ) (3(1)欢欢喜喜的样子。 ( )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3)比喻姿态优美。 ( )(4)舒展、活动。 ( )

(5)明朗润泽。 ( )

(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 )

4、下面字词中有几个错别字,你能找出并改正出来吗?

花枝召展( ) 拱托( ) 一年之记在于春( ) 赶趟儿 舒活精骨( )

5. 下面四句话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密蜂嗡嗡地叫着 B 一年之季在于春 分 类:叙事散文;抒情

C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D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6.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7.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 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 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 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 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 寂静)而和平的夜。

8.填空

(1)《春》的作者是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诗文集《 》,散文集《 》《欧游杂记》等。

(2)《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

(3)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春花图”中想象的句子

(5)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一句

(6)、“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________

的意思,本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____。“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 。

9、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5、处处闻啼鸟 (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 ..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初读:理清思路.

1.朱自清先生抓住了春天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春天的?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层次划分)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

【解读探究】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轻声读第1段,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

(4).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5)。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如何体现出来的?

乐。

(6)第4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全方位的描写春花?以及运用了哪些修辞?分别有什么作用?

(7)第6自然段作者描绘了春雨一多二细的特征,并一连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然而紧接着就写了植物和人,为什么要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8)。第7自然段与前面几幅图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什么?

(9)。第(8,9.10)段一连用了三个拟人,为什么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青年”?三者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10)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自主赏析、拓展延伸】

1、本文写春天,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感情线索,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和表达的感情。

2、仿句练习:仿照“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一个句子。

3、第三段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

( )。

(1)这段话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哪里?)【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3)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4、透过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闹”字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6、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

(1)红杏枝头春意闹 (2)踏花归去马蹄香【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选的名句是:( )

这一名句的妙处:

7、积累有关“春”的名言,名诗,名句

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如下问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 ,本文指 ,还经常用来比喻事物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_______ ________,杨柳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整个诗句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杨柳风” 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

层次,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把句子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答:(1)写嗅觉的:________ (2)写听觉的:________ (3)写触觉的:________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 和 的特点。

课外阅读

春之怀谷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的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絮,每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后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千千万万在溪畔在江畔浣纱的素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记忆去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1、“冷面”和“花面”各指什么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为什么说“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后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句话直接点明了文题“春之怀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第三篇_《春》阅读及答案

《春》

(一)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

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 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_______,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还经常用来比喻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_______ ________,“杨柳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整个诗句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杨柳风” 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

① ② ③ ④

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 和 的特点。

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

喻和拟人的使用,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6、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

会有什么影响?)

(四)

小草偷偷的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的。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 ),粉的像( ),白的像( )。②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 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翁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6、给加横线的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根据上下文填写括号中的文字。

7、描绘“春花图”时,除了色味结合、虚实结合之外,还有______结合、________结合。文中画横线的三处分别表现了地上野花的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花”字开头的短语分别概括文中①、 ②、③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改为“长”,效果有什么不同?

2

9、“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南宋 的《 》诗,它的意思是 这首诗的上一句是 。

的特点。

(五)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还眨呀眨的。

9.段中运用了精妙的拟人,如: 10.段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11.段中运用了精美的排比,如:

12.段中运用了奇美的想像,如:

(六)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在空白处填上课文的原句。(2分)

11、“斜织”一词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3分)

表现了轻盈、细密的特点

12、文中写了什么自然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分)

写了树叶儿,特点是绿得发亮。写了小草,特点是青得逼你的眼

1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黄晕:

静默:

14、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3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 ) 烘托: 10、作者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来比喻春风,是因为春风有 和

A、春雨之多;B、春雨之多、细、亮;C、春雨之轻

15、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试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4分)

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16、写出语段中写色彩的三个词。(3分)

绿、青、黄

17、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

3 。(3分)

、一点点

18、从远、近角度看,这段文字对景物描写的顺序是(C )(3分)

A、由远及近,有动有静 B、由近及远,有动有静 C、由近及远,有静有动

1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使用了 A、闪光 B、紧密 C、细长

比喻、排比;BAC

(七)

小草偷偷------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还眨呀眨的。

1.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生动性: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钻: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②花下成千成

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

闹:用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气势

2.第一段写草,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草的特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第一段虽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目的是(C )

A.草地上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 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通过这些动作行为就可以反映出来。 C.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 D.写了春草,又写了人的动作行为,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4.作者写春花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嗅觉、视觉;品种多、花色艳、花味香

5.短文写春花花色艳、品种多,可用成语 繁花似锦

6.描写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表现春花多艳,惹人喜爱

7.作者写春花,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

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8.文中写春花是 正面;侧面

9.文中的“你”和“我”是指桃树、杏树、梨树:。

(八)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4 的修辞手法,分别形容雨丝 、 、 。(4分) ,突出了春草怎样的特征: 钻、嫩嫩的、绿绿的、满;质地软、色泽绿、长势旺盛;对春草的喜爱。 来概括。 闭了眼,树上仿 描写,写蜜蜂等是对春花的 描写。

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1.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是 朝志南和尚写的 中的诗句,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 。

南宋、《绝句》、引用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⑶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⑴引用、比喻⑵拟人⑶排比、比喻

3.第1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第①句 嗅觉

第②句 听觉

第③句 触觉 春风轻柔温暖 鸟鸣之宛转动听 嘹亮的短笛声

泥土清新的气息 ) ) ⑵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第④句 视觉、听觉

嘹亮的短笛声 ① 触觉;春风轻柔温暖 ②嗅觉;泥土清新的气息 ③视觉、听觉;鸟鸣之宛转动听 ④触觉;

4.第1自然段如果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划分层次,正确一组是( B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5.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C )

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 C.混 恼 笼 静默 D.混 恼 飘 静默

6.“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道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

刻画出树叶和小草被春雨滋润后,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

7.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

(九)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划分层次,并说说两层分别勾画了两幅什么图画,第一层和第二层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白天细密的雨景;傍晚宁静的雨景;第一层是正面描写,第二层是侧面描写。

2.这段文字描写的春雨的特点有

多、细、密、光亮闪烁、连绵不断等

3.这段描绘了一幅春雨图,这幅画着力表现

5 的特征。

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第四篇_春 导学案 (答案)

第1课 《春》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

写的方法

2、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学习重点】1、理解本文的思路

2、掌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

自然的情怀。

一、【课前自学】

1、查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简介。

①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

字(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朱自清

《欧游杂记》、《你我》等。【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②你知道有关朱自清的典故吗?(如朱自清的死因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朗润( ) 钻出( ) 嫩绿( ) 眨眼( ) 酝酿( ) ......

鸟巢( ) 宛转 ( ) 蓑衣( ) 稀疏( ) 抖擞( ) .....

嗡( ) 卖弄( ) 喉咙( ) 应和( )( ) 嘹亮( ) .......

烘托( ) 风筝( ) 静默( ) 健壮( ) ....

呼朋引伴( ) 花枝招展( ) ..

3、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吹面不寒杨柳风:

郎润: 酝酿: 宛转: 欣欣然

4、反复朗读,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地感情。

5、整体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二、【课堂探究】

1、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

春 第二部分(2-7):

8-10):

第一部分(1)盼春

第二部分(2~7)绘春,5幅画描绘出浓郁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8-10)颂春,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新”“美”“充满活力”

2、本文总体布局是什么结构? 总分总

3、你是如何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的?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

4、品读文章,赏析文中优美语句。(可以直接用笔记在文段中)

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赏析:作者充分运用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描绘郊野上春天的气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景物,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郊野初春的喜爱与欢喜。

①请你标出文中每一句的描写角度

②请你标出本文段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并指出到底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春》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熟读文章并背诵。

(2)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描绘了几幅关于“春”的画面?

(3)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掌握文章描绘了几幅关于“春”的画面

【学习难点】1、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2、学习细心观察、多角度描绘事物的方法

3、学习容情于景的写作特色

一、【课堂探究】求多读课文,仔细揣摩写景抒情的方法

1、绘春这一部分描绘了几幅画面?(阅读文章3-7段)

第三段:春草图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出喜春之情。

(2)“一切„„”这个自然段是怎么写春天的?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这个自然段是宏观勾勒春天。先写“一切”画出春的轮廓。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运用拟人,勾勒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学习第二部分(绘春)

1、讨论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

总写春天到来的特点,为下文具体描写张本。

2、春草有什么样的特点?

嫩嫩的、绿绿的、多而软。

3、本段是怎样写景抒情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4、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5、作者描绘春草图,抒发了他的什么样感情?

抒发作者喜爱春草的感情。

6、划出间接写人在草地上的感受的句子,圈出用得很有表现力的词,并体会其作用。

例如, “偷偷”和“钻”两个词就富有表现力,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在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而生,其情景让人们惊喜。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7、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四段,归纳春花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春花的特点:花多、色艳、味甜

描写的顺序:从上到下

作者的情感:

8、第5段: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特征。“春风图”从哪些方面写出春风的特征?

⑴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

⑵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⑶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欢悦。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作者为了描写春天的

http://m.gbppp.com/jy/476332/

推荐访问:描写春天的诗词 描写春天的作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