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诗词精选

时间:2014-11-16    来源:诗词赏析    点击:

近代诗词精选(一):近代诗歌

文学院研10古文 10010024 朱道昶

浅析龚自珍的诗歌特色

摘要:龚自珍是我国近代诗坛上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思想犀利,利人耳目,

而且在艺术上富有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个性,继承了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继往开来,自成一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启了我国近代诗坛的新风气。

关键词:龚自珍;诗歌;艺术特色

龚自珍诗歌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积极浪漫主义,他的一生都是浪漫的,人称“狂人”的他虽然在仕途上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一路坎坷,他一生所处的时代是外国列强大肆打开中国大门,清政府日趋衰落的时代。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长大的士大夫,他积极思求革新,故锐意革新是他思想的外露,加之他毕生崇拜庄,屈和李白,深受其诗风的影响,“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六艺但许庄骚邻,芳香恻悱怀义仁”;《庄子》、《离骚》对他有很大影响,是他的浪漫主义的主要源头。他“最录李白集”,认为“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可见李白对他也有一定的影响。龚自珍诗歌中的奇妙的想象,奔放豪迈、冲破约束的精神,以及瑰丽的文辞,显然可以看出和庄子、屈原、李白有直接的批判地继承的关系。这也是在当时时代环境下的一种无奈表现,社会的腐朽,氛围的压抑,使得他无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无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只能将满腔豪情投入诗歌,形成了浪漫主义色彩。所以说这种浪漫主义,是他对现实不满的一种表现。但是他的诗歌内容,却又是从现实主义出发,关注社会矛盾,寄望于改造社会。可见他的浪漫,不是空中楼阁般的轻飘飘,而是有现实内容为基础,他的目光,始终放在国计民生上并未脱离。现实主义的内容,充实了他的浪漫风格,他的浪漫主义,是应该和现实内容结合在一起来研究的。由此,我们可以说,龚自珍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双重倾向。他汇集百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柳亚子先生曾云:“飞仙剑侠古无铸”,可谓是对龚诗这一特色的高度概括。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龚自珍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龚自珍是纯真而多情的。在诗里他常呼唤自己的“童心”,对其非常珍视,一再吟咏。他说自己“情多处处有悲欢”,“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他这种过人的“哀”与“ 乐”, 使他的诗构思神奇,想象丰富,又使他的诗“语极诡奇,意蕴沉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流露出情感的纯真丰富。尤其是当他周旋于虚伪的官场,真挚的童心,只有在远离现实的梦中出现时,“既壮周旋杂痴黯,童心来复梦中身”,他

的情感是多么的压抑啊!正由于此,他的感情的表露,从国家大事到怀人念旧、儿女私情,笔端总是真意充滋,或如胡笳吹月,或如幽咽流泉。这固然是令人悲伤的,然而“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诗人并未因年老、贫困而抛弃“童心”。相反,他的感情有时则像压抑在地壳下的岩浆,难免不爆发为“高吟肺腑走风雷”的火山之情。这也正是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表现。“至于变化从心,倏忽万匠,光景在月,欲捉已逝,无所不有,所过如扫。物之至也无方,而与之无方,以其妙明在心,世鸟从知之。”这段话准确地概括了龚自珍认识生活、捕捉形象、反映生活的艺术功力。

龚自珍的诗常常是深邃含蓄的,他往往借物寄情,寓意于景,或借梦境来抒发复杂的感情,表现了一种对现实的改造、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光明的激情。他这种借助天候的自然特征,来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笔法主要表现在他笔下的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强烈的爱僧感情。其中“风雷”有独特的意象,在龚诗中多次出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著书不为丹青误,中有风雷老将心”。“风雷”本是一种迅猛变化的自然现象,在此,诗人赋予了“风雷”以人的品格和强烈的感情。不难看出,其间包含了诗人多少热情的呼唤,殷切的期待,希望衰败的社会能有一丝生机。其次,剑与箫也是作者常常用来寄托情感的意象。“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气塞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促萧”。这些诗里, “剑” 大多是象征豪情壮志,“箫”大都寄寓着诗人的幽思哀怨。大多时候,“剑”与“箫” 对举,将诗人一生生活与思想的两个对立统一起来。即他不仅有追求理想的豪放慷慨的一面,也有壮志难酬、幽怨低佪的一面。此外,如他的《湘月》诗所云,“怨去吹箫,狂来说剑”,及他诗中的“少年击剑更吹策,剑气箫心一例消”、“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等,用“箫”与“剑”这深含寄意的物象共同象征龚自珍的人品、诗品,两者交错表现诗人胸怀壮志不为世用的矛盾与理想受抑的不平之气,读来使人顿添惆怅、感奋、扼腕。另外,梦境在他的诗中也反复出现。诗人借用“梦”来表达难言之隐或感伤之情,有些是托梦言志的,表达作者力图变革社会的理想。如“春梦撩天笔一枝,梦中伤骨醒难支。今年烧梦先烧笔,检点青天白昼诗”,这首诗中的“梦”就是他身受诽谤,改革理想未能实现的真实写照。有些梦却表达了他真挚的感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梦中述愿作》以梦的形式写在西湖畔与一个女子的一段旖旎风情,意境煞是优美。“乞貌风鬟陪我坐,他身来作水仙王。”将一段不愿明确公开的罗曼史,以“梦”的形式表现,似真似假,似有似无,给人神奇迷离之美。他的一些有名的诗句,常以纪梦的形式来表现,如“翻是桃花心不死,春山佳处泪阑干”、“西池酒罢龙惨语,东海潮来越怒明”,都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作者的

理想、愿望和忧郁情怀。

晚清的社会现实生活是令人索然寡味的,但是通过诗人艺术心灵的再创造所展现出的意境,则给我们以美的补偿、享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促使诗人常到理想世界中去寻求寄托,因而本来衰败的景象,也能让他写得色彩缤纷。“黄金华发两飘箫,六九童心尚未消。比起海红帘底目,四厢花影怒于潮。”诗人的感情用“月光”、“花影”这平常易见的事物,赋予超人的力量,构成了生动有力的形象。作者磊落不平,喷薄而出的内心情景,构成了广阔的境界。又如《西郊落花歌》,想象更绮丽鲜奇。“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花飞花落,千姿百态,各尽其致,化腐朽为神奇,构成了独特的想象。另外作者还向往落花,赞美落花、留恋落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包含了对现实的否定,寄托着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是由于他俯瞰着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这也正是他诗的魅力所在。他的诗,奇境独辟,展现出许多美妙的幻境,他说自己“亦有幻境胸缠绵,心灵构造难具宣”。通过诗人心灵构造的艺术美,给读者留有更充分驰骋、想象的余地,唤起了人们无限联想。

其次我们来看看龚自珍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他寄望于社会现实,希望能缓解社会矛盾。龚自珍的诗歌从多方面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弊病和黑暗现实,深刻反映了封建末世的衰朽本质。其《己亥杂诗》之第一百二十三首慨叹赋税剥削之严重:“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进一步揭露社会的本质:“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霭生。”《怀沈五锡东、庄四绶甲》亦有:“白日西倾共九州,东南词客愀然愁。”这些诗歌都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日薄西山,势同累卵的危亡气局。龚自珍他不仅具有积极的民主主义进步思想,而且提出了积极的革新主张。他在《己亥杂诗》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首诗前两句提出了“生气”问题,后两句提出了人材的“不拘一格”问题,这是个新问题,作者要求人们去重新考虑,振奋起来,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龚自珍的诗歌情感丰沛,构思奇特思想深邃,风格清壮瑰奇,想象意落天外, 取象独特。他笔下的意象大多为“ 风雷”、“ 落花”、“ 童心”、“ 剑”、“ 箫” 等。如《又忏心一首》:“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秋心三首》:“气寒西北何人剑, 声满东南几处箫”;“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漫感》) ;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己亥杂诗》)。在他的诗中常常以“剑” “箫”对举,“剑”代表功业报国的情怀,“箫”代表忧国伤时的情思,二者组合在一起描写的是一种理想与现实抵牾的矛盾复杂的情景。诗人追求民主、主张革

新,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很难实现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他常常只能诉诸梦境, 或者借“落花”以自慨,如《西郊落花歌》描写落花,使引起伤感的衰败的景物,变为无比壮丽的景象,更高出寻常的想象之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则从衰败中看出新生。“天命虽秋肃,其人春气腴”(《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十五首》) ,从没落的时代中,也看到新生的一面。

在形式上,龚自珍的诗歌进一步打破了旧有的模式和写法,从而更加鲜明地显示出清诗自己的独特面目。他的诗歌不受格律的束缚,自由运用,冲口而出。龚自珍的诗歌绝大多数属于近体诗,以七言绝句表现得最突出。他不屑于区区格律, 的《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率意而行,无拘无束,独创性地运用发展了七言绝句的这一形式。古人写诗一般很少用仄声韵,力避重字,而他的《己亥杂诗》竟有二十余首押仄声韵,甚至有些作品韵脚用同字,如其中的第二十二:“车中三观夕惕若,七藏灵文电熠若。忏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贯珠累累若。”除格律之外,《己亥杂诗》的体制也非常独特,龚自珍集一年所作七言绝句( 总数多达三百首以上) 为一题,囊括诗人一年的旅途见闻,以及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内容丰富,同时内部编排又井井有序,丝毫不乱,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七言绝句成为一种最轻巧、最简单、最集中的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龚自珍的诗歌语言风格则有时平易有时深奥,多议论而热情洋溢。他曾说:“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杂诗》) 欲平易而不得,是因为他的独特的感受、深邃的思想、复杂而活跃的情绪,需要有异常的意象和语言结构来表现。他的诗,给人以奇丽非凡、纵横浩博的感觉,非汉魏亦非唐宋之貌,完全是龚自珍独有的风格。有些诗写得奥涩,有些诗情绪幽暗, 或许可以指为缺点,但他的天才创造是值得钦服的。当然,这里也有时代的因素,其诗歌的张力,根本上来自不断高扬的个性精神对于封建压抑的激烈冲击。

龚自珍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同时又突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上“横山范水”,远离现实的沉寂局面,为近代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而又有所创造。他积极浪漫的诗风,雄伟的境界,瑰丽的形象,深沉的思想,新奇的意念, 影响着整个清末的诗坛,在我国诗歌史上,确实起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近代诗词精选(二):诗词精选

【近代诗词精选】

古诗词精选

【鉴赏】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近代诗词精选】

【鉴赏】

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

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鉴赏】

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陆游咏梅之词,全篇重一个 “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笑”。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此时的中国国力也不富强,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近代诗词精选

http://m.gbppp.com/tssc/77800/

推荐访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